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變得魔幻起來,比如平時把“不想上班”掛嘴邊的年輕人現在哭著喊著希望回公司上班,再比如之前從來沒用過釘釘的學生現在突然湧向App Store給它瘋狂打一星差評。

雖然我們暫時還被困在家裡哪也不能去,但工作和學習還得繼續,在這個特別漫長的春節假期,許多我們原本很少使用的應用或應用功能開始大放異彩。釘釘、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登頂蘋果App Store排行榜,許多老師也無奈化身視頻主播,透過直播軟件進行線上教學。

在這個春節裡,視頻直播平臺開始被用來滿足我們在視頻會議、遠程教育、甚至是自我娛樂方面的需求,但是在疫情結束之後,這番紅火的局面又是否能夠繼續被維持呢?

被擠爆的視頻會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高效的溝通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環,但疫情把我們困在天南海北,沒辦法當面溝通就只能藉助於視頻會議類應用的幫助了。

視頻會議在我國企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也並不是辦公類應用的重點功能。這也就導致了在2月3日部分企業開工時,瞬間暴漲的流量讓企業微信、釘釘、騰訊會議和華為WeLink等產品的服務器不堪重負,大量用戶反饋視頻會議時畫面和語音卡頓,甚至根本就連不上。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騰訊會議隨後對服務器進行了緊急擴容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其實對於小規模團隊而言,面向普通用戶的即時通訊軟件基本也能滿足需求。QQ群通話可支持多端參與、屏幕共享和連麥互動等常規功能,最高支持16人參與,微信也可支持最多9人的視頻會議。甚至還有人跑到YY直播間開遠程會議,來躲避擁擠的線上人流。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對於這些視頻會議類產品,此次的疫情不僅是一場考驗,也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視頻會議在中國市場——特別是在中小企業市場——不溫不火,除了缺乏遠程辦公的習慣和文化之外,價格也是一大因素。

而因為這一次的疫情,這些產品相繼推出的免費政策正好降低了入門門檻,讓廣大企業可以零成本地去嘗試和比較。可以預見的是,等到疫情退去,視頻會議領域這邊熱鬧紅火的景象肯定也會大幅度的消退。但如果這些產品可以在此時通過免費政策吸引到更多人使用,並通過良好的體驗證明自身實力,那麼疫情過後或許還是能夠留存一批用戶。

被瘋狂差評的遠程教學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除了上班族之外,學生對於視頻通訊服務也擁有非常旺盛的需求。如今開學時間已過,但學生們還是不能返回校園,這在課業進度和升學考試方面都給他們都製造了相當大的壓力。

和廣大企業一樣,學校和教育機構也開始尋求視頻通訊類產品的幫助。釘釘和騰訊會議這些原本面向企業的產品現在也被用來進行遠程教學和線上授課,雖然一開始有心存不滿的學生給出了惡意差評,但我們也欣慰地看到,這些應用的評論區已經逐漸趨於理性。

其實除了辦公應用之外,直播平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線上教學對於溝通的訴求並不高,主要還是教師單方面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視頻直播平臺本身的帶寬更大,因此能提供更為流暢的音視頻體驗。在這個寒假,也有許多老師紛紛化身視頻主播被迫營業,以線上直播的方式為學生授課,期間我們也看到了不少或有趣或讓人動容的故事。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有的老師吐槽直播上課變成了一個人的自言自語。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有的老師怕直播太無聊,化身李佳琪用淘寶賣貨的方式來講課。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買不到手機支架的老師只能用各種日常用品DIY。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有的老師在老家的山上滿山找4G信號給學生直播。

不少視頻平臺也陸續推出了相應的功能服務,來迎合用戶在遠程教學方面的需求。阿里巴巴旗下的優酷就聯合釘釘推出了“在家上課”計劃,老師可以通過優酷直播授課,學生還可觀看平臺免費提供的公開課內容;Bilibili也聯合十多家教育機構發起了“B站不停學”活動,為用戶免費提供名校名師的直播課程。

線下教育機構在這場疫情中損失慘重,但線上教育平臺則可以說是“因禍得福”,那些無法參與線下補習的學生大量湧入線上,平臺也看準機會推出免費政策來吸引更多用戶。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北外網課的課程已全部免費

截至目前,包括網易有道、VIPKID、新東方在線、騰訊課堂在內的諸多在線教育平臺都宣佈向用戶免費開放直播和點播課程,讓學生們能夠通過線上學習來避免學習進度因為開學時間的延期而落後。

和上文中的視頻會議產品一樣,這些線上教育平臺的免費策略自然也是為了儘可能多地吸引用戶,讓那些原本價格敏感的消費者能夠毫無門檻的嘗試自家產品,以增加免費期過後的用戶留存率。

當然,線下教育當然也有自身優勢,那就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在目前的線上教學中,老師基本上是看不到學生的,因此很難知道學生有沒有開小差,以及對新知識的理解情況。此外,家長們仍然更偏好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線下模式。因此在疫情之後,線下教育市場的地位仍然難以被撼動。

但由於5G技術的普及在即,線上教育在互動性方面的不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彌補,再加上疫情期間通過免費政策吸引到的一波新用戶,線上教育未來應該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直播的另類玩法:雲監工和雲蹦迪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除了工作和學習,直播平臺的主屬性仍然是娛樂和消遣,而除了我們司空見慣的吃播、搞笑、遊戲、寵物,無聊的網友在這個無聊的假期又發明了新玩法。

在2016年,CNTV與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聯合推出的iPanda頻道開始連續三天直播大熊貓交配實況,高峰時有超過70萬人觀看,“慢直播”的概念也開始被國內網友所熟悉。

而在這個春節假期,這種沒有主持人,沒有字幕解說,只有一個固定機位的“慢直播”因為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徹底火了。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在1月27日晚,央視頻開始對這兩座醫院的建造過程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慢直播”,截止2月4日共吸引超過9000萬網友觀看,可謂盛況空前。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光是雲監工還不夠,網友們還在看似無聊的直播當中自己找起了樂子:他們給工地上的挖掘機、叉車、吊車、板房、甚至是樹木都起上了名字,個個化身飯圈男孩女孩,來給自己支持的“偶像”應援。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但“慢直播”的侷限性其實非常明顯,因為這種直播形式很容易就會無聊。熊貓直播的走熱是因為國寶自帶的可愛屬性,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造的熱度爆炸則是依託於疫情這個全民關注的公共事件。如果不能做到內容的足夠有趣和吸引人,那麼“慢直播”可能仍然難以出圈。

如果說“雲監工”還存在一定參與公共事件的憂國憂民感,那麼“雲蹦迪”則完全就是因為被疫情所困哪兒也去不了的無奈之舉。

疫情的肆虐讓各類線下實體店鋪悉數關閉,想要舉辦參與人數眾多的音樂節更是難於登天,這可急壞了想要在人群中POGO的少男少女。

主辦方想要降低疫情造成的損失,被憋壞的觀眾想要發洩自己的無聊,這該如何是好?於是乎,基於直播的線上音樂節(又名“雲蹦迪”)應運而生了。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2月4日,草莓音樂節的主辦方摩登天空在B展直播了第一場“宅草莓不是音樂節”,高峰時有超過27萬人同時觀看。這不僅是草莓音樂節第一次在線上舉辦,也是第一次不設線下會場。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音樂節不賺錢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了,國內80%的音樂節據稱都在虧損。根據2019年騰訊娛樂發佈的白皮書,在2017-2019年期間,國內音樂節的數量已經從269場降至257場。而2020年的這場疫情對於現場演出行業的打擊預計也會相當沉重。

線上直播被不少人認為是現場演出行業的一個新出口,但這種形式也是有利有弊的。從好的一面看,線上直播能夠覆蓋到更多的觀眾,他們當中很多可能根本就不會買票參與線下演出;但從另一面看,線上直播完全無法複製現場演出的氛圍,你看不到人頭攢動,聽不到吶喊歡呼,表演者也得不到觀眾的反饋,總是讓人覺得差點意思。

如何從無奈之舉轉為新常態?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疫情下的“直播”長啥樣?

從視頻會議到線上教學,從“雲監工”到“雲蹦迪”,就目前而言都只是被困家中的人們所做出的無奈之舉,帶到疫情結束,很多人可能就沒有了使用這些產品的需求。

不管是視頻會議、線上教學還是線上演出,缺乏互動可以說是這些產品所存在的主要缺點,但正如我們在上文中提到的,隨著5G和VR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這個缺點也不是沒有被解決的可能。

那麼廠商們現在試圖做到的,就是通過免費策略讓這些迫於無奈的用戶儘可能地瞭解和熟悉自己的產品,培養他們的使用習慣,以期在疫情結束之後儘可能多地留存用戶。這些線上工作和學習產品或許難以在短時間內成為新常態,但應該也不會再只是我們迫於無奈下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