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開發區海韻居民人人有了私享“後廚”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5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許明慧) 2月15日凌晨3:30,和往常一樣,海韻食堂經理於麗君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去市場採購食材,為食堂和海韻社區的超市、菜店配送肉、蛋、奶等物資……已經不記得這是她和食堂工作人員堅持的第幾天,每天短暫的休息後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烟台开发区海韵居民人人有了私享“后厨”

大年初三,作為煙臺市最大的農民安置小區的海韻社區實行整體封禁,是煙臺開發區最早全面封閉的社區之一,43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繞不開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樓宇管制的居民和獨居老人飲食成了八角街道辦事處的心頭事。

為在疫情期間,全面保障好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八角街道黨委研究決定組建“海韻紅心物業商家聯盟”,號召小區內商家和周邊商家參與其中,動員更多力量共抗疫情。

“通知一經發出,商家們馬上行動了起來,大家都在傾其所有為居民服務。”海韻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偉東說,尤其是海韻市民社區食堂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動員一切力量配合街道黨委全力保障社區居民的日常所需,讓社會各界看到了責任與擔當。

“我們的食堂就在小區裡面,特殊時期,更有責任、有義務上門服務好社區居民。”接到組建“海韻紅心物業商家聯盟”的通知後,於麗君代表海韻食堂第一個申請加入,並主動認領為實行樓宇管制的居民和獨居老人送菜送飯的任務。

食堂主動請纓,但缺少人手、缺少貨源、不能正常營業是個大問題。於麗君想到發動住在小區的員工來幫忙,但又怕員工有顧慮,不肯出來。可沒有想到的是,緊急通知一發出,微信群裡“炸開了鍋”。一個接一個的“收到,隨時待命”、“好的,馬上到崗”,食堂裡的服務員,紛紛成了“外賣”志願者。

“工作人員每天根據各樓棟長、各網格工作人員統計需要送餐的樓號和人數,以‘按片分包’的方式,將打包好的飯菜送至居民所在單元門口。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居家隔離人員實行定點送餐,挨家挨戶送到門口。”於麗君一面及時為食堂採買配料,另一面與辦事處工作人員一同為集中隔離人員送餐。

丈夫周波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一直以來,他始終支持、鼓勵著妻子開辦市民社區食堂。白天、晚上在煙臺市的黨員先鋒隊的執勤點上值守站崗,凌晨起早幫於麗君到市場採購。“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黨員。做這一切都是份內的事。”

得知要為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的居民配餐,於麗君的公公坐不住了。身為一名退伍老兵的他,不顧自己腰間盤突出的老毛病,硬是拿起鋪蓋卷在食堂住下,每天跟著年輕人們一塊起早貪黑,身體的痛楚和勞累沒有讓這位老兵有絲毫的退卻。“老周這人一輩子古道熱腸,我知道這時候少不了他。感謝他們一家人為我們的付出。”吃著香甜可口的飯菜,趙志英老人的眼眶裡,淚水在不停的打轉。

烟台开发区海韵居民人人有了私享“后厨”

不僅保障好小區居民的飲食,海韻市民社區食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困難群眾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發放300多瓶消毒液;每天往返芝罘區和開發區為聯盟超市平價運送蔬菜、肉蛋奶等物資;先後為八角街道辦事處、海韻社區、悅海社區捐贈400斤酒精,1200斤84消毒液。

“海韻市民社區食堂只是眾多惠民工程的一個縮影,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居民也切實體會到了市民社區食堂帶來的便利,親身感受到了社會各界送來的溫暖。”八角街道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蘇說,市民社區食堂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重要惠民便民工程,這次更是將服務延伸至最後一百米,成為居民在社區真正的“後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