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戰疫”特寫:408家上市公司馳援,監管綠色通道開啟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億萬國人的心。

作為實體經濟的“基本盤”,上市公司群體紛紛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疫情來襲,深市上市公司迅速走上戰鬥一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深市已有408家上市公司通過捐款、捐贈醫療保障物品、提供物流倉儲支持、參與紡織醫院建設、減免租費、為醫護人員無償提供服務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戰疫”行動中。

不下線的上市公司馳援

鼠年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月23日),玉禾田(300815.SZ)剛剛在創業板上市,僅十天之後,2月2日公司就公告稱對外捐贈800萬元支持抗擊肺炎。

玉禾田是一家從事市政環衛業務的公司, 有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上下都在堅守一線、履行工作職責。

春節期間交易所日常信披通道關閉,通過交易所綠色信披通道,長江證券(000783.SZ)、國海證券(000750.SZ)、第一創業(002797.SZ)、深圳華強(000062.SZ)、美吉姆(002621.SZ)等多家公司也紛紛在春節期間披露捐款公告。

在深市400多家捐贈的上市公司當中,有240餘家上市公司積極捐款捐物,為抗疫提供資金和物資保障,累計捐贈金額近18億元。比如,牧原股份(002714.SZ)與實際控制人合計捐款2億元人民幣,美的集團(000333.SZ)捐贈現金1億元及武漢定點防治醫院所需家電設備,五糧液(000858.SZ)累計捐款近9200萬元,平安銀行(000001.SZ)、中國廣核(601111.SH)分別捐款3000萬元等。

同時,還有近百家公司將自身專業力量積極投入抗疫一線,助力打贏這場萬眾矚目的攻堅戰。華大基因(300676.SZ)、高德紅外(002414.SZ)、魚躍醫療(002223.SZ)、藍帆醫療(002382.SZ)、華峰超纖(300180.SZ)等30餘家深市公司春節期間開足馬力,全力生產抗疫所需的檢測試劑盒、口罩、防護服、紅外測溫設備等重要物資。順豐控股(002352.SZ)投入60餘架飛機,臨時增開“深圳—武漢”“杭州—武漢”“北京—武漢”3個流向的貨運航班,著力保障包括防護服、護目鏡、體溫計、醫用口罩、手套、抗病毒藥品等在內的防疫物資的運輸。國藥一致(000028.SZ)、海王生物(000078.SZ)等醫藥流通、零售企業及時做好藥品、器械、醫用耗材等防控物資供應。數字認證(300579.SZ)承擔國家CDC全國直報系統和維護身份認證服務平臺建設,成為每日疫情數據通報的數據來源。中原銀行、青島銀行(002948.SZ)等金融機構及時為生產抗擊肺炎物資的企業發放應急貸款;中糧資本(002423.SZ)、天茂集團(000627.SZ)為疫區醫護人員免費贈送保險。

此外,還有20餘家深市公司積極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添磚加瓦,紫光股份(000938.SZ)向火神山醫院提供價值3000萬元的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設備;中聯重科(000157.SZ)緊急馳援近30臺挖掘機、起重機等設備;西部建設(002302.SZ)調動30餘輛攪拌車、70餘名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硅寶科技(300019.SZ)緊急組織休假人員返工、及時將一批建築密封膠交付至雷神山醫院工地;和遠氣體(002971.SZ)免費為兩家醫院提供、安裝醫用氧氣設施;東華軟件(002065.SZ)接到火神山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任務後隨即成立了30人總指揮部協調相關項目建設工作。

這些上市公司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為疫情嚴重地區帶去了資本市場的春風。

不斷線的監管溫度

當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階段,監管部門主動作為,積極通過行動詮釋“有溫度的監管”。

春節期間,證監會於1月28日發佈《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交易所、各證監局要想市場之所想、急市場之所急,耐心細緻解答市場主體提出的問題,積極支持市場主體做好相關工作。

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和外匯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維護金融市場平穩有序運行等方面的30條具體舉措,確保金融服務暢通,支持各地疫情防控。當中,直接涉及資本市場的就有9條。

同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詳細介紹了證監會就支持和服務上市公司制定的針對性政策舉措,具體包括研究延期披露定期報告、支持受審計工作影響預計難以在原預約日期披露定期報告的上市公司依規向證券交易所申請辦理延期披露、適當放寬併購重組業務相關時限、合理延長股票及債券融資等相關業務許可有效期等。

2月1日晚間,交易所也發佈專項通知,針對特殊時期市場主體實際需求作出相應安排,改進市場服務方式,優化業務操作安排,提供有彈性、有溫度的一線監管和市場服務。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業務,設立信息披露專項服務綠色通道,支持上市公司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及相關信息披露工作,同時鼓勵和支持上市公司踐行社會責任。

據記者瞭解,深交所在假期期間已就疫情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和信息披露的影響,以及延遲一天開市對各項業務的影響等進行摸排,對整體的情況心裡是“有底”的。由於延遲開市,原定於1月31日召開的股東大會、新增股份上市、可轉債上市、股份解除限售等,監管員逐一的跟公司溝通了解公司具體的想法、需求,比如股東大會是延期還是取消,都是尊重公司這個想法,而沒有“一刀切”。

此外,為更好服務上市公司,深交所也做出特殊安排,有序執行分類分批輪班,現場辦公和遠程辦公相結合,以監管AB角形式保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充分保證服務“恆溫”在線。

不盲從的理性投資者

2月3日鼠年開市首日,深證成指下挫8.45%,市場整體情緒低落。但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長期來看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未改變。

一個明顯的市場指標是農曆鼠年頭兩個交易日(2月3日~2月4日)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合計逾240億元。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貫看好中國消費巨大潛力的外資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也表明外資傾向於認為疫情對中國消費的衝擊是暫時的。

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據統計,在已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的1623家深市公司中,有1327家公司預計2019年度實現盈利,佔比82%。中小板已披露業績預告的544家公司中,近五成全年淨利潤增幅超50%;創業板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計增幅為35%至84%,與去年相比有大幅改善。

權威人士表示,2019年業績的改善體現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民營企業積極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能,也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資本市場前景光明的底氣。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也表示,A股市場於2月3日正常開市展示了對市場規則的尊重,應該相信市場和市場自身的恢復力。在他看來,開市首日的調整對理性的長線投資者來說未嘗不是機會。

2月4日、5日,A股市場各大股指迅速飄紅。截至5日收盤,上證綜指近兩日累計上漲2.6%,深證成指上漲5.3%,創業板指上漲7.86%,投資者信心正在與市場一起恢復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