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區如何得到口罩?

131xxxx0098


疫區口罩獲得途徑應該主要還是社區發放,因為疫區的防護資源非常短缺,大部分的優質資源還是要向一線的醫護人員傾斜。

他們確實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而我們普通人只需要一些簡單的一次性防護口罩。

很多捐獻給醫院的口罩,不符合一線人員的防護標準,但是可以應用到社區,給普通人用,做到物盡其用。

我老家這邊就是這樣,社會捐獻和政府分配下來的,不滿足醫護人員防護標準的口罩,放到線上平臺上供轄區民眾網上申購



敲木魚的小猴子


從口罩用料上來看,聚丙烯高熔指無紡布專用料成為最佳選擇,生產熔體質量流動速率在33-41g/min的聚丙烯產品,達到衛材聚丙烯無紡布標準。

從纖維應用領域看,聚丙烯纖維專用料產品應用於非織造布、服裝面料、地毯絲、醫用手術用品、民用衛生用品等領域。

在醫療衛生方面,聚丙烯無紡布專用料生產的無紡布可用於一次性手術衣、被單、口罩、蓋布、液體吸收墊等,無紡布口罩是由專業用於醫療衛生的纖維無紡布內兩層,中間增加一層過濾防菌達99.999%的以上過濾溶噴布經超聲波焊接而成,無紡布口罩的鼻樑處採用環保型全塑條,不含任何金屬,配帶透氣,舒適。

下游生產企業3M中國,該工廠工作人員指出,目前工廠也沒有存貨,正加班加點生產口罩產品,全力對抗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正處於爆發期,又正值過年時間,全國醫用口罩基本斷貨。再者,為實現抗病毒效果,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使用成本昂貴。這裡告訴大家怎麼用科學方法自己製作高效的防病毒醫用口罩。

一、醫用口罩抗菌原理介紹

可起到病毒防護作用的口罩主要有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國家YY 0469-2004《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標準規定,醫用外科口罩須達到的重要技術指標包括過濾效率、細菌過濾效率和呼吸阻力:

過濾效率: 在空氣流量(30±2)L/min條件下,對空氣動力學中值直徑(0.24±0.06)μm氯化鈉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30%;

細菌過濾效率: 在規定條件下,對平均顆粒直徑為(3±0.3)μm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氣溶膠的過濾效率不低於95%;

呼吸阻力: 在過濾效率流量條件下,吸氣阻力不超過49Pa,呼氣阻力不超過29.4Pa。

這其中保證細菌過濾效果的標準就是第二條,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氣溶膠過濾效率不低於95%,這也就是N95概念的由來。因此N95口罩雖然不是醫用口罩,但是滿足過濾效率滿足95%的標準,且能更好地貼合人體面部,所以也能起到很好的病毒預防作用。

而給這兩種口罩帶來病毒過濾作用的主要材料就是極細密且帶靜電的內層過濾布——熔噴無紡布。

熔噴無紡布主要材質是聚丙烯,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可以捕捉粉塵。含有肺炎病毒的飛沫靠近熔噴無紡布後,會被靜電吸附在無紡布表面,無法透過。

這就是這種材料隔絕病菌的原理。粉塵被超細靜電纖維捕捉住後,極不易因清洗而脫離,且水洗亦會被破壞靜電的吸塵能力。因此這種口罩只能一


琉璃w


現在口罩肯定是很難搶到的,不管是實體店還是網店上面,都被洗劫一空。因為疫情一經發現,大家就瘋狂的搶口罩,導致了口罩的空缺。然而口罩廠過年期間也並沒有放假,而是召回了員工加以生產。可就是買不到口罩。

其實這並不奇怪。第一,生產的所有口罩都第一時間發往了湖北武漢,武漢是最需要口罩的城市。特別是疫情初期,口罩的供應量是非常之大的。從醫護人員到感染患者,一天不知道要用多少口罩呢。

第二,口罩都被作為醫用物資派往各個省,很少流到市面上了。一般都是政府機關購進,再由政府部門發放各個地區機關單位,再由地區機關單位分到各個鄉鎮上面。

至於快一個月了,還是搶不到口罩,口罩都到哪去了這個問題。下面我就來告訴大家。現在很多企業都將要復工了,這些口罩等物資又被這些單位所搶去了。用於復工生產時所用的口罩更是供不應求。全國有那麼多家企業,至少得一天一人一個,想想一天得用多少口罩。所以廠家還得繼續生產,才能供得上市場需求。

一般口罩這種東西,藥店是有的賣的。但為什麼藥店直接就沒有呢?有些店家說出了實情。第一就是店家真的搶不到貨,沒有貨源。第二就是由於現在,國家規定口罩不能亂漲價,如有違者,要是被舉報,就會被罰款。但這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如果真有一個口罩賣到十幾塊或是幾十塊甚至更高的那種,必須得舉報他。但有的人不問時勢,瞎起鬨。有些藥店一次性口罩進價才幾毛錢。就因為賣1塊錢一個,也被有的人舉報,導致店家被罰款。所以有的店家索性就不進貨,以免給自己找麻煩,得不償失。這是導致許多藥店不賣口罩的直接原因。

那麼口罩什麼時候才能像往常一樣,街邊藥店都能買得到呢?估計也得等到疫情穩定,至少要到4月份吧。那時才能一如既往的買的到。那麼有人會說,買不到口罩,那麼我這段時間要出行怎麼辦。只能告訴大家,在買不到口罩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出門。等到疫情穩定過去了,能買的到口罩的時候再出去吧。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一種負責。只要大家再等等,疫情就會過去,我們就能夠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