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複雜嚴峻。當返程人流增多,企業陸續復工,如何守好城市健康大門,如何讓白領“換個地方繼續防疫”?為了千家萬戶百姓的平安,上海市靜安區在黨建引領下全體“總動員”,嚴格落實各項防控工作。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上海火車站,臨時黨支部駐守“鐵路大門”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結束,返程、復工成為近日關鍵詞,防控疫情,必須從嚴管控、嚴防輸入。位於靜安區的上海火車站,站外的出站旅客測溫、健康情況登記、人流引導等工作已經全面開啟。記者採訪瞭解到,疫情發生後,靜安區委第一時間成立鐵路上海站疫情防控現場指揮部,目前,在東南、西南、西北三個出口,三個臨時黨支部共同駐守這道“鐵路大門”。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肖鳴亮


黨支部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是靜安區機關、公安、城管執法等各條線的黨員幹部,以及踴躍報名的社會志願者。黨組織帶領下,站、區力量攜手聯防聯控。“我們的區域化黨建有18家成員單位,大家平時就把工作任務放在一個工作平臺上分享、相互補臺,現在戰‘疫’打響,也使得我們的隊伍能在第一時間拉得出來、有戰鬥力。”鐵路上海站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黃翔說。


的確,2月4日上崗以來,這支隊伍6小時一個班次,每天4班倒,無間歇“守大門”。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肖鳴亮


靜安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王平是第三臨時黨支部的書記,這個支部建在上海站西北出口。“我們要引導旅客在來滬人員‘健康雲App’上填寫相關信息,如果是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就由志願者先記錄再代為錄入,總之要做到‘全覆蓋、無遺漏’。”王平說,“說辛苦也辛苦,上6個小時的班連坐一下的時間都沒有,要精力高度集中,不停說話、溝通。但我們團隊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特別有凝聚力,大家都覺得,困難都能克服,心裡裝著的更多是參加戰‘疫’築起上海第一道防線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肖鳴亮


第一道查驗,宣傳引導,補充登記,後臺登記,保障組,信息組……臨時團隊在高效運轉。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細而又細,精細化的功夫也帶來上海站一些細微的改變。十幾年來,每到春運返程高峰時期,上海站南廣場的地下車庫都會“清場”,放上2000多個小板凳,讓凌晨到達上海的旅客能有地方避寒躲雨,待清晨首班地鐵、公交開啟之後,他們再回家。疫情當前,自然要對人群聚集說“不”,休息點也因此取消。不過,在市、區共同努力下,16條夜宵線已經開出,每晚五輛公交車也上崗,晚10點到第二天早上5點間,更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幫旅客“設計”回家路線,盡力在最短時間內讓旅客離開站區,減少聚集。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肖鳴亮


摩天大廈裡,“熱愛工作”也“繃緊防疫弦”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進了“鐵路大門”,中心城區的運轉正在逐漸恢復。南京西路、靜安寺等“網紅地”的寫字樓裡,白領們陸續復工。他們打趣說,“悶”了許久,對工作的熱愛也更多了幾分。不過,同時繃緊的,還有防疫這根弦。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彭旭卉


在南京西路街道的興業太古匯,白領收到了一份“戰‘疫’寶典”:“為減少擁擠和排隊,我們將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對不同樓層的工作時間進行修訂……”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也正在執行:每部電梯一次只能乘坐6人,每隔15分鐘消毒電梯按鈕,安排7700多名員工的用餐排序……從總體佈局到“緊摳細節”,這座樓宇為讓員工安心辦公動足了腦筋。


天目西路街道轄區內同樣樓宇聚集,入駐企業3200餘家,樓宇白領約5萬人。在寶礦洲際商務樓宇,復工的白領們在物業提前設置好的測溫點前有序排隊,保潔人員每日定時對公共區域的設施設備清潔消毒。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靜安置業集團也及時發佈《防疫期間辦公管理指引》和《復工方案》,對員工上下班交通、出勤、會議、用餐、公共環境保障、應急處置等進行指導。在提示承租戶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集團還安排專職“房小二”,提供疫情防控技術指導、協助採購防控物資,爭取為待工員工提供臨時性工作並支付相應報酬,與承租戶共渡難關,暫緩收取二月份租金。


黨建聯建發揮作用,將各方力量統籌起來,形成聯防聯控強大合力。同時,樓宇管理方與園區、物業單位加強溝通,將企業復工情況悉數掌握。“在區、街道的指導下,我們建立了黨建責任區包乾機制,對入駐企業全覆蓋排摸排查形成疫情防控細分表,幫助企業既有序復工,也嚴格築牢‘防疫線’。”靜安高和大廈聯合黨支部書記董海利說。


千家萬戶中,抗疫防線密密織牢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圖:彭旭卉


“李阿姨,買菜回來啦,戴上口罩差點認不出來,還是請您配合測個體溫,謝謝!”“你們辛苦了,挺冷的吧,我今天燒了點銀耳紅棗湯,待會兒給你們送點過來”。社區幹部與居民之間的寒暄,在芷江西路街道三興居民區的各小區門口經常聽到。


三興居民區地處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周邊流動人口較多。如何把防控工作做得再細緻點?2月5日,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榮召集人員開會商討對策,激烈討論後,大家一致決定,把居委會辦公地點“搬”到保安室,由社區幹部把控人員進出關口。


“看到你們在保安室執勤,我就心定了,真的謝謝你們。”居民紛紛叫好。“只要居民認可我們、相信我們,我們義不容辭、全力以赴守護大家的平安健康。”周榮說。

【戰“疫”一線】火車站、寫字樓、石庫門:三組鏡頭看上海靜安戰疫“總動員”


社區抗疫,眾志成城。這樣的“硬核”舉措在靜安還有許多。曹家渡街道通過街道實有人口、實有房屋數據地毯式排摸,將轄區居民分重點地區隔離人員、自行居家隔離人員、重點地區未返滬人員、尚未返滬人員、從未離滬及解除隔離人員5個類型,設計“曹家渡街道某某居民區實有人口疫情防控作戰圖”,分色塊掛圖作戰,逐個銷戶,同時滾動更新實有人口數據庫。經萬航居民區率先實施後,目前已在曹家渡14個居民區全面推行。掛起了五色“作戰圖” 的社區,嚴格落實管控“點對點”。


嚴字當頭,也不乏溫情。娃吃壞肚子,家裡沒有藥又不敢去醫院怎麼辦?小區門崗要對外來人員測體溫,沒有測溫儀怎麼辦?在共和新路街道嘉利明珠城,疫情並未影響小區居民鄰里互助、議事協商的熱情,大家通過小區廣覆蓋的微信群守望相助,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疫情期間遇到的難題。


“宅家”多日,身心健康也不能放鬆,靜安區健康促進戰線的同志們在行動。各社區自發組織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由小組組長帶頭,在專業團隊指導下,積極開展“心理平衡、適量運動、合理膳食,健康基石居家線上活動”。


2月11日下午,石門二路街道新福康里社區的居民參加了一場自管小組“雲學習”。線上簽到打卡,大家彙報身體狀況,曬曬健康家常菜照片、居家健康操視頻,做做腦力遊戲,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組長現在變成了“群主”,一再叮囑大家,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去了哪裡也要接受線上監督,時刻讓大家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原本提供線下服務的健身操教練、社區指導醫生也加入了線上隊伍,一個個家庭連接成為溫馨的“群島”,讓積極的心態注入社區抗疫“最牢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