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有叮囑“封門”先寬慰 暖心社區書記帶隊“打怪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隨著返程復工高峰到來,戰“疫”到了更加關鍵的時期,社區防控作為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定因素。非常時期,社區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何讓返鄭人員安心地居家隔離?如何讓廣大居民更好地配合?2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金水區人民路街道辦事處順一社區,從社區黨支部書記韋豔可和團隊夥伴們的奔忙中,尋找答案。

轄區13個單元樓院,1730戶,4960人,其中租房戶327戶,疫情防控期間共設了14個卡點,5個無主管樓院卡點社區人員值守……韋豔可從大年三十開始帶隊忙戰疫一直忙到現在,每天從早到晚在一線,“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八瓣兒用!”她說,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社區要嚴管,還要懂暖心。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鏡頭一:居家隔離期滿來解封 叮囑儘量少外出

這天下午,順河路40號院一對從外地回來的年輕夫婦14天居家隔離期滿,需要解封。

韋豔可帶著《解除居家隔離通知單》等材料,叫上一位同事和兩位片醫一起前去。

“你好!咱社區來給你們解除封條啦。”韋豔可敲門跟屋裡的人溝通後,一邊撕封條,一邊笑著說:“今天剛好情人節,你倆可以慶祝一下。”

“等一下讓醫護人員給你們測體溫,好,開門吧。”她話音剛落,大紅房門打開了,兩位年輕人身穿睡衣、帶著口罩到門口,配合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體溫。

“要不你再用水銀溫度計量量?”屋內有暖氣,女孩剛從被窩裡出來,測溫儀測量後顯示女孩體溫稍高,片醫讓她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5分鐘後,水銀溫度計顯示體溫正常,這才讓對方在《解除居家隔離通知單》上簽字。

通知單上、下聯撕開,社區留存一份,當事人拿一份,返崗上班時要用。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一切辦妥,準備離開時,韋豔可隨手幫忙拎起居民放在家門口的兩袋生活垃圾,還不忘叮囑對方:“解除隔離後還是儘量少外出,做好防護,有啥需要給社區打電話。”對方爽快答應。

在這戶居民居家隔離期間,生活用品的採購等均由社區工作人員幫忙,有需要隨時送上門……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鏡頭二:“封門大吉”有講究 寬慰隔離者有啥需要給社區說

三步並做兩步地一路快走,韋豔可等人又趕往順河路48號院,一口氣爬上5樓,61號樓上一家三口剛從周口剛返鄭,需要居家隔離14天。

“是不是邵**家?昨天提前給你們講過,今天咱社區來貼封條,生活用品啥都買好了吧?”韋豔可問,語氣很溫和。

“買好了。”屋裡的阿姨回應道。

“中間有啥需要,比如需要買東西之類的,都可以跟社區說啊。”說罷,韋豔可拿出《居家隔離觀察事項告知書》、《居家隔離觀察承諾書》,讓對方籤。

這時,屋裡的阿姨提出一個難題:老伴兒腰椎不好,約好下週去醫院複查,還能不能出去?韋豔可聽了解釋說:“按照規定,居家隔離期間不允許外出,不過,如果確實有特殊情況,我可以請示後再回復您。”阿姨聽了,連連說:“中中中,謝謝了。”

封門前,韋豔可還叮囑對方,居家隔離期間,記得上午、下午給社區報告體溫,家裡每個人都要報。接著,她拿出一個形似春聯、寫有“封門大吉 請勿打擾”大字的封條說:“隔離期間我們需要在門上貼一下,標註封到啥時候,到時候社區再來解封,中間有啥需要,都可以給社區說哈。”

跟邵女士溝通好,韋豔可從外面關上房門,貼上封條和一張粉紅的“溫馨提示”,註明該戶是從周口返鄭一般人員,居民勿擾,如需幫助,請聯繫社區負責人員,並留下了她本人的聯繫電話。

“之前的封條是斜著貼,怕有居民覺得扎眼,不好看,現在改為豎著貼了,像貼春聯一樣。”韋豔可說,“改進”封門細節,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接受。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出了居民樓,她快步來到家屬院門口立的“社區居家隔離情況一覽表”前,填寫了剛封門這戶居民的居住地址、返鄭時間、何地返鄭、已隔離天數、目前狀況等信息。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鏡頭三:出入小區啥要求?卡點值班人員都得“門兒清”

社區民警馬莉華是韋豔可的“黃金搭檔”,倆人經常一同在社區防控一線奔忙。這天下午,民警要去開會前,拿出一份文件告訴韋豔可社區疫情防控的新安排:實有房屋、實有住址,實有單位,小區的視頻監控、以及從高速路口下來的人員信息等大數據,全部都會轉給社區,讓社區挨個核查,實際住了幾口人,“人”“戶”分離的多少,“人”“戶”一致的多少,暫住人口多少,都要落實核查清楚……

“之前咱就一直忙信息核查,以後要核查的更多了。”韋豔可平靜地說。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拿著材料,小跑出門,她又和人民路街道辦事處人大工委主任王青峰等人一起,前往轄區各個卡點,強調讓大家學習金水區一號通告內容,以及“兩冊一圖”,即一般管控對方登記冊,重點管控服務對象登記冊、樓院概況及示意圖,叮囑每個人都要搞清楚,落實好。

卡點旁邊的牆上,貼著金水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規範小區樓院出入管控服務的通知》,按人員分類要求:

返崗人員出小區需要“兩證一掃”,即出示本人身份證和所在單位出具的工作證明;一掃,即掃描“鄭州市居民小區健康登記管理系統”二維碼,通行。入小區,則在“兩證一掃一測”,增加了測量體溫正常,通行。

據介紹,轄區樓院實行“一戶一證,一天一次,一次一掃”管控,即,一戶只辦一個樓院出入證,除返崗工作人員外,每戶每天限一人次出入。居民群眾出小區需要“兩證一掃一標註(在出入證相應日期欄內標註“√”),入小區則要“兩證一掃一測”。

新返鄭居民群眾出入小區,則要簽訂《居家隔離觀察事項告知書》、《居家隔離觀察承諾書》;按相關規定進行居家隔離觀察,待隔離期滿,經健康狀況核查無異常,由社區登記備案後解除居家隔離措施,發放《解除居家隔離通知單》;解除隔離人員憑《解除隔離通知單》和本人身份證,在小區樓院管控服務點辦理樓院出入證,隨後出入小區按照返崗工作人員或居民群眾出入小區規定管理。

一旦出入管控服務點出現體溫超過37.3℃的居民,則要立即向管控服務點負責人報告,督促其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並對其詳細登記,跟蹤隨訪。

居民出入小區需要出示出入證、身份證,還要掃碼,可老年人不會掃碼怎麼辦?韋豔可拿出一張表格叮囑卡點值班人員說:“不會掃碼的老年人,可以把對方名字登記下來,社區幫忙進行後臺輸入。”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接下來,一行人又到順河路43號院、順河路61號院等卡點,挨個詳細交代。總之,分管樓院的情況,管控對象的情況等,大家都要了如指掌。

“韋書記,有返鄭人員原來住的綜合樓沒法兒封門,單位給他在咱社區租了套房,居家隔離的事社區接管吧。”巡崗時,聽到有人反映情況,韋豔可說:“好,沒問題,報一下,我們待會兒就去封。”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戰疫心聲:疫情影響著每個人 告訴孩子“打敗怪獸”就回家

在順一社區的“黨員寄語”牆上,韋豔可的照片下方有這樣的話:紮根在群眾中,深些,深些,再深些,社區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之中,做百姓的貼心人,用真情把服務暖到居民心坎裡去,盡黨員一份責任,為社區獻一份力。

“疫情對我們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影響,大家都更忙了,每天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都忙在一線。”韋豔可說,從早上開始摸排外地返鄭的相關人員信息,登記清楚後,要上門進行籤告知書、承諾書封門等工作,給居家隔離人員送菜,搞後勤服務,去卡點巡邏,去樓院消殺,填報表格,等等,忙個不停,在社區來來回回跑,一天跑下來不少於兩萬步。

忙碌時,她還不停地接打電話。有人諮詢從外地返鄭有啥規定,她當即解答:回來的話,按規定自願接受隔離就行,省外居家隔離14天,省內除南陽、信陽、駐馬店、周口、商丘五區域之外是7天。不過,建議能推遲返鄭的,最好能避開高峰。

“疫情防控需要全民總動員,做好了對大家都好,考慮到防控期間居民的生活和心情會受影響,我們叮囑大家有話好好說,讓居民多理解,多支持,齊心協力。”讓韋豔可欣慰的是,從最初社區工作人員戴一隻口罩挨家挨戶敲門、訪問開展工作,到後來有熱心居民等給社區捐贈口罩、手套、酒精等物資,讓一線工作人員防護更到位,工作更提勁。

連日來,社區以樓院為單元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分為7個小組分工協作:後勤服務隊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消殺隊每天對樓院進行消殺,值班專班人員隊負責專門的值班情況,綜合小組,負責每天的表格彙總、人員調查,行蹤追問……

“解封”有叮嘱“封门”先宽慰 暖心社区书记带队“打怪兽”

“我們佩戴著一個口罩、一雙手套,一直衝在一線。”從大年三十到現在,韋豔可一直在社區忙,沒回過家,3歲多的二寶由家人幫忙照看,想孩子了,就抽時間視頻聊聊天。她說,一來,疫情防控工作太忙,確實走不開,二來,也擔心自己在外面跑,接觸太多人,怕回去“影響”家人。

“孩子不止一次哭著說:媽媽回來吧,想媽媽了!但是,工作需要,我們必須留在一線,大家共同努力,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們也早日回家團圓。”韋豔可說,她哄勸孩子時不止一次唸叨:媽媽要在社區保護大家,忙著在外面“打怪獸”,把“怪獸打”敗了,媽媽就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