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抗體,這對疫情防控意味著什麼?

超級錢吧


病毒在動物體內產生免疫抗體,這是生物的自然規律。不論是其他病毒,還是非典病毒,或者此次新冠病毒,都會在人體內產生免疫抗體。按照今天央視的報道,目前,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並且治癒的人群中已經產生了免疫抗體,並且相關的醫學專家也建議在自願為主的原則上建議感染並治癒的患者積極捐獻血紅細胞(捐血),以便於醫學提取免疫抗體,用於醫學預防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工作。

從媒體中對新冠病毒的報道來看,任何病毒,都有一個與“宿主共生”的機制——即在人體或者動物體內寄生並且發展發散,其醫學規律,就是初期來勢迅猛,並且擴散速度很快,但是其“毒性”是逐步下降的——這是因為病毒的寄生,最有利的條件就是“儘快擴散”而不是讓寄生的“宿主”死亡從而失去寄生的動物本體生命和傳播的路徑。

從新冠疫情產生以來,我國很快就獲得了病毒的毒株的基因,並且通過華大基因的基因測序,迅速獲得了病毒的全部基因信息,並且向世界其他國家通報和向世衛組織通報了病毒基因的全部信息。目的就是讓世界其他國家知道,病毒的基因構成和相關疫苗以及防治的醫學研究。

因此,從科學和醫學角度來看,新冠疫情和新冠病毒,也只是一個“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屬於幾個病毒類似的演變——事實上,人體和動物以及病毒之間,永遠都在持續升級:病毒持續演化,而人體和動物持續產生抗體和新的免疫力。


屠龍刀fei0598


最近一段時間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多積極的效果,除了新增確診人數和疑似病例逐漸下降之外,目前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究也傳來了一些積極的消息。

2月14日,珠海麗凡達宣佈,其於春節期間完成研製的首批mRNA新冠病毒疫苗標準樣品,已於2月1日交付國家相關權威單位進行動物試驗和藥效驗證。



2月13日,在單次免疫12天的小鼠血清中,研究人員檢測到了目標抗體的產生,這也是全球範圍內基於mRNA技術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首次在動物身上檢測到陽性抗體。

此外,根據麗凡達負責人介紹,目前除了小鼠外,麗凡達研製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也在猴子等大型哺乳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一至兩個星期後將出結果,其團隊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預計可在2-3個月內進入臨床階段。



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抗體是疫苗起作用的一個積極的信號,這將極大的增強大家防禦新型冠狀病毒的信心。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抗體,說明還是有積極的效果的,如果這些疫苗在猴子等大型哺乳動物上進一步得到驗證,然後進入臨床階段又得到進一步驗證,這對於全國乃至全球防禦新型冠狀病毒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還處於動物實驗階段,具體能不能對人體內的病毒具有防禦作用,還要進入臨床實驗階段才知道。而且從疫苗的發展流程來看,即便目前預苗已經證明有效了,短期內也不可能大面積的推廣開來,因為還要進行臨床試驗,而且臨床試驗的時間一般都是比較長的。

臨床試驗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試驗,在疫苗上市能被醫院或大眾買到之前,要做 3 個階段的試驗,稱為 I、II、III 期臨床試驗。

I 期臨床試驗,這是一個初步的、相對小型的階段。主要觀察這個疫苗用在人體是不是有毒性! 還要看一下其他的指標,比如人體對疫苗的耐受程度怎麼樣,這種疫苗在人體是怎麼代謝等。

II 期臨床試驗,主要是為了評價疫苗到底對人有沒效果,以及安全性怎麼樣。

III 期臨床試驗,在 I、II 期試驗的基礎上,將試驗疫苗用在更多的人群中,進一步再次驗證試驗疫苗對目標人群的治療效果、安全性。

一般情況下臨床試驗至少需要幾個月時間,所以即便在動物體內試驗成功了,但疫苗想要全面推廣過來,估計也需要半年以上時間。

所以遠水解決不了近火,雖然目前疫苗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效果,但是當前應對肺炎疫情最關鍵最核心的還是要以預防為主,所以大家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疫情的防控意識和措施。



在疫苗沒有全面推廣開來之前,大家必須做好自我保護工作,全社會必須做好疫情防疫工作,這樣才能防止疫情的擴大化,等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能夠全面推廣開來之後,大家才能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