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感覺80、90年代的歌曲更好聽,更有代入感?

貝利貝里


首先,音樂是時代的產物;是每個時代的音樂人對當代描述的一種方式。

80、90年代的歌曲大都是對社會,對人生,對愛情,對生活的真實的深刻的表露。當時寫歌的人用了心,唱歌的人用了情,歌曲不但注入了時代的靈魂,還傾注了時代的情感。

只有有靈魂有情感的音樂,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洗禮,才能成為永恆,成為經典。

總感覺80、90的歌曲更好聽,更有代入感,就是因為當時的歌曲被注入了靈魂,注入了情感。





dc城


“我是舊世界的殘黨,新世界沒有能承載我的船”

有種東西叫做“童年的糖果”。

2003年,非典鬧得正凶的時候,我還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那個時候家裡貧窮,只有一個老式的很大的手提錄音機。

磁帶不少,二三十盒,我那不正經的爸爸買了不少。

每當午後,我會學著爸爸的樣子,挑選一盤磁帶放入錄音機。而我當時挑選它,只是因為磁帶上的姐姐長得漂亮。

如今,快二十年的時間了,我還是會在空閒的時候聽聽那首歌——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實》。緊張、浮躁的生活之餘享受一絲寧靜。

稍大一些,家裡有了vcd,用光盤就可以觀看mv,名叫丁香的女孩在煤氣罐爆炸中喪失了花一樣的生命。《丁香花》的旋律和煤氣罐的危險深深刻入我心。

近些年,不是沒有聽過好歌,我記得《男孩》、《消愁》、《作曲家》,都是很好的歌,可我總願意在刪改無數次的歌單中留下幾個位置,留給那些20年前的歌。

拋開這些歌本身的質量極佳不說,也需要一定的契機才能嵌入心裡。

多年後,當你再聽那些老歌時,聽到的不只是歌本身,還有那段時光流逝的聲音。

你懷念的不是歌,是過去聽歌的時光和聽歌的你。



娛樂微扒


首先你可能經歷過那個年代。其次就是那個時期的偏真聲歌手,表現出來的作品有穿透力、有力量感讓聽者印象深刻。現代音樂偏向技巧型歌手錶現出來的作品更多樣,甚至一首作品裡包含了眾多技巧,比如真音高音、假音高音、咽音高音、花腔高音、混聲高音等等。這樣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80年代的歌曲可能會更容易上口一些在歌曲難度上,也就合理的解釋了你提出的問題。。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理解都不相同。但對於年代的經典卻都一樣懷念。。。


唯愛o球哥微笑


聽歌上臺灣

唱個歌打報告,先政審的年代過去了。

朱明瑛、木玄浦、系秀蘭

青山、劉文正、甄妮、翁倩玉

草蜢、李克勤、湯寶如、葉倩文、陳慧嫻……

致敬:寶麗金


東北大哥玩彩票


物質基礎薄弱的時代,人們的興趣和追求就那麼多,音樂是一大門類,是當時精神文明的主要趨勢之一;唱片機,錄音帶,CD機等等都是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映像;最主要的是那個時期的歌曲旋律相對簡單,朗朗上口也相對容易傳唱;另外很多地方臺,電視節目都有點歌臺等,歌曲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也高;人也都是懷舊的…


子午之光


80,90年代的歌曲代入感強,容易給聽歌的人產生共鳴,不管你是什麼心境下,都能在那個年代找到一首符合自己的歌。在那個年代歌曲大部分都是來自歌手的經歷或者是創作者經過生活沉澱得來的產物,更接近生活,又能感動生活的一種情緒,所以我覺得歌星分兩種,一種是“唱歌”的明星,還有一種是“表演”的明星,很顯然8090屬於前者,所以更能感動你,也更有代入感



柒歌的樂


隨著社會的進步,事物的不斷創新。

在我小的時候,根本談不上有電視啊,像現在有手機呀,電腦哇,一些高科技的產品。更別提還能使用到這些東西,強大的網絡讓人長了太多知識?像八九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娛樂的活動和項目。那個時候只能聽聽歌啊,看看電影啊,聽聽廣播,聽一聽評書。
如果在廣播上聽到一首好聽的歌兒或者是流行的歌兒,我會每天去聽,甚至是跟著學。而且是走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東家串到西家走哪兒唱到哪兒。
那時候的老歌都很抒情,不像現在的歌曲,各種各樣的類型都有,像什麼喊麥呀伴唱啊。那時候的歌曲,只是優美動聽抒情流暢流行,家喻戶曉,唱遍大街小巷,我最喜歡聽的就是那些個歌聲飄過30年的那個時候的歌曲。
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呀?僅供參考。
視頻是新歌,但我喜歡這種類型的,老歌的視頻手機容量太小,我沒保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12b5f3ee53048bfac45bf08411afe30\

化纖常姐


80、90年代歌典百聽不厭,年代久遠更有代入感:

1

時代背景促成歌壇百家齊放,萬家爭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外來音樂流入中國,開始影響中國的傳統模式。中國年輕歌手開始嘗試創新尋找自己有特點的表現形式。而現代講究的是包裝,個性,商業化比較嚴重以及高水平創作人才比較少。

2

當時的歌典或講述一個故事,或詮釋生活的經歷,或對情感釋放感悟,歌手經歷多,專業水平高,咬字清楚,歌詞簡單、委婉易上口,用真情以及感悟完全投入到演唱中,讓聽者自己彷彿也身臨其境。

3

80、90年代音樂,配器簡單,更加重視旋律唱功。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並且留下自己寶貴的見解。






龍哥愛娛樂


辰星zmphxa671951

我認為老歌,總能勾起人們懷舊的心,讓人們想起美好的過去;而且,老歌很多時候會讓人感覺它唱的就是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夢想,他不會像現在的音樂一樣只知道談情說愛,也不想現在的歌把愛唱的那麼裸露,我就喜歡老歌,在我孤獨的時候,開心的時候,悲傷的時候,彷徨的時候,總能找到合適的經典老歌來陪伴。每次閒來無事的時候,我就會聽聽老歌。





花城之音


我覺的80、90年代的人不管穿衣打扮還是精神面貌上都給人一種激昂上進,鏗鏘有力的形象。那個時期的歌也總是那麼的有力量,讓人產生共鳴。其中80年代的歌曲特點主要是以蓬勃激勵的歌曲為主流。我比較喜歡的有齊豫的《七點鐘》

今生就是那麼地開始的

走過操場的青草地 走到你的面前

不能說一句話

拿起鋼筆 在你的掌心寫下七個數字

點一個頭 然後 狂奔而去

守住電話 就守住度日如年的狂盼

鈴聲響的時候

自己的聲音 那麼急迫……

寫出了初戀的心跳和慌張,世界萬物彷彿因此變得美妙。90年代主要以流行音樂為主。我比較喜歡的是黃家駒的《光輝歲月》,寫出了渴望和平,和憂國憂民的大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