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2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在武漢公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

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根據體外細胞實驗顯示:(1)阿比朵(多)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2)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李蘭娟院士說,抗艾滋病藥物克力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議將以上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相對於雙黃連,這次的提出的兩種藥物要靠譜很多,畢竟,實驗有明確的數據支撐,有對照組,李院士本人也是行業內享負盛名的實力派專家。


阿比多爾和達蘆那韋是什麼藥?

阿比多爾是一種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非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物,2006年在中國獲准上市,對多種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甲、乙及丙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以及乙、丙型肝炎病毒等。過去幾年,不少研究顯示阿比多爾在體外模型中對SARS以及MERS等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作用。

而達蘆那韋是FDA批准用於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藥物,可以阻斷艾滋病病毒複製所需的蛋白酶,阻滯艾滋病病毒成熟,使其失去傳染性。與其他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有協同作用,安全性、耐受性好。

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病毒感染為什麼那麼難治?

雖說這兩種藥物都有望成為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效藥,但是,李院士的研究用的字眼卻是“抑制”病毒,而非“殺滅”病毒,包括之前的雙黃連研究,也是“抑制”。

事實上,目前世界上並沒有殺病毒的藥物,準確地說,是殺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者感染細胞中的病毒的藥物。

這是由病毒的結構與感染方式所致的。

同樣能導致人生病的細菌,是一個完整的細胞,具有獨立的營養代謝系統,可以獨立生存,所以它進入人體後只是求“營養”而攻擊細胞,不必非要侵入細胞內。

病毒不同了,所有的病毒體積都非常微小,只有細胞的幾千分之一,光學顯微鏡看不到,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它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細胞器,只由基因組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基因組僅含一種類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脫氧核糖核酸(DNA)。所以它只能侵入其他物種的細胞內,藉助其加工核酸和蛋白,不停地繁衍下一代的病毒。

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打個簡單的比喻,假設細胞和病菌分別是白軍坦克和黑軍坦克,藥物是炮彈,那麼炮彈只要瞄準黑色的坦克打,就能消滅黑軍。

然而,病毒並不開坦克,而是喜歡鑽進白軍的坦克裡,開他們的坦克,炮彈看到的只有白色坦克,但分辨不了哪些是病毒操控的,哪些是自己人,自然消滅不了病毒。

換言之,病毒進入了活細胞,必須識別哪些是被感染細胞,哪些是健康細胞,把病毒和被感染細胞殺死才能把病治好。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現有的藥物和治療方法還不具備這種識別和區分功能,又不可能把人體所有細胞都殺死。

同時,病毒極強的變異性也是醫學清除病毒感染的一大難題。以流感病毒為例,經常是一兩年一小變,三五年一大變,這個變異性使流感預測、疫苗研製、特效藥物的研製都成為難題。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要根據全球監測情況推薦代表性病毒毒株,但是生產的疫苗只能針對一種病毒發揮作用,因此即使接種了疫苗,也無法抵禦其他類型的病毒。

因此,病毒性疾病難治不言而喻。


不能殺滅它,就抑制它

除了“躲”在細胞裡和變異,不同病毒還有不同的生存能力。

例如乙肝病毒,可以在細胞與細胞之間傳播,不跑到細胞外,不被胞外抗體中和,容易長期存活。

皰疹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及腺病毒等,容易潛伏在細胞核內或與細胞染色體整合而長期存在。

單純皰疹病毒在急性感染時存在於上皮細胞內,不被免疫系統清除;之後進入感覺神經元,這些長期存活的神經細胞就成了病毒的長期住所。

EB病毒可終身潛伏於B淋巴細胞,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是T淋巴細胞,直接接管了人體的免疫細胞,就更不會被清除了。

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因此,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病毒是不能被殺滅的。

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預防病毒入侵;一旦感染,臨床上只有為數不多、針對特定病毒的抑制藥物。

例如抗流感病毒藥奧司他韋,作用於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經氨酸酶。這種酶是流感病毒“穿越”出宿主細胞的必須物質,而奧司他韋可以阻止病毒顆粒的釋放,使病毒被“封”在細胞裡出不去,活活被悶死、餓死。在起病後24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的患者,病程會減短30%-40%,病情會減輕25%。


特效藥出來前怎麼治?

李院士的研究才初見成效,離臨床應用估計還有一段日子,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現在是怎麼治療的呢?

一是給予抗病毒藥,雖然不是特效,但是有一點幫助也好。

二是霧化吸入干擾素,增加抗病毒的能力。合併有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會用到抗生素。肺部病變嚴重時會用到激素,以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對於嚴重病例,就要針對各種併發症進行處理。例如呼吸衰竭,就用呼吸機用一定壓力把氧氣打到肺裡面;腎功能衰竭就用血液透析幫助病人清除毒素和多餘的水分。

如果病人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還有ECMO,相當於體外的“心肺”,把病人的血在體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再把新鮮的血液回輸到人體。

李蘭娟發佈抗病毒重大成果,為何仍是“抑制”而不是“清除”?

所有這些,起到的都是支持作用,先把患者的命保住,幫他度過難關,讓人體免疫系統有時間識別病毒,並製造出抗體清除病毒,修復損傷組織。

疫情當下,對於健康人,除了加強防護,少外出、戴口罩和勤洗手以外,最重要的還是通過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合理飲食,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自身擁有強大的免疫系統,才是不生病、少生病,戰勝病毒、快速恢復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