疫情面前,趁早斷了“發橫財”的念想

疫情面前,趁早斷了“發橫財”的念想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不畏險阻、毫不畏懼地奔赴湖北各地,數以萬計的工地建設者不捨晝夜、不辭辛苦地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全國各地公安、城管兄弟一絲不苟、嚴格防範,保證社會秩序井然,各級基層工作者嚴密排查、一點一點地阻斷傳染源頭。黨和政府本著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與救治措施,誓言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然而,此時此刻,有一些人卻萌生趁機撈一筆,發筆“橫財”的念想。看到全國各地口罩緊缺、供不應求,網絡上、微信中,各種“求罩”信息不斷,謊稱有資源、有渠道可以搞到口罩,收了錢,就“拉黑”對方;收了錢,就電話不接,玩失蹤,甚至連自己身邊的朋友、親友也不放過;看著N95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溫度測試槍等醫療用品炙手可熱,居然歪心一動、賊心驟起,生產問題口罩、不合格醫療衛生產品,置他人生命安全於不顧,棄國家疫情管控於爪哇;還有些商家,“貨”倒是真的,卻賣出了“天價”,一盒50元的口罩賣600元,囤積極奇、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更有甚者,在疫情面前,居然打起了“善心市民”“善心群眾”的主意,想渾水摸魚、趁火打劫。在互聯網上,打著某慈善會的幌子,抬著某愛心捐贈的假招牌,大肆騙取群眾捐款。

魔高一尺,道高八丈,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想趁機發筆橫財、大撈一筆,還是早點斷了念想吧!你不可能得逞,人民群眾也不會讓你得逞!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的違法犯罪行為,各級公安機關迅速行動、果斷出擊,偵破了一起起涉疫情違法犯罪,根據公安部公佈的數據,在2月8日,全國就偵破涉疫情詐騙案件11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4名。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密切溝通,依法提前介入偵查,引導公安機關全面收集、固定證據,建立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快捕、快訴機制,優先辦理,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各類危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很多涉疫情案件,都是檢察長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有的還是檢察長親自辦案,親自出庭,辦出了政治效果,辦出了法律效果,辦出了社會效果,迅速回應了民意,形成了震懾。

為保障辦案質效,1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於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疫情防控部署堅決做好檢察機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月30日又下發了《關於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刑事案件辦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對疫情防控期間檢察機關辦理相關刑事案件作出部署、提供指導;2月6日又與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聯籤《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2月11日,最高檢對外公佈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的典型案例,公佈了涉及製假售假、哄抬物價等七類犯罪,人民群眾一片叫好,公號推文滿屏轉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指出,要依法嚴厲打擊抗擊疫情防控、暴力傷醫、製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堅決有力地打擊疫情防控期間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我們相信,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終究會取得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最終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