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些金融單位的食堂,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是特權還是待遇?

銀行老鐵


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這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無所謂特權還是待遇。

高管單獨就餐,是單位給予的應該享受的待遇。

高管之所以能成為高管,那也是多年曆練而來的。換句話說,也是從大餐廳吃過來的。

現在當上了高管,公司給予在小餐廳單獨就餐的待遇,甚至享受優於一般員工的飯菜質量,這實際上是公司對高管職位和地位的一種認同,這和一些領導配專車是一個道理。


高管們單獨就餐,便於在就餐時相互交流。

高管們日常工作一般都比較忙,難得有見面交流的機會,利用就餐時間相互作一些溝通交流,這對工作開展是有好處的。交流時有時候員工是不方便在一旁的。

高管與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對的,有利於工作開展。

不能說高管與員工不在一起就餐就是特權,在工作中高管需要有一定的親和力,但絕不能整天與員工混在一起,那則會逐漸喪失權威,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


所以,從這些層面上來看,高管與員工不在一起就餐,應該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星雨如風


你說的這種情況不僅在不少金融單位存在,而且在一些國企也有這種現象。

由於業務的關係,我就曾經在一家省級工商銀行分行的食堂吃過一次飯。的確,分行的食堂是一棟三層的樓房,第3層(最高層)是分行班子成員的就餐場所,第2層(中間層)是中層幹部的餐廳,而第一層則是普通員工的大餐廳。我當時是在第三層(也就是高管們的就餐場所)吃工作餐。因此,特意看了看一、二、三層餐廳的飯菜情況,顯然是飯菜的品種、質量都有很多的不同。

那麼,這種情況是特權還是待遇呢?這當然是特權思想在作怪。換句話說,就是特權主義的行為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家知道,2012年12月,中央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第八項規定是:要厲行勤儉節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定,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因此,作為各級金融單位的高管也必須嚴格落實生活待遇的規定,按說,正常的工薪收入在金融單位的各個層級中都體現出來了,如果再在生活中(包括單位食堂就餐)搞三、六、九等,就明顯違背了中央的有關規定,既不合理,更不合規,而且還容易引發單位人員上、下級之間的感情和關係。所以,對此種情況應該糾正。


潤友


我們食堂就我一個廚子領倆大姐,給一百來人做三餐,管理人員,一線工人伙食是一樣的,中,晚一葷兩素,米飯饅頭任吃,早上雞蛋饅頭小菜粥。我有時也單獨給老總,還有幾位經理開個小灶,加個菜。其實幾位領導人家早上晚上基本不在食堂吃,不是外賣就是出去上飯店,週末開車回家。就這樣,還有不少工人,笑話我巴結領導,嫌待遇不一樣。有天中午,領導出去聚餐,我就把給他們做的小灶分給工人吃,結果,工人是邊吃邊說我,我是煩不勝煩,就問了這些人一個問題,領導工資是你的三倍,年底還有提成,分紅,收入高你們五倍,這事沒人問沒人說,也沒人去笑話財務人員,到我這,多炒個小菜,就這麼大氣性?結果,說我炒菜難吃的人更多了。


想進門


是一種特權思想在作怪。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這不是金融單位一家獨有的現象,在很多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同樣存在。

在某些單位,分為職工大食堂或餐廳,領導用小餐廳。能去領導用小餐廳都是特定的高層或個別享受待遇的中層人員,其他人等一概排除在外。因為小餐廳的伙食標準相對高一些,不管是菜的新鮮程度、種類還是主食的品種和花色都是專門廚師做出來的,色、香、味俱加,而且全都趕上時令。像我在東北,吃了四年的小餐廳,小餐廳的特色菜,春天則有野菜、秋天有“三烀一炸”(烀苞米、茄子、土豆;炸雞蛋醬或辣椒醬)、冬天的燉菜(燉乾菜、南瓜燉土豆等),時不時地包餃子、包子和手擀麵條。在小餐廳,往往設有大小几個包間,方便外來關係單位,做一桌好菜,備上好酒,以盡地主之儀。當時在小餐廳吃飯時,早上5時50分左右開飯,主要有粥、餅、花捲、煮雞蛋、六個熗拌菜;中午11時左右開飯,基本上八個炒菜,再加上一大盤子沾醬菜,主食有米飯、饅頭、花捲等。

而職工食堂都是三到四個大鍋菜,包括鹹菜都要自掏腰包購買。記得有一次,職工多次反映大食堂的飯菜貴而且質量差,職工有時吃到的菜都是涼的。領導非常生氣,安排每週一次,其他領導都要到大食堂去吃一頓飯,看看飯菜質量。結果呢,吃了三天,還是照舊,都跑回小餐廳了。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領導利用吃飯的時間,進行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將要決定的事情通通氣,這也是在大食堂人多嘴雜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要做到取消大小食堂之分,只要領導思路不轉變,是根本不會發生變化的。

我愛好文字若干年,沒有成就,倒也樂在其中,歡迎大家與我交流。

若有不同的意見,歡迎發表評論,我們共同來探討。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我是職場微笑談,目前從事營銷管理工作。

走過彎路,吃過虧。得益於他人的分享指路,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些許頓悟。

今天我站在這裡,我願意與你分享我的職場點滴心得。

也算是對當初我的指路人說謝謝的一種方式。

關於:是否有小食堂的問題,我想跟朋友你說:不僅僅是金融單位這樣,很多企業都配有小食堂,所謂的小灶。就餐人員主要是公司的高管,以及偶爾來訪的客戶,貴賓等等。如果不安排到外面商務宴請,就在公司小食堂吃個便飯。小食堂的飯菜相對較好,而且環境比較好,適合公司高管之間,客戶之間交流洽談一些事情,而且,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普通員工,肯定就是大食堂了,吃完就走~


職場微笑談


不光銀行是這樣,就連民企也一樣,我曾經就職某民營企業,就餐的標準分三類:一類是老闆和公司總監以上人員,在小食堂就餐,伙食的種類比較多,有米飯、麵食、雞蛋羹等,每月交50元伙食費;第二類是中層管理人員,伙食標準和普通員工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伙食費也是每月50元;第三類就是普通員工了,一般情況下是三菜一湯,三菜中一葷兩素,米飯隨便吃,伙食費標準是每餐7元。這個就是我們的國情,工資高的人吃的好、花的少,工資低的人吃的不好反而花的多,但這樣做也變相激勵員工上進,只有工作努力才能吃的好、才能做人上人。再說一下外資或合資企業的食堂吧,前些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和某中德合資企業有過接觸,那家企業德國人佔大股,總經理是老外、副總是中國人,下面還有不少德國人是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有一次正好趕上中午,在那裡吃了頓他們的工作餐,中國人和外國人不分職務高低統一在大食堂就餐,全部是中餐、共10多種菜,主食是米飯和饅頭,還有兩樣水果、蘋果和西瓜,蘋果也都切成塊,所有人員都是自助,吃多少打多少,據中方總經理講他們車間工作是三班倒,一天提供四頓飯(包括夜間)而且都是免費餐,人家就餐是真正的不分領導和工人,都是一樣的標準。


關東漢子6


看似特權,實為官僚主義、自由主義在做寵!

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人推翻了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帝國主義三座大山。可見,官僚主義是人民的死敵。1937年,毛主席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對官僚主義、自由主義的批判,感興趣的同志可以在網絡上搜一搜,重新閱讀一下。

一個金融單位領導很少——才幾個人,大多數都是普通員工。辦個職工食堂大家在一起吃飯,既解決了職工後顧之憂,又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開辦職工食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但是,你把領導和員工就餐分開,這就是讓領導脫離群眾,滋生官僚主義,甚至衍生出腐敗、腐化、腐朽的東西。不利於幹群關係團結,更不利於企業自身發展。

領導和員工分開就餐是特權也好,特殊待遇也罷,都是老百姓特別特別反對、反感的!

新的官僚主義和自由主義是極其危險的,必須上升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認識、去打擊、去遏制這些不正之風蔓延的勢頭。

綜上所述,”領導和員工就餐分開”當休矣!


星空56431


大家才知道啊。德先生早就告誡過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尤其是在金融系統那是一級一級壓死人。金融系統中的銀行更是其中的典範,等級森嚴,下級特別注重同上級之間的差別。在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基本上稍微有點社會經驗,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哪個是更高職位的人員銀行人員,哪個職位更低一些。

吃飯就餐也是如此,德先生去過很多銀行,不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在其內部食堂就餐時,等級分的還是非常清楚的。給大家講講大銀行和小銀行的一些見聞吧。

在一些大銀行,尤其是全國股份制銀行,基本上到了省級分行高管行長級別。普通員工是根本在職工食堂是看不見的,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就餐區域。包括,就餐時間如果不固定,那麼食堂會有專門師傅等著他們就餐後才會下班。這些特殊的就餐區域同職工食堂的入口是不同的,員工一般也見不著他們。

但是在大銀行,除了省分行行長級別之外,剩下的所有基本上都去了職工食堂。銀行的食堂一般都是自助餐形式,內部有著補貼,所以花的餐費低,但吃的比較好。有人問是管一日三餐還是兩餐還是一餐?基本上在分行總部都是管三餐的。



在一些小銀行,包括城商行和農商行的總部。那行級領導享受的待遇就更高了,雖然他們如果放到大銀行,可能連個處長都不是。但在小銀行,他們就是king。而且越小的銀行總部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一方面是一種隱性福利的體現,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員工從早晨到晚上都固定在銀行,辦事也比較方便。我曾經見過某農商行員工,早晨必須集中跑操,然後吃早飯,一直到下午吃完晚飯後才能回家。

其實領導同員工分為兩層,也不算是特權。因為有時候行級領導吃飯,可能會同其他人談及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是不方便給其他人聽到的,所以他們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區域去用餐。

當然了,銀行的食堂肯定是一種隱形福利,是一種待遇的表現。那麼在一定程度上,銀行員工的工資含金量那麼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去銀行工作,那麼就努力上進,爭取做到行長級領導單獨在一小區吃飯,享受與眾不同的感覺吧。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不僅僅是金融單位吧,基本上所有的單位,高管人員都不會和普通員工在一起吃飯的,高管人員一般都會有小食堂,吃的也會比普通員工的東西更好一些。

以我所在單位為例:食堂可以容納上千人同時就餐,但我們單位只有六百多號人,理論上領導和我們一起在大廳吃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實卻是我們在食堂的邊角特意隔了一間房子出來,專門供領導們吃飯。普通員工在大廳,排隊打菜。領導的小餐廳是食堂另外煮的,跟我們平時出去吃飯是一樣,十個人一桌,每桌九菜一湯。

或許有人會覺得說領導這樣的做法不貼近群眾,無法聽到群眾的心聲,這種領導很難帶領企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我只能說這種想法真的是很幼稚,一個企業的發展並不是單單靠一個餐廳來決定的。反之我認為這麼分開其實有更多的好處:

1、菜色豐富

如果說領導與員工一起在食堂吃飯,食堂肯定會優先考慮領導的口味,這種情況下菜色就會相對固定在幾個大領導的口味範圍之內,特別是有的三高領導喜歡吃素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基本是無肉不歡,所以領導一起吃飯,對普通員工不見得就是好處。

2、相處的自由度

相信有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與領導單處的時刻吧(比如在電梯裡),你認為與領導相處時自由還是自己做電梯時自由?顯然是單獨自由!如果說領導在食堂吃飯,那麼領導的周邊座位肯定會形成一個低壓區,大家都不敢喧譁甚至聊天都有所顧忌,可能連吃個飯都吃得不痛快。

3、商業機密

領導在吃飯時,肯定或多或少會談論到具體的業務或者工作,這些有的是涉及到商業機密的,能夠參與的知情的人群有限度,如果在食堂大廳吃飯,或許就不方便談論工作了,所以說隔開也有隔開的好處。

總結

我認為單位的高管和員工不在一起就餐,並非就是一件壞事,存在即有其合理性,這個並非說就一定是特權,他可能也是工作的所需,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或者說一定要嵌套上一個特權的名頭。


鯉行者


我認為這是一種崗位榮譽感的體現。比如食堂分開、宿舍檔次的不同、福利的不同,都屬於這一類。

有不少企業並不重視員工的榮譽感,認為員工來到公司,只需要給他們足夠的薪資,就是對員工最大的鼓勵了。我覺得這樣的理解是比較表面的。對員工來說,薪酬只是根源,如果一個企業都給不到員工想要的薪酬,可想而知這樣的企業會非常糟糕。

但僅僅是給足薪資就夠了嗎?當然遠不止如此。就如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當我們擁有了足夠的金錢,還會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榮譽感。很多企業就忽略了這一點,所以就造成有些員工,輕易就被其他企業挖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如果這個人因為錢留在你的公司,也一定會因為錢離開你的公司。

所以,除了錢以外,還需要給予員工一種榮譽感,讓他們覺得,這些東西,是錢買不來的,是其他公司給不了的。這樣,他們就會留下來。


針對於中高層領導的榮譽感,食堂的區分就是其中之一體現,還包括針對性培訓、定期高層聚餐等其他福利,都會增加中高層的幸福指數。

當然,作為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也要有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否則只知道享受優厚的待遇,卻不主動為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最終就會造成員工抱怨,企業的錢就白白浪費了。所以嚴謹的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目前還是員工,你也想享受中高層領導的福利的話,那就努力工作,爭取有一天也能登上領導的位置。到時候,你所向往的這些特權,就都能夠享受到了。

-End-

作者簡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