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承德避暑山莊文園獅子林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7),為仿蘇州獅子林而建,園內假山崎嶇,建築精巧玲瓏,具有元代大畫家倪雲林筆下的獅子林圖及江南私家園林小中見大的意蘊。園內十六景為:獅子林、虹橋、假山、納景堂、清心閣、藤架、磴道、佔峰亭、清淑齋、小香幢、探真書屋、延景樓、畫舫、雲林石窟、橫碧軒、水門。

承德避暑山莊文園獅子林和水心榭隔東湖相對,似一個精雕細琢的巨大盆景坐落在湖面上,置身園內,處處美景如畫,好似天宮樓閣。該島以圍牆環繞,獨立成園,佔地面積7436平方米,精巧秀麗,進去文園,就會有一種遊玩在江南園林之中的感覺。

文園,顧名思義就有很深的文化內涵,裡面有當年乾隆學習求知的“探知書屋”、拜佛的“小香幢”、讀書的“清軼閣”。現在的承德人不光在此唱歌彈琴,也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談古論今的場所。

承德避暑山莊的獅子林從開始就本著園中之園的宗旨,佈局自然,峰迴路轉,園內以假山疊石為主體,是外形仿蘇州獅子林最明顯之處。建築形式有廳、堂、殿、閣、亭、選、齋、堂20餘處,乾隆皇帝題額16景,星羅棋佈的散落在碧水與假山之間,構成一幅奇麗的圖畫,不似仙境勝似仙境。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文園獅子林地處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的東部,襟連清舒山館,與“水心榭”隔湖相望,建於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 年),佔地0.74 公頃。它東部是以假山為主體的獅子林,西部是以水池為主景的文園,合稱文園獅子林。其總體佈局宗法於元代畫家倪瓚的《獅子林圖》,庭院幽深,石峰玲瓏,具有典型的江南風格,素有避暑山莊園中之園的美稱。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南巡,自第二次起,每次必遊蘇州獅子林,對它的美景讚不絕口,並於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 年)在圓明園的長春園內仿建,翌年九月初具規模,乾隆皇帝認為圓明園的獅子林與蘇州獅子林相比是“宛若粉本此重臨”、“峰姿池影都無二”、“不可移來惟古樹”,兩者雖相差無幾,終有不妥之處。

於是在避暑山莊清舒山館前,度地復規仿之,避暑山莊的獅子林是取蘇州獅子林的意境,仿圓明園獅子林的神似,追求倪瓚《獅子林圖》的神仙境界的文園獅子林。它的平面構圖與清代中期蘇州獅子林極為近似。園內假山則就地取材,用北方的青石堆成,它雖不如太湖石玲瓏剔透,但都姿態萬千,形狀各異,頗具北方山石的雄壯渾厚之氣,有山洞、蹬道可通峰頂及各個亭子,園外的磬錘峰、羅漢山、園內的“南山積雪”、“錘峰落照”等景點一覽無餘。它克服了圓明園平地造園,橫向佈局錯落有致,縱向構圖平淡無奇的缺點,不但在橫向上著意刻畫,而且在立面上精心設計,層次分明,使人置身園內,處處美景如畫。

乾隆皇帝每次來山莊必遊文園獅子林,“隨景紀以詩”親題文園十六景於內。

文園的水由東部的鏡湖引至園中,水繞洞行,在“延景樓”處形成較大的水面後,向北經“吐秀亭”下假山後向西,形成落澗後經“過橋亭”進入西部“清閣”前較大的湖面,後經“虹橋”在“佔峰亭”腳下東流出水門進入銀湖,與山莊水系匯合。整個水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即可以觀水形,又可以聽水音,曲水多變,將水流的自然態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水池上有“圓洞臥波上,遙看一月如”的“虹橋”,“支架隨橋曲”的“藤架”,池邊“虛堂不設窗欞,使因納景滿庭。朝暮雲容水態,春秋草秀花馨”的“納景堂”,在“延景樓”內即可以聽到周圍的瀑布水聲與鹿呦聲,又可以觀看到山莊內外的景色,湖光山色盡收眼底。文園中的水池、假山、橋、亭、閣及藤架等再現了江南風格,與園外景色融為一體,乾隆曾贊曰:“何必江南羅綺月,請看塞北有江南。”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1 佔峰亭,2 清淑齋,3 磴道,4 虹橋,5 橫碧軒,6 清閣,7 高臺方亭,8 探真書屋,9 小香幢,10 門屋,11納景堂,12 延景樓,13小軒,14 雲林石室,15六角亭,16 圓亭,17長方亭,18 五柱亭。

文園分為三個院落呈品字形佈列:中院“納景堂”為封閉的小庭院,前設園門作為全園的陸路入口。西院“文園”以建築物錯落環繞水池,水景為主調,東南角上設水門作為遊船的出入口。東院“獅子林”則以疊石假山配合水體為主景,呈庭院圍繞建築物的格局。

當年皇帝遊覽文園,一般都走水路。遊船由銀湖駛過文園南面的小湖泊,從水門進入文園,停泊在清淑齋前面的碼頭,舍舟登岸,入敞廳清淑齋小憩,往西過虹橋至橫碧軒。

橫碧軒是文園的主要殿宇,東西向。西面出三楹抱廈,臨湖呈水榭的形式。坐在這裡西望,可欣賞銀湖之水景。

遊船駛過虹橋,停泊在清軼閣碼頭。清軼閣五開間二層樓房,從樓上南望可俯瞰文園之全景,園外之借景如羅漢山僧帽山等均歷歷在目。閣西北的小香幢二楹,高踞石臺之上,與其前的疊落遊廊圍合為小庭院空間。閣之東,經過水亭“過河亭” ,便通往東面的獅子林。

遊船到達水門若不入文園則舍舟登岸,往北經園門進入納景堂小院,再入獅子林。

獅子林以疊山之景取勝,山環水抱,磴道蜿蜒,洞壑幽深。兩幢建築物——延景樓 與雲林石室南北呼應成對景,四座形象各不相同的小亭點綴其間。這是蘇州獅子林的寫仿,也是倪雲林《獅子林圖》的意境再現,與北京長春園內的獅子林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文園獅子林復原圖

文園獅子林美景欣賞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文園正門西向,是面闊五間的門屋。屋後好溪水,跨水有拱形石橋。橋下的水往後回抱到兩頭盡處匯成。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文園獅子林春色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水門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納景堂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文園西北角假山之巔建有一座方亭佔峰亭,登臨此亭可俯瞰全園景緻。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橫碧軒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橫碧軒虹橋假山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虹橋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磴道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虹橋、橫碧軒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橫碧軒及佔峰亭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清淑齋遺址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凝嵐亭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曲廊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軒北凝嵐亭 ,亭下山體中空,為雲林石室。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東北角,另有亭式佛閣,叫做“小香幢”。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吐秀亭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湖山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魚亭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窗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探秘避暑山莊湖面上的巨大盆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