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解釋萬有引力是如何產生的

有很多網友給我來信,詢問萬有引力是如何產生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在網上有文章給予解答,但是,有很多網友說不容易看懂。

簡單解釋萬有引力是如何產生的

我在這裡避開數學公式,簡單、通俗的解釋一下萬有引力產生的原因,滿足一下沒有數學基礎和對數學不感興趣的網友的要求。

月球在圍繞地球旋轉運動,牛頓說是月球和地球之間存在著一種力----萬有引力造成的,那萬有引力又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第一步要明白:力是一種性質。

一把小刀出現在我眼前,我說它很鋒利,鋒利是我們描述小刀具有的一種性質。一個女孩在我面前走過,我說她很漂亮,漂亮是我對這個女孩描述出的一種性質。

我們生活在宇宙中,這個宇宙是由物質點和它周圍的空間構成,不存在第三種與之並存的東西,一切一切物理現象其實都是物質點在它周圍空間中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運動所表現出的一種性質。 我們經常說“事物”,像我們眼前的一棵樹、一條河是“物”,樹的生長、河水的流動是“事”。宇宙中物質點和空間可以認為是“物”。其餘一切物理概念,像時間、場、質量、電荷、光速、力、動量、能量、-----都是物質點在空間中運動相對於我們觀測者所表現出的一種性質,屬於“事”的範圍。

描述一個東西具有什麼物理性質,至少需要四個條件:1,主體,物理學上又叫物質點。2,空間,主體在空間中運動。3,運動,主體在空間中是運動的。4,相對於一個確定的觀測者。

以上四個條件一個都不能夠少,否則,我們無法描述一個東西具有什麼物理性質。(但是,場和時間有點特殊,場是空間在運動變化,主體和空間是一個東西。而時間是觀測者自己在空間中運動變化,觀測者和主體是一個東西)。

地球和月球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是一種性質,這個主體是地球和月球,空間就是月球和地球周圍的空間,運動就是地球和月球在空間中的運動,觀測者無疑就是我們人了。

地球和月球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是:地球和月球這兩個主體在空間中相對於我們觀測者運動所表現出的一種性質。

我們有兩個問題,一是地球和月球相對於我們觀測者為什麼要運動?二是為什麼會以那種方式在運動?

這是因為: 我們人所看到的物理學中的運動狀態如果從幾何角度去看,就是垂直狀態,任何一個處於垂直狀態中的質點其位置相對於我們觀測者一定要運動,並且不斷變化的運動方向和走過的軌跡又可以重新構成一個垂直狀態,這個可以叫垂直原理。

不斷變化的運動方向一定是曲線運動,圓周運動最多可以作兩條相互垂直的切線,而空間是三維的,所以運動一定會在圓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合理的看法是質點在空間中以柱狀螺旋式運動。 宇宙中任何一個物質點周圍空間都以螺旋式在繞這個物質點運動,在空間這個螺旋式旋轉運動中,旋轉的中心是一個點,在我們觀測者看來,可以叫重力場,也可以叫萬有引力場,旋轉的中心是一條直線,我們可以叫電場,旋轉的中心是一個圓(或者曲線)我們可以叫磁場。

當我們觀測者站在地球上,可以認為周圍空間(包括存在於其中的月球)會圍繞地球旋轉運動的,這個旋轉運動的空間又可以叫萬有引力場。這種情況下,主體是地球周圍的空間,觀測者是我們人,萬有引力場也是一種性質。地球的質量也是一種性質,可以通過周圍萬有引力場表現出來。 當我們考慮月球受到的萬有引力時候,一個要考慮月球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情況(這個可以反映月球的質量,主體是月球周圍空間,觀測者是相對月球靜止的觀測者),另一個要考慮地球周圍空間的旋轉運動情況(這個可以反映地球的質量,主體是地球周圍空間,觀測者是相對地球靜止的觀測者)。

簡單總結一句話:地球周圍的空間在圍繞地球旋轉運動,月球周圍的空間也在圍繞月球旋轉運動,旋轉的空間在相互接觸的地方要相互抵消一部分,這樣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空間要減少,有相互接觸的趨勢,相對於我們觀測者表現為相互吸引力。如下圖: 當月球圍繞地球旋轉運動時候,可以把地球周圍的重力場性質給表現出來,站在地球的觀測者,可以認為這個情況下,主體是月球,空間是地球周圍的空間,觀測者無疑是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觀測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