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平安度過產後抑鬱期?

l林爾枝


這幾年,關於女性產後抑鬱事件的報道越來越多,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00萬孕婦,其中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達10%-15%,也就是說大約10個產婦中至少有一個會得此病,也幾乎同等數量的女性,在產前也會出現抑鬱的症狀。

產後抑鬱從哪裡來

1.自然生理的變化:在分娩的過程中,媽媽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發現,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泌後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鬱。

2.生孩子的經歷:生產過程引起過度的害怕和驚慌,尤其當生產過程中遭遇了自己和孩子的病痛,媽媽的情緒就更容易低落。

3.生活模式的變化:新成員的到來,讓新手父母們突然要面對一些之前從未經歷過的生活變化。餵養,哭鬧,洗澡,睡眠.....各種挑戰,新媽媽更是要24小時待命,幾乎要完全放棄自己的個人生活。

4.家長關係的變化:有了孩子以後,很多家庭成員也會介入小家庭的生活,比如祖輩參與孩子的照料。這使得原本一對夫妻的關係,一下子變得非常複雜,新媽媽可能同時要面對幾個家庭成員以及給出的意見。這本身就是一種消耗。

5.放大的“母親”形象:

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傳統文化或社會輿論,經常給“母親”帶上無比高尚的光環,似乎所有定義“母親”時都是“無私付出”的一個角色。這也使得很多新手媽媽,無形中把壓力賦予給了自己,如果哪點沒做好,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個稱職的媽媽。

<strong>


如何平安度過產後抑鬱?

1. 請把感受說出來:如果新媽媽感覺自己莫名的難受,不高興,這時一定要找到一個人,他可以是伴侶,家人,或是朋友,但他一定要靜下來聆聽你的傾訴,坦然的,無所顧忌的把自己的苦楚說出來,哪怕是大哭一場,也是一種治癒。

2.請接收大家的幫助:當然如果媽媽自己想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接納幫助,既是一種放鬆,同時也是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管理生活。

3.不要回避一切:有了孩子以後,不代表你的生活就被封鎖了。請積極與他人交流,分享你的快樂與痛苦,當新手媽媽不斷收穫反饋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很多女性情況都是這樣的”這時你也就不過於苦惱了。

4.適度運動 :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這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寶或者煩心的事情上,更是可以使體內自動產生快樂元素,使新媽媽的心情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

5.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新媽媽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睡個覺。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寶安然入睡時,新媽媽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睡睡,哪怕是閉目養神呢。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你的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了新媽媽寶寶的好覺。

6自我心理調適:有了寶寶後,新媽媽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對自己、對丈夫、對寶寶的期望值也會更接近實際,甚至對生活的看法也會變得更加實際,坦然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新媽媽擺脫消極情緒。

7.每一天對自己關愛: 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看書、聽聽音樂等,在自己的愛好中忘記煩惱。即使身為媽媽,也應該積極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積極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積極豐富自己的知識、積極培養自己的愛好,這些行為都會慢慢把“自我意識和價值”塑造起來。

8.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如果新媽媽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症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類藥物,不要輕視抑鬱症的危害性。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是一種心境狀態。只要瞭解抑鬱症起病的原因,從多方面加以預防,是可以避免的。這個時代對“媽媽”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要你美麗動人產後迅速恢復身材,要你育兒職場兩手抓兩手都要緊,還要你時刻陪伴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冰心說過“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希望所有寶媽都有“愛”與“情”相伴,希望社會給予女性尤其是孕育期的女性更多的關注和關愛,避免產後抑鬱悲劇的發生。


兒科醫生鮑秀蘭


產後抑鬱除了生理上的變化,更多的是來自心理上的原因。家人的忽視,初次當媽媽的手足無措,稍有不滿就會出現的來自家人的質疑和埋怨……不知道哪件事,會成為壓垮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溝通變得極其重要。多溝通,才能有理解。不溝通,剩下的只有誤會。有效的溝通,是心平氣和,就事論事,不帶情緒的。

其次,是藉助外界事物,轉移注意力。找志同道合的密友傾訴,找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做些有趣的事情。至於帶娃,做不了的事情,暫且放下來,也不會怎麼樣的。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尋求幫助。如果丈夫、婆家和孃家人都無法理解,自己又不知如何跟密友傾訴,那麼,看心理醫生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除了得到專業的幫助以外,也可以確診病情對症下藥。畢竟有些產後抑鬱,是來自身體激素和大腦分泌,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的。

記得有個產後抑鬱康復後的媽媽跟我吐槽過,看心理醫生好貴啊。我回復她說,比起你的命來說,一點都不貴。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


豆媽說育兒D


生完寶寶一瞬間角色轉變,一家人都適應的過程。可能家人原來對你的關注度一下子都給寶寶了,你不舒服還覺得這麼嬌氣,自己要及時調整好:1、自己是媽媽了,要堅強一點,身體虛弱是暫時的;2、心情煩躁的時候,要第一時間跟家裡人溝通,最好是跟老公溝通,先傾訴再看看是否需要下一步的幫助,比如婆媳關係是否有點緊張,寶寶剛出生很多問題是否不會處理,自己的休息時間是否充裕等都要進行一個溝通;3、要有一定的自愈能力,轉移注意力,注意休息恢復是首位,其次是看看書看看喜劇買買漂亮的衣服,讓自己高興起來哦,加油!


義凡媽媽咪呀


沒有如何,能抑鬱就是有問題了,問問自己遇到什麼問題了?有沒有解決辦法?其實無非就是沒人幫著看孩子,丈夫婆婆不關心?吃不好睡不好之類的。是問問自己。如果你抑鬱了,會有什麼後果。別人會難過幾天?孩子怎麼辦?所以,自己想開比什麼都強。經濟能力尚可的話找保姆月嫂幫自己,經濟不好的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孩子睡你睡,家裡髒亂差一點死不了人的,大可不管。孩子吃奶睡覺比較好伺候。自己才最重要,沒人做自己點外賣,什麼好吃點什麼,想吃什麼點什麼。孩子睡了你也睡。其實你發現真的太簡單,只是你自己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