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康熙年間,在“九子奪嫡”這一曲折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不管是當初的太子還是後來的四阿哥,作為他們曾經最強勁的對手,八阿哥在眾阿哥中出類拔萃,作為八爺黨的核心領袖人物,他對上籠絡王公權貴,對下禮遇才學之士,在江南一帶頗有盛名,被稱為“八賢王”,甚至在四阿哥即位後,也能對他的王權形成掣肘,讓雍正的很多命令明裡暗裡無法輕易得到實施和開展,可見八阿哥的能力是十分傑出的。

在桐華的筆下,八阿哥喜歡穿“月白色”長衫,喜愛的茶名曰“日鑄雪芽”,連名字都美得如此令人心碎,而正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一生有過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大都以悲劇收尾。

1. 情繫若蘭,但卻愛而不得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15歲那年,若蘭隨父親馬爾泰將軍回京述職,八阿哥遇見了她併為之迷戀,卻不知道那時的若蘭,因為陷入戀愛,她的全身散發著青春快樂的氣息。

那個陽光下明麗如花的少女,那個騎在馬上灑落一地銀鈴般笑聲的少女,那個臉上有著幸福笑容的少女,當他滿懷期待將她娶回家時,娶回的卻是一具完全沒有笑容的軀體,甚至是心灰意冷的空殼軀體。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彼時的若蘭在聽聞與八阿哥的婚訊,曾在父親的帳前,跪著哭求不要嫁給他,最終遭到父親的拒絕。在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若蘭應該也曾有過期待,腹中也曾為他孕育過一個幼小的生命,但隨著草原上的噩耗傳來,心上人戰死沙場,且他的死多多少少與八阿哥有關,驚痛之下,孩子流產,從此如蘭開始緊閉心門,與青燈古佛長伴。

她開始不言不語,不畏不問,不理不睬,沉默,大概是婚姻中最冰冷孤獨的樣子了吧。

後來,八阿哥深愛他依舊,在這段得不到回應的感情中,他漸漸收回眼中的熱切期盼。

那一日,在明玉的激將下,若蘭重新展示了她精彩的騎術,八阿哥心潮澎湃,他苦苦哀求若蘭能否放下過去的一切,重新來過,若蘭沒有言語,轉身離去。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此刻的八阿哥,何其無奈,他深愛對方,卻愛而不得。即便是知道若蘭的心思不在自己身上,可是,八阿哥也從未虧待過這位側福晉,該有的待遇一樣未曾少過。

在八阿哥被康熙責難緊閉家中時,他也曾去若蘭那裡尋求慰藉,若蘭給予他的只有冷眼相待,八阿哥眼中的失落令人心疼不已。

後來若蘭病重, 一直深知若蘭心思的妹妹若曦,在若蘭彌留之際,請求八阿哥給她一紙休書,她想要死後的自由,最終,八阿哥同意了,她終於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一段感情裡,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的彼此兩心相悅,而不是一廂情願。若蘭一直沉浸在“我執”的念頭中,一直不肯放下心病,最終兩個人的感情只能以冰冷的悲劇收場。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2. 深情髮妻,死後才被懂得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八阿哥的第二個女人是他的嫡福晉明慧格格,這位他一生都未曾真正疼惜過的女人,卻是一位出類拔萃,言談爽利乾脆的女子,只有這個女人,才是真正拿生命愛著八阿哥。

明慧出身高貴,“自小聰慧不凡,言談爽利,行事不讓鬚眉,因此極得外祖父疼寵。外祖父議論朝事時,都經常抱她在膝頭,讓她旁聽,”且“私下問答,時有驚人之語”,在外祖父的調教下,能文能武,馬術超群,是一位不讓鬚眉的巾幗女子。

這樣一個奇女子,卻飛蛾撲火一般的愛上了溫潤如玉的八阿哥,在在那個美麗的春天,在明慧出宮的路上,當她看到漢白玉橋上斜倚觀景的八阿哥時,一下子對他一見鍾情。在桐華的原著中,描寫八阿哥時總喜歡用“月白色”這一顏色,可見他朗月清風一般的風采。

遠遠看去,潔白拱橋翠綠垂柳中的八阿哥竟像仙人一樣,不沾半點凡塵,讓人不敢驚擾。

八阿哥始終不知道,自此之後,他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牽掛在心,。

通過明玉之口,我們也知道了,這位年僅15歲的八阿哥隨康熙遠征大漠的往事,並且因為“戎行親蒞制機宜”而深得康熙讚許,原來他不僅溫潤如玉,也可馬上殺敵,同樣,他也是康熙眾皇子中年紀輕輕就獲得貝勒爵位的那一個。

八阿哥的生母出身卑微,在他在奪嫡的道路上無法給予有力的支持,明顯,在八阿哥看來,和明慧的婚姻是一場政治聯姻。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整部作品,對明慧這個人物著墨不多,僅有的幾筆,已是驚鴻一瞥,讓人難忘。

她深情執著,始終認為若蘭在八阿哥的心中更為重要,所以三番五次找她的麻煩;

她頗有手腕,操持有度,在八阿哥被皇上責難,以一己之力支撐整個王府,將整個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不卑不亢,當八阿哥被皇上禁錮,所有人都勸告她別去參加皇宮的家宴時,這個女人迎著所有同情的目光,以最高貴的姿態,傲然掃視眾人,頂回去所有的輕視和詫異;

後來,當四阿哥即位,對八爺黨加以責難和打壓之時,也正是她不離不棄,以超人的毅力和手腕擎住整個王府大廈不倒的。

後來,因為傳話,若曦在自責之下失去孩子,雍正責令八王爺給八福晉一道休書,當她最後將自己和整座小樓都焚燒起來的時候,終於完成了她對八阿哥最深的愛的表達, 此時,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八阿哥終於明白了這個女人才是自己一生的最愛。

紅塵滾滾,每個人都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中苦苦糾纏,等到最愛的人已離去,才恍然大悟,自己曾辜負了怎樣一顆真摯的心。

3. 深愛若曦,卻無法割捨權力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作為八爺黨的領軍人物,八阿哥被眾人寄予了厚望,因為曾經的付出, 在奪嫡的路上只能前進而不能後退,而若曦,作為一位穿越而來的現代女子,她因為深知結局,也曾勸告過他放下權力的爭鬥,只是在他的心中,可能皇位更為重要。

有人問,老八到底愛若曦嗎?他對若曦的愛是真摯的,熱烈,卻也是不牢靠的,在若曦的身上,他傾注了太多原本屬於若蘭的感情。

初次相見時,彼時的若曦,正值13歲的豆蔻年華,青春明麗,尤其是那一張酷似若蘭的臉,他肯定有過怦然心動的感覺。

年少時的若曦,全身上下充滿了青春的熱情與活力,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她會惡狠狠瞪十阿哥,會發出為什麼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的質問?會說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禪語,會維護自己的姐姐與明玉打架,她是那樣的絢爛奪目。

他帶若曦到書房裡,自顧自的看摺子,待緊張侷促的若曦等得不耐煩,他卻笑笑說:“你先回去吧”;十三帶若曦出去醉酒而歸,本以為會受到他的責難,他卻為她套上一隻價值罕見的鳳血鐲,那是當年他為若蘭準備的新婚禮物,他告訴若曦,“這是給我喜歡的人的”,然後叮囑她,“永遠不要拿下來”;

若曦進宮,他卻利用自己的關係和手段,早已暗地裡上下打點好一切,他託十四求他的生母德妃幫忙,將若曦的名字排除在侍寢名單之外;若曦被指派乾清宮御前奉茶,他確定康熙對若曦完全沒有心思才放下心來。

草原秋圍,老八因為私下與傳遞消息的十四見面而受傷,於是,他和若曦之間便有了一段悠閒的、可以獨處的浪漫的時光。

很多人問,若曦究竟愛不愛老八?我認為,她愛的。沒有一個女孩會對這樣一位溫潤如玉的男子不動心的,入宮後那天長日久的思念,每次看到他時的心跳與激動,聽到他不利消息時種種擔憂,這一切說明,若曦心裡是有他的。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但是,若曦無法忍受與多女共侍一夫,尤其是自己的姐姐,還有深知他的最終結局很悲慘,她不甘心明知那個結局還要飛蛾撲火,她曾說過,如果明天他就去死,她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但卻不能忍受嫁他後在妻妾們的勾心鬥角中,將彼此的美好感情消磨殆盡。

有一處情節,初看時就特別打動我, 這種感動遠遠勝過若曦和老八草原之戀後雪地中的分手,還有結尾處他二人的生死離別。

若曦的十八歲生日,因為感嘆韶華易逝,心中充滿了悽苦,也許是牽掛他才剛在朝堂上經歷了一場政治的風暴,也許是心疼他這被康熙責罵,也許是因為那天是個特殊的日子,牽動了若曦的愁緒,她只是想看看他,那樣強烈的想要看看他。

無論大家對他們的感情有過怎樣的否定,看了這一段,都不會再有任何懷疑,他們的感情曾經是怎樣的真摯感人?兩顆同樣孤獨而渴望真情的心是怎樣在痛苦中掙扎?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那個孤單瘦削的身影終於消失,若曦“一點一點地慢慢滑倒,坐倒在地上”,她的心被掏空了,第一次,若曦對自己產生質疑,怪自己長久以來太過於執著於那個結局, 而投入得不夠徹底。

即使是後來選擇和老四在一起,若曦的心裡也還是有八爺他們的, 當即位後的老四雍正責難老八讓他罰跪,若曦在佛堂一直站著;當若曦目睹了身邊太多人的離去,無法忍受政治鬥爭的殘酷,託十三給十四帶話,十四拿著康熙當年的一道賜婚給他和若曦的聖旨,雍正無法輕易割捨,為了刺激雍正對若曦放手,給她嚮往已久的自由,老八跑去告訴雍正她和若曦過去交往的甜蜜回憶,終於逼得雍正放手。

結尾處,若曦出宮的那天,八爺候在城門外。話別後,若曦離去時,突然想起,此生怕是再無緣相見,於是猛地轉身,抱住了八爺。八爺驚後,靜靜地抱著若曦,輕聲叮囑她照顧身體。

這一幕讓人忍不住落淚, 在八爺面前,彷彿又回到十幾年前,若曦還沒有那麼多的疾病憂思,也沒有那麼多的愛恨交織,那時她是那樣的快樂。 正是那個快樂的若曦,才讓八爺一見傾心。

一旦愛上了一個人,那個人就從你生命中拿走了一部分,又留下了他的一部分。多年以後相見,疼痛是為那失去的、永遠停留在當年的自己。

對老八這樣一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他的三段感情皆是愛而不得,以悲劇收尾,固然有著每個人的性格和背景原因,但依舊讓人忍不住痛惜扼腕,唏噓不已。


《步步驚心》:三段感情皆失敗,解析八阿哥為何總是“愛而不得”


最後,以一首詩若曦寫給老八和若蘭的詩來結尾:

從愛生憂患,從喜生怖畏;離喜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此無羈縛。


文 | 四月文藝

我是四月文藝,請關注我的頭條號,讓我們一起關注當代明星和經典影視,在他們的人生中找到對抗歲月的智慧與方式,讓我們學會與自己獨處,在紛繁的世界中,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過一生。讓我們在美好的事物中修行,將日子過成一首行雲流水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