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雪,對農村春耕有什麼影響?

新大風歌


這次大雪過後,對農村春耕有很多好處,可保證土壤的溼度,防止乾旱,有利春耕春種……


dfkbs-lt


我個人認為這次大雪對春耕沒有什麼壞的影響。

年剛過去,氣溫還在緩慢回升,正式的農耕生產還沒開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因為現在正在七九里所以離春耕還有一段時間,再說了這次降溫時間很短,一兩天就會回升,也算不上倒春寒,所以對農耕不會產生什麼壞的影響。反倒是對小麥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場雪就像給小麥澆了一次春水,很利於小麥生長,我認為這倒是一件好事。




天津農家彩虹53590821


小麥:降雪過程對冬小麥生產利大於弊。

有利因素為,首先,處於越冬期的冬小麥且有積雪覆蓋,減輕了凍害發生;其次,氣溫降低減緩小麥旺長的勢頭,有利於改善群體結構,低溫過程凍死一些晚弱苗,群體結構更趨合理;第三,低溫大雪降低越冬的蟲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對減輕來年病蟲害有利。

不利方面為,對一些雨雪量偏大的地區,如果覆蓋在小麥上的冰雪層融化而氣溫又長期穩定在零下時,就有可能對小麥產生凍害。

油菜:主要危害首先是降雪持續時間長,雪量過大,油菜較高和脆弱的植株體經不起重壓造成莖杆折斷等機械損傷;

二是持續低溫雨雪,尤其是有時會出現凍雨,對油菜造成凍害,早播已開盤的油菜凍害較重;

第三,長期的雨雪過程過多的增加了農田土壤溼度,不利於油菜形成壯苗。

2.對設施農業的影響

大雪對設施農業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是對大棚蔬菜的危害最大。

由於降雪時間過長、積雪過厚,降低了棚內溫度和透光性,影響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長。

由於持續低溫,大棚蔬菜、露地蔬菜受凍,用於早春栽培的幼苗也易凍死。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地區出現蔬菜大棚、食用菌棚倒塌現象,家禽大棚也有倒塌現象。 由於連續低溫雨雪天氣增加了對大棚蔬菜的管理難度,再加上大棚損失嚴重,影響到蔬菜的供應量。

3.對林業的影響

連日大雪會給林業生產造成嚴重的危害。大量果樹被積雪壓斷,苗木被積雪壓塌。由於氣溫較低,樹木上的冰掛易造成其枝條壓裂、壓斷和壓倒。同時,長期的陰雨雪天氣也造成林地、圃地、果園地的田間積水、溼度過大。

4.對養殖業和漁業的影響

寒冷天氣使牲畜大量失熱,增重速度下降,幼畜、病弱畜、家禽往往經不起寒流降溫而造成死亡。宣城特種水產幼龜、幼鱉凍死。

一些地方牲畜禽圈舍倒塌損壞,牲畜被砸死。部分漁棚倒塌、圍欄網受損,池塘埂塌方。羊場場房、圈舍倒塌。

應對措施

1、種植業:

一要加強設施蔬菜瓜果的管理。大棚蔬菜種植戶要抓好大棚保溫管理,及時清理設施積雪,防止大棚倒塌。

對倒塌大棚要及時進行修復,加固壓膜線,壓牢裙膜,及時關閉門窗,防止大風掀揭棚膜,避免災情進一步擴大。同時,可採取大棚內加設小弓棚、加蓋草苫、多層覆膜、室內補溫控水等措施調控溫度溼度,增強設施保溫抗寒能力。有條件的農戶可用白熾燈給苗棚補光,開啟加溫爐,提高棚內溫度和地溫,達到防雪防凍的目的。

二要搶收搶管在地蔬菜和菜苗。對已成熟的蔬菜要及時搶收上市,補充市場供應。

要優先對在地的菜苗進行田管保苗,天氣一旦好轉,立即用地熱線或電熱線進行育苗。

對受損嚴重的大棚,可在雪後固棚補膜,改種小白菜、生菜等速生菜。

三要加強油菜、小麥田間管理。油菜、小麥田塊抗雪防凍重在雪後,要突擊清溝理墒,做到溝溝相通,內外相接,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目前對在地的油菜和小麥,一定要待天晴雪融後,方可進行培土壅根、覆蓋保苗,增施有機肥和鉀肥等暖性肥料,以增強在田油菜、小麥的抗寒能力,促進其苗情轉化升級。

2、漁業:

一要提高魚塘水位。及時補充池水,保持池塘水深2米以上,提高抗凍能力。

二要破冰增氧。對冰封嚴重的親魚池、魚種池,要及時破冰、打孔增氧,避免魚類缺氧死亡

三要停止生產作業。在嚴寒期間,除保障市場供應等特殊要求外,暫停捕撈作業,儘量避免對親魚池、魚種池進行拉網等操作,造成魚體損傷。

四要及時修復保溫棚等災損漁業設施。努力減少甲魚等特種水產品損失。

五要加強春投春放技術指導。春投春放是保障2008年漁業豐收的關鍵,鑑於目前冬放受阻,廣大養殖戶要做好魚種餘缺調劑,有效降低凍災魚種、親魚死亡造成的滯後影響。

3、養殖業:

要及時清掃畜禽圈舍、棚舍積雪。

一要重點針對畜禽養殖小區、養殖大戶搭建的簡易畜禽圈舍進行加固,防止倒塌。

二要認真做好畜禽棚室的增溫保暖工作。採用塑料薄膜和稻草遮擋圈舍門窗縫隙處等方法,防止賊風襲擊,避免畜禽受寒生病,並針對畜禽營養需要,在保證蛋白質和能量飼料供應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青綠飼料和維生素等,增強畜禽營養和自身抗寒能力。

三要密切關注畜禽疫病動態。當前大雪覆地,野禽極易向人畜(禽)聚集區覓食棲息,容易造成疫情傳播。為此要做好飼料、飼草、藥物、消毒劑、疫苗等物資的儲備供應工作,做好存欄補欄畜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確保免疫密度100%。要加強畜禽欄舍和用具的消毒,防止疫病發生和流行。一旦發現病死畜禽要及時規範處置,做好病死畜禽的無害化處理,防止疫情流行和蔓延。

四要及時做好畜禽的出欄和補欄。重點做好養殖場供水系統保護工作,使用草蓆包裹、深埋、排空等方式護好水管,保證畜禽飲水正常供給,為雪後及時補欄做好準備。





hong891026


保暖土壤,積水利田

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比較鬆軟的,裡面藏了許多瑞雪兆豐年不流動的空氣,空氣是不傳熱的,這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外面天氣再冷,下面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冬雪蓋住,也不易引來蟲害。等到寒潮過去以後,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這樣,非但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裡,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積雪,像一條奇妙的地毯,鋪蓋在大地上,使地面溫度不致因冬季的嚴寒而降得太低。積雪的這種保溫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開的。

我們都知道,冬天穿棉襖很暖和,穿棉襖為什麼暖和呢?這是因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裡充填著許多空氣,空氣的導熱性能很差,這層空氣阻止了人體的熱量向外擴散。覆蓋在地球胸膛上的積雪像棉花,雪花之間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鑽進積雪孔隙裡的這層空氣,保護了地面溫度不會降得很低。當然,積雪的保溫功能是隨著它的密度而隨時在變化著的。這像穿著新棉襖特別暖和,舊棉襖就不太暖和的情況一樣。新雪的密度低,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就多,保溫作用就顯得特別強。老雪呢,象舊棉襖似的,密度高,貯藏在裡面的空氣少,保溫作用就弱了。

這是因為空氣是不良導體的緣故。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物體,它本身都能通過熱量,這種能夠通過熱量的性能,稱做物體的導熱性。在自然界常見的幾種物質中,空氣的導熱性最差。所以物體裡容納的空氣越多,它的導熱性就越差。由於積雪裡所能容納的空氣量變化幅度較大,因此,積雪的導熱係數變化幅度也較大。一般剛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溫效應最好,到春天融雪後期,積雪為水所浸漬,這時它的導熱係數就更接近於水了,積雪的保溫作用便趨於消失。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據觀測,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麼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達7.5毫克。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帶到土壤中,成為最好的肥料。

雪蓋在土壤上起了保溫作用,這對鑽到地下過冬的害蟲暫時有利。但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

所以說冬季下幾場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白雲記


有句俗話是,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這次大雪,持續穩定過低,不僅對春播有危害,下雪倒春寒對小麥影響是最大的,如果氣溫快速回升,有點對春播影響還不大,土壤溼潤還有助於春播



玉米糝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次大雪對農村春耕的影響?

此次降雪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有效增加土壤表層含水率,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有利於冬小麥返青生長,同時為即將展開的春耕春播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冬天降雪是一種普遍現象,下雪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造成出行不便,容易壓壞房屋,凍死一些動物等。那麼下雪對農業有哪些影響呢?

一、下雪對農作物的好處:

1、保暖土壤,積水利田:

在北方一些地區,冬天最嚴寒的幾天,夜裡最低溫度可達零下十幾度,這極易造成農作物凍害。而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較鬆軟的,就像是小麥的一層“棉被”,能幫助小麥保溫。

2、大雪能給土壤補充“營養”

雪在形成的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在融化後,雪水把這些營養物質帶到土壤中,跟土壤中的一些酸化合成各種鹽類,如氨和硫酸化合成銨鹽(即“硫酸銨”),變成良好的天然肥料,尤其是氮的含量是同體積普通水含量的4倍,酚、汞等有毒有害物質在雪水的含量也比普通水要少。

3、雪在融化時可以凍死害蟲:

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但這個溫度不會影響作物,卻會凍死一大部分越冬的害蟲。

4、雪融化帶來的水,給土壤補充水份,防止農作物乾旱

秋冬季節,北方雨水很少,長期不下雨,導致乾旱,冬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當天氣回暖,雪開始融化,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裡,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所謂的"大雪兆豐年",每年一到這個時候,農村人都盼著下大雪。

二、下雪對農作物的壞處: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 1、雪壓住植物,容易使植物受傷或死亡。 2、農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春雪對於經歷了"暖冬"的越冬農作物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春雪和霜凍等惡劣天氣,農作物將會失去抵抗力,造成大幅減產。對越冬農作物生長而言,冬雪是"良藥",春雪則是一劑"毒藥",如果不出現持續的低溫和冰凍天氣,這場春雪對作物來說不會有啥不利影響。"

3、大量積雪影響冬季大棚蔬菜瓜果

由於降溫和積雪,光照跟不上,大棚依靠陽光聚集溫度的能力變弱。這樣情況下,可劃破棚膜,舍作物保大棚,減少損失。

三、下雪了,大棚蔬菜作物怎麼辦

(一)首先下雪前

1、雪前陰天,要正常揭蓋草苫,爭取寶貴的散射光,比晴天早蓋晚揭。

2、雪前增施有機肥可以增強土壤熱容量,緩解降溫帶來的影響,還促使根系提高耐寒能力。

3、雪前適度降低室內空氣相對溼度。

(二)其次下雪時

1、下雪要注意大棚的保暖,蓋好草苫子,用防寒膜覆蓋大棚,做好擋風工作等。

2、 下雪時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弱,夜間大棚溫度比平時夜間要低2℃至3℃,以減少光合作用造成消耗。

3、在連陰雪天的情況下,大棚內會積累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在中午雪停時要放風1個小時。

(三)最後下雪後

1、雪後要及時清除棚膜上的積雪,在氣溫不會造成揭苫後棚溫急劇下降,就應每天揭草苫見光,增加透明度和進光量。

2、當太陽出來後,會造成葉片萎蔫,要適當調整草苫遮光,待萎蔫恢復後,再捲起草苫,可以反覆幾次,一般的萎蔫即可恢復。

3、大棚內若已發生病害,可採取施用百菌清、速克靈等煙霧劑燻煙防治,切忌常規噴藥。

4、為防蔬菜受凍,應及時鬆土,適量追施速效化肥以促進蔬菜生長。

生產建議:

農業種植戶要做好棚內溫、溼度調控,防控病害,降雪後要及時清掃棚面積雪,增加棚膜透光度。 2.抓住降雪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雪工作,同時做好水庫、窯窖、蓄水池等的蓄水工作,為農業生產和生態建設積蓄水分。3.各地及早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的準備工作,加快整地和施肥進度,做好春覆膜工作,為春播做好準備。4.各部門加強交通安全和設施農業生產管理工作,特別是各鄉鎮要防範積雪和道路結冰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希望本次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小帥觀世界


大飛哥家裡也下大雪了,給大家分析一下,一會帶大家看看大雪奧。[害羞]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下雪給農作物帶來的好處也非常多。

冬季天氣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蓋在莊稼上的雪比較鬆軟,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

外面天氣再冷,雪下面的溫度也不會很低,保障莊稼不受凍害。

等到天氣漸漸回暖,雪慢慢融化,雪水留在土壤裡,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

據觀測,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麼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達7.5毫克。

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帶到土壤中,成為最好的肥料。

雪蓋在土壤上起了保溫作用,這對鑽到地下過冬的害蟲暫時有利。

但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害蟲就會凍死。

雖然今年的雪來的比往常晚一些,但是希望這冬雪能帶來來年的豐收!

好了大飛哥帶大家去地裡看天公給大地披上的婚紗[愛慕]











大飛哥陪你在一起


大家好我是冬子,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說一下這次大雪對春耕帶來哪些影響?

首先說一下大雪對農作物代來的好處 : 1、大雪融化帶來的水,給土壤補充水份,防止乾旱

冬天,北方普遍雨水少,長期不下雨,導致乾旱,冬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大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裡,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2、大雪在融化時可以凍死害蟲:

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但這個溫度不會影響作物,卻會凍死一大部分越冬的害蟲。 接下來 再說一下大雪對農作物帶來的影響: 冬小麥冬前除草效果較好,由於農民朋友可能忙於別的事,耽誤了打藥時間,在這次大雪之前,這兩天我看到我們村裡,有很多人在給小麥打除草劑,在降溫前後的這幾天期間,儘量不要施用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靈、炔草酯、苄嘧磺隆等除草劑。不然很容易出現藥害,或影響除草效果小麥如何除草才能避免藥害?

  1、確保施藥後夜間無霜、無急劇降溫

  雖然近幾天天氣晴朗,溫度也有所回升,但比較大雪後的晝夜溫差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在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除草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天氣的變化,不能有霜凍。因為小麥施藥後,雜草和小麥同時受害,由於除草劑中加入了安全劑,才能使小麥安全,但是如果出現霜凍、急劇降溫,小麥無法正常解毒,最終導致了藥害嚴重。

  2、施藥後的平均氣溫要在5-8℃以上

  小麥除草劑對溫度要求較高,如果溫度太低,就會影響除草效果,還會造成藥害。對於小麥田化學除草來說一般溫度越高越有利於雜草吸,但現在大雪過後,溫度普遍不會太高,因此選擇溫度在5-8度進行施藥是較為適宜。

  3、施藥時間應控制在上午9點後,下午3點之前

  小麥進行化學除草的時間應控制在上午9點後,和下午3點之前,這段時間,溫度較高,田間霜露基本被蒸發,這個時候施藥有利於藥液在雜草的上吸附。另外,這段時間的光照也比較充足,有利於雜草吸收光照生長旺盛,氣孔張開,易吸收水分和藥液,能達到好的除草效果。

  4、黃苗、弱苗、小苗、病苗不要用藥

  要結合田間實際情況施藥,播種偏遲或者乾旱導致的小苗不要施藥,否則藥害加重,同時對於秸稈還田不徹底導致的弱苗、黃苗,也不能進行化學除草。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冬子鄉村事兒


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反而有好有利於春耕,雪融化慢,有利於土地的溼潤,最重要的一點大雪覆蓋土地越久,可以凍死一些昆蟲,有利於莊稼的成長。

全球氣候變溫,現在我們江西這很有好幾年沒有下過大雪,種的稻子,種的日常菜由於昆蟲比較多,只有用農藥噴灑,所以對人也是有影響健康的,下大雪對我們莊稼是有利於好的收成,瑞雪兆豐年。


大山輝仔


不同的地域,因為氣候和種植結構不同,春季對於雨雪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這次的雪,對於北方種植大田作物的地區應該還是不錯的。

小麥不著急澆水了

我老家,大田作物多,一般是冬小麥和小玉米輪作種植。春季小麥返青,對於雨水的需求量還是蠻高的。

但是氣候呢,這時節一般是乾旱年份居多,“春雨貴如油”嘛!因此人們一般在正月裡,就會忙著澆水了。年輕人趕著出去打工的,真是元宵節之前就會忙著澆水。

小麥返青水按理說是可以晚一點兒澆,澆水太早了不,地溫的提升慢,反而不利於返青。

不過如今年輕人一般都出去打工,如果不是這期疫情,元宵節過後大部分也差不多都走了。有一部分人會趁著這時候有空會澆水,雪大一點兒可以不用澆了,自然歡喜。

再者冬小麥春季到收割,很多人都是一遍水。第二遍水是麥黃水,如果天氣不好,有風,澆了反而不如不澆,人們都不願意澆,因此也是第一遍水能往後靠就往後靠。如若正月裡下雨下雪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旱情。

剛給母親打電話,說老家雪不算大,不過還算得上是中雪吧,挺不錯的,起碼正月裡不著急澆水了。

就在前天,村裡一位著急出去打工的大哥已經把電機安好了,準備澆水了呢,這雪一下,就不著急了。

對於北方種大蒜的區域,這場雪也是不錯的,大蒜的生育期和冬小麥差不多,這時候也需水呢!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