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不對?萌娃干擾?爸媽投喂?出版人居家辦公實錄(內有福利)

姿勢不對?萌娃干擾?爸媽投餵?出版人居家辦公實錄(內有福利)

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成為大家必須掌握的技能。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後第1周,中國近2億人在家辦公。目前,大多數出版人也都以在家辦公的形式回到崗位,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抗“疫”貢獻力量。

不過,很多人曾經想象或嚮往的居家辦公狀態可能伴隨著窗外溫暖的陽光、室內唯美的純音樂……現實卻是絞盡腦汁尋找安靜工作環境,與家庭成員搶佔最佳網速據點,一心多用兼顧帶娃、家務,躺、臥、趴無奇不有的辦工姿勢……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包括自己,都可能成為良好居家辦公狀態的“絆腳石”。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不少人也認識到一個犀利真相:在家辦公的意思就是在家的時候都得辦公……在家辦公第N天,你是狀態漸佳還是即將“崩潰”?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平常便能隨時審稿看稿的出版人是否有更多技能?力排萬難,搞定了哪些工作?他們遇到了哪些“翻車”現場?打贏抗“疫”戰,需要奔赴前線的英雄,也需要居家默默堅守崗位的每一個普通人的努力。因此,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特別策劃“出版人居家辦公實錄”專題,邀請大家分享居家辦公的“真實”百態、充滿趣味的“翻車”現場以及節奏慢下來後的業者思考。(本專題將分批呈現,順序不分先後)

目德柴爾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很多人居家辦公的同款絆腳石之狗子

最近在家辦公工作內容其中一項是年前社裡老師給我的一份需要評估的稿件,大概花了3天時間看完。因為時間比較連續,看的也比較仔細,最後給出了評估意見,自己也覺得比較滿意。

每天的日常安排,還是要不斷告訴自己“要自律”“要自律”

,因為在家裡,忍不住就想偷偷懶,刷刷網頁、看會手機,一下時間就過去了。所以就特意安排自己,還是按照平時正常上班的時間,早上下午主要工作,中午休息一會。

“絆腳石”有兩樣!一樣如圖所示,就是我家狗。現在有人在家,不忍心一直把它關在籠子裡,於是就要時不時地處理它的“臭臭”,還有它的各種撒歡、抱腿,以及它睡覺時候的呼嚕聲。還有一樣是做飯。平時在單位直接吃現成的,現在在家要一個人做飯。

雖說自己也曾經想過“居家辦公”,但是並不是現在這樣。看到那麼多醫生護士跟家人分開,奔赴抗疫前線,心裡真的很感觸。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有家人,也會害怕,但是他們為了保護我們衝到了前線。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前兩天有一個新聞,一位在隔離病區的人還在看一本“理想國”的書,我心裡想我的這份工作是有價值的。我希望我以後能在專業上做得更好,多編輯幾本好書,儘量少一些錯別字,讓那些為我們活得更好而付出的人,能在閒下來時,在一盞暖暖的檯燈下,享受閱讀帶來的美好。

李顏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家長孩子萌寵和諧共處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全員上陣趕工《應對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冊》 疫情初起,分社就向國內知名心理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王建平教授約稿面向大眾的防疫抗疫心理自助讀物。王教授一邊連軸轉地組織參與為疫區前線提供心理援助、做心理督導工作和防疫心理知識科普直播,一邊組織自己的博士、碩士和諮詢師們在一週內編成此書。

與此同時,分社全員上陣,利用微信、釘釘等在線交流方式,與作者團隊商議探討書稿內容框架和表現形式,協調選題流程、版式封面設計、電子在線編輯工作方式、三審三校具體流程和人員安排……討論熱烈,鬥志昂揚,用自己的實際工作,為防疫抗疫服務!

李淑雲

四川人民出版社文教中心主任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讓娃成為自己工作的小搭檔

居家辦公期間,審完一本稿子——《酈波語文啟蒙課一年級上冊》。很巧的是,我的孩子剛好上一年級。《酈波語文啟蒙課》是中國詩詞大會嘉賓酈波寫給孩子和家長看的語文書。恰好前幾天央視一套晚上正在播放中國詩詞大會。於是我帶著娃一起看,娃在電視上認識了酈波老師。我拿出家中已出版的《酈波語文啟蒙》對娃說,這就是電視上的酈波老師寫的書,媽媽編輯的。

《酈波語文啟蒙》與部編本新教材配套使用。在審一年級上冊的稿件時,和平時“看稿”不同,在家裡,我有時候是“讀稿”,讀給孩子聽。遇到書稿中引用課文的部分,就讓孩子拿來課本核實。孩子非常積極地參與。並且成功地在文稿中發現一處引文與課文不同的地方,根據課本改正過來。孩子用稚嫩的筆跡,用剛學會的校對符號改的。這件事情,讓他對參與我的工作更有熱情。其它主要還是以常規看稿為主。

在家期間,我做了一次天貓圖書直播,孩子和我一同參加直播。直播的圖書是《講給孩子的唐宋詩》《酈波語文啟蒙課》和《在西南聯大》。這個春節前我在書店做《講給孩子的唐宋詩》新春分享會時,也帶上了娃。那場活動,孩子還是我的小助手,他負責給現場和我互動的小讀者發放小禮物。這次直播,我講到一些古詩,有些剛好娃會背,他就背一段。《酈波語文啟蒙課》是對照課文一課一講的,我就讓孩子讀課文,我來講解。在直播裡,有時候我會提問,孩子就和我互動,有的問題他能回答,有的不知道就回答不知道。

孩子還很認真地介紹直播的這些書很好,努力得像個托兒。(哈哈)帶娃直播,既給孩子講解了一些知識,氣氛也更自然。

居家辦公的日常安排一般是和娃一起在書房。我家的書桌比較長,我看稿或寫文案,在線上和同事溝通一些圖書的事情;孩子在旁邊做作業。孩子戲稱我是他的“同桌”。狀態還比較理想,只是有時候娃總會喊我:“媽媽,我這道題不會。我就讓他先把不會的空著,等全部做完我再去給他講解他不會的。

作為職場媽媽,遇到寒暑假是比較頭疼的。從目前在家辦公的效率來看,是比較高的,還省去了通勤時間。在家辦公時,我會告訴孩子,我要工作了。工作的時候,我的專注也會影響到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王瀲昕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電視櫃+扭扭車創意搭檔

屋內屋外一片漆黑,按了下枕旁的手機——凌晨3:25,完美!

悄悄地走到客廳,打開陽臺照明燈,然後將陽臺窗簾拉上一半,以免光線傳到旁邊的臥室裡吵醒孩子。打開電腦,開始今天的工作——早上十點約了作者通話討論原創創意作文書的框架,需要提前把思路整理好。

4:40,“哇——”,一聲啼哭從臥室傳出來,我朝天翻了個白眼——很好,小兒子醒了。躡手躡腳鑽進臥室,摸到我的位置,輕輕拍了拍,“寶貝睡吧,媽媽在這兒呢!”大概十分鐘後,沉沉的呼吸聲傳來。像做賊一樣爬起來,回到我的位置。

5:20,文思正泉湧。突然,臥室裡再度傳來哇的一聲大哭。大概他身上是有一個”媽媽檢測雷達“,但凡我準備走,他就開始哼哼。如此五六次,只好對自己說,算了,放棄吧,反正80%已完成,等吃完早飯再補一下好。於是,一手摟著小兒子,一手拿著眼鏡,放心地睡著。

再次睜眼,我的天,八點了!飛速打開app,準備買菜,然而肉、菜、水果上面全都是灰色的,上面有三個字——“你來晚了!”絕望啊,趕緊換了四五個app,一通下單。

8:45,早飯結束,我拉住大兒子:“媽媽今天很忙,能不能用你的房間工作,還有,你能幫我管著弟弟不進來嗎?”

“可以,交租金嗎?”我點點頭。

接下來,彙報身體狀況,分配下今天比較緊急的工作,然後繼續寫稿。打完電話,11:30!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今天兩個兒子竟然真的沒進來!

在家辦公,對我來說,翻車確實有,但遇到困難就不斷調整唄。一來,我一直有研究各種軟件的習慣,雲盤傳文件,WPS會員雲端備份文檔,QQ、微信發消息,手機掃描軟件掃描稿件,這幾天聯絡作者、聯繫團購,審校稿件5本、撰寫文案3篇,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干擾,比在單位雜事纏身,還更為有效率。二來,孩子清醒的時候確實容易搗亂,那就趁早晨、下午孩子睡覺的時候做事,如果實在有事,就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定好規則。

居家辦公嘛,正所謂:左手抱娃哄睡,右手打字回信;電話連線你我他,哭聲一片作背景;學習桌、大餐桌都別想,扭扭車、電視櫃好搭檔;文思泉湧手翻飛,忽然一陣臭氣來!

邢豔萍

法律出版社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書桌一人一半,工作帶娃兩不誤

抗疫大戰在全國緊張地進行著,居家辦公成為上班族首選。但居家辦公有許多制約因素,比如,我家裡只有個小書房,書桌之前就是用來放書,現在我們倆都要居家辦公,只能一人一半。家裡有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所以會不時來打擾爸媽工作。

儘管居家辦公有以上制約,但也有好處,首先節約了路上的時間,之前上下班大概需要2~3小時的在途時間,現在都省下了,起床就可以工作。依我的經驗,孩子起床之前和睡覺之後工作效率最高。其次增加了陪孩子的機會。我居家辦公的日常安排是,早起先看2個小時的書稿,然後吃早飯,打掃衛生、消毒;上午再看1小時書稿,之後陪孩子學習半小時;午飯後陪孩子玩一會兒,孩子午睡時再看2小時書稿;孩子醒來後陪孩子看書或者玩,晚上孩子睡覺了再看1小時書稿。這期間偶爾也會聯繫作者,或探討下書稿的問題,或策劃新的選題。

年前接到個急稿子,按照規劃時間是足夠的,但因為延期開工,我便在家將一審工作完成,特別給力的領導也在未開工的情況下在家完成了二審工作,這樣開工第一天這本書就完成了發稿。儘管後期校對可能會有些耽擱,但因為前期搶出來的時間,也能正常付印,這也許是這段時間居家辦公我最大的收穫。

居家辦公有利有弊 ,但更期待早日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

韓澍東

長江文藝出版社營銷部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在家辦公需要“儀式感”

我認為,遠程辦公最大的“絆腳石”就是缺乏“儀式感”。平時我們從家裡到辦公室上班,在環境上會有一種抽離,人的心態會自動地從“家庭”調整到“工作”。而在家裡辦公,這種抽離感是沒有的,人就很容易懶散,工作效率也會打折扣。

所以,我的“防翻車”辦法就是給自己增加“儀式感”。

工作時間的“儀式感” 我會嚴格按照平時上班的作息時間,來安排一天的節奏。比如,早上7:40起床,8:20結束早餐,8:30正式開始辦公。12:00~13:30午休,然後工作到5:30下班。這種“什麼時間做什麼事”的安排,會讓自己保持對時間的一種“敏感”,能更專注的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場所的“儀式感”辦公前,我會把睡衣換成“工作服”,把書房當做“辦公室”。桌上只擺放和工作相關的工具和資料。辦公時間,不吃零食、不聊天、不看閒書。中間休息時,可以離開“辦公室”到客廳去轉一轉,或者和家人說會兒話。然後繼續回到“辦公室”工作。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叫“具身認知”,就是通過主動改變自己的環境,進而改變自己的認知。這比強硬的先改變自己的認知,再去適應當下的環境,要省時省力的多。

工作狀態的“儀式感”在辦公室,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和同事溝通。但在家辦公,大多數時候是通過QQ、微信、釘釘等聊天工具。雖然這種遠程溝通方式有它高效的一面,但是對於一些比較重要或者複雜的事情,會形成一定的溝通盲區。所以,在一天工作的開始和結束時,對於需要重點交付或者交接的工作,我都會選擇用電話和相關同事溝通,讓工作處在自己掌控範圍之內。電話溝通會有一份鄭重,也會減少溝通誤差,並且通過“打電話”這種方式,能讓我們在接收和傳遞信息的時候,更有“工作狀態”。

吳雨靖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在家辦公也要兩臺電腦,裝備到位

居家辦公,參與華章公司戰疫期間的特別策劃:“甦:知識蓄力2020——50位大咖100小時智慧接力行動”。從緩解個人焦慮、提升個人能力、拉動企業成長、打造科技防線等切入口,為居家的讀者知識賦能。在對接主講人的過程中,協同挖掘作品中的實事幹貨,共同學習不同平臺的直播指南:平臺登錄—預播測試—解決技術問題—正式直播。

遠程辦公,線上直播是圖書營銷的趨勢,作者是圖書的締造者,更是知識的傳播者,作為“主播”再合適不過。從電商直播到圖書直播,前期預熱、直播帶貨、觀眾互動……可學習摸索的路徑還有很多。

借用華章新媒體主編對居家辦公的高度概括:睜眼,一步到崗;閉眼,從未離崗。與床的分離;與健康午餐的解體;與共享文件的失聯。對接的人、家裡的網、玩樂誘惑都阻礙了辦公的我前進的腳步,“家”的環境自然成為“絆腳石”。

翻車現場1:比單位同事晚復工一週,生疏工種。理想的辦公圖景:一杯咖啡,溫暖陽光,輕敲鍵盤,兼顧午餐。真實的辦公場景:什麼?什麼?什麼?語音會議一劃就視頻?營銷檔案在哪裡、封面在哪裡?新增群聊50+……

翻車現場2:一睜眼就辦公,勤懇工種,我和我的被子永遠也不能分開……您聯絡的營銷編輯不在服務區!開啟聊著聊著就睡著模式。

未完待續……

居家辦公,你有什麼心得?遭遇了哪些翻車現場?是否順便思考了下行業發展現狀與工作技巧?

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分享或向我們投稿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者 /張聰聰

此處插播一條福利!

宅家隔離疫情 不隔離美好閱讀

中國出版傳媒商聯合喜馬拉雅

為您送上 喜馬拉雅VIP會員

用聲音傳遞溫暖

姿势不对?萌娃干扰?爸妈投喂?出版人居家办公实录(内有福利)

應對疫情,出版發行業在行動

出版抗“疫”,公益宣傳畫來了!

媽媽要去打怪獸,看疫情下的勇敢和愛

©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