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二仙和四大法王,同為明教絕頂高手,武功高低如何排名?

古金武俠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strong>明教是《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最強大的一個勢力,教內能人眾多,除了前任教主陽頂天和現任教主張無忌以外,明教還有“左右光明使者”和“四大護教法王”等江湖高手。按照眾人在明教的地位排名,分別是光明左使楊逍、光明右使範遙、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前兩位是光明使者,後四位是護教法王。

“左右光明使者”與“四大護教法王”武功各有所長,基本在伯仲之間,都屬於一個水平,也就是江湖一流水平。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大,最多差半籌。

<strong>那麼他們的武功該如何排名呢?

一、光明左使——楊逍

楊逍是金庸先生筆下一位比較知名的人物,主要是他亦正亦邪,長得帥,會撩妹,而且武功高強,文武全才,既有風流多情的一面,又有痴情專一的一面。

在明教中,楊逍的地位僅次於教主,同時咱認為,他武功也僅次於教主,他的內力或許不是最深的,但綜合來看,他武功應該是眾人中最高的。

小說中曾說過,楊逍的武功要比韋一笑高出半籌。

楊逍武功雖高,但比韋一笑也不過稍高半籌,未必能勝得他多少,……(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楊逍文武全才,天賦很好,少年時便已經成名,並且擊敗過峨嵋、崑崙等門派不少高手。他會兩層兩層“乾坤大挪移”,還有“彈指神通”等武功。而且他所學甚博,在闖“金剛伏魔圈”的時候,一頓操作花裡胡哨,亮瞎了一群人的眼。

此外,楊逍足智多謀,實戰應變能力強,而且他的年紀不是很大,後期的時候也就五十多歲。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內外兼修,而且武學修為和境界都有不俗的造詣,比如張三丰傳張無忌“太極劍”的時候,眾人都很迷惑,他卻能看出其中的奧秘。

綜合來看,楊逍年紀不大,身上沒有傷,武功高強,天賦好,武學修為和境界也不差,反正給人的感覺就是強,所以咱覺得六人中,楊逍綜合最強。

二、光明右使——範遙

範遙,也就是趙敏手下的苦頭陀,他是明教光明右使,曾經也是一位英俊瀟灑的美男子,與楊逍合稱“逍遙二仙”。

範遙這人雖然足智多謀,但邪氣很重,行事肆無忌憚,不過他的武功著實不弱,而他的年紀比楊逍還要小一點。

範遙的武功是六人中最博學的,各門各派武功他都有所涉及,而且正邪兼修,正派武功、邪派武功他都會。

其中範右使武學最博,不論是何家數,他都有取勝之道,還是請範右使出馬的為是。……(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小說中好像沒說他會什麼厲害的武功,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內外兼修,並且造詣不低。在劍法上,他比那號稱“八臂神劍”的方東白(趙敏手下阿大)還要厲害,就這一點,便可看出他武功很強。

綜合來看,範遙武功很博學,正邪兼修,而且年紀不大,身上也沒有什麼傷,所以綜合排第二,僅次於楊逍。

從張無忌闖“金剛伏魔圈”挑選幫手那一段便可以看出,“左右光明使者”是他的首選,因為這兩人所學甚博,年紀不大,身強體壯,而且足智多謀。

三、白眉鷹王——殷天正

殷天正,在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中排名第二,陽頂天去世後,他曾離開西域光明頂,回到江南地區創建了的天鷹教。在六人中,殷天正年紀最大,但內力最為深厚,尚在楊逍之上。

他二人途中較勁,比賽腳力,殷天正內力較深,楊逍步履輕快,竟是並肩出發,平頭齊到。……(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在小說中,對於殷天正內力深厚的描述著實不少,很顯然他的內力高於其他五人。

殷天正不僅內力深厚,他的外功也很厲害,“鷹抓擒拿手”凌厲無比,精妙絕倫,所以他是一個內外兼修的高手,武功不在楊逍、範遙之下,略勝於韋一笑。

張無忌知外公武功深湛,不在楊逍、範遙之下,比舅舅高出甚多,倘若由他出戰,當多幾分把握,……(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殷天正是一個比較有手腕的人,陽頂天去世後,他是教主之位的有力爭奪者,後來他自創天鷹教,搞得有聲有色,可見他能力不弱。

綜合來看,殷天正武功不弱於楊逍、範遙,但他年紀較大,而且光明頂之戰留下了後遺症,以致於後來在闖“金剛伏魔圈”時油盡燈枯而亡,所以將其排在第三位。

四、金毛獅王——謝遜

謝遜,在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中排名第三,他是個文武全才的人物,而且心胸寬廣。被師父成昆殺了全家後,他變成了一個殺人狂魔,為了逼出成昆,他冒著成昆之名,在江湖上濫殺無辜。後來他搶奪屠龍刀,流落冰火島,期間被殷素素打瞎雙眼。

謝遜天賦極好,早年跟成昆習武,造詣著實不低,後來又學得崆峒派的“七傷拳”,武功大進,但因為報仇心切,練“七傷拳”時太過急躁,受了內傷,留下了後遺症。

謝遜的武功不弱於楊逍、範遙、殷天正等人,略勝於韋一笑。

他從未見過義父與人動手,此刻只瞧了幾招,心下甚喜:“昔年金毛獅王威震天下,果然名不虛傳。我義父武功尚在韋蝠王之上,足可與我外公並駕齊驅。”……(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本來謝遜的排名可在殷天正之上的,但考慮到他眼盲,而且身有內傷所以將其排在殷天正之下。雖然謝遜有屠龍刀,勉強可以抵一雙眼睛,但眼盲的諸多壞處,還是很容易被敵人利用的,所以這對他的發揮影響非常大。

綜合來看,謝遜武功不弱於楊逍、範遙、殷天正,但他眼盲是一大弊端,而且身有內傷,雖然有把屠龍刀,但還是很難彌補他的不足,所以將其排在第四位。

五、紫衫龍王——黛綺絲

黛綺絲(金花婆婆),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首,波斯明教的三大聖女之一,也小昭母親。她號稱龍王,水下功夫了得,曾在光明頂碧水寒潭擊敗韓千葉,一舉成名。

在六人中,黛綺絲年紀最小,但她的武功應該在韋一笑之上。她學的是波斯武功,詭異難測,與中原武功大不相同。當初在蝴蝶谷中,滅絕師太靠著倚天劍勝了她一招,但論真實本領的話,滅絕師太是無法勝過黛綺絲的,頂多打個平手。

在靈蛇島中,黛綺絲與瞎眼的謝遜交手,打得難分難解。這雖然不能說明她武功不弱於謝遜,但想來也差不了多少。

黛綺絲這人,年紀雖小,但心狠手辣,因為胡青牛不肯醫治她夫君韓千葉,她便殺了胡青牛、王難姑夫婦。

綜合來看,黛綺絲年紀較小,武功顯然不可能與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等人並駕齊驅,她本身沒有什麼毛病,武功應該高於韋一笑,但又稍遜於其他四人,所以將其排在第五位。

六、青翼蝠王——韋一笑

韋一笑,在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中居末,年紀也是偏小的,應該只比黛綺絲大一點。他號稱青翼蝠王,是因為他輕功了得,而且經常吸人血。因為練習“寒冰綿掌”走火入魔,三陰脈絡受損,所以每次發功都要吸人血,不然就會寒毒發作凍死。

在六人中,韋一笑武功最低,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等人武功都要比他高半籌,甚至是黛綺絲武功也要略高他一點。韋一笑武功稍低,不是他天賦不行,應該是被體內寒毒影響了,他只要一發功就會寒毒發作,要靠吸人血來續命,可以想象幾十年來,他連武功都不敢輕易使用,自然進展不多,不如其他人也是正常的。

韋一笑有兩大絕技,一是他最得意的輕功,二是陰毒掌法“寒冰綿掌”。這麼兩門武功,可以說是一攻一防,輕功保命,掌法攻擊。

韋一笑的武功雖然最低,但他卻是最難纏的一個人物,他的武學造詣也是最高的。因為他的輕功實在太厲害了,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說是金庸先生曾經說過,他筆下輕功最好的人就是韋一笑。這種說法,咱也是比較認同的,比腳力的話,韋一笑或許比不過那些內力深厚的人,但要是比純粹的輕功技巧,韋一笑當屬第一。

韋一笑的輕功造詣已經到了絕頂級別,所以在武學造詣上,他要比其他人高。他能有這樣的成就,不僅是曾經得到過高人的指點,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天賦異稟。

綜合來看,韋一笑年紀偏小,因為曾經練功留下的後遺症,使他武功幾十年來進展不多,武功在六人中最低,所以將其排在第六位。當然,韋一笑武功雖然最弱,但他可不是軟柿子,憑藉那出神入化的輕功,他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滅絕師太被耍就是最好的證明。

七、結語

作為江湖上最強大的勢力,明教高手眾多,其中“左右光明使者”和“四大護教法王”是教中僅次於教主的高手,任何一人都有成為一派宗師的資格,但為了同一個夢想,他們都加入了明教,投身於反元大業中。

他們六人的武功基本在伯仲之間,差距不大,最強的楊逍武功也只是比最弱的韋一笑高半籌而已,六人都是一個級別的高手,即江湖一流高手水平。其中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四人武功差距不大,可以忽略不計,真打起來,鹿死誰手還不好說。黛綺絲比前四人略遜一點,韋一笑則還要略遜一點。六人中,楊逍綜合最強,範遙最博學,殷天正內力最深厚,韋一笑輕功最高。

所以,“左右光明使者”和“四大護教法王”武功的排名為:楊逍第一、範遙第二、殷天正第三、謝遜第四、黛綺絲第五、韋一笑第六。

<strong>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卓爾不群黃老邪


逍遙二仙和四大法王,乃是明教之中為數不多的高手,二仙分別是左右使者範遙和楊逍,法王按照紫白金青排列。眾人武功極為精深,同為武林中的翹楚,且各懷絕技,令六大派不敢小覷。既然如此,固若金湯的明教,武功高低如何排名?其實紫衫龍王居首,也絕非是武功,而是她來自波斯,作為教中的好兄弟,自然有意相讓,尤其是謝遜和白眉鷹王,喜歡黛綺絲灑脫的性格。其實論武功,龍王也決然不弱,甚至舊版中與滅絕師太相鬥,還能佔據上風。即便沒有神兵利器在手,也不懼倚天劍,況且波斯武功靈動詭異,與中原武功不同,我認為四大法王之中,龍王黛綺絲的武功,要優於青翼蝠王韋一笑。

其實平心而論,韋一笑的內功和招式不及龍王,縱使沒有走火入魔,也無法與之一戰。許多人誤認為龍王水下功夫過人,陸地之上,就會平平無奇,實則不然。倘若以內功而論,龍王略勝一籌而已,當年成昆繞過七巔十三崖,偷襲明教眾多高手,韋一笑奮力反擊,將成昆點倒在地。也正是從這裡,可以看出蝠王內功不弱,然而龍王的內力,竟然能與滅絕師太抗衡,須知峨眉九陽功博大精深,況且還倚杖利劍。側面說明龍王內功絲毫不弱,當然有人會說成昆也修煉九陽功,為何韋一笑不及龍王,其實成昆轉練幻陰指,九陽功早已荒廢。幻陰指的力道,豈能與滅絕九陽功和倚天劍相比呢?故而從這個細節,不難看出龍王更強。當然韋一笑位列四大法王,也絕非庸俗之輩,論武功和招式,皆不敵其餘法王,可是輕功獨步武林,若以輕功決出勝敗,三位法王必敗無疑,甚至以張無忌的輕功,也只能勉力持平而已。


武功的變化和內勁,明顯蝠王不及,尤其是寒冰綿掌,待到後期才發揮出威力。雖然龍王取勝韋一笑,可不代表其餘兩位法王也不敵她。四人之中,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內力最為純厚,與三渡神僧交手之時,其風範不減當年,更獲得三僧的誇讚。這三位神僧,乃是少林絕頂高手,也是武林中屈指可數的人物。由此推斷,殷天正內力之強勁,龍王和蝠王皆無法比肩,尤其是光明頂一戰,殷天正獨戰武當和崆峒兩派,且掰斷鐵棍,此等內力實屬罕見。毫不誇張地講,滅絕師太的內力,也難敵白眉鷹王,其實四位法王之中,謝遜的武功最為廣博,不僅會七傷拳,還有懾人的獅子吼,當然在連載版中,還有三招降龍十八掌。從表面分析,似乎謝遜武功勝過殷天正,其實雜而不純,初練七傷拳的時候,勢必會有所損傷。由此推斷鷹爪擒拿功,不亞於謝遜的七傷拳,如果公平較量,謝遜處於下風,況且還是雙目失明,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

四大法王紫白金青,謝遜較為全面,拳法和掌法均有涉及,如果沒有招式限制,我認為謝遜的武功,更在龍王和蝠王之上,只是不敵鷹王罷了。範遙和楊逍為明教左右使,武功之強,令正派中人不寒而慄,若比拼內力,楊逍的乾坤大挪移,不輸四大法王和範遙。同時也是眾人中內力最為精湛的,與其說內力深厚,莫不如說乾坤大挪移霸道無比,能轉移敵人內力,還能找出招式的破綻。五人裡面範遙的招式千變萬化,令少林空智大師也不敢小覷,而這其中,也間接說明一個問題。空智位列四大神僧,精通少林十一門絕技,理應不懼範遙,可是屠獅大會,竟然較為忌憚,由此可見範遙的招式,當真是行雲流水,亦正亦邪,令人難以捉摸。

雖然楊逍施展聖火令,也足見其招式廣博,然而我認為與範遙相比,還是略有不及。言外之意,楊逍的內功勝過四大法王和範遙,可是論招式變化和廣博,眾人不敵範遙。許多人認為殷天正內力精湛,楊逍未必能夠招架,其實後期與三渡神僧苦鬥,這個問題已經給出答案,楊逍施展乾坤大挪移,能與三僧周旋,利用的是巧勁。反觀殷天正,以內力相拼,最後油盡燈枯而死,經此一戰,二人的內力已見分曉。即便韋一笑的寒冰綿掌,也能巧妙化解,當初在光明頂,周巔和韋一笑的掌力,皆被楊逍破解。

而六人之中,楊逍內力居首,應該沒有爭議,範遙的招式,能逼出張無忌的太極拳法,且在旁白中,張無忌坦言範遙武功最博。故而四大法王和逍遙二仙,內力楊逍當仁不讓,範遙招式居首,內力不及楊逍,殷天正位居第三,謝遜緊隨其後,龍王黛綺絲略有不及,韋一笑居末。


古金武俠


逍遙二仙和四大法王武功排名應分為2個時間節點:

一、王盤山時。

1、此時四大法王中應該是謝遜武功最高。有幾個依據:首先陽頂天走火入魔以後遺命謝遜暫攝教主,不僅僅是因為謝遜跟幾個派系都關係不錯且文武雙全,更考慮到了謝遜當時武功已不亞於楊逍(武功不好是無法對內對外都有震懾力的);其次謝遜屢次戰勝不了成昆並不是武功不好,而是他的武功得至成昆,成昆對自己的武功弱點相當瞭解所致,謝遜練就佛門獅子吼和七傷拳以後,已經是四大法王中武功最高的了,否則怎麼敢去王盤山奪屠龍刀,要知道天鷹教除殷天正以外還有殷野王在,如果謝遜信息失誤殷天正在場,那他一定有戰勝鷹王的預判才敢動手,因此在王盤山時謝遜武功為四大法王之首,已經接近甚至可能超過逍遙二仙的武功。

2、殷天正此時年歲尚不高,四大法王排名第二;韋一笑受內傷拖累只能第三;龍王受毒傷沒能痊癒排末位。

3、逍遙二仙此事武功差不多,只是楊逍年歲稍大,範遙尊楊逍為大哥。

此時排名應該為謝遜=楊逍=範遙>鷹王>蝠王>龍王。

二、第二個時間點就是少林打伏魔圈之前。

1、此時謝遜眼瞎,實際武功已落後於蝠王和鷹王,只略勝於龍王。

2、殷天正年事已老,蝠王得張無忌治療好內傷,武功已不輸於鷹王,從援助武當蝠王突襲趙敏幾大高手的狀態(寒冰綿掌偷襲一招就能制住跟阿三差不多的高手)和伏魔圈送貼來看,發揮輕功強項跟鷹王交手已利於不敗之地。四大法王中此時蝠王與鷹王武功差不多,甚至已超過鷹王。

3、逍遙二仙此時武功已有些許高下之分。範遙幾經周折打入王府,在敵後沒有更多精力修煉本門武功(怕漏底幾乎使用的非本門武功),況且曾在偷襲成昆時受重傷,養了將近一年才痊癒,武功進展受到遲滯;而楊逍隱居光明頂安心苦練乾坤大挪移和其他神功,不僅能專心修煉期間也沒有受過大的傷害,此時楊逍武功已略勝範遙;如果在此期間張無忌指點了楊逍乾坤大挪移修煉法門(陽頂天也許只傳授了第二層的乾坤大挪移給楊逍),楊逍武功就會有長足進步,更勝範遙。

此時逍遙二仙和四大法王的排名是:

楊逍>範遙>蝠王≥鷹王>獅王>龍王。


電氣1234567


首先羅列這些人都是誰,四大法王大家都不陌生,分別是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逍遙二仙是指光明左使楊逍和右使範遙。

陽頂天時期,這六個人都誓死護教,武功絕非凡品,但小編始終有疑惑,這六人同是高手,但誰的武功更強呢?六人武功不可能並列,這是不現實的,下面小編深度剖析,四大法王和逍遙二仙,到底誰的武功更強。

首先分析紫衫龍王,雖然是一介女流之輩,但武功絲毫不弱,碧水寒潭比武,戰勝韓千葉,便是最好的佐證。千萬不要小瞧這場經典之戰,若非黛綺絲應戰,陽頂天未見能夠取勝,因為她水下功夫十分了得,明教眾人中,水戰能勝過紫衫龍王的,根本是不存在的。喬裝成金花婆婆,行走於江湖,印象中除了滅絕的倚天劍,無人能夠取勝龍王,當然波斯三使是例外,雖然龍王的水下功夫無人能擋,但論綜合實力,始終處於下風。

四大法王中,我認為白眉鷹王武功最強,因為實戰經驗豐富,應變能力極強。鷹王的鷹爪擒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當時光明頂迎戰六大派,這是何等的豪氣。少林經典之戰,力戰少林三渡神僧,雖然最後力竭而死,但是得到三渡神僧的認可。

光明頂之戰,白眉鷹王的實力,已經得到彰顯,比拼內力不輸張松溪,雖然兩個人同時退後,但是細讀原著,確實是張松溪落敗。原文:張松溪道:“晚輩適才多退一步,已輸了半招。”躬身一揖,神定氣閒的退了下去。而後鷹王用雙手拗斷鐵棍,以斷棍當劍,過招莫聲谷,表面看似鷹王輸了,實際卻贏了,若鷹王痛下殺招,莫聲谷必敗無疑。而後又平局宋遠橋,秒殺崆峒唐文亮,這些都說明白眉鷹王的武功,確實是四大法王之首。

金毛獅王武功卓絕,王盤山一戰,力挫武林高手,實力不容小覷,為報妻兒之仇,謝遜四處作案。這正是從這裡,可以看出謝遜的武功不敵殷天正,謝遜欲殺害宋遠橋,而且還是偷襲,只不過被空見高僧支走,不然宋遠橋恐怕命喪當場。謝遜為何不光明正大較量呢?原因只有一個,不敵武當宋遠橋,所以只能偷襲取勝,反觀白眉鷹王,取勝張松溪、擊敗莫聲谷、平局宋遠橋、秒殺唐文亮,這些都已經證明鷹王武功,高出謝遜許多。

青翼蝠王韋一笑,金庸筆下輕功最強之人,若論輕功,無人取勝韋一笑,輕功排行第一,武當張三丰曾親口誇讚韋一笑的輕功,少林三渡神僧,也誇韋一笑輕功絕頂。但韋一笑內力不純,雖然練就寒冰綿掌,但內力始終落下風,這是韋一笑最大的弱點。

韋一笑和紫衫龍王武功,二者有一點爭議,但龍王來自波斯總壇,而且還是聖女,武功修為和境界,小編認為強過青翼蝠王韋一笑。

至此四大法王的排名,已經揭曉,名次分別是白眉鷹王、金毛獅王、紫衫龍王、青翼蝠王。若加上逍遙二仙,名次排列又該如何呢?

楊逍和範遙為光明左右使,武功奇高,首先分析範遙,個人非常喜歡這個人物,亦正亦邪,簡直太帥。範遙的劍術十分精妙,他是趙敏的師父,曾假扮苦頭陀,原著中張無忌已經給出答案,範遙的劍術強過阿大,雖然阿大綽號八臂神劍,而且曾是丐幫四大長老之一,但與範遙相比,還是存在差距的。當初張無忌用太極劍取勝阿大,既然逼出太極劍,那麼範遙的武功高出阿大,這答案已經非常明顯,換言之,範遙也能逼出張無忌的太極劍,能逼出張無忌的太極劍,武功強弱,不用過多贅述。

楊逍為光明左使,這名字充滿瀟灑之意,許多人認為楊逍是楊過的後人,這個並非真憑實據,姑且不談,但楊逍曾使出彈指神通的武功,只聽得嗤嗤兩響,兩粒小石子射將過來,帶著破空之聲,直衝二人穴道,登時替他們解開了。卻是楊逍以‘彈指神通’反運‘擲石點穴’的功夫。楊逍習的乾坤大挪移,雖然只是二層,但足以笑傲群雄,若楊逍和範遙相比,兩個人的武功誰更強呢?小編認為範遙武功略勝一籌,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四大高僧空智,都無法看出範遙的門道,這已經說明問題,而張無忌也曾親口說範遙武功廣博,無論對手是何家數,都有取勝之道。這答案已經非常明顯。

故而四大法王和逍遙二仙排名,終於塵埃落定,分別是右使範遙、左使楊逍、白眉鷹王、金毛獅王、紫衫龍王、青翼蝠王。









溪源影視


楊逍,範遙,殷天正,謝遜,金花婆婆,韋一笑。排序是這樣的,但前四位差距很小,後兩位弱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