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滨海下营园区企业复工忙,20人以上企业专门小组包靠

昌邑滨海下营园区企业复工忙,20人以上企业专门小组包靠

昌邑滨海下营园区企业复工忙,20人以上企业专门小组包靠

滨海下营领导干部到企业一线检查指导企业防控,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防疫情不松懈,抓发展不动摇。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昌邑滨海下营在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强化监管和服务,设立“一企业一小组”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搞好防控、迅速复工复产,确保良好开局。

“一企业一小组”,机关干部全就位。复工复产首日,在昌邑滨海下营的各复工企业内,都能看到机关工作人员的身影。按照昌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实行“一企业一小组”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2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一企业一小组”包靠制度,从市直部门和镇街区各抽调一名干部,与企业3名人员共同组成驻企工作小组。

滨海下营全体机关干部全部编入企业防疫服务小组,到58家拟复工企业一线,复工首日既当“指导员”,又是“监督员”,主要检查企业防控情况,对职工培训教育、落实文件要求情况,尤其是对方案里消杀、测温、登记体系执行情况,以及对返厂人员隔离观察等情况。企业必须严格做到消杀、测温、登记等各方面工作,体温监测台账具体到每个班组、每个车间主任,覆盖到车间、管理人员、门卫等,每天两次。企业内所有的公共场所包括大门、会议室、食堂、宿舍、车间等人口容易密集地方,在复工之初就严守防疫工作流程,形成日常习惯。

“五个包靠协调大组”,确保服务企业职责全落实。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的复工复产,由滨海下营主要领导干部组成的“五个包靠协调大组”对“一企业一小组”统一调度,强化责任落实,对在产、停产、在建的79家企业全部登记造册,负责企业的信息摸排、传达各级部署要求、上报信息、疫情防控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帮助企业梳理企业复工方面涉及的人员健康监管、防疫消杀、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细化服务,对企业用工、原料来源、生产经营等现场调度、现场解决,帮助企业迅速解决难题、快速恢复生产,建立起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企业防控及复工工作格局。

“一个专项审核组”,复工企业全监管。滨海下营按照前期制定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严格督促拟复工企业做好“五个必备、八项防护”的预备工作,主要核查企业建立防控小组情况、隔离房间配置、物资储备情况、建立消杀、体温测量、出入登记三个台账情况、环保安监情况,通过复工审核后,企业方可复工生产。其他审核未通过企业,及时整改,通过积极引导继续做好准备工作,为下一步尽快复工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滨海下营园区23家企业春节期间未停产,奥友、蓝天因生产防疫用品需要,已经按要求开工,12家企业已通过审核准备复工。

农村大众报记者 任治安 通讯员 陈臻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