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每年多少泥沙入海?如上海的崇明島,每年面積還在變大嗎?

正能量139871676


長江每年多少泥沙入海?如上海的崇明島,每年面積還在變大嗎?


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已經有非常專業的數據了,據2018中國河流泥沙公報資料顯示,長江2018年的輸沙量總量為8310萬噸,較多年平均輸沙量的3.68億噸和近10年平均輸沙量的1.22噸明顯要少很多(如下圖)。

瞭解了上述長江輸沙量的實際情況,我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長江的輸沙量大小對崇明島面積增長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長江是世界大河之一,全長6300餘公里,年徑流量在8000億~10000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在8931億立方米,其長度和年徑流量在我國和世界上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被譽為“黃金水道”,同時由於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並流經了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水能資源十分豐富。

而實際上崇明島並非完全屬於上海市管轄,位於島上東北北端的啟隆鎮和海永鎮分別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和海門市管轄。

崇明島是我國面積第三大島(第一和第二分別是臺灣島和海南島),也是我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和最大的沙島,它的形成與長江泥沙的泥沙堆積密可分。


據統計,目前崇明島總面積為1267平方公里,它大約成陸於公元719年(唐玄宗開元七年)左右,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時間。由於受長江泥沙的持續堆積,現每年新增陸地面積約7500畝(5平方公里),按此計算,並且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再過50年的時間崇明島將於北邊的陸地(江蘇)接壤,也就是說屆時將大約新增約37.5萬畝的陸地面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長江主要流經我國的季風氣候區,氣候較為溼潤,並且流域內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流失相比黃土高原明顯要小得多,因此河流的年輸沙量相對較小,但不管怎樣受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和三峽水庫對於長江徑流量的調節作用和中上游水庫泥沙淤積的影響,不僅長江徑流量的季節性變化相對減少,而且受各大水庫(水利樞紐工程)特別是三峽水庫的影響,以三峽水庫和溪洛渡水庫庫區為例,分別淤積泥沙約為1.024億噸和7668萬噸,按泥沙的密度為2噸/立方米計算,體積分別為5120萬立方米和3834萬立方米。

除了長江沿途各水庫的攔截作用,流域內退耕還林等一系列關於生態環境的治理,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有所加強,水土流失率有所降低,這也有效較少了長江的年輸沙總量,被地表徑流沖刷到河道的泥沙少了,最終被帶到長江三角洲的泥沙量自然就有所減少,就崇明島而言其陸地面積的增長速度也相對變緩,就好比隨著我國黃土高原一系列水土流失措施的實施,黃河的含沙量明顯減少,這也是為什麼山東東營市的面積增長變緩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由於水土流失並不能得到完全的遏制,並且受地表徑流和植被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的作用強弱的影響,任何河流都有一定的輸沙量,我國的長江也不例外,在水流的作用下一部分泥沙最終被帶到河口三角洲沉積,長年累月就變為了陸地。


地理那些事


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島嶼,是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我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從長江流域來看,經過長時間的治理,退耕還林,生態環境正在迅速改善,河流泥沙也在減少,目前來看,還有多少泥沙入海呢?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50年來,長江入海的泥沙量是平均每年4.86億噸,而在90年代則每年不超過4億噸,2000年後則每年不超過3億噸,現在每年不超過2億噸。

從統計數字來看,長江入海泥沙減少了一半多,這麼多泥沙去了哪裡?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徑流量高達9600多億,徑流量這麼豐富,泥沙含量不會太少,加之地處季風區,降水變率大,洪水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大量泥沙會隨著河水沉積在長江主幹道上。

長江泥沙減少只能是生態環境的改變,地表徑流中因植被增多,植物根系攔蓄泥沙,河水中泥沙量才能減少,而長江流域因降水較多,生態環境變化不是很大,人類生產活動對植被的影響不象黃土高原那樣深刻,所以說進入長江主幹道的泥沙總量不會是減少很多,長江河口泥沙含量減少,主要還是因為三峽水庫原因給造成的。

由於三峽調控徑流作用,長江豐水期和枯水期界限越來越不明顯,泥沙沉積停留在了不該停留的地方。一些江段的水流速度降低,水靜則沙沉,大量泥沙沉入水庫之底,無法像過去一樣衝淤入海,這才是長江口泥沙減少的主因。

科學的說,長江中下游地區徑流變化小了,泥沙沉積在下游河道上,每年要耗巨資挖2千萬噸沙來疏浚航道,泥沙因人工清理河道沉積在崇明島也在減少,這並不代表崇明島沒有被泥沙淤積。

長江水日夜不停地攜泥入海,崇明島的擴張進程也一刻沒有停止過。依照目前的速度來看,該島每年增加約5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島嶼西北與江蘇之間最窄處不足兩公里。長江攜帶的大量泥沙加劇了河道變窄,反過來變窄的河道又遲滯了泥沙的流動,更增加了崇明島與北岸的接壤速度,面積還在擴大。

據統計,最多50年崇明島就要與北部的大陸連為一體,島北部河道被淤平,從此與江蘇連在一起,屆時成為長江口的一個半島,我國第三大島嶼也就消失了。


地理縱橫


崇明島每年都在向東延展,西部防塌大堤牢固,所以結束了西塌東漲的歷史,東漲而西不塌,總面積逐年擴大。

但由於長江上游綠化固土,減少了水土流失,長江泥沙含量減少,崇明島周圍水域泥沙沉積量減少,面積增大速度逐年減少。

西北角逐步向北擴漲,五十年後將與北岸的海門市聯接,成為長江口的崇明半島。蒼海桑田,大自然的傑作,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











瀛洲青松


長江,古稱江、大江、江水等,其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源頭為沱沱河;長度6397公里,為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為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約佔我國領土面積的20%以上;其自西向東流經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即西藏、青海、四川、重慶、雲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最後在上海注入我國的東海。四川宜昌和江西湖口將長江分為三段,長江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水流平穩,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長江有八大支流:即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其沿岸分佈著我國四大淡水湖:即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 屬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那麼,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第一長河,長江每年有多少泥沙入海?而上海的崇明島,每年面積還在變大嗎?
長江年攜帶泥沙量跟黃河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原來黃河每年攜帶泥沙量為16億噸,是長江的四倍。建國以來有據統計,1949年至1984年,長江年攜帶泥沙量為4.86億噸,而1985年至1999年年攜帶泥沙量降為3.35億噸,主要原因是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保護措施得當,大面積植樹種草,環境得到改善,加上三峽大壩的建成,“攔截”了大量泥沙下瀉,而且長江年攜帶泥沙量還在繼續減少,近十年則減少至年攜帶泥沙量為2億噸左右,可見我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效果明顯,人們都說長江水變“清”了。


長江口有我國第三大島嶼,典型的衝擊而形成的島嶼——崇明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其大部分屬於上海,只有北部小部分屬於江蘇省。面積1200平方公里,人口約82.15萬,海拔高3.5~4.5米。其形狀如一條“春蠶”,東西希長,南北狹窄,已有1300歷史。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溫度適中,植被茂盛,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方典型的“魚米之鄉”。

島嶼按成因可分成: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沖積島四大類。而崇明島是我國典型的衝擊形成的最大島嶼。衝擊島,顧名思義也稱沖積島,由於它的組成物質主要是泥沙,故也稱沙島。沖積島是陸地的河流夾帶泥沙搬運到海里,沉積下來形成的海上陸地,多出現在河口、大海中陸地附近地區。



崇明島,已有1300年的歷史,其形成與長江江口的演變緊密相聯 ,“滄海桑田”的變化,崇明島已經“物似人非”,此島並非當年的那個島嶼了。而上海陸地面積的62%來自長江泥沙的堆積形成,且上海陸地面積還在不斷擴大,速度為每年5平方公里左右。拿崇明島為例,從建國到現在島嶼面積擴大了一倍左右還要多。由於長江還在不斷攜帶大量泥沙入海,到了入海處,河水速度變的平穩,攜帶泥沙能力大大減弱,大量泥沙仍沉積於長江口至杭州灣北岸一帶沉積,也就是崇明島北部和東部,其中東灘以每年100餘米的速度向太平洋方向推進,而島嶼北部預計50年後會與北岸陸地上的南通市接壤,到時候崇明島將變成半島,而非一個衝擊島嶼。



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發源於青海念青唐古拉山脈格拉丹東峰西南側,在上海崇明島以東流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省份。

長江流域圖

根據統計,每年攜帶至入海口的懸沙總量平均值為4.32億噸(1950—2000統計數據),同時長江入海泥沙量正在逐年減少,由每年的四億噸減至每年兩億噸。

長江攜帶來的巨大泥沙量,大部分在入海口處沉積下來,形成沙洲,這些沙洲不斷的擴大面積,最終連成一片,將長江的入海口不斷的向前推進。在春秋時期,長江入海口還在今揚州一帶,到現在,長江入海口向前推進了約200多公里。

在今天的長江入海口,形成了我國的第三大島嶼—崇明島,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

崇明島地圖

崇明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島嶼,從初具雛形到形成如今的規模歷經了約1300餘年。崇明島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我們來追溯一下,這得從它剛開始發育說起。

在唐朝武德年間(公元618—625年),在今呂四一帶,出現了兩個沙洲,兩洲之間相隔70多里,分別名為東沙、西沙,這便是崇明島的最早雛形。到宋代天聖三年(公元1025年),東沙西北向發育了姚劉沙(沙洲上有姚劉兩姓,因而得名),並逐漸與東沙接壤。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姚劉沙西北隔水約50裡處,三沙漲出水面。

至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先後有營前沙、馬駝沙、張蒲沙等10餘沙漲出水面。到元末明初,東沙在水流沖刷下坍沒,西沙坍沒所存無幾,三沙北部繼續增加,姚劉沙南部坍沒北部增漲,逐漸與三沙接壤。

明洪武《蘇州府志》崇明縣界圖

明洪武《蘇州府志》所繪崇明島拓展圖

明朝建文元年到明末,水面相繼漲出了馬鞍沙、陳恩沙、高明沙等30餘處沙洲。明朝嘉靖初年到清康熙末年(公元1522—1722年),姚劉沙與三沙坍沒,西沙、陳恩沙等相繼消失,平陽沙先是大漲然後又坍沒,長沙與坍沒的平陽沙及周圍的吳家沙、響沙、南沙等連接成片。至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崇明島在眾沙洲的增漲坍沒中連成了東起高頭沙西至平洋沙,長200餘里寬40餘里的沙洲島嶼。

明正德《崇明縣誌》崇明島示意圖

在清順治、康熙年間,又相繼出現了日隆沙、永安沙等30餘處沙。一直到清朝末期,總共存有60餘處沙。由於在流水和潮汐的沖刷下,崇明島局部曾多次發生崩塌,導致歷史上崇明縣制所經歷五次搬遷。清光緒年間,在縣南筑石壩,自南門港向東經青龍港至壽安寺,向西至施翹河口,這才制止住兩岸的坍勢。

清乾隆《崇明縣誌》崇明島示意圖

崇明島西部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又有老鼠沙、開沙等形成並靠岸,解放後經圍墾形成今紅星、新海、躍進農場和新村綠華地區。由於長江攜帶來的泥沙還在不斷堆積,崇明島現在每年還在以新增5平方公里面積的速度在增長,預計未來50年內,崇明島北部將會與今江蘇啟東、海門兩市接壤。

崇明島面積的增加不僅是長江帶來的泥沙的堆積,還與人為的圍墾、上游水利設施興建、水土環境的改善有關。最近幾十年,崇明圍沙造地成果顯著,增加了很多土地。水利設施的建設使泥沙更多的沉積到了河道,可能導致河床的抬升。入海泥沙量減少,導致水下三角洲向內陸倒退,海水倒灌長江口的現象越發的頻繁,海水倒灌對上海地區的飲用水質量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因此,人類在發展的同時,還得考慮環境的保護,才能和自然和諧共處。


知趣瞭然


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你,現在長江的入海洋的泥沙同二十年前相比,完全可以勿略不計!

首先是全長江流域的植樹造林綠化環保工程,大幅減少了水土流失!

其次是三峽工程庫區以上的流域的大規模的退耕還林工程,加上幾十項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節節控蓄沉澱,全面的阻斷了泥沙流入下游!

根治泥沙方案:開展全流域的泥沙清淤和泥沙迴歸耕地,有計劃的用作建築用沙!


綜改1


崇明島六十多年時間增加了約700平方公里土地。解放初期崇明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現在超過1200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