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版書重譯重出 不能只談“生意經”

原標題:美國作家凱魯亞克作品進入公共版權領域,一大波《在路上》在路上 公版書重譯重出,不能只談“生意經”

“公版了,今年估計凱魯亞克要充斥圖書市場。”一個月前,豆瓣網友“李小騷”在凱魯亞克代表作《在路上》頁面留下這句短評。

根據《伯爾尼公約》,作家去世達到一定時間,其作品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出版發行無需授權。我國著作權法將這一時限定為50年,即作家去世50年後,其作品進入公共版權領域。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於1969年逝世,2020年1月1日起,他的作品全面進入公版。

去年末,多家出版機構曬出各自的新版《在路上》封面。今年1、2月間,記者發現,至少有5個版本《在路上》已經“在路上”。公版書重譯,並非出版市場的新鮮事。近幾年,外國文學公版書重複出版達到高潮,以最熱門的《小王子》為例,市面上有不少於70個版本。

一位出版業內人士說,公版經典不是現成的“肥肉”,低成本不足以成為制勝關鍵。出版機構若不心存敬畏,慎重對待,很難贏得讀者的青睞。

《在路上》這樣走進中國

《在路上》第一個進入公眾視野的譯本是1990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譯者之一陶躍慶曾回憶,翻譯這本書是在1988年夏天,當時他還是研究生二年級在讀,與師姐何曉麗分頭翻譯,“讀完整部作品才發現,這部作品情節之平淡、結構之混亂、文字之粗俗、俚語俗語之頻密,完全超出我們對一部一般文學作品的想象。”整個暑假,陶躍慶給自己定了每天翻譯5頁的目標,不管多艱難必須完成,“支撐我的就是書中與我當時正好契合的躁動而又強烈的青春激情。”

1992年10月,我國成為《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成員國。這是我國出版界開始走向世界的轉折點。從此以後,所有成員國著作版權受成員國保護,即要使用某個成員國的某部作品,首先應徵得該著作版權所有者的同意併購得版權,方可出版。200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簽下凱魯亞克系列作品的簡體中文版版權,邀請翻譯家王永年翻譯《在路上》原始版本,整個系列還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皮克》《孤獨旅者》《特麗絲苔莎》等20多種。

名家名作一旦進入公版書領域,就成了香餑餑。去年噹噹網公佈的數據顯示,其銷量前五十的圖書中,公版書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從2016年的9%上升至2018年的15%,增長超過60%。

設置公版期本意是為了讓優秀著作以更便利的渠道、更豐富的形式惠及讀者,讓經典在時光長河裡散發光輝。在一些出版業內人士看來,外國文學版權的經營一方面看眼光,能不能在版權費相對低的情況下,簽下有潛力的作者作品長期經營;另一方面,公版書本身不存在版權支出壓力,無需獲得權利人授權,利潤空間大了,競爭更激烈,更考驗編輯花多少心思。

近年來,確有部分機構將所謂經典重譯當作主打生意,所費心力不在編輯本身,而是在營銷套路上。“史上最強”“語言最優美”之類的宣傳語,屢屢出現在這些作品的封面或腰封上。眼花繚亂的復譯本讓讀者無從選擇。

“並不是說,復譯本的價值一定低於首譯本,像《莎士比亞全集》《尤利西斯》等難度高、週期長、收益小的復譯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出版人、青年翻譯家黃昱寧曾表示,業內詬病的“復譯本”是指那些重複翻譯多次、徒具商業目的的譯作。

別讓重複出版成資源浪費

“一般讀者很難分清原作版本的來龍去脈,也很難判斷譯作質量的優劣高下。因此,一旦購入翻譯質量不佳的版本,很可能喪失對原作的信心。”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在翻譯領域,大量資源湧入復譯,知名度尚待累積的現當代作品,翻譯的難度高、風險大,譯者取得的回報卻遠不如復譯。這種失衡局面下,大量中青年譯者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資深出版人賀聖遂認為,公版書承載了優秀文化基因,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在合法合理的範圍,對公版作品有序開發與深加工,讓各版本充分接受檢驗,有助於繁榮圖書市場。假若出版人缺乏責任感,只看利益,重複出版無疑是種浪費。文化評論人韓浩月認為,以什麼樣的態度出版公版書,可以衡量一家出版機構是否值得信任與尊重。(記者 施晨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