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50 位“駐廠員”抗“疫”一線解難題

2月14日早,日照海通絲業有限公司防控、生產井然有序。

“補充了這1000只口罩,我們的工人就可以安心地忙生產了。”給員工配發完東港區工信局送來的口罩,日照海通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辛崇品格外高興,“我們打了需求申請,沒想到不到一天的功夫物資就到位了。”

由於疫情突如其來,口罩等防控物資需求量加大,企業原有的相關儲備不足,急需要補充。情急之下的辛崇品找到了區派“駐廠員”、區工信局工作人員許凱。

一方面企業生產經營不能耽誤,一方面疫情防控來不得半點馬虎。東港區主動想企業之所急,辦企業之所需,實施了派駐重點工業企業“駐廠員”制度,從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生態環境分局、鋼鐵配套產業園、空港經濟開發區、日照市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東港區服務隊等部門抽調人員下沉到企業開展服務。50位精幹人員被派駐到轄區重點工業企業擔任“駐廠員”,一對一地為企業科學開展疫情防控和安全復工復產當好“店小二”。

“這個洗手間是工人進出經常用手接觸的地方,要重點進行消毒,尤其是這個水龍頭把手;咱公司人比較多,吃飯的時候要分開,千萬不要扎堆……”進駐日照德信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後,來自區生態環境分局的“駐廠員”呂高玉立即著手和企業負責人對照著市、區制定的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規範完善。作為東港區政府委任的“駐廠員”,他要向企業隨時傳達最新的防疫工作要求、督促做好防疫防控措施,身上的擔子可不輕。

按照東港區政府的統一要求,“駐廠員”主要承擔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督促檢查、協調服務和情況報告工作,負責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對已開工企業,督導其落實生產經營及生活場所消毒和職工個人安全防護工作;對未開工企業,指導其制訂復工方案,做好務工人員排查工作,暢通企業復工復產服務“最後一公里”。

“有了‘駐廠員’現場服務指導,企業只需要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做就行了,抓防控抓生產心裡更踏實。”山東永旺工藝品有限公司員工漢麗告訴記者,現在來自空港經濟開發區管委的許崇亮整天靠在廠區,全天候地對企業的防控工作進行把脈。

不僅僅是指導、監督疫情防控。派駐重點工業企業“駐廠員”制度實施當天,日照金豐達澱粉製品有限公司“駐廠員”、東港區鋼鐵配套產業園副主任姚亮就帶著企業急需的口罩和園區統一印刷的《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政策彙編》進了廠。

而在山東容創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王付全看來,“駐廠員”趙倩更是區委、區政府鑲嵌在企業的訴求“傳感器”。雖然企業外地員工尚未返崗,但是區裡還是提前安排鋼鐵配套產業園會同濤雒鎮協調周邊村騰出了幾座遠離村民居住區的閒置民房,作為外地返崗員工的臨時隔離觀察點。

而幫助企業抓防控、解難題,這些“駐廠員”的服務底氣則來源於強大的後盾——— 一個區級領導分片包保、鎮街道(園區)屬地管理、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的服務網絡。對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難點問題,“駐廠員”可協助企業藉助這個服務網絡第一時間向相關方面反映,通過網上協商會辦、閉環處置。

除了跟蹤督導服務,“駐廠員”每天還需要填寫一份駐廠日誌,企業防控動態、存在問題、遇到難題等情況當天匯入企業復工復產動態“大數據庫”,政府部門第一時間對企業訴求作出反應。

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就地招收的員工因防疫需要,出行困難,影響了正常生產。“駐廠員”孫少波瞭解情況上報後,區工信局立即協調鎮街保障務工人員通行,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據瞭解,實施“駐廠員”派駐制度以來,困擾企業的復工復產用工、消殺用品購買、手續辦理等眾多難題開始被一一化解。截至2月13日,東港區已經有42家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

“有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效行動作後盾,我們的生產一點也沒耽誤。”山東美佳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監馬德軍說,“現在我們每天都滿負荷生產,訂單排到了5月份!”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史樹梅 通訊員 盧立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