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呼籲,有條件的小區可為快遞小哥打開方便之門,你怎麼看?你所在的小區快遞投遞狀況如何?

墨卡司


隨著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快遞行業的崛起,給我們生活提供了方便、便捷等服務。

這個"疫"年來的太突然,衝擊了大批的服務性行業,如餐飲、外賣送餐、快遞投遞、等服務。從年前1月20日到先現在2月中旬,疫情的爆發,每天的手機被刷屏、從官方媒體、及醫院聽到的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等,感到了恐慌和內心的煎熬。讓我們的心再也不能平靜,心裡提心吊膽的生活在恐慌的生活裡。

該如何是好呢?


自此門一關,宅在家裡,從手機端關注著每天的信息。幾乎成了三點一線,吃飯、睡覺、看手機或者追電視劇等。手機裡網購的物品,都逐步發貨了,還是會但心,怎麼取快遞,都成了問題。


從手機端了解,接觸什麼樣的物品會感染。和人說話、取東西、取快遞、連下樓取一份報紙、送個垃圾,都被嚇到不敢出門了。恐怕被感染了,但心是對了,可是也不能太嚇唬自己吧了!快遞的恢復時間已開啟,

建議多聽,權威的專家給我們出的招,可以做到防護。我們出門做好防護,帶好口罩

帶好一次性手套,取採購生活用品,都是可以的,回到家,前洗手、請消毒。


引用官方發佈的信息來解讀,從國家郵政局官網獲悉,國家郵政局呼籲,“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與病人直接接觸傳播,通過郵件、快件傳播的風險極低,希望設有智能快件箱的小區能夠為快遞小哥打開方便之門,至於其他沒有智能快件箱的社區、單位、寫字樓,建議能夠劃定出特定區域用來收投快件。天氣嚴寒,莫讓快遞員苦苦等待。”

根據公告,國內主要快遞企業於(2月10日)之後,將陸續恢復正常運營狀態,滿足疫情防控物資和人民群眾日常基本生活物資的運輸和寄遞。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疫情的防控還在持續,快遞收發也不能停,要及時配送。做為小區住戶,及物業管理人員,要積極配合快遞小哥上門投遞的工作。做到及時收發快遞,及時通知業主取快遞, 同時疫情防護不能鬆懈。


就拿我們附近的小區來說,附近小區住戶,比較集中、附近有小學、醫院、老人比較多

社區工作人員,在每個小區設置檢查點,出入登記,量體溫等。外人一律不能進入本小區,小區門口都裝有智能安全門。

一般送快遞人員也是禁止進入小區的,目前都是社區工作人員代收,放在樓下,通知小區住戶自己下樓去取。另外附近基礎配套比較全面的小區,只有做好快遞小哥的登記、量體溫之後,可以把批量的快遞物品,集中放到雲櫃存儲,然後通知業主自己去取。方便了大批的業主服務,同時保證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總體來看,疫情很快就得到控制,居民的生活也在慢慢的恢復。快遞也會恢復到平常派送服務中,彼此都要有包容,平常心對待,每個行業都不容易。特別是服務性行業。多一點理解和支持,是我們對生活的嚮往。


笑對人生的開始


我所在的小區,我看到有順風的快遞車在唯一的大門外停留。打電話讓住戶出來領取包裹。

五天前,我看到自己的郵政包裹到本市了三四天,也沒人通知送到小區還是自提。於是我打電話找到快遞員。快遞員回話說他目前不能送貨,我可以自己去取。我問清了地址,自己騎車去到營業網點取回了包裹。

昨天,我又接到一個短信,告知我另一個包裹——百世快遞的已到,還是讓我自提。說已經消毒,在某某小區外的營業網點。

唔......我還得去物業開出門證,然後騎車到百世網點取貨。


虞思桐


昨天下樓去收順豐快遞(應該是相對優秀的快遞公司了)也不能進我們小區,小區有點大,走在路上,一個人都沒有,還有烏鴉的叫聲,已經n久沒有出過門了,因為快遞是總公司郵寄過來的口罩,不得不去取,走出去呼哧帶喘的!還是有點害怕的!其實進來可以放在蜂巢裡也行啊[淚奔][流淚]!今天聽說小區轉移確診病人到醫院,幸虧昨天到的,不然我都不敢出門啦!


sailor月


座標,四川成都。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的原話是說,“呼籲設有智能快件箱的小區能為快遞小哥打開方便之門,至於沒有這些設施的社區單位和寫字樓,也建議能夠劃定出特定的區域湧來收投郵件和快遞。”


智能快件箱,我所在的小區有。但實際的情況是,快遞員不允許進入小區,包裹只能送到小區門口。奇怪的是,前幾天郵政的包裹還可以正常放入小區內的智能快遞箱。


這個事情,國家郵政局也只是呼籲。實施與否,並沒有強制力。


目前,小區內的幾個快遞收寄點都已經停業了。其中一個收寄點的老闆告訴我,快遞可以收寄,但不保證時效,不寄湖北、西藏、新疆等地。而很多天以前的情況是,無法收寄。


事實表明,快遞服務正在慢慢恢復,小區對快遞員的限制也會逐漸放鬆。


莽哥鋪子


為了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也為了方便人們之間的生活,

免去去超市等這種人口密集的地方,所以快遞應該儘快恢復,

但為了拿快遞這個事情,每個小區也是絞盡腦汁啊

比如說,一些小區直接在大門口支起了一個小攤,

接受業主們的快遞,還有的小區,建議放菜鳥驛站自己去取。

我所在的小區,快遞一直都是放在大門口的傳達室裡面,

自己去取,很少有送貨上門的快遞,。

所以倒也省去了很多擔心。


不過,也因此,多出來了很多丟快遞的情況,

所以,在放大門口快遞室的同時,怎麼保證快遞不會被人錯拿,誤拿,

也是一個大問題。無接觸送貨較好,放客戶家門口,電話聯繫,

人走再開門取,並消毒。

不能在小區門口,出門再浪費個口罩,又成聚集,這樣不安全,真的也不科學

但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快遞員的工作量。

所以,目前暫時還沒有什麼萬全之策。


希望快遞業做一些改善,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減少接觸,

客戶也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吧。特殊時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老徐說事999


對於這個問題,雖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呼籲,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呼籲,作為一個負責人,可能不會親自去小區進行包裹投遞工作。現在快遞小哥們由於各個小區的關卡防護嚴格,都會在給客戶發完信息,或打過電話之後,在小區門口,把該小區所有的包裹都碼放好,等待包裹的主人出門來取。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也許這個舉措耽誤了小哥送快遞的時間,但它很大程度的保護小哥不被單獨門戶的人進行交叉感染,同時也不會再交叉感染給其他人家。

1、不送貨上門,保護自己

小哥現在不用進小區送貨上門到家,這很大程度的保護小哥自身防疫安全。因為傳播途徑的廣泛包括門把、電梯、按鈕、樓梯扶手、甚至是快遞箱體。因此如果小哥挨家挨戶的送,或者是哪怕送進快遞櫃,也難免有疏漏,容易和前來取件但是沒有進行體溫測試的人員,進行交叉感染。

2、不送貨進屋,保護他人

前幾天網絡上就有傳,一位快遞小哥因為感染了疫情,但在不自知的情況下仍然送貨了好久,後來一直在網絡上發佈此信息,並告知有和這位小哥生活軌跡相交的人員,要進行隔離。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小哥是哪個快遞員,估計都是讓他放在門外,或接了貨就走了。沒有人能看清快遞小哥的容貌,並記下來。因此也給排查工作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3、小區檢測有保障

不送貨進屋,這樣能夠讓外出取貨的小區業主,在出小區的時候,進行體溫檢測,哪怕是簡單基礎的初步篩查,也對這種疫情傳播起到了良好的防控作用,如果該小區的人實在有高溫情況,那麼這一防範措施是不是起到了對外賣和快遞小哥的防控作用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綜上所述:

因此,我認為該有關部門的呼籲,沒有深入到基層,沒有親自去體會。大概只考慮到貨物積壓和時間快慢的問題。沒有真正體察民生民情。現在這個時候,小哥可能會有一些貨物送不周到,可以請大家進行諒解,同時也有好多人從各地不能回來,因此造成快遞積壓留存的問題。但是相比疫情的嚴重性,人命關天之事,這些有能算的了什麼呢?只是需要我們各個崗位各個部門的人,多多進行基礎工作的勞作罷了。當然大家也都是能夠理解和體恤的。


非朱非墨


我認為在當下局勢,郵政局有關呼籲相當可取。

第一,當下疫情防控形勢仍十分嚴峻。前幾天全國迎來部分行業和企業復工復產,部分快遞郵政公司也開工營運。國家疫情防控專家在不久前也提到企業的復工復產將會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我認為也確實如此,復工復產的快遞業會面臨防控的更多細節是否做到位,快遞人員流動送貨和小區業主取貨會給防控帶來諸多新的挑戰。這時作為小區的管理者也就是物業公司應該起到管理和防控方面的責任,切勿隨意放送貨人員隨意進出與業主直接接觸,也不能放開任住戶到固定點領取而造成人流密集。

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兩方面措施:1、有條件的小區物業可安排專人負責快遞送貨到戶,敲開門讓住戶自取。2、條件欠缺的物業可實行分流固定點自取,在每個樓層單元設置投遞點,每戶每天分別固定點自取。小區物業敢擔當,肯作為。這樣做既方便了快遞小哥,減少疫情傳播途徑,也是響應國家號召,為打贏“抗疫情”做出了貢獻。

我們小區相對較小,住戶少,快遞投遞不多,較為好管理。目前主要由小區物業統一接收,單一分流配送。

個人拙見,不妥之處請指正。


賀小瘦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呼籲,有條件的小區可為快遞小哥打開方便之門,你怎麼看?你所在的小區快遞投遞狀況如何?

說實在的,這是十分矛盾的事。就我所在小區來看,快遞都被擋在了小區大門外,由快遞小哥一個一個地打電話通知出來認領。看看快遞小哥,真的不容易。而在目前的情況下,快遞件還特別的多,在不能進小區的情況下,高效率完成投遞,難度相當大,很多人還對快遞速度太慢有意見。可是,在目前的管控下,又怎麼能夠快得起來呢?

加強疫情防控,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是多數小區採取的嚴密防範措施。不僅外來人員,就是小區住戶,如果沒有相關證件做證明,也是很難進入小區的。這就是現在小區管理的嚴格程度。如此一來,對快遞投遞的影響也就在所難免了。國家郵政局的呼籲,顯然是無法解開小區守戶的行動之鎖的。

所以,我們也要呼籲,防控嚴厲需要,但千萬不能草木皆兵,過度嚴厲,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那樣,也是不應該發生的。只有管放結合、突出重點,才能把疫情防控和居民生活、社會秩序、復工復產等協調運行。


譚浩俊


個人感覺這個建議在第二個14天很有必要!電梯間已經成為嚴防死守的地方了,如果每天大家處理垃圾拿快遞,都要頻道上下樓,那第二個14天仍然危機重重!

而且快遞企業正在逐步返工,大家很多物品都要開始網購。小區門口到家門口這段距離,即將開始熱鬧!值得警惕!

如果小區服務力量充足,也可以開展送貨上門的服務。但是很多小區服務力量達不到。所以,讓快遞小哥在自我保護、小區消殺做的到位的情況下,送貨上門,無接觸送貨,還是很好的!


禪繞畫楊老師


首先國家郵政局的有關負責人,不專業,不嚴謹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能張口就來,不是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表現。容易給國家和黨的形象和信譽造成損失。

第一,所為的有條件,就是指安全條件,一般我國所有的的有安全權益的的小區都是封閉式管理小區,快遞就是平常也不可能見過也做,一般都是放在物業或者儲物櫃的。其餘的小區都是開放式小區,也是不符合安全條件的,所基本上沒有開方便之門一說,所以問題本身就不對。

但是隨著我國互聯網快遞業的發展,快遞員的素養不齊,快遞公司粗放式管理也造就了很多社會問題,搶劫偷盜強姦謀殺不安全事件都會出現,就是沒有這一次疫情,我們的小區也要改革,改革成封閉式小區,派專業人員就值守,快遞員不在和業主直接面對面接觸,也不會影響個人的隱私。同時也減少了傳染風險。這也是我們未來智慧小區的發展趨勢

二,我們現在都是送到單元門口,或者小區門口自己取,有的快遞放在小區門衛和收件箱就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