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上網課比平時線下授課增加了多少工作內容?

蘇楓櫻


對於學生來說,今年的寒假應該永生難忘,因為學生們遭受了網課的洗禮。

“樓上的不要再跳繩了,我的孩子在直播上課。樓上的說,我們也在上課,上的體育課。”這個段子,近兩天活躍在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

對於網課,很多家長已經亂成一團,很多老師也反饋由於網絡信號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直播延遲,總沒有一個頻道之上。關於網課家長們哀聲一片,無數個家長開始就叫停網課;在朋友圈及微信群裡,這樣的言論也是見怪不怪了。

在這裡,作為老師要說一句:工作量多了不止一點半點哦。工作量主要體現在:

一、線下課程,上完課老師就沒事了,剩下時間自己安排。線上課程要準備課件,要準備課程鏈接,要準備直播或錄播設備,要通知家長。真的很麻煩啊。效果不好老師們還要再想辦法給他們開闢(增加)一些特殊學習方法和資料。

二、線下上課,老師可以一週改一次作業,一次交3天的作業,一次性批改一週的。因為學校有常規檢查,學生作業本的作業一週三次,數量不夠,批評。線上的話老師就不能這麼偷懶了吧,每天早上發出去電子版作業,等學生交上來也要到晚上10點左右了,有人交就要去看去點評,那個app一天點開二三十次還解決不了問題。

三、老師們還要每天把學生的學習情況截圖發到群裡。群裡天天都是圖片,各種圖片。現在工作群除了表格就是圖片,家長們不一定都有條件上網,也不一定都有時間隨時反饋,把設備給孩子吧,怕一天時間有很多時間是用來上網遊戲的,眼睛也吃不消哇。

所以,網課對於老師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因為老師都習慣站在課堂上,突然讓老師變成主播,難度非常大。將課堂搬到電腦上,將黑板搬到屏幕上,老師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當然,老師都是敬業的,這些困難都可以克服。但是,如果老師辛辛苦苦上網課,最後卻沒有好的結果怎麼辦呢?把學生教成了“夾生飯”怎麼辦,難道要把責任推卸給老師嗎?反正絕大多數老師想去上課,面對面講課那種。既然消極對待無一利而有百害,還不如換一種心態,給孩子創造一個正能量的家庭改造和學習方式,少講一些課本知識,多學習一點課本之外的如衛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吧。


創新思維100講


教師網上授課比平時授課工作量我覺得應該是增加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方面教師現場授課,他需要準備的材料非常多,以前採用面對面授課,那麼只需要備課,面對學生就好交流,網上授課之後呢,你不光需要準備你的,還有材料,還需要進行準備課件以及你直播時候需要用到的一些設備。

還有對大部分的教師來說,網絡設備還有技術性的東西很多人是不會弄的,特別是老一批的教師,對於多媒體他們可能從來沒有面對過鏡頭,可能會有一定的膽怯,不能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不能清晰的把知識點展現在屏幕面前。

第二,佈置作業也是一個較難的點,佈置作業也都是通過網絡的形式發送到嗯學生家長或者家長群裡面,造成很多家長不會看信息,會有一定的遺漏。

第三,批改作業也成為他們最大的難度,通過網絡提交那對學生的書法寫字得不到提升。如果是通過作業反饋照片的回傳,那麼教師的業務量更加增大,每一張照片批改好之後呢,還要重新回傳過去。

總之我覺得在廣大農村地區網絡上可是根本行不通的,技術設備不支持,這是這很重要的一環,就像很多不專業的老師根本做不了網絡直播授課。


鄉村教師小錢


疫情當前,網絡授課掀起了史無前例的熱潮,網絡上也是眾說風雲。當然也使家長、老師、學生苦不堪言。

因為現在還處於寒假,還沒有正式開學,所以我們學校還沒有開始新授課,只是在網絡上觀看一些複習課視頻,排了具體的作息時間表。

老師主要做以下工作:

1.每天監督學生按時起床,QQ群發照片打卡,統計人數。(遲到的,未到的)

2.統計每堂課開始後發到群裡的截圖。

3.和學生一起網絡在線學習。實時截圖發教研組群裡,組長統計。

4.結合當天課程內容通過QQ佈置作業。

5.通過QQ收孩子作業圖片,要有兩句話的評語,給等級形成表格,統計交作業人數,未交的(還要電話家訪問清楚原因),截圖發工作群。我帶兩個班化學,共86個學生,完成這項工作得三個小時。

6.還安排了晚自習,老師要在線答疑。

7.每天固定時間量體溫上報,班主任老師還要統計一個班的學生體溫情況,形成表格上報。

8.每週要利用網絡在線和學生開一次班會,和家長開一次家長會,討論交流孩子在家學習情況。

9.每天都在手機上下載各種APP進行學習,為開學了以後直播課做準備!

10.每天備一課時新學期授課內容,拍照發教研組群。

11.每天學習新課程標準,抄寫不少於200字內容拍照發教研組群。

12.每天閱讀教育專著或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籍,手寫200字心得體會,拍照發群。

13.每天練習鋼筆字,拍照發群。

14.每天普通話練習15分鐘,語音發群。

15.每天隨時各種排查,統計表格立即完成。

還沒開學,我就要掛了[流淚]

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大家的生活都能迴歸正常!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瑾嫣默


往年的正月十六,寒假正式結束,中小學就正式開學了。家長和孩子就開始忙碌起來,吃飯上學,堵車著急,上課作業,進入一個緊張又有序的節奏中。疫情突發到來打亂了好多行程和安排,教育也是如此!

"停課不停學"號召出臺後,各地教委紛紛響應,老師們迅速做好準備,家長們表示配合。當然,我們也對"知識經濟"這個詞多了深層的理解和體會。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七八歲的娃娃,大家都拿起了手機,重新認識它的強大功能,不再是盲目的刷屏。大家的關注從京東轉向了釘釘。

那麼老師們的工作量如何呢?實話,並不輕鬆。那麼老師們忙些什麼呢?

首先,準備階段——備課依舊。按照按照教學進度,有條不紊的安排課堂。而且沒有了大黑板,所以課堂需要濃縮精華,講的都是硬核知識。編寫教案,對老師們是輕車熟路。

接下來,這項工作可不輕鬆。那就是軟件的應用。在權衡了各個線上教育軟件的利弊後,多數學校,鎖定了釘釘。不得不說阿里集團好強大,功能涉獵廣泛啊!這個軟件,好多老師也是第一次聽說,先按照學校要求下載下來。好多老師下載兩個,電腦一個,手機一個。接下來是應用的問題。有的老師找直播按鈕就是半天;有的老師講完一節課,很投入,結果沒連麥,學生沒聽見啊;還有的老師開直播時,家人過來聊天的表情包也看見啦。總之,前兩天,千頭萬緒,狀況百出。但這兩天平靜下來啦。但咱們老師們有七十二變,迅速調整好狀態,逐步進入正軌。不得不佩服老師們的學習能力!

其次,打卡點名和作業提交環節。好多繼續用微信的老師,有要求扣1的,有要求喊到的,還有接龍的,五花八門,熱播非凡。最後是作業提交,一個孩子就提交好幾張圖片,五十個孩子提交,老師們直呼內存太小了。後來,發現釘釘那個"家校本"功能太好用啦!自動統計!

最後,感謝我們生活於這個網絡時代,確實方便了生活,也方便了教育。特殊時期,既然不能外出,那就修煉內心,提升自我。老師們學到新的技能,也能在朋友圈炫耀一下,我們類並快樂著!



愛尚歷史history


當然會增加很多的,但這也要視情況而定。那就是看老師的,計算機使用能力了。如果水平高,那基本上就是輕車熟路,也沒什麼增加的。但是如果計算機水平差,那就增加太多了。比如課件製作,直播軟件的使用,以及設備的調試,作業網上批改等等。

上網課時,老師不用進行課堂管理,可以專注於知識的講授,從這點來講,教師應該更輕鬆點。當然學習效果,那就全看學生自覺了。但願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程哥慢說


老師網絡上課得準備以下的工作:

1.寫好教案:利用時間備課,寫好教案,這是上課的前提工作;

2.解答學生問題:學生的疑難答題,老師得耗時回答一個個問題,但卻不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的效果!

3.與學生交流的方式:學生的定力難以長期堅持,和學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得新鮮多樣,吸引學生的興趣;

4.作業的批改是一大難題:每個學生傳過來,有錯沒得在本子上批閱,只能告訴學生錯哪裡!

5.學生的學習活動時間:家長和教師得協調好上課的時間,得監督學生看視頻學習,學生的自覺性以及多久活動後再學習……





前行的生活記事


如果是專業的有經驗的網課老師自不必說。如果沒有上過網課的老師,需要做好硬件準備和軟件準備還要具備正常課程內容。1,電腦和網絡硬件甚至手寫板等。2,安裝好直播軟件。3學會如何使用和控制軟件。4,電子課件或者和手寫板匹配的課程資料。準備好所有事項後,感覺能開課了,但是劃重點:做好使用和管控應用。防止不可控的在線因素出現。比如斷網掉線,甚至病毒廣告。最近被警告的一個老師由於在線課程事故被處分,原因竟然是病毒廣告彈出造成不良內容出現。現在一般不經過處理的電腦是不能輕易使用直播的,各種彈框和廣告無法控制。以上只是我直播經驗,有需要交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全民抗住疫情


增加的工作如下:1.教師必須熟悉網課的操作流程。包括各種學習平臺,如釘釘 、騰訊課堂等。2.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沒有平時線下清晰,需要教師通過微信群,QQ群進行溝通交流。


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因為防疫情,學生延遲開學,老師一般在家提前一週備好課,做好下週的學習計劃,年級負責人彙總本年級下週的學習計劃,每天發學習任務通過微信群,家長在晚上上傳視頻或者照片到微信群,老師點評批改作業,老師每天網上工作量比平常多了很多。


三陳


增加的內容有以下方面:一是必須熟悉和掌握網絡平臺的操作方法;二是不斷提高線上教學技術問題的解決和應變能力;三是探索線上師生互動及學情把握的新方式;四是思考建立線上學習成效評價的方法和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