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的標準是什麼?

無敵馬克兔


我認為好照片的標準是這樣的:

一、主體突出

主體是指攝影作品要重點表現的對象, 是畫面的主要組成部分, 是集中觀者視線的視覺中心, 也是畫面內容的主要體現者,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可以是任何能夠承載表現內容的事物。

一張好的照片通常會有主體、陪體、前景、背景等各種元素, 但主體的地位是不能改變的, 而其他元素都是為了突出主體而存在的, 每一個攝影人都應該以此為目的安排主體的位置和所佔比例。 例如, 通過虛實對比、大小對比、明暗對比、動靜對比等方式來突出主體。

一張照片中, 主體不夠突出, 那麼就相當於畫面沒有主要體現者、沒有視覺中心點, 觀者無法 通過畫面來了解拍攝者的拍攝意圖, 便會讓人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許多攝影愛好者剛剛開始學習攝影, 最容易犯下的錯誤之一就是畫面中的元素太多太雜, 要表現的主體不夠突出、明顯。

針對這種情況, 可以先從簡化畫面做起, 讓每一個觀者一看到自己的照片就知道想重點突出表現什麼對象。

(以小松鼠為例,將小松鼠放在畫面的三分構圖中,畫面十分清楚地指明:主體是小松鼠)

二、曝光正確

如何正確曝光是所有攝影者都要面對的問題, 無論是專業攝影師還是業餘愛好者, 都無法迴避。

即便一個攝影師擁有最新、最貴的器材, 在最恰當的時間和光線下到達最恰當的位置, 但如果曝光不正確, 拍攝出來的仍然會是一堆不合格的照片。

如果不能夠獲得準確的曝光, 所拍攝出來的亮調照片很可能會呈現出一片沒有細節的白色, 低調照片表現出來的則可能是一片黑色。因此, 從技術角度上甚至可以說, 評判好照片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就是照片是否獲得了正確的曝光。

(以快門優先對瀑布進行慢門拍攝,得到整個畫面極具震撼。)

三、構圖優美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句話“沒有華麗的外表, 別人才懶得認識你優雅的內心”, 這句話的本意是告誠那些不修邊幅的人, 要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這句話, 放在攝影行業似乎也依然成立。試想一張粗看上去完全沒有美感的照片, 怎麼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 更不太可能讓觀眾深究照片的深刻含義。

而如果要讓自己的照片看上去更漂亮, 訣竅之一就是恰當地運用構圖技巧。

構圖是攝影作品的骨架, 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作品的成功與否, 優秀的攝影作品無一例外在構圖方面都具有非常值得學習之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 一群攝影愛好者相約去同一個地方創作, 而拍出的攝影作品給人的感受卻大相徑庭,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構圖的技巧與理念不同導致的。

(利用三分構圖拍攝湖邊的建築)

四、主題明確

主題是攝影作品的靈魂, 是攝影師希望通過畫面呈現給觀眾的核心。照片是否有主題, 或者其主題是否有意義, 是判斷攝影作品價值的關鍵。在這方面需要切記的是, 攝影是減法的藝術, 在畫面中與主題無關的東西太多, 會沖淡主題, 就像摻了水的湯不再美味一樣。

要特別注意的是, 主體與主題是不同的, 主體是實的、有形的, 主題是虛的、無形的, 主體是主題的主要承載者, 主題是主體的精神內涵, 一張照片可以有多個組成元素, 但只能有一個主題。

例如, 20世紀90年代, 解海龍為希望工程拍攝了宣傳照片《大眼睛》, 在照片中一個手握鉛筆的小女孩眼中充滿了希望。這張照片採用了特寫的表現手法, 很好地反映了貧困地區的兒童對知識的渴望, 照片的主題十分鮮明。


攝匯學


圖片要清晰明亮,背景沒有雜物,這樣的圖片看起來非常舒服順眼。




9215228


衡量照片的好壞,目前還沒有統一(評定)標準,但據我幾十年來對攝影的學習和研究,瞭解和理解到,大凡一幅好的照片,大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照片的主題,即內容如何?

二是形式感,即構圖如何?

三是層次感,即空間感或立體感如何?

四是拍攝手段(又稱手法或技法,有數十種)的運用如何?

五是色彩的選擇,配置和影調效果如何?

六是光影效果和動感效果(動態攝影時)如何?

七是標題製作得如何?

下圖《晨曲》,主題突出,有想法的一幅作品,系筆者創作創新(採用補光燈)拍攝。荷花象徵清廉,採用低角度,突出了形象,採用冷暖對比色調,荷花是暖色調與我們親近,背景是冷色調,其含義就十分清楚。

該照片採用了對比手法,即色彩對比,明暗對比,冷暖色對比和高低對比。

這幅照片曾在幾年前的尼康(公司)杭州嘉年華活動現場照片點評中獲得國家級攝影專家(攝影大師)的肯定。



姚江火花


好照片,包括內容好和形式好兩個方面。作品的內容千差萬別,豐富多彩,每個人對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而形式卻是統一的,有規可循。好照片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攝影/夏雪

1、好照片必須主題鮮明

攝影作品的主題,就像我們寫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樣,體現著作者的立場、觀點,是作者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直接反映。例如,我們在拍攝風景時,總是尋找最佳景色、最佳角度,等待最美的季節,最好的天氣,利用最好的表現形式,都希望拍得很美。這是作者出於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觀賞者且能從中獲得視覺的愉悅和情感的共鳴,這樣作品的主題就鮮明瞭。

攝影/夏雪

2、好照片必須主體突出

作品的主題往往是無形之物,必須通過有形之物去表現,這個有形之物就是主體。主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突出主體就是要讓主體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例如通過物體的大小、光線的明暗、色彩的濃淡、線條的伸展等元素的變化、對比,將觀賞者的視線集中到主體上,讓主體能直接與觀賞者產生“互動”、“對話”。如果面對一個畫面,觀賞者的目光總是遊離不定,不知道該看什麼,這說明主體不突出,觀賞者也無法從中得到什麼感悟和啟示。

攝影/夏雪

3、好照片必須畫面簡潔

畫面簡潔非常好理解,就是構圖元素要少而精,在畫面中保留對主體表現有利的元素,有利的元素是指交待環境特點和體現主體形態特徵的元素,例如色彩、線條、圖案或具體的物體、物件等,同時將干擾影響主體表現的元素避開。簡潔畫面的方法很多,例如以天空、草地、水面為背景,或將雜亂的背景虛化;利用雨、霧、煙、塵形成的空氣透視,隱去部分景物等,都是常用的表現方法。

攝影/夏雪

當然,好照片的標準還可以列出很多,例如,曝光正確、色彩真實、影調豐富、立體空間感強等,這些都是在上述三條標準基礎上的深化,是構成作品觀賞性和藝術性的重要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圖文原創/夏雪)


夏雪視覺


好照片的標準是什麼呢?我理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1.好照片要有思想性。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好照片的標準,重點體現在好字上。一張好照片,就必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讓讀者通過照片可以讀到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內涵。例如優美的景色,美好的生活,思考與啟迪等等。

2.照片的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照片要有形式美,通過構圖、主體形態、拍攝技巧等表現手法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內容,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和完美融合。

3.照片的基本曝光組合合理準確。不過曝、不欠曝,無噪點。除特殊需要外,拍攝的主體力求清晰。

4.符合當地的風俗人情,不侵害、傷害他人的感情。


語山視野


好照片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並帶有比較鮮明的個性。

優秀照片體現在

信息告知:就是說圖片表達的主題要簡單明瞭,只傳遞簡單信息的圖片是最平凡的圖片,但卻是最基本的。

一張能抓住讀者視線的圖片,靠的是圖片的主題,強有力的節奏,色調上的反差、獨一無二的構圖。

視覺吸引力:利用廣角鏡頭營造的衝擊效果,又或是長焦鏡頭的特寫吸引讀者的視覺。

構圖視覺效果:紛雜繁亂的背景很容易使人的目光從照片中轉移來去,背景足可以影響一張照片的"可讀性",一張好的照片通常是簡單的構圖,突出主題。

光線視覺效果:不同的光線賦予了圖片不同的視覺效果,明亮的光線,照片具有歡樂的氣氛。當圖片需要嚴肅或者抑鬱情緒的時候,用光時可給畫面留下大面積的陰影,以深灰色或黑色主要基調。

引發共鳴:那些瞬間哭泣、擁抱感情爆發的場景,是具有吸引力的圖片。不過,最終檢驗能否傳達共鳴的還是讀者,讓讀者笑,讓讀者哭、或者震驚?

一張好照片的衝擊力直擊內心,而不僅是視覺。


36旅行


三要素:1,主題鮮明;2,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3,畫面簡潔!



各個擊破1226


我理解好照片的標準要遵循以下幾個條件和元素的體現於存在。

1:主題鮮明,真實客觀記錄主題要表達的內容中場景、物體及相關信息。讓人們看到你要傳遞什麼?一目瞭然。

2:主體突出,主題確定後什麼是表現的焦點,此時就要確定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把視覺焦點集中在主體上。

3:光線運用,任何照片的攝製,不可忽略的之一就是光線的照射角度和強度的應用,這一點是照片成像效果的關鍵,可以有層次的表現被攝主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的效果。

4:構圖技巧,任何題材的攝影都與構圖息息相關,主題與襯托的佈局,主體與背景的搭配,主體在畫面中聚焦點如何擺位,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5:一幅完美的照片,前期需要運用攝影的元素來拍攝,在後期調整,適當剪裁,調光,調色等等的手法來進行照片的完善。

隨著攝影器材不斷髮展和進步,攝影技巧和彰顯能力也有極大的提升空間,我欣賞好作品,期待好的攝影作品層出不窮。

這只是我的一點粗淺認知。

謝謝大家斧正!



陽光99


把景色最好的一刻記錄下來


挨星風水


一本經典的《紐約攝影教程》裡面提到過這個問題,好照片有三個要素:

1、要有鮮明的主題:意思是這張照片在表達什麼?

2、主體要足夠突出:意思是照片拍的什麼東西,要顯而易見。

3、畫面儘量簡潔:也就是構圖取景了,在突出主體表達主題的同時,去除雜物,讓畫面簡潔。


我個人認為評判照片的好壞,有3個標準:

1、個人意義:就是這張照片只對某個人有意義,對其他人沒什麼價值,比如曬娃。

2、大眾意義:照片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能讓大部分人看懂照片的表達,並且可以從中領悟到信息,比如紀實攝影、新聞攝影。

3、藝術美感:這類照片也許不具有紀實意義,但勝在藝術美感,比如藝術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