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被陸遜打的落花流水,假如諸葛亮指揮戰爭,結果會如何?

登西麥瑞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待。1.諸葛亮能指揮這場戰役的可能性不大。2.諸葛亮指揮應該情況會好許多。

諸葛亮指揮的可能性不大

1.劉備在成就霸業的過程中,指揮的戰役眾多。攻打黃巾賊,斬殺蔡陽,火燒新野等戰役都是劉備親自指揮的。即使後期有了龐統,法正等謀士,劉備也基本上都是親自帶兵,會親自指揮,眾謀士都只是出謀劃策,真正做決定的還是劉備本人罷了。

2.劉備自始自終都看重的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劉備在世時,基本上都是劉備在前線作戰,諸葛亮在後方負責後勤工作。而且如果諸葛亮派到了前線,後方將無優秀之人作後勤。所以,劉備不會讓諸葛亮指揮。

3.伐吳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不一致,諸葛亮始終認為,應該聯吳抗曹,伐吳不是明智之舉,諸葛亮勸諫劉備不要伐吳。

4.這次伐吳,算得上是傾巢出動,皇帝剛登基,劉備怎會放心把家業交給別人的,肯定要自己親自出馬。

那如果真的交給諸葛亮指揮會怎麼樣呢?(雖說這種假設不成立)

諸葛亮為人謹慎小心,又熟讀兵法,他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都很得其要領。伐魏時,即使兵少缺將少糧也能全身而退,有時還能撤退之時,斬將立威(王雙,張郃)。而且以諸葛亮的特點和用兵之道,定不會犯劉備的錯誤(七百里連營)。

在劉備開始伐吳之時,孫權就曾派人求和。所以如果諸葛亮帶兵伐吳。應該會見好就收。

在戰爭的前期諸葛亮勢如破竹,迅速佔據了江東的一些領土,並進行一些很好的安頓。但在戰爭的後期,孫權啟用陸遜,陸遜嚴陣以待,雙方開始打起了消耗戰。

諸葛亮(客場)VS陸遜(主場)

陸遜佔據地理優勢和主場優勢,後勤壓力小,諸葛亮這邊客場作戰,後勤壓力較大,沒有地理優勢。不過諸葛亮應該會憑藉自身的實力盡可能的減小雙方的差距,但陸遜也絕非吃素的。

應該說雙方會有小範圍內的功伐,互有勝負,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作戰和傷亡。雙方的將士都疲憊不堪,但又都要防範曹魏的進攻。

或許在某個時刻,孫權一方面會派人求和,願意讓出荊州部分領土,以希望雙方繼續聯合。而也會暗通曹魏(雖說是暗通,但也會想辦法讓諸葛亮知道,你再不和我談和,我就和曹魏一塊滅了你)。諸葛亮也是聰明之人,加之為人謹慎小心。所以見好就收,得了一定的領土後就緩緩撤退。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補充與說明。


遨遊文史世界


跟北伐一樣,無功而返。

劉備跟他老祖宗劉邦一樣,並不會打仗。

他們的長處是管理團隊,而不是親自帶兵征戰。

劉備一生除了鎮壓起義軍立過功,唯一的一次勝利就是漢中之戰,還是慘勝。

漢中之戰幾乎沒有戰略戰術可言,就是殘酷的消耗戰。無論從時間、規模、主帥、消耗來看,漢中之戰都是一場很大的戰役,但後世評價的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毫無軍事戰術價值可研究。

夷陵之戰,劉備連營七百里,曹丕一聽就說;“劉備不會打仗,不久就會失敗。”

果不其然,七天後,東吳打敗劉備的表奏就到了。曹丕說那話時,劉備恐怕已經敗了。

如果換做是諸葛亮指揮,結局絕對會不一樣。

從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來看,諸葛亮無論戰略、戰術基本都很得當。

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導致失敗,後世對此存在爭議,有說法是諸葛亮戰術不當。

但這也是諸葛亮不得已而為之,畢竟蜀漢與曹魏勢力差距很大。諸葛亮是樂觀了一點,整體而言,沒啥大的過錯,這裡就不多說了。

就以諸葛亮北伐的套路,看一下,如果他指揮夷陵之戰,會是如何?

劉備之所以開始比較順利,是由於邊境地帶,東吳防禦比較薄弱,沒有遇到強硬的阻擊。僅僅在巫地與李異、劉阿幹了一仗,佔領秭歸。進而進攻孫桓把守的夷道,始終不能攻克。一個小小的夷道都不能攻克,如何滅掉東吳。

從後期諸葛亮北伐來看,攻城拔寨,還是很有一套,也屢屢取得階段性勝利。多是因為大軍深入魏境之後,糧草不繼而主動退兵。

夷陵之戰,諸葛亮一定也會採取穩紮穩打的戰術,不會急躁冒進。

在受到陸遜大軍阻擋,形成對峙、難以迅速取勝的情況下,考慮到天氣炎熱,諸葛亮一定會退兵,撤退到蜀吳邊界休整,等待天氣轉涼,然後水陸並進,沿江而下。

孫權最怕的就是劉備的水軍。一旦劉備捨棄水路,駐紮在陸上,水軍變陸軍,就失去了優勢,變成了劣勢,給了陸遜可乘之機。

另一個原因是劉備輕敵,認為陸遜就一個毛頭孩子,沒把他當回事。

這一點恐怕諸葛亮不會犯這個錯誤。他未出茅廬就自比管仲、樂毅,清楚自己年輕時能有多大的本事,就會相信別人年輕時也會有這個本事。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是說說而已。諸葛亮不會輕敵,一定會謹慎對待。

由此看來,諸葛亮不會犯劉備的錯誤,也就不會被陸遜火燒連營,打得大敗。

但夷陵之戰絕不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劉備從蜀中帶來三萬多人馬,加上武陵蠻夷沙摩柯帶來的一萬多,也有五萬左右的人馬。

陸遜是率領五萬東吳精兵,來對抗劉備,雙方在兵力上絕對相當。

深入吳境,蜀漢軍隊糧草供給就困難得多,需要大批的兵力保障供給,減少了戰鬥人員的數量,戰鬥力也就下降;陸遜方面就好得多,畢竟在自己國內,糧草補給就容易的多,軍心也就更穩定。

同時,吳軍是保家衛國,鬥志就更旺盛。

就算諸葛亮善於用兵,急切之間也難以取勝。

因此,如果諸葛亮指揮夷陵之戰,恐怕不會遭受劉備那麼大損失,但也不可能取得重大的勝利。

謀略是很重要,但最終還得看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是滅不掉東吳的。

曹操沒做到,諸葛亮也不會做到。不是個人能力的問題,還是整個國家的實力問題。


豹眼看歷史


一、首先劉備是不會讓孔明掛帥伐吳的,原因如下:

A、孔明的戰略規劃能力,後勤保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為劉備所欣賞,但孔明的戰術指揮能力並沒有為劉備所認可。奪益州,劉備的參謀長是龐統、法正;搶漢中,劉備的參謀長是法正,可以佐證。



B、劉備伐吳一戰,傾盡全國戰略部隊,說白了幾乎拼盡全部老本,劉備交給誰都不放心啊。

C、劉備兵敗白帝城,託孤孔明,只是想孔明守住蜀漢領土,並非北伐或者東征。

二、假如孔明東征,結果一定會比劉備好得多。

諸葛一生唯謹慎,關羽大意失荊州。孔明後來六出祁山,勝多敗少,即便敗北,仍能全師而退。

孔明絕不會讓全軍上山,讓陸遜紅燒,孔明在歷史上留下“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他擅長火攻,一個用火的祖宗絕不可能被小輩再放火燒了,讓後人笑掉大牙。

孔明的戰略設想是進攻到一定火候,逼著孫權交還荊州的部分領土,蜀漢大軍全身而退。因為和東吳徹底翻臉,兩敗俱傷,讓曹操漁翁得利,是孔明不願意看到的,這和《隆中對》也是相牴觸的。


這一戰略意圖是能實現的。因為當時劉備手下糾集的是四海精銳,陸軍戰力總體是勝過東吳的。

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在撤退時還是很管用的,這種相當於古代自動步槍似的器械在大軍失敗時,還是可以保命的!

劉備的強項是識人之能,如發現孔明、法正、魏延等人才,作戰能力只能用屢敗屢仗來概括,征戰一生拿得出手的是兩場半勝仗,一是大戰赤壁,算半場(劉是配角,第一主角是周瑜),一是攻益州(對手劉璋心太軟、腦浸水),一是和法正奪漢中,其餘都是敗仗,老婆、兒子、女子多次淪落對方之手,這一點和乃祖劉邦有一拼!孔明缺少的不是軍事才能,而是獨擋一面的機會!像南宋中書舍人虞允文第一次帶兵,採石磯一仗,指揮一萬八千人的宋軍大敗金兵四十萬,燒燬完顏亮戰船三百艘,間接導致完顏亮被殺,新帝金世宗完顏雍被逼言和,南宋朝得以苟延殘喘。縱觀歷史,唐朝的劉仁軌、明朝的王陽明、盧象升,現代的毛澤東、粟裕,“談笑間、檣擼灰飛煙滅"的儒將比比皆是……劉備一手好牌,被關羽和自己打得稀爛,弄得忠君愛國的孔明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孔明成了悲情丞相!


蒼茫大地顧煒斌


劉備不是庸主,而是梟雄。夷陵之戰的失敗在於陸遜的才智過人,而非劉備無能。

在劉備進軍前期,可以說陸遜是一點辦法都沒,蜀軍進攻的很順利,陸遜也只能選擇戰略撤退,一直退到猇亭一帶。而此時的陸遜不能再退,若是再退便會導致東吳無險可守。所以才會在猇亭佈防堅守。劉備也嘗試圍攻夷陵來引誘陸遜出兵決戰,也嘗試過平原地帶扎孤營來做誘餌,可陸遜就是不買賬,這是兩個軍事家的博弈。

兩軍相持到六月,江南酷暑難耐,水軍在太陽暴曬之下更本就無法正常休整,所以劉備也是出於無奈,撤水軍上岸,與陸軍在山林紮營,又因為山地崎嶇,無法大規模整片紮營,只能聯營數百里。就算諸葛亮來了,又能有什麼辦法呢?要麼撤軍,要麼就這樣聯營休整到秋後再戰。

陸遜也並非事前就想好火攻,只是覺得蜀軍士氣低落,可以反攻了,於是先派兵試探性的進攻了一次,可是沒有成功,但這次進攻讓陸遜看到了機會,瞭解了蜀軍的紮營方式才想到火攻計策。

劉備在兵敗之後退守永安,使得陸遜不能再進,這也是劉備軍事能力的體現,並在永安平叛了地方叛亂。夷陵之敗實際上是蜀國戰線太長,補給不足造成的,諸葛亮去了也無濟於事,何況論打仗,諸葛亮不一定有劉備厲害。





棍哥觀史


蜀國伐吳之戰大敗的原因並非是劉備統兵導致的,而是有諸多因素混雜其中,

致使這場復仇之戰註定會輸,即使有臥龍美稱的諸葛孔明,來代替劉備領導這場戰役,蜀國伐吳之戰也一定會輸。

以下將會通過詳細的分析來證明筆者的觀點。

伐吳之戰的起因

公元二零八年,曹操揮師南下。

長坂坡一戰後,曹操進軍江陵。劉備孫權深感危機,故組成孫劉聯軍共敵曹操。

同年十二月,孫劉聯軍在長江赤壁大敗曹操,取得巨大的勝利,曹操元氣大傷,三分天下之勢已初露端倪。



話說劉備向孫權借去荊州後,派關羽鎮守。劉備以荊州為跳板攻下益州.

劉備發達後,面善心黑的劉備玩起了過河拆橋手段,遲遲不肯歸還荊州,孫劉兩家漸生異心。

不久,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又一次感受到了長坂坡上的恐懼,劉備先是派關羽攻襄陽,後又厚著臉皮向孫權求和,孫劉兩家簽訂了湘水協議,將荊州一分為二,兩家平分。

此時孫權已經看清了劉備的本來面目,從此孫劉兩家的關係逐漸走向惡劣。

劉備傾國力戰勝曹操拿下漢中後,孫權趁劉備自顧不暇時撕毀盟約,吳國大將呂蒙襲擊荊州,攻殺關羽,一戰吹一生。 關羽死後劉備稱帝,此時孫劉兩家的利益糾紛升級成了深仇大恨。



諸葛亮不參戰的原因

劉備隱忍了兩年之後,備戰完畢,終於揮師伐吳,老謀深算的孫權派出諸葛瑾

(諸葛亮的兄長)對蜀進行交涉。

諸葛亮雖不贊同劉備伐吳,但深知無法阻止,加上與諸葛瑾的親屬關係使諸葛亮此時的處境十分尷尬。諸葛亮為避嫌而遠退成都。

劉備伐吳之時,急其需要一個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有能力處理國事的人來管理後方,而諸葛亮正是劉備眼中的不二人選。



劉備戰敗的原因

劉備通過兩年的修養聲息,手中兵力不少於18萬人,可劉備為了後方的安定(怕曹丕突襲與震懾內部)只動用了不到8萬人馬(三國演義中的70萬大軍是虛構的益州人口不過百萬),而與劉備交手的吳國大將陸遜掌兵5萬。


從兵力上來看,劉備占上峰,但是兩軍交戰勝利的關鍵不在於兵力多寡,而在於天時地利人和與謀略方面的運用。

首先,吳蜀兩國的國界線分佈在長江三峽流域,這一帶的地形複雜、地勢狹窄對於吳蜀兩方來說,這種地形都不利於作戰。

吳國統帥陸遜深知蜀軍為報仇關羽之仇而殺氣騰騰,如若直接與蜀軍展開決戰只會兩敗俱傷,到頭來只會使曹操漁翁得力。

因此,陸遜採用了且戰且退、避其鋒芒的手段來迷惑劉備,隨著陸遜的不斷示弱,劉備一路打進吳國境內,而陸遜則一路戰略性撤退至夷陵,並在夷陵地區安營紮寨閉門不戰,由於陸遜部隊扼守險要關卡使得劉備屢次進攻不下,面對陸遜的避戰,劉備只能在夷陵山線佈置下幾十個營寨等待作戰時機。


吳蜀兩軍在夷陵僵持了6個月,正直酷暑的江南酷熱難當,劉備軍隊由於酷熱而失去了鬥志,劉備無奈之下只好將軍營移到涼爽的山林中屯兵備戰,

劉備此招正好中了陸遜設的圈套,陸遜借江南酷熱與山林易燃的天時地利之勢,夜襲蜀軍軍營,順南風放起大火,火勢順風蔓延,蜀軍主力被一把大火燒的潰不成軍!劉備率軍西退,吳軍乘勝追擊一路猛殺,一舉擊潰劉備佈置在夷陵山線上的數萬主力,直接鎖定勝局。

劉備輸在了江南酷暑—天時、夷陵群山-地理、軍隊渙散-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在蜀軍這一方,就算是換成諸葛亮統軍伐吳也不會勝利。

這也是諸葛亮不同意劉備伐吳的原因。


白話歷史君


如果從《三國演義》來說的話,如果諸葛亮帶兵徵吳,肯定會取得勝利,因為孔明鬥陸遜好比三氣周瑜,著著佔先,處處剋制,陸遜的戰法未見有高明之處,就是堅守不戰,疲憊敵人,知難而退,劉備的大軍兵分六路,水陸並進,奪回荊州,準備乘機滅吳,當時吳國處於生死存亡之機,可惜由於蜀兵懼暑熱,不肯乘勝進攻,給了東吳喘息的時機,當時東吳用詐降之計延緩了蜀軍的進攻,帶來了致命的後果。

打仗就是這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的是個”快“字,萬不可拖,一拖心就懶了,更不可心軟,打人不留情,留情不打人,對進攻者來說,必須要快,所以歷來進攻者打打的都是閃電戰,二戰德日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把閃電戰打成了消耗戰,持久戰,這是對進攻者最不利的。相反,對防禦者而言,打的是個“慢“字,越慢越有利,為什麼呢?因為反侵略是正義的戰爭,人民是支持正義之戰的,而動員民眾參與戰爭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你必須把民眾組織起來,訓練,管理,指揮等等,你看歷史上少數民族因為有騎兵,來無蹤去無影,就是快,所以總是壓漢人一頭,快,才能形成突然性,齊哩喀嚓就結束了戰鬥,進攻者一旦進入持久戰,愈久愈壞,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沼澤之中,十有九敗。

劉備就陷入到了持久戰當中,戰爭就是如此,當進攻者不能前進時,士氣必會下降,而同時敵人的士氣就會上升,這個仗就不好打了,劉備當時完全放棄了進攻,一心圖涼快,紮營於樹林中,那還象支軍隊,活象一支工程隊,天氣太熱就體息幾天,工程可以等,但吳兵人家就不嫌熱,正當蜀軍在林中入睡時,受到了吳兵的大舉偷襲,這與當年霍去病奇襲匈奴何其相似乃爾,只有光著身子跑了,在林中被燒死,跑出林中,外面網早已張開,全數落網。

劉備真不是個好的兵家,夷陵之敗全怪他愚蠢加貪圖享受,如果是諸葛亮,他以謹慎出名,必不會有此大錯!不過從歷史上看,諸葛亮打仗太過小心,也未成大器,他數次北伐,無功而返,羅貫中想幫他也不能幫,據我看他就不該北伐,南方政權北伐沒有成功的,孔明幾次北伐都受到內部的大力阻撓,其人心可見,所以總是草草收場。

孔明總是抱著”人心向漢“的想法,高舉”恢復漢室“的大旗,希望大旗一指,人民景從,複製當年劉秀的事業,甚至反對劉邦徵吳,固執於”聯吳抗曹“的過時方針,東吳奪了你半璧江山,反而不伐吳而伐魏,實在是過於拘執,可歷史不會重複,事實證明,人心早已不再向漢,那是因為東漢是個以腐敗為主的王朝,再不是那個威武的西漢了。


意識物理學


陸遜比周瑜如何?周瑜比諸葛亮又如何?諸葛亮出山之前的劉備是個什麼狀況?一個戰略指導思想無論再怎麼完美無暇,當週圍的局勢已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當盟友已變成敵人並給自己造成重大傷害危及自己利益時,請問是繼續聯合他還是下決心和他打一仗藉以維護自身利益呢?毛主席最高明之處就是靈活果斷地處理敵我友的關係,當中蘇交惡,蘇方咄咄進逼,雖有美國為患,毛主席果斷出兵反擊打疼了蘇聯遏制了他的野心,並在隨後巧妙地與美國握手言和一致對付蘇聯,爭取了戰略上的主動,為中國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孫劉交惡,曹魏採取的是靜觀其變,以期收漁人之利,只要諸葛亮打得越狠,戰果越大,曹魏越不敢對蜀漢輕舉妄動,要打就破釜沉舟義無反顧,先收復荊州等失地並拿下至少東吳半壁山河,再與曹丕結盟會獵於江南,掃平孫權,進而與曹魏角逐中原,孫權是最反覆無常最不靠譜的盟友,心懷鬼胎,想指望他共同對抗曹魏無異於與虎謀皮。


詩和遠方2170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帶上諸葛亮,還會被陸遜打的火燒連營嗎?

諸葛亮與陸遜兩個人指揮軍隊作戰,將會演變成持久的消耗戰。

首先,大家不要小看陸遜。

陸遜可不是《三國演義》裡的毛頭小子,他很早就出仕了,一直是孫權的幕僚,私下裡為孫權出謀劃策。呂蒙攻取荊州,其中也有陸遜在裡面出謀劃策,甚至可以說是,兩個人合謀奪取的荊州,所以說關二爺死得不冤啊。

所以,後來在劉備伐吳的時候,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可不是沒有人才可用、匆忙間下的決定,而是圖謀已久。

陸遜也確實擔當得起東吳大都督這個職務。

劉備大家都比較瞭解,一生窮困潦倒,一直都在到處逃竄。直到晚年,才有了荊、益二州作為安身之地,有了一點資本。可以說在劉備的一生之中,沒有指揮過大規模的軍隊,進行對戰。

再加上,劉備確實是報仇心切,所以中了陸遜的算計,也是應有之意。

但是大家可以再想象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物。

反正在我的印象之中,諸葛亮,就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物。各種事情,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朝政,都要治理的井井有條,非常的細緻。而且,在諸葛亮對曹魏的戰爭中可以看出,明明蜀漢不管是軍事實力、還是後勤補給方面,都不如曹魏。但是諸葛亮寧願穩紮穩打,就是不採用魏延的奇兵之計,可以說是穩重到了極點。

所以,如果諸葛亮帶兵與陸遜兩個人打起來,結局應當是來回的拉鋸戰,兩人開始排兵佈陣,一點一點的拼消耗,直到有一方承受不住了,也就都退兵了。

絕對不可能存在一方打敗另一方,甚至火燒連營的的情況。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成也桃園三結義,敗也桃園三結義(這裡只談演義)

話說陸遜一把火,燒光了劉備七百里連營,劉備險些被擒,敗逃白帝城。有人說若劉備派孔明前去討伐東吳,會不會拿下東吳,很明顯,拿不下,只會無功而返。


首先,孔明不會攻打東吳

三顧茅廬隆中對策早有言在先: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東聯孫權,北拒曹操,是孔明的政治綱領。所以在他出山之後。先借荊州,再圖西川。說是借,其實借的當初也沒有想著還。但是壞就壞在這個借上,當初劉表相讓,劉備一再推辭。荊州成了別人的地盤,再借來,然後派關羽守,失守被殺,緊接著張飛被殺。劉備要報仇,破壞了孔明的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政治方針,所以孔明一再阻止,但阻止不了。


其次,劉備在報關羽之仇上對孔明不報有希望

因為,劉備非常瞭解孔明,即使是強派孔明東征。孔明也不會用心去攻打,與其不用心,不如不派。而自己同關羽,張飛一同起事,生死兄弟,此仇自己不報,由誰去報呢。而且他明白,當時東吳周瑜,魯肅,呂蒙已死。再無強將,所以勝利的把握比較大。但最終的結果是慘敗,而且自己也因此而命終於白帝城。蜀國因此而元氣大傷,再無往日的強盛。也導致了孔明六出祁山困難重重,積勞成疾,命終於五丈原。


再次,若孔明真伐吳,難有顯著效果

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曹操,坐壁上觀,漁翁得利。也許就會變成不是以後的六出祁山,而先變成了六伐東吳。陸遜變成了司馬懿的角色。因為陸遜對劉備的戰法和司馬懿對孔明的戰法一樣:一味地示弱,閉而不戰。先採取的是曹劌的戰法,讓蜀兵想打仗而無仗可打,乾耗著,等到氣勢極弱後才尋找戰一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消滅。而且蜀兵勞師襲遠,吳軍是以逸待勞。糧草後繼依然跟不上。


最好的結果當然是以言和而相互罷兵,因為孔明善於燒別人,也會防火的!蜀國不致於一敗塗地。而劉備也可以多活幾年,陸遜也不會過早地捲入宮廷之禍!


大自在


如果把劉備替換成諸葛亮伐吳,結局會出現什麼變化,我個人認為有兩種結論:

戰爭勝利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是說某人軍事才能高就一定能取勝,即使攻城人的軍事才能高於守城人的軍事才能,那麼攻城者也不一定能攻破守城者,因為攻城不是講究戰術,而是實打實的硬拼,這個攻城的損失,遠比陸地上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要嚴重。守城者即使軍事才能不是很高,如果帶領的軍隊能夠達到死守境界,加上城池堅固,攻城者兵力多,也很難做到取勝,當初白起對廉頗,軍隊也遠超過廉頗,也不敢強行攻城,這樣的戰爭,即使打贏了,自己也會損失的很嚴重。

如果諸葛亮伐吳,第一種結局是平局,諸葛亮千里伐吳,屬於疲憊之師,而且此時吳國政權非常穩定,孫權又是明君,百姓安居樂業,此時根本不適合伐吳,諸葛亮此次伐吳,屬於蜀軍非常的強勢,作為會用兵的陸遜,肯定也一樣會採取防守戰略,但是諸葛亮打仗跟劉備不一樣,諸葛亮打仗從來不打無把握的仗,而且諸葛亮防守根本沒有破綻給敵人出奇制勝,從諸葛亮用兵一生來看,還沒有人能在諸葛亮手裡佔過便宜,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不是馬謖違抗諸葛亮部署,導致街亭戰敗,諸葛亮一生也沒有敗績了,也會成為一代戰勝。就連司馬懿這種軍事謀略家在諸葛亮面前都沒有奇謀而言,還絲毫佔據不到任何便宜。到陸遜這裡也是一樣,如果陸遜採取死守不戰,諸葛亮不會強攻,很可能打消耗戰,而蜀國消耗戰根本抵不過吳國,用不了多久諸葛亮就會退兵,但是陸遜也不可能有機會擊敗諸葛亮,陸遜正面槓諸葛亮,能力還不夠,三國也就曹真敢正面較量諸葛亮,司馬懿正面槓諸葛亮,在滷城之戰差點被全殲,張頜也戰死了。而且諸葛亮也並不想伐吳,如果陸遜死守,諸葛亮必定會退兵,再次聯盟東吳。

第二種結局是陸遜戰敗,夷陵之戰雙方投入兵力都在五到六萬左右,如果陸遜不採取守勢,那麼陸遜也就會失去地利優勢,陸遜正面較量,是很難抵抗諸葛亮,如果陸遜不跟司馬懿一樣採取守勢,忍受不了諸葛亮的侮辱,主動出擊,那麼陸遜結局也是跟司馬懿會被諸葛亮擊敗,然後撤退守下一座城池。即使陸遜這支五萬的軍隊被全殲,東吳還能抽出十萬大軍來抵抗諸葛亮下一次進攻,諸葛亮即使擊敗陸遜,最多也就是把荊州奪回來,蜀國還沒滅掉東吳的實力,這是因為天時時機不對,東吳還沒有到滅國的地步,東吳實力還非常雄厚。

陸遜與諸葛亮同時中國儒將代表人物,也是三國有名的軍事家,都是用兵高手,當這兩人相遇,必定有一方守一方攻,這是兩個高手之間的較量,處於弱勢一方都會明白,自己打不過敵人,只能採取防守,尋找戰機擊敗敵人。如果沒有機會,就一直防守,玩消耗戰,等敵人退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