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讀書和讓孩子快樂成長,小學期間,你怎麼選擇?

愛吃愛喝做美女


最近央視詩詞大會,裡面好多孩子,詩詞量遠超成人,他們讀了那麼多書,背了那麼多詩詞,你感覺他們辛苦嗎?

如果你家孩子還小,在讀小學低年級,那我可以告訴你,讀書和孩子快不快樂並不衝突。

如果孩子已經大了,那真的是兩難選擇。

先說第一種情況,如果孩子還小,10歲以下,孩子還沒進入青春叛逆期,需要學習的知識也比較少,孩子的認識完全受父母影響。如果家長經常給孩子灌輸讀書好,書中有很多知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學知識長本領,長大後能造飛機制造機器人,能遨遊太空……引導孩子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孩子會認為讀書是件很快樂的事,家長也要經常抽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感受閱讀氛圍,感受浩瀚的書海。親子閱讀,還能增加親子互動,讀同一本書,和孩子一起探討主人公的命運,增加親子感情。

如果孩子大了,從小沒有培養好讀書學習的好習慣,孩子又進入叛逆期,那真的很愁人。你逼急了,孩子跟你鬧彆扭,你不說吧,孩子成績慘不忍睹。

你可以帶孩子去高鐵站和普通火車站去看看,讓她看看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衣著舉止上的差距!帶他到偏遠農村看看,帶他去工廠看看,坐辦公室的白領和一線員工,從內心觸動他,只有讓其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改變態度,用心學習。

孩子都是貪玩的,缺乏自我約束,如果家長不逼著他,可能青少年時期玩得很開心,但長大步入社會,要摔多少跟頭,才能彌補青少年時期缺失的課程?

鋼琴家朗朗曾在節目裡說過:很感謝爸爸小時候逼我練琴。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還是要逼著他多書多學習!





加油兒女初長成


這兩個問題真的一點都不矛盾。知識能改變命運這是大家都認可的。尤其在這個時代知識的重要性不必多說。

那麼我說說幾個案例。我見過一個"神童"他小時候媽媽就逼著孩子學習。5歲學習就要學習到晚上11點。不學習還要捱打。當然學習效果達到了家長的要求。三年級的時候進行跳級到五年級。這樣到了初中。孩子一個偷懶。家長沒有發現。孩子覺得不學習太好了。簡直是天堂。這個孩子最後厭學了。打也沒有用。結果可能而知。

另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孩子有兩個姐姐。父母都是農民。父母知道學習上幫助不了什麼。但是父母給講道理。希望孩子以後不要是農民。父母給孩子買各種書籍。他們的屋子裡隨處可見書本。從小這個孩子的學習氛圍就很好。他也愛玩。但是他知道學習時間就要學習。如此這樣。這個孩子最後考上了清華大學。

很明顯。第二個孩子學習中也得到了快樂。和別的孩子擁有一樣的快樂童年。只不過他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學習沒有讓他痛苦。反而能快樂學習。也有學習的主動性。有好的學習習慣。

看到這裡您應該知道。學習和快樂並不矛盾了。主要看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如何正確引導和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良策之師老馬


我選擇逼孩子讀書!

沒別的辦法!對於沒有背景沒有靠山沒有錢沒有人脈的普通家庭來說,我只能選擇逼孩子讀書!

讀書不一定能保證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但一定能給孩子在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

從孩子開始上小學一年級,我就告訴他,上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未來的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裡面,你必須努力一刻不停的學習,讀書,抄寫,背誦,做題... 看動物世界的時候,我跟他說:你看,小熊要跟著媽媽學會追,打,撲,撕咬...這些都是長大後離開媽媽,獨自在森林生存必須要學會的技能!而你上學去也是一樣,你現在辛苦學習的也是你以後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的能力!你不一定能學得最好,但是你一定要把該學的學會!

不要去相信那些什麼誰誰誰沒什麼文化但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了錢,那些什麼誰誰誰也是小時候很窮沒錢讀書但還是憑著勤勞成了優秀的人... 不要自己哄自己了,那些誰誰誰都只是個列,於千萬人中只出一個!而剩下的那沒讀書沒讀好書的千萬人,依然窮困潦倒,依然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改變生活環境!

好好看看自己周圍,那些曾經努力讀書的,是不是多數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至少他們擁有了更多選擇工作的機會!

所以,對於現在還沒有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的孩子,在讀書這個問題上,是不能放鬆的。不是一定要他最好最優,但是千萬不要說什麼快樂教育放任他隨心所欲,更不要說什麼孩子還小慢慢來,等你家孩子睡醒了,可能湯都讓人喝光了!


聆夕聽雨


經常聽有些家長說,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見不得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罪。在這種思想下,讀書也成了他們的敵人,孩子背書、寫點作業,他們很心疼,認為是逼孩子,這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陰影。

我認識一個學生家長,他自己小學文化,幹個體,有點錢,他的孩子是班裡鐵第一,倒數,各科二三十分。他告訴我,他特別關心孩子,每天都要問問孩子,你快樂嗎?

我想說,這個世界是講平衡的,甘瓜苦蒂,二三十分的成績下,能快樂到哪裡去?


藍藍的天快樂一生


我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我不會逼孩子讀書,但是我會陪孩子一起,引導她讀書,讓她覺得讀書其實也是一種快樂的事。

一、為什麼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嘻鬧的浪娃娃;童年是純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

童年只有一次,我不想我的孩子童年因為我成天叨叨,變得死氣沉沉,沒有活力。

之前跟朋友聊天,我說:“我想給孩子報舞蹈班”,朋友說:“她就沒想那麼多,整天上班見多了,覺得健康長大就行了,其他無所謂”。

回家我問老公,血液科幹嘛的?老公說:“血液科去的一般都是白血病孩子”。我恍然大悟,其實不光是我朋友,就連我老公也經常這麼說:“健康長大就行,學習就順其自然吧”。

所以,我不想逼孩子做她不願意的事,我家上幼兒園一年半,作業想做了就打卡一次,不想做也無所謂,尊重孩子的意願。

二、逼孩子讀書,人在心不在,學習也沒效率。

常言說:“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大道理誰都懂。但是逼孩子學習,就像趕鴨子上架,雖然看起來在學習,但是心思還不知道在哪裡,與其這樣還不如換個方法。

我有一次也是,因為答應老師參加“識字大王”活動,但是孩子就是不配合,一會玩玩具,一會跟弟弟玩,我越逼她,她越跟我唱反調,後來索性我不管了,她自己玩一會,覺得沒意思,就找我了。正好我帶著她一起認字,效率真心高,因為平常在幼兒園學過那些字,3歲多不到2分鐘就把50多字唸完了。

三、與其逼孩子學習,不如改變策略,讓孩子主動學習。

我老說:“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並不是說:“就不管了,由著孩子自己來”我會選擇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榜樣,比如我會拿著孩子繪本,故事書看。孩子一看我在看書,立馬感興趣的跑過來,有時候給我講,有時候讓我給她家講。好的習慣就是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有了好習慣,不用大人逼,孩子也知道自己讀書。

但是現在,畢竟孩子小,還分不清讀書有什麼好處,不讀書會對自己以後生活帶來不便。所以,我們大人最好能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問題,與孩子交朋友,引導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麼也就不用逼了,孩子自己就會主動學習。

我想念我的童年時光,無憂無慮,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不會逼她學習,我要改變她,讓她主動學習。


嘟寶媽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全選】

選擇快樂讀書,快樂成長。

第一,讀書和快樂成長不是敵人。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快樂讀書,快樂成長。

我們讀了書,我們就“苦”嗎?

顯然不是,讀書不會苦。

苦的只能是“努力”。不想努力,不想認真,不想完成任務,老師批評,家長教育。

所以孩子就感覺讀書苦不堪言。感覺不快樂成長了。

小孩子都有畏難的、懶惰的情緒。這個時候就需要體現我們老師和家長的作用了。

我們的作用應該是給“讀書”包上糖衣,讓孩子甘之如飴。要教育引導孩子。

良藥苦口,但有了糖衣以後,又有多少人會害怕吃藥呢?

我們應該努力做到,讓孩子努力讀書,快樂成長。

第二,什麼是快樂成長?

我不明白快樂成長的標準是什麼?是天天吃喝玩樂嗎?

我認為不是。快樂成長,應該是等孩子成年以後,回憶起小的時候時,不會因為小時候未努力讀書學習而悔恨,不會因為小時候天天吃喝玩樂而懊惱。

第三,如果孩子讀書用“逼”,說明家長真的很無能。

當家長,雖然不需要考證。顯然合格的家長也是需要一些必備的技能的。

這些必備的技能裡,至少應該有一條:會引導孩子快樂讀書,快樂學習😊


賽老師初中數學


其實這是一個讓人矛盾的問題,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我一直讓他快樂學習,並沒逼他學習以及參加太多的興趣班,慢慢的我發現了一些他和其他小朋友的區別!

和其他小朋友相比,他的笑容是最感染人的,快樂是他最矚目的標籤,和每個小朋友都能成為朋友,即使那個朋友不是同班同學也沒關係。語言發展能力不錯,說話頭頭是道,邏輯能力強得讓人吃驚。自理能力不錯,能自己乾的就自己做,幹不了的也會向別人求助,還會觀察別人怎樣做,下次就會自己做手了。

優點突出吧!可是缺點也同樣讓人頭痛!只都自己感興趣的事用心,導致他的學習能力有很多不足。畫畫沒一幅是完整,字也會不多,兒歌不喜歡唱。導致他成為老師的老大難。

不過,現在我慢慢引導他,糾正他的問題,各方面的問題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個人感得讀書不能逼,越逼越往壞的方向走。適當的自由,適當的保留孩子的天性,他會有很優秀的特點特長養成;適當的引導會讓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長。


笑忘行者


法國教育家盧梭有句經典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裡,就全都變壞了。據此,他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的主張:

教育必須按照兒童自然的發展順序來進行,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不過早地讓兒童學習他們難以理解的書本知識,也不讓他們接觸或牢記根本弄不清含義的道德原則;讓兒童自己在活動與交往中去體驗行為的結果。

自然主義教育後來在中國的素質教育運動中被一部分人曲解了,陷入了“快樂主義”和“放縱主義”的泥淖。一味地遷就孩子的脾氣、喜好和感官愉悅,更有甚者,隔代監護的爺爺奶奶們看著孩子耍脾氣、任性、罵人,反而覺得好玩、可愛,對於買東西、玩手機等方面的要求更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滿足開心了,大人也就安穩高興了,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小皇帝”、“小公主”。這樣的孩子到了學習階段,難以習慣和接受學習需要的意志努力和安靜自律,於是,成年人就許諾交換條件,當交換條件不靈的時候,就開始哄或者打,但這時往往都難以奏效了。

“自然主義”,遵循兒童成長規律,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不要拔苗助長,超前教育,也不要用成人化的要求去規範他們。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告訴我們,兒童處在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所以成年人對待孩子的教育通過柔聲說話、肌膚親暱、益智玩具、共同遊戲、操作體驗、指導示範等方式。對於孩子的無理取鬧和任性要求,要給予限制,由其哭鬧,之後再告訴孩子道理,延遲而有限度地滿足要求。

讀書時抗拒畏難,不是一味強迫就能解決的。

如果是知識學習的問題,那就多幫助輔導,循循善誘,在過程中時不時地鼓勵和激勵,對於孩子努力後完成了任務要及時肯定表揚,使孩子獲得葉瀾教授所說的“內在的歡樂”。如果是貪玩好動所致,那就施加一點限制,多督導陪伴,榜樣示範,許諾完成學習任務後可以自行玩耍,但是要記住,不要許諾不健康、不合理的要求。經驗和常識告訴我們,工作和學習之後的玩樂放鬆,是最令人舒服和快樂的。孩子有了這樣的體驗,往往在學習的時候會更加積極賣力。

到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和方式,也是依據孩子身心階段性特徵安排設計的,所以不要認為學習是苦差事。相反,科學合理的施教,勞逸結合,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孩子情智發展,孩子就會不斷體驗到學業進步所帶來的快樂和自信。

注意,不要用絕對的標準要求孩子,不要以犧牲孩子興趣和健康為代價,要注意體察孩子優勢智能和學習能力,幫助孩子揚長避短,激發孩子熱愛學習、以苦為樂,做到真正的健康成長!

希望我的分析建議對題主能有所幫助。

親們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呢?歡迎留言~~


致思遠達


孩子三歲進幼兒園到研究生畢業25歲共22年的時間,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和構建獨立人格。

這個過程中如果輕鬆的優秀,他們將大概率擁有正向善意幽默的三觀,如果努力變優秀,他們會穩重有擔當有責任感,如果努力之後很平凡,不悔此生的他們會淡泊名利心境平和,不努力可以非富則貴的是祖上顯靈,極少數,不在討論之列,如果沒有顯赫家世不努力通常的結果都是貧病黃賭毒娼…,所以要不要孩子努力讀書呢?每個階段人生都有任務,完不成任務的所謂快樂不是掩耳盜鈴嗎?走出父母的庇護,哪一種快樂不是自己努力獲得的?

不能幫孩子想辦法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嗎?一定要繞開人生的任務去享受快樂,這些少年時拖欠的任務對孩子一生的懲罰年邁的父母都無力承擔,你這不是禍害自己的孩子嗎?老話早就告訴我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不知道怕的話多看書,或者多看法制節目,看罪犯的成長軌跡。

人生的方向只有上升和墮落,真的沒有第三種的。



姑娘昔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問題很容易讓我理解成逼孩子讀書孩子就不快樂,不逼孩子讀書孩子就能獲得快樂。我個人認為逼孩子書和讓孩子快樂沒有什麼關係。

首先,孩子都是在學校進行學習的,在學校當中老師也好,他的同學也好都很容易根據一個孩子成績的好壞對孩子進行評價。往往好的成績能帶給孩子很多榮譽和成就感,孩子也會很快樂。

其次,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上進心的,孩子更是。可能孩子這一段時間學習有點落後,學習上吃力,慢慢的學不會,這時候孩子形成了一種習得性的無助,更甚者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開始自暴自棄起來,學習就會痛苦。作為家長,我們放任不管不是毀了孩子嗎?

最後,我們可以慢慢的引導孩子學習,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讓孩子慢慢的接受學習。慢慢的從學習當中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感受的學習的樂趣。

總之,快樂的源泉很多,孩子在學習上或許會感到痛苦,但是生活中還有其他,他的興趣,愛好,一家人的相處,媽媽的溫柔安撫,爸爸的誇獎,都會讓孩子快樂!

不學習不是孩子不快樂的根源,但是學習確是孩子成長進步的基本。不學習我們又要如何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立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