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缸2.5,和四缸2.5有什麼區別,動力不一樣嗎?

狼者


如果單單從動力上來講,理論上來說氣缸數量不同,動力表現也確實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影響發動機動力性能的又不止是氣缸的數量,發動機所持有的技術以及自身的動力調教才是影響發動機動力最基本的因素。

六缸的2.5L發動機和四缸2.5L發動機區別有多大呢?


我們在說到發動機動力性能的時候,通常會說到這款發動機的功率以及扭矩,功率越大,扭矩越好的發動機,動力性能就越好。

而一款發動機如果想讓功率變大,就必須增加氣缸的直徑,減少活塞的衝程,這樣設計出來的發動機功率就會相應的增大。如果想讓扭矩變高,則正好相反,需要減少氣缸的直徑,加長活塞的衝程量。


如果是相同排量,為了達到發動機性能的要求,四缸發動機普遍比六缸發動機的衝程要長,扭矩也會更大,油耗也會相應的減少,但是這樣做就很難保證功率和扭矩之間的一個均衡度。而六缸發動機則可以在保證兩者均衡度的前提下,也能保證足夠的扭矩和功率輸出。所以即使是四缸2.5L的發動機和六缸2.5L的發動機,動力表現差別不大,可是兩款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的順滑性以及穩定性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所以,即使是四缸的發動機和六缸發動機的性能調教一樣,但是六缸發動機天生平順性優勢是四缸發動機不能夠代替的。


阿剛說車


區別很大,不只是動力上的不同。

首先,六缸引擎的運轉質感、駕駛感受會讓你感受到“更加高級”;

比如,二者同樣是2.5排量的自然進氣引擎,六缸,特別是直列六缸引擎在結構上有著天生的良好平衡性優勢,帶來的實際體驗就是駕駛起來引擎的運轉極為平順,震動極小(發動機自身運動規律即可抵銷“初級振動”和“次級振動”)。

比如BMW的L6發動機搭配ZF變速箱的車型,你會被她極佳的動力響應、平順的引擎運轉及出力特性所吸引並愛上這種駕駛感受。

V6引擎的氣缸排列結構是的每個氣缸都相互協調,運轉起來也是很平順且噪音很小,同時V6引擎的高度、長度相對L6引擎尺寸可以做的更小,佈置更加靈活。

日產大名鼎鼎的“VQ”系列V6引擎

比如日產的“VQ25”引擎,V6,自然吸氣2.5L排量,最大馬力222匹,最大扭矩253N·m,單看引擎功率數據來說,有不少2.0T的發動機已經吊打它了。

但是這臺機器的運轉品質以及自然吸氣引擎所帶來的順暢駕駛感受是普通渦輪增壓引擎所無法提供給駕駛者的。


而同樣2.5L排量的自然吸氣直列四缸引擎能夠讓你感受到與同樣排量的六缸引擎所最大的不同在於運轉品質,L4引擎因自身結構,需要用到平衡軸來減少自身運轉時的震動。但其本身結構及物理特性決定了無法達到L6和V6引擎的運轉平順性,運轉起來的質感還是有些許的粗糙的。

比如豐田旗下代號為A25A的2.5L自然吸氣L4引擎,從賬面數據來看,這臺機器最大209馬力、250N·m的扭矩已經接近VQ25的水平。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運轉品質了,雖然A25A在運轉時的感受已經相較於其他4缸機器更加平順,也更接近6缸機了,但還是無法達到6缸引擎的順暢運轉感受(駕駛時的震動、平順性感受不僅僅受限於引擎結構,也與主機廠對於引擎、變速箱的匹配調校、車輛的NVH水平等等有關,本文僅探討引擎本身的運轉感受)。

更不用提馬自達那臺4-2-1排氣結構的SKYACTIV-G 2.5L發動機了,由於4-2-1排氣結構特性,在冷啟動時,你真的會有那種“每當我發動我的馬自達,整個小區的鄰居都知道我要去上班了”的切身體會的。


六缸引擎能夠給你帶來更順暢舒適、更高級的駕乘感受,但隨著各國對於環境保護的重視、排放法規的越來越嚴苛,自然吸氣六缸及更多缸數的引擎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小排量四缸機研發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小的排量、缸數也已經擁有較為強悍的動力表現。

慢慢地,多缸數自然吸氣引擎也將成為一種回憶和情懷了吧。。。


賈不白


最大的區別就是6缸可以做到任何時候都可以有兩個氣缸在膨脹做工,這樣可以讓動力更加綿密,銜接更好,更有高級感,俗稱更滑溜。

但是缺點也有,V6還是L6都得做成縱置發動機,里程久了之後,震動都會比較大,需要換機腳墊。

6缸裡最平順的是L6發動機,寶馬曾經還在大量使用自吸發動機的時候,就大量使用了L6發動機,整車高級感非常棒,所以很快就獲得了大家認可,並且有一大批L6馬粉。

另外,說個有點逗的事情,寶馬第一批渦輪增壓發動機是跟PSA集團(標緻雪鐵龍)合作開發的,而且是標緻主導開發的,寶馬只是提供了偏時點火等錦上添花的技術,並不是大家流傳的,PSA用底盤技術換寶馬發動機技術,當年兩家合作研發引擎的時候,寶馬的看家本領是L6自吸發動機,根本就沒有造渦輪機的經驗。不過德國人鑽研的能力也不是蓋的,自那之後,寶馬各種渦輪機雨後春筍一樣,正巧ZF8AT也研發出來了,完美匹配,於是乎一個比一個厲害👍說真的,同樣功率差不多車重的情況下,寶馬的加速能力是最強的,哪怕用雙離合(傳動效率比at高)的奧迪都不行。不信你看,A4L2.0T190馬力,8.2s破百,3系2.0T184馬力,7.3s破百,而且3系開起來比A4平順的多。後起之秀,且秀於林。


愛車與車尋


排量同為2.5.,如果氣缸直徑一樣,那麼四缸機的功率要低於六缸機。原因很簡單,排量相同,氣缸直徑相同,那麼4缸機的做功行程一定要比六缸機長,做功行程長,那麼不利於拉高轉速。也就是說六缸機要比四缸機更容易拉高轉速,因為四缸行程短,做功速度更快,也就功率更高。

至於那個省油,也並不好說。這個與廠家調教,廠家技術水平有直接關係。四缸機會略有優勢吧,畢竟結構更加的簡單,車身車身更輕。

同樣排量,因六缸發動機的結構特性,更適應高轉速,運轉的平穩性更好,相對的輸出功率就會大一些,拿兩款裝車量比較大的發動機來說,豐田的一款2.5V6,最大功率142千瓦,日產的一款2.5L4,最大輸出功率是137千瓦,小有區別。

四缸機器單缸排量大於六缸機器,每個氣缸燃燒室的面容比要稍大,但四個氣缸的總面容比要遠小於六缸機器的總面容比(面容比是燃燒室內部表面積與容積的比值,這個比值越小熱量損失越小,經濟性也就越好,一般情況下,兩氣門機器的面容比要小於四氣門的機器,高壓縮比的面容比要小於低壓縮比的)。所以排量一樣的機器,四缸機器的經濟性要好於六缸機器!


AUTO老司機


開過L3、L4、L6、V6、V8,缸越多開起來感覺越好,動力輸出漸進有序更順滑,踩多少油門出多少力,操控起來更隨心。要我排序的話,從優到劣就是:V8—L6—V6—L4—L3。我現在是L4 20T高功率,達到248Ps/360N·m,動力不錯爆發力強,參數基本超過V6 3.0自吸了,但是確實不喜歡渦輪的感覺,開起來沒那麼舒服,形容不出來,開過的都知道。油耗不在討論之列,反正我的L4 20T不比V6 3.0自吸的低多少。


油膩的大叔


六缸2.5可以做成V6和L6以及H6。四缸2.5一般都是L4 或者H4。v6 v型六缸。優勢在於佔用空間比較好,運轉平順。L6 直列六缸。發動機較長,侵佔了大部分發動機艙的縱向空間。H6 水平對置發動機重心低,佔用空間和v6,差不多。L4 直列4缸,發動機重量輕佔用空間小。H4 和H6差不多都是重心低,但是H4重量更輕佔用空間更小。另外不管哪種形式的2.5L6缸動力要看廠家的調教和發動機採用的技術!


W耗子王


同一品牌同一時代產物的六跟四缸,當然是六缸更有優勢,同一排量的情況下六個缸可以更從容,你可以理解抬起一塊200斤的石頭,4個人當然會比六個人吃力了。

然,條件是同個口牌同一個工藝水平的前提下你才是這樣,你隨便拿一個現在產的4缸機器都比幾十年前的六或八缸機更優秀,功率更大動力更足,所以對比是相對的。

同一缸數不同品牌的發動機動力已經相差不少了,更何況不同缸數的對比。所以沒有前提條件的對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脫皮嚕嚕


6缸平順,4缸低扭。


此間的少年36514778


區別不大,四缸會更快一點。六缸會更潤一點。


飛來橫運


六缸就一個字: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