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居民齊心協力助社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嘉峪關日報記者 郭振興

連日來的疫情防控牽動著全體國人的心,我市社區工作人員從除夕開始,春節無休連軸轉,成為我市疫情防控隊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面對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在疫情防控戰場長時間持續疲勞作戰,有轄區居民前來送水送食物,還有人來要為社區工作人員捐款,奏響了一曲社會各界互伸援手、萬眾一心抗疫情的凱歌。

1月30日,新華社區工作人員張瑞鳳在新華小區東門門崗已值守了整整4天時間,她每天早晨和同事7時到崗上班,晚上11時下班離崗,一天的工作時間約有16個小時,一天下來,累得她腰痠背痛。而一位居民的舉動,讓張瑞鳳感到無限溫暖。

張瑞鳳告訴記者,1月30日下午,新華小區的一名居民來到他們的疫情防控檢查點,對她和同事說:“社區工作人員為了全體小區居民的安危,舍小家顧大家,一天在小區門口上班10多個小時了,實在是太辛苦了,我幫不上你們什麼忙,這裡有1萬元錢,捐給你們,看你們有啥需要,就自己買點啥……”說完放下1萬元錢,就要轉身離開,被她和同事攔了下來。張瑞鳳和同事告訴這名居民,心意領了,但錢不能收。張瑞鳳和同事最終把錢退還給了這位居民。

新華社區副主任陶靜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幾天,有很多居民以不同的方式,在默默地支持著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陶靜說,有一位轄區的阿姨,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露天工作很辛苦,便從家裡提來暖瓶,解決大家的喝水問題。同時這位阿姨還把熱水裝在塑料瓶裡,拿來讓社區工作人員暖手,塑料瓶裡的水涼了,她又拿回家重新灌裝熱水,每天往返好幾趟。還有一位轄區居民,在某酒店後廚工作,這幾天酒店歇業,他就來社區當志願者,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沒時間吃飯,他連著好幾天給社區工作人員帶食物和飲料。東方百盛北側的露天疫情防控檢查點沒有照明,他每天早晨7點就準時到檢查點,用自己的私家車車燈幫助大家照明,令他們感動。

大眾社區黨委書記楊德東告訴記者,大眾社區第二居民黨支部書記白靜萍今年已78歲高齡,由於年紀較大再加之她本人患病打針吃藥,體力上已不允許她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但她得知社區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持續疲勞作戰時,便發動在酒鋼上班的兒子,利用倒班休息的時間,來社區疫情防控檢查點當志願者。白靜萍說,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應為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

五一社區黨委書記李東告訴記者,五一社區清怡園有一位在市政工作的女士,由於剛從外地回來,目前正在家中自我隔離,她看到社區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的公告後,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鋼城街道黨工委繳納了1萬元的特殊黨費,表達自己的心意。同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姚金鋒,在得知社區疫情防控人手緊缺後,從大年初二起,就到社區疫情防控檢查點從事志願者服務,以減輕社區疫情防控壓力。同時,同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出資3000元購置了200份食物,供社區顧不上吃飯的工作人員臨時充飢;出資4000元購置了30個醫療垃圾回收箱,投放在社區各個疫情防控檢查點,用於回收廢棄口罩,防止二次汙染。另外,文苑小區業委會主任曹善忠在得知社區疫情防控人手緊張後,就自發地組織小區業主,參與小區疫情防控,對小區出入人員進行登記……

紫軒社區黨委書記趙立軍告訴記者,紫軒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通過發送志願者招募書、疫情聯防聯控倡議書、致轄區全體黨員一封信等形式,充分發動群防群治力量,截至目前,社區共有80餘名黨員志願者和110名在職黨員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轄區5個小區防控能力得到有力強化,紫軒社區黨員志願者正在為疫情防控注入強大力量。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自從疫情發生,這樣的例子在每個社區隨時都能找到。居民們說:“儘管我們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衝鋒在疫情阻擊戰的最前沿,但我們相信,只要大家萬眾一心、齊心協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我們就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