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宋江在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時,背上發瘡,昏迷不醒,危在旦夕。

一群人手忙腳亂,張皇失措之時。只有張順心裡有些底氣。

張順見狀,想起安道全,立馬動身,趕赴建康。雖然在揚子江遇到點小挫折,被劫了盤纏及診金,但好歹還是順利見到安道全。

安道全知病號是名滿天下的義士宋江,也有心救治。只是有點小拖延,會了自己相好的小情人,並沒有即刻啟程,與張順回梁山。

然而,張順這時心急如焚,恨不得飛回梁山泊。

可就是安道全的這一次小拖延,一夜之間,安道全的人生徹底沉淪。

張順殺了老鴇與娼妓(安道全相好),並留下“殺人者安道全也”的7個血字。

安道全因為這7個字,從一個舉世聞名、懸壺濟世的神醫,變成了臭名昭著、草菅人命的兇手。

這種誣陷,還是自己的好兄弟,並有求於自己的好漢張順所為。安道全表示,寶寶心裡苦!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張順有求於安道全,安道全可以算是張順的貴人。

張順反賊身份,安道全也並未檢舉揭發,安道全可以算是張順友人。

張順母親曾生命垂危,得安道全救治方得脫險,安道全是張順的恩人。

恩人加貴人加友人,不論是哪個身份,張順對安道全都應該是禮遇有加,感恩戴德。

安道全是絕對無愧於張順,張順為何要栽贓嫁禍呢?

安道全被張順誣陷,冤嗎?

安道全是建康府的神醫,名滿天下。經他之手,治癒的患者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這樣一個治病救人的再世華佗般的人物存在,對世人絕對是有益的。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如此來看,安道全被張順陷害,實在冤枉。蒙受不白之冤,安道全真是令人惋惜。

然而,安道全並非含冤。皆是他自己自作自受。

  • 一、貪財

張順與安道全曾有過接觸。安道全救治張母,張順事後重金酬謝。

在宋江重病之時,特意提到理所應當的診金之事,可見診金絕對價格不菲。

這對話中,吳用聽出含義,也是特別囑咐,多帶點錢,百兩黃金,去請安道全。

在北宋時期,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已經相當可觀。宋朝一兩銀子可以買米大約三石(約198公斤),一兩銀子摺合成人民幣大約1188元。一兩黃金就是11880元。百兩黃金就是百萬人民幣。

張順是唯一瞭解安道全之人。需要診金多少,自然心裡有數。帶了如此多的錢財,去請安道全,可見安道全的要價絕對相當高昂,普通人是看不起安道全的診治。

要價高,安道全雖算是憑本事吃飯,卻著實有些太高了。

而醫生這個職業又存在特殊性,講究醫德。扶危濟困,懸壺濟世,是以救人為己任,以行善為操守。

安道全因為貪財,必然不會深入百姓疾苦,做些施恩贈藥之事,他行醫的本質,是求財,而非救人。

安道全有好醫術,卻非好醫生。

  • 二、好色

張順與安道全見面之後,敘說來歷。安道全是一番客套,委婉拒絕。

人命大過天,安道全又與張順有舊。不論是病情,還是人情,安道全這個醫生都應該義不容辭,刻不容緩,忙去救治。

可是,安道全退縮了。

雖經張順百般勸說,安道全終於同意。可是安道全沒有立即啟程,而是先去了李巧奴處。

病情如火,哪裡能耽擱?於病人而言,一分鐘都可能會要了他的命。作為醫生的安道全,自然明白其中利害。

安道全明知故犯。為得自然是李巧奴的美色。

溫柔鄉,是英雄冢。安道全為了貪圖享樂,可以完全拋棄自身本職工作,放下兄弟情義。一頭扎進李巧奴的紅粉帳,好色荒淫之性,暴露無遺。嗯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好色,在梁山好漢中是絕對禁忌的。似乎但凡跟女人沾了邊,就註定沒有好下場。

張順雖未親歷,卻也聽過不少。安道全又因女人,而耽擱去給宋江看病,張順自是想當然的把李巧奴認為紅顏禍水,欲除之而後快。

  • 三、醫術

此次宋江大病,眾人束手無策。

張順意識到,梁山中好漢雖多,卻缺少實用人才。而醫生也是,最需要也是最迫切的。

張順來請安道全,一為治病,二為落草。

張順來請安道全,心裡是打定主意,讓安道全在梁山之上安家落戶的。

張順眼見安道全一臉為難,甚至拖延懈怠,不願上山救治宋江。更別提落草梁山了。

對於不願落草之人。梁山向來都是一個辦法:誣陷!

張順也算是學到精髓。殺了李巧奴、老鴇之後,就學武松留字。署名安道全。

如此一來,安道全成了殺人兇手。被官府通緝,被百姓唾罵。一下從眾星捧月,成了過街老鼠。

無路可走,只能跟著張順上梁山。

  • 小結

安道全被張順誣陷,並非平白無故,實在是授人以柄。

張順本身求助安道全,是帶著萬分誠意及另有深意。

安道全的種種行為,推三阻四,刺激了張順。梁山好漢都是火爆脾氣,哪裡受得了這種刺激。

貪財、好色的安道全終於被張順算計,乖乖地跟著上了梁山。

張順本為求救安道全,為何要栽贓嫁禍安道全殺人?

張順來請安道全是救宋江性命的。

宋江是反賊,又在攻打大名府,做這種事自然是低調為好。

張順為何殺人放火,嫁禍安道全,把事搞大?

  • 一、落草

宋江背瘡,雖是突發情況,卻也給了梁山眾好漢,當頭棒喝。

梁山好漢中各種人才,群英薈萃。但大多都是武將粗人。

梁山好漢雖然體格健壯,但也四處征戰難免受傷。風餐露宿,難免生病。何況還有眾多家眷。

這就需要一位包治百病的神醫。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宋江發病,給吳用提了醒。去請安道全,明為給宋江看病,實則請安道全落草。

讓安道全留在梁山,為梁山服務,才是最終目的。

所以,當張順聽到安道全與李巧奴對話,一個月就返回。張順知道,不用手段,安道全是不會留在梁山的。

栽贓嫁禍的梁山請人落草的常規手段,自然派上用場。

  • 二、抓人

張順本待在門房,也算安分。

可巧,截江的張旺來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張旺又與李巧奴勾搭在一起。本就怒火中燒的張順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欲斬二人。可惜張旺奸滑,逃之夭夭。李巧奴一家子,慘遭橫禍。

張旺竄逃,張順大仇未報。而張順又與李巧奴,並無瓜葛。

李巧奴不賢,安道全又與之廝混許多時日。安道全是官府首先懷疑對象,是順理成章的成的疑兇。

張順為了防止打草驚蛇,日後再難抓住張旺。便順水推舟,讓安道全做臺前兇手,自己躲在幕後,打算抓張旺。

  • 三、隱匿

張順請安道全,目的很明確。無論如何,都要順利請神醫回山,給宋江治病。

殺李巧奴已成事實,若留下張順之名,事態過於嚴重。張順是反賊,江州攻打無為軍,早已名聲在外。

一個反賊,在建康府殺人,驚動的可是州府軍隊。挨家挨戶的搜捕。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如此一來,張順、安道全無處藏身,回梁山路上必然關卡重重,步履維艱。更何談治病救人。

安道全殺人,雖然事件不小,則不會如此嚴重。最多全城搜捕。不會在梁山之路上,設置路障。回山之路,順利很多。

基於治病的時間限制,張順、安道全必須快速回山,只能委屈安道全。

張順陷害安道全,就不怕安道全報復,毒死宋江?

安道全是醫生,宋江是病人。安道全被張順誣陷,是含著委屈,憋著忿恨,上了梁山。

張順陷害安道全,安道全完全可以把氣撒在宋江身上,即便不主動出手,毒死宋江,只要不對症下藥,那宋江一樣小命不保。

張順想不到這一層,吳用也沒有這個顧慮嗎?

他們如此放心,讓安道全救治,因為他們知道:安道全不會產生報復行為。

  • 一、人品

安道全雖然貪財、好色,卻大節不虧。是很重義氣之人。

張順求見安道全時,已將自身來歷,如實相告。安道全除了吃驚之外,並無其他。

安道全接受張順請求之後,還與張順同去李巧奴處吃酒。分明是兄弟久別重逢的歡喜。

張順的身份是反賊。安道全是平頭百姓。安道全沒有告官,也沒有疏遠。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一個平頭百姓敢與反賊草寇稱兄道弟,把酒言歡,這等膽量與義氣,讓人欽佩。

安道全是一個忠義之人。英雄惜英雄,忠義之人安道全,自然不會謀害忠義之人宋江。

就人品來看,安道全值得信任。

  • 二、處境

張順初請安道全,安道全百般推辭,並非為了一個紅粉佳人。這只不過是託辭。

真相是,宋江之疾,只能治好。萬一有失,安道全也必然身首異處。

宋江若因病而亡,頭一個李逵,就不答應,醫生必然首當其衝。而沒有宋江約束的李逵,更是毫無顧忌,殺安道全,不過是手起刀落的尋常事。

安道全自然也明白。上梁山給宋江看病,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治好了,還則罷了,治不好,那就是陪宋江下黃泉。

同樣道理,安道全被誣陷,身背屈辱,卻不敢有歪心眼。反而更要殫精竭慮,盡心盡力。

安道全的命與宋江的病是緊緊拴在一起的。

為了自己性命考慮,自己的危險處境,安道全不敢有邪念。

  • 三、人情

宋江病癒,安道全有救命之恩,說幾句張順壞話,張順也必受責罰。

安道全會告狀嗎?

不會。

張順對宋江的兄弟情義,宋江自然明白。那是天高地厚的感情。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而宋江病癒,張順也有很大功勞。沒有張順,就請不來安道全。至於,請安道全的手段與過程,誰會計較呢?恐怕只有受害者安道全一人而已。

再者,栽贓嫁禍,逼良為娼的事,宋江、吳用都沒少幹,對張順的做法,只會因為同道中人,稱讚有加,又哪裡會責罰呢?

張順是救命恩人,又是心腹兄弟。而安道全只是一個初上山的外人。孰輕孰重?不必多說。

安道全自然也明白。

安道全上山之後,在梁山並無其他相識,在如狼似虎的梁山立足。安道全只能依附宋江,巴結張順。

安道全見了張順不僅不會埋怨,反而藉機感謝張順,大拍馬屁。沒有張順,哪裡能結識如此多的英雄好漢?

就日後的相處,安道全只能把這股怒氣,自己嚥了。不會有報復心理。

結語

安道全的上山經歷,充滿了人情世故。安道全的確委屈,可是卻有高情商。

張順求救變誣陷,神醫安道全憋屈憤恨,何不報復,毒害宋江?


吃虧是福。雖然這個虧,吃的有點大,有點狠,可是保住了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安道全也正憑藉梁山為跳板,成為了太醫。從市井,進去宮廷。算是功成名就,人生圓滿。

回頭來看,如果安道全意氣用事,因為張順陷害之事,耿耿於懷,那他在梁山之上必然處處受制,甚至可能有性命之憂。那可就沒了日後的升官發財,得償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