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在家務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心閱讀


居住在農村的人,都是專職務農的農夫。我覺得在家務農和上班沒什麼區別,只是相對比在工廠公司上班自由些,務農沒有上班時那麼多的條條框框。但絕對比上班累,因種地是體力勞動,想種好地,也要比別人勤快。忙的時候早上下地,中午天熱時回來做飯,吃完飯休息一會又下地,直到傍晚才回來,兩餐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我上小學那會,村子裡都是種植小麥,玉米,菜籽一些比較省事但收入低的農作物,一年的收入基本維持生計這樣子。初中時開始種棉花,棉花收入雖然比種小麥那些收入高點,但是比起那些要累太多。它從播種那天開始一下子要忙到秋收時,每天都有農活要幹(記得那時候我真的有種想逃跑的感覺)待到一些農活幹完時早已進入冬天了,這時沒有農活,有些人選擇休息,有些人則選擇外出打工,一年的農閒時間也就那麼兩個月吧!


現在科技發達了,出了很多機械化設備,省時又省工,對我們農民來說確實是方便了不少。只是對我們這邊的情況而言,機械化沒有多大用處,因為我們現在家家都建起了溫室大棚,種起了冬棗, 棚內的農活不方便機器操作,又回到了人工操作的模式。

務農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種冬棗比其他農作物要更忙,管理要更精細化,農民既然是靠種地為生,那苦點累點也是應該,這一點沒什麼好訴苦,每個人都不容易。生活本就是這樣,想要得到好的生活,就要付出很多。好在現在地裡的收入還算樂觀,收貨的季節還是有太多的喜悅。

所有的體驗總結下來,其實和上班族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一樣的苦和累,一樣兩點一線的生活,一樣在為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鄉村魏小魏


我親身體驗過的農夫生活,就是到了農忙季節會定期的出去給那些忙不過來的人家打工幫忙,賺些養家餬口的費用。在我小的時候,還有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這個農民,到了農忙時節,他就會結隊一起的出去找活幹。也都是乾的辛苦活,十分的勞累。這些農活不只是那些莊稼,還有一些木匠、泥瓦匠等等。如今天看來,這簡直就是一群匠人,他們憑手藝吃飯,只是活躍在農村這樣的一個舞臺裡,沒有被更多的人關注。

如今的農村已經遠遠好於從前,就拿我們北方(山東)這裡的農村來講,以前的時候我們這裡是種小麥玉米居多,一到了秋收、過麥(mei)時節,家家戶戶都忙得不行。那時候機械化還遠,沒有那麼發達。往往秋收、過麥,這兩個時節都要佔用一個月的時間。而如今全部都是機械化,有專門兒開收割機,播種機,耕地機有這樣一群人。一到了秋收、過麥(mei)這兩個時節,他們都會出來打工。通過機器機械化的手段,很短的時間就會收割完畢,大大的節省了勞工,而這樣一群人也就是新時代的“農夫”吧。

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我們當地對於種植傳統糧食麵積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開始種植溫室蔬菜,就是那種反季節蔬菜。溫室大棚在冬天種植西葫蘆,基本上一個家庭,就可以種植一個100米左右的大棚。一年的經濟作物收入遠高於糧食收入,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蔬菜種植。但畢竟這是一個有技術門檻的行業。雖然也算是農民,也算是在家務農,但是每天都要在大棚裡,悉心照顧蔬菜,要定期的施肥打藥,看著他們一天天的生長。等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還要定期的採摘也非常的勞累。

久而久之這樣種植蔬菜的農民越來越多,也形成了當地的蔬菜市場,家家戶戶都會在凌晨很早就把自己採摘的蔬菜賣到市場裡。但畢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西葫蘆結果的時候每天都會有收入。與種植莊稼糧食作物來講,收入相對高一些,對於整個家庭的開銷也是主要的收入來源。

如今再家務農,農民收入生活也高一些,很多的農民在農閒的時候都會去學駕照,然後也開始買車,然後整個農村的生活面貌也在逐漸的發生改變。比起很多外出務工打工的一些農民工來講,在家種植蔬菜,雖然勞累一些,但畢竟收入穩定。作為農民來講,如果在農村的生活,那隻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吃的苦多,耕種的土地多,然後自己的農民的一家日子才會越來越幸福。


養蜂能手


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首先我就是農村的,我姨夫他就是專職的農夫,他沒有出去打工常年就在家裡種田種地,早年我們的田地都是他給我們種的,只是現在年齡大了種的田地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每次回去我問他種了一輩子的田地感想是什麼?他說有什麼感想哦,就是為了吃飯,為了生活。

種田地是很累的,春節一過完就要去弄田育秧苗,那段時間是很冷的,秧苗弄完又要弄玉米苗,玉米弄了又要種紅薯,反正一年到頭乾的東西還是很多的,但是在家務農有個好處就是自由,不像在外面工廠,工人就像是機器一樣轉動著,必須要按規定和標準來做事,很多在家裡務農習慣了的人出來外面工廠裡上班的話很多都是受不了的。

他們還是喜歡在家裡,像現在什麼都在用機器了,農民的活減輕了很多,農活做完後每天都大家都要在一起打下麻將呀,鬥小地主什麼的。

總體來說在家裡務農要找到一定的門路,這樣收入才比較理想,比外面打工都強,當然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是連家裡週轉都困難了,親戚辦事連一個紅包都給不 了的話,是很容易遭人看不起的。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多提意見


90後小李


現在還有專職的農夫嗎?在家務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榮幸你能看到我的回答,我認為現在當然還有專職的農民,在家務農有快樂、有喜悅、有辛酸、有淚水,比如我本人,就是一個專職的農民,對於農村生活,感受至深,也感觸多多。

有人說,一個純粹的農村人到了60歲以後,會更加的艱難。我看這話不假,我如今也是50出頭了,也真的感受到農村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具體。


1、年輕時的農村生活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我從小就在土地上風裡來雨裡去的耕耘著農活。那時候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完善,交通網絡沒有現在這樣發達,更談不上通訊設施了,能夠接觸到電視還是我20歲以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帶著早餐6點就出門,走過一座橋,越過一條溝,翻過一道小山坡,來到3公里外的田地裡,或淋菜、或除草、或點玉米、或翻土。。。

一直到下午3點左右才回家吃飯,飯後就在家清理一下與農活有關的傢伙什,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農用物資。每天都是如此,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記得那時候由於長期的肩挑背磨和缺衣少食,我從小肩上就有了厚厚的一道老繭,腰上磨出了兩個硬硬的肉疙瘩,手上佈滿了傷疤,腳上滿是凍瘡。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我這樣,年輕時候對農村生活就有著如此強烈的體驗呢?

那時候的思想也很單純,頭腦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念想,彷彿做農活就是自己的天職,做不好農活就是愚蠢,就會被人恥笑。所以那時候我們的心思都是放在瞭如何做好莊稼上面,根本就沒有其它異樣的想法。



二、中年時候的農村生活

老實說,到了中年時候,感覺生活要好過了一些。雖然農活還是哪些農活,事情也還是哪些事情,但是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家裡有了更多的勞力;農村的基礎建設也比過去好了一些,泥石結的公路也多了起來,肩挑背磨的事情明顯少了很多。

我更多的是指揮孩子們幹活,教孩子們如何抓住節氣時令及時的播種,如何去收割和儲藏農作物產品,然後結合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思考著如何增加經濟收入,來給孩子們娶媳婦成家立業。

不過中年人也有中年人的煩惱,比如家裡孩子多了,難免分配不均,引起兄弟之間不和睦;孩子成家立業了就要分家,多了一個媳婦的口舌,就會增加太多的爭吵和怨氣;作為全家的“掌門人”,我得處理好這些事情,不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和睦團結,真的是很難喲,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呢!

三、現在的農村生活

現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農村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土地因為被徵收或者被荒蕪,農活已經沒有過去那樣多了;孩子的孩子們也會時常圍繞在爺爺奶奶身旁,要買這樣、要買那樣,有時候心裡感覺還是挺開心的!

不過不知道為何,雖然物質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吃穿住行”不再是困擾農村人生活的問題了,可是總是感覺在精神上、思想上沒有過去充實和幸福。

因為年齡在一天天增加,身體素質在一天天降低,身邊經常有親朋好友在離去,不知不覺間心裡就會冒出很多的感慨和擔憂。

一要擔憂孩子們是否都能盡孝;二要擔憂會不會成為孩子們的累贅;三要擔憂生大病時該不該打腫臉充胖子勉強去醫院接受治療等等,總之腦子裡就是沒有一刻的空閒。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專職的農村人,肯定是會經歷很多的艱辛和磨練,但是我認為,既然生活在了農村,那就只能正視現實,堅定生活的信心,苦多不怕,地多不愁,努力做好莊稼,耕耘好土地,才能讓生活越來越好,才能得到孩子們的尊重和愛戴!

大家說是這樣的嗎?你有什麼補充,歡迎寫在下面!最後也請各位條友為我這個老農民點個贊吧,老夫會記住各位的喲!


灑脫農人


感謝豫東小農的提問,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椒鄉帽子哥。

作者在這裡說到現在有職業的農夫嗎?我可以明確的回答:有!因為我就是一個專職的農夫。本人自2013年12月份退伍以來,因為學問不高,工作又不好找。就去了工地幹了兩三年,在2016年的時候和父親大人經過一番談話,決定在家以種地為職業,很快我和父親的思想達到一致!


在2016年11月份的時候在我們當地的大力支持,在我們當地政府的指導下,我父親成立了我們自己的合作社:柘城縣康柘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土地流轉了1000餘畝!



主要種植農作物有:西瓜.辣椒.小麥等農作物!其中我合作社辣椒分別在17年和18年連續兩年獲得了全縣辣椒種植大戶的第一名!種植的西瓜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等一些大城市!並先後帶領附近300餘名群眾在我合作社參加勞動,並得到我們當地政府的高度支持!




經過這兩年的種地心得總結,自己感覺種地沒有什麼丟人之處!反而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以上不足之處望大家多多指教!喜歡椒鄉帽子哥的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


椒鄉豫弟


今天三姐分幾個階段來跟大家說說,做農夫的真正體驗。

第一個階段是15歲到30歲的階段。

這個階段是從人民公社到83年包產到戶之間的體驗

眾所周知,那個階段是吃大鍋飯的階段。

那個階段的農夫心裡邊很簡單,每天早早的吃完早飯等待生產隊的敲鐘聲音,我這個人是個比較積極向上的人,在敲鐘之前,把家裡的一切事物打理好,鐘聲一響馬上帶著工具到生產隊聚齊。

每天早上規定到地頭的時間是早晨五點半,超過這個時間不但要扣工分還會被隊長大聲的罵。

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經商和打工的這一說法,大家也不會去想別的,每天只跟著隊長幹好自己的活就行了

那時候的人非常團結,無論是鏟地還是割地,如果你因為某種情況,落到後邊了,只要你不是刻意的,前邊到頭的人都會主動回來幫你

那個時候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幾乎天天出勤希望自己多掙幾個工分。

記得有一年我們家在年末結算開支的時候,除分到一年的口糧之外還分到600多塊錢,我父親拿回錢的時候我們全家別提多高興了

我們分到這600塊錢是由我們四個人參加勞動所得,其中有我父親,我弟弟,我妹妹,我,母親有時也參加

我們家的錢全部由我父親轉交給母親掌管,我們姐弟幾個從來不會伸手管爸爸媽媽要錢,每天勞動並快樂著。

第二個階段是我結婚以後。

到了80年代的初期,國家已進入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農村也時興了分田到戶

作為第二個階段農夫的我,心裡邊也開始湧動起來,但從來沒有放棄土地的想法

因為長輩都有特殊情況不能幫我照顧孩子,我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選擇小打小鬧,在種好自己承包地之餘,做過扛大包走家串巷賣服裝和鞋子,開過小賣部,服裝裁剪部等等。

雖然每天特別辛苦,但我對生活一直都是充滿信心,也從來沒想過要離開農夫這個職業

不想離開農村的原因是,我覺得農村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土地更是我的命,我只有在種好地的同時,才能兼顧其他別的副業。

這個階段做農夫的我覺得

雖然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覺得那是插曲,在我們人生這部大戲的裡邊,如果沒有幾段插曲,就不會有迴歸主題的重要性

第三個階段是已經步入老年階段的農夫

我的兒女現都已成家,而且在城市裡打拼的也小有成就,看到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生活節奏,我還是覺得做農夫好

做農夫的好處是,我們每天面對著我們的土地,只要我們盡心盡力的對待它,對它精心呵護,給它足夠的營養,他就會義無反顧的給我們回報,並讓我們在和土地打交道的過程當中產生誰也離不開誰的樂趣。

總結。

做了一輩子農夫的體驗是,農夫的責任是多打各種優質的糧食

農夫的好處是自己當老闆,自己說了算

農夫的快樂是,土地不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只要你誠心對她好,它就會毫無保留的給你回報

農夫的煩惱是,土地,你如果對他苛刻,他會讓你一整年都白乾

我是三姐,以上是我做了一輩子農夫的總結和體驗

希望大家熱愛土地,愛護土地,希望對土地有熱愛情節的年輕人不要離開土地,讓土地在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手裡演變出各種各樣的財富做新時代的農夫。


三姐118農家三姐


現在還有專職農夫嗎?有!

在家務農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辛苦又自由,收入不穩定!


我老家斜對面的鄰居是一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夫婦,他們夫妻就是在我們村子和附近相鄰的幾個村子包了六百畝的田地,專職在家種地。


他們家裡有犁地播種機,收割機,每到收種莊稼的時候,我都能看到他們夫妻是開著農機日夜不停,兩人互相倒班的搶收搶種。

去年收玉米的時候我回老家,那段時間經常看到凌晨一兩點的時候,他們夫妻還在忙著打玉米,機器的轟鳴聲吵的人無法休息。


雖然現在有農機他們種地省力不少,但是他們還是要高價請人幫忙,卻請不到幾個人,畢竟農忙的時候真的是花錢也難請的到人。

所以那個把月他們夫妻是累的又黑又瘦,十分辛苦。


雖然農忙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但是平時除草防蟲害打農藥也都是辛苦的活計。


而他們一年到頭忙下來,除去了每畝五百塊錢租金、工人工資和種子化肥等那些東西,如果風調雨順的話,一年一畝地他們也就是賺個三百塊錢左右,一年就是二十萬左右。如果遇到去年的大雨淹田地的情況,那他們就是半季度白忙活了。


所以當農民真不容易,當一個專職農夫更是不容易。如果你親自體驗一下,你絕對終身難忘。

<strong>

<strong>



貧農希蒂


所謂專職農夫,我的理解就是一直從事農業種植,沒有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這樣的人在農村有很多,我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父親年輕的時候,其實有過兩次短暫的外出務工經歷,一次在工地上幹了不到半個月,結果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腰摔傷了,回家養了很久才恢復過來。另一次是經人介紹去工廠上班,但也沒能堅持多久,領了一個月工資就回到家裡。

從此父親絕了外出打工的心思,專心在家務農。由於我們是山區耕種的土地不多,種植水稻只能夠自家吃,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出來賣錢。所以父親就想點子種植一點蔬菜。曾經種過西紅柿,但是卻因為當年西紅柿市場波動較大,價格賣不上去,也無人收購,後來整筐整筐的倒掉,那年賠了好幾千塊錢。

接著開始種植四季豆。雖然銷路是有的,但是也沒有掙到多少錢,因為四季度的病蟲害是很多的。一開始種植沒有經驗,虧了很多,到後來兩年才逐漸摸清了規律,才慢慢好轉。

除了種植蔬菜以外,父親在農閒之餘開始開墾荒山,種植桑樹和茶葉。我們家有一片自留山,距離我家有一個小時的路程。父親每天早上天麻麻亮的時候起床,匆匆吃幾口早飯,然後帶上乾糧,扛著鋤頭,拎著斧頭上山開荒。等到日落西沉的時候才回來。

如果有個開荒經歷的人應該知道開荒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首先要將山上的大樹砍倒的樹根挖起。再將各種低矮的灌木全部清理乾淨。緊接著開始將山中的碎石樹根挖出來,挑到一邊堆放。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開始開墾土地。開墾至少要開兩次以上。由於是坡地,還需要修壩,防止水土流失。

地開好之後,開始種植桑樹和茶樹。桑樹一般1~2年就可以短暫的開採。茶樹開展時間稍微長一些,至少要4年左右才能正式的開園採摘。附近開墾那片荒山,足足花了10年的時間,才初見成效。

現在那邊山上長滿了桑樹和茶樹,每年養蠶和採茶的收入,供我們兄妹兩人讀書上學,加上家裡的各種生活開銷以及人情往來。我曾經很傻的問父親開荒不累嗎?父親說,累,但是不開放又能怎麼辦呢?你們的學費怎麼來呢?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父親曾經驕傲的跟別人說,兩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開支,都是我從地裡刨出來的,沒有借別人一分錢。

在我們村子當地,所有人對我父親的評價,幾乎都是:真會做(做是方言,意思是非常勤勞能幹,一般人承受不了)。

我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專職的農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起早貪黑。父親說除了種地,他什麼都不會。即使現在年紀大了,家裡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但他仍然放不下鋤頭。每當我們勸她少做一點。他都搖搖頭,只要能動,能幹一點是一點,管個花銷。


山九


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湖北京山農家人。

我是農村人,家裡就是種田種地的,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田邊玩耍,看著他們打田,插秧勞作。

隨著年齡的增加,時代的進步,出現了打工潮,很多人不願意呆在農村了,因為農村掙不到錢,而且太累太辛苦。面朝黃土背朝天,我們當地每家平均2到3畝田地,玉米今年均價0.95元一斤,稻穀今年均價1.1元一斤。累死累活一年下來也掙不到2萬,所以根本就留不住新一代的年輕農人。

湖北是魚米之鄉,但是真正的農夫日益老年化,年輕的一代的農夫為數不多,我父母今年承包了30畝稻田,10畝乾地。雖然都是半機械化操作,但是看到他們日漸彎曲的腰背,逐漸變白的黑髮,心裡很不是滋味,當年朱自清的《背景》一文對我影響頗深。

“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每當看到在家務農父母蹉跎的背景總會淚眼婆娑。

在家務農沒什麼不好的,我也親身體驗過,打田,施肥,抽水,插秧,割稻穀,扯花生等等。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農民會把種下去的每一顆種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精心呵護,培養。等長大成才。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希望。

那種豐收的喜悅,其中的樂趣只有體驗過的人才懂得。因為他們付出了很多的汗水。我是地道的湖北京山農家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一代深入民間助力發展。


京山農家土特產


我是農村人,也住在農村,專職務農的對於現在的農村來說不多,主要還是兼職做的比較多,就是種一點夠自己家人吃就好了,然後我們這邊很多人的主業都是養殖為主,種地為輔。不過也有少部分人自己承包了幾十上百畝的山地或者田地,用來種植水果等,這個他們就是專職務農了。而我自己在農村也種植了幾畝水稻、還有一些蔬菜等等,也就是夠自家吃就可以了。說說自己的體驗吧。在家務農的工作除非你是大範圍種植或者養殖,如果只是種植一些夠自己吃的,那還是很閒的,一天最多也就幹活三四個小時,比如施肥、除草、灌溉等等,小面積的話不會花很多人工,但是大面積的話還是很累的,那種大面積搞主業的話,真的是起早貪黑,等你休息的時候真的會累趴,而且收成還不一定好,運氣不好的話分分鐘讓你虧本的。但是如果你作為一種副業來做,那就是一種享受,享受一些鄉村氣息,自己種種地澆澆菜,也不需要花很多精力,然後能吃到自己親手種出來的飯菜,這種生活還是挺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