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2月10日,已經在東平縣人民醫院沙河站院區奮戰十多天的第一醫護梯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其中包括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姜明霞。按照規範,第一梯隊人員需隔離觀察14天才能回家。期間,姜明霞和我們分享了在一線的日子裡,她和家人的微信聊天記錄。

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一)2020年2月1日晚23:50,兒子與姜明霞的聊天:

兒子:媽你睡了沒?

媽媽:正準備睡。

兒子:老媽,昨天這時候你還在工作,所以今天一直沒敢給你打電話,今天沒加班吧?你一定要好好吃飯,多喝水,有空就休息會兒,做好防護。

兒子:媽媽,其實我沒對你說過,從小你就是我的驕傲,你是一個有擔當的的媽媽,從小我看著你為病人服務,努力工作的樣子,我就立志,要成為你這樣的人,如今我如願成為了一個醫學系的大學生,我一定努力學習為病人服務的本領,參加工作後要成為你現在的樣子,老媽,加油!

兒子:老爸單位也封閉了,家裡就我一個人了。老爸上班前教我炒西紅柿雞蛋,煮麵條。我現在在家看電視、上網、和同學聊天、預習醫學解剖學,挺充實的。我已不是小孩子了,肯定能照顧好自己,不用擔心我,為你和老爹驕傲,我在家等著你和老爹凱旋歸來。

媽媽:兒子真長大了。不用擔心我,我挺好的,吃住安排得很好,各項工作也就緒了,病人情況也很好。家裡就你自己了,一定按時吃飯,別熬夜,別忘了開窗通風,預習預習功課,媽媽相信你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醫生的。

兒子:媽你早點休息。

媽媽:好的,兒子,晚安。


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注:姜明霞的丈夫是一名公安幹警)

(二)2020年2月2日中午12:55,姜明霞的弟媳給她的微信留言:

姐,我們每天都在看新聞,關注疫情發展情況,知道現在形勢嚴峻,對你們充滿了深深的擔心。你一定要做好防護,照顧好病人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

聽說姐夫也要二十四小時在單位工作了,真是可憐孩子,放假回來只能一個人待在家裡,連爸媽的面都見不到。

還記得2003年非典,震震才2歲,你和姐夫也是都去了抗疫一線,今年又是如此。就像大家說的,每次重大疫情,醫護人員和警察都是最美逆行者,特別是黨員,誰讓你們是人民的守護神呢!

你們在,群眾心裡就踏實,不害怕。你和姐夫辛苦了,爸媽我們都挺好的,你不用擔心,我們等你勝利歸來!

晚上23:17姜明霞給弟弟、媳婦回微信:

剛忙完,這才坐下給你回信息。我在這挺好的,吃住工作都安排的很好,不用掛念,你和姜偉照顧好爸媽就行了。

我和你姐夫都是從事的這種工作,職業使然,這是我們的責任!其實感覺挺自豪的,震震已長大了,他選擇了從醫,我這樣做,也算為他做個榜樣,不用牽掛著他,這樣也給他了個鍛鍊的機會。

弟媳:姐姐加油!


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三)2020年2月3日20:48,姜明霞的母親發給女兒一段長長的信息。老人年齡大了,有錯別字,發這些字不知道用了多長時間……

霞,昨天我在牛家小院群裡看到你去了防控疫情一線沙河站醫院,我馬上告訴(了)你弟弟和弟妹。

他們說:“我們早知道了,我姐大年二十九沒過年就去了沙站醫院,現在護理的是咱縣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我們怕你倆擔心沒敢告訴您,您這麼大年紀再承受不了。”

要說擔心,哪個做父母的不擔心自己的孩子處於危險之地。疫情來得如此兇猛,你又在醫院急診科,你說我能不擔心你嗎?

年後我每次給你打電話都不等我說話,你不是說正在洗澡就是說困了想睡覺,要沒什麼事就掛了吧,我怕影響你休息只好把電話掛了。 當時我有些失落,怕你白天忙,晚上給你打個電話,你又要睡覺。

現在我明白了,當時你已奔赴抗擊疫情的一線了。我給你打電話時你可能正忙工作呢,沒法接電話,不是想睡覺,也不是在洗澡,是在忙工作,當時是媽媽錯怪你了。

擔心歸擔心,這事你不該瞞著(你爸)我們倆。你做為一個醫護工作者奔赴一線是對的,我們會理解和支持你的。

我做為一個老教育工作者和母親,在國家有難的關鍵時刻,看到自己(的)女兒挺身而出奔赴一線,去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我感到我一生的付出是值得的。

但我還得囑咐你幾句話,做好工作的同時還要保護好自己,有個健康的身體才能為更多的人服務。

女兒,加油!為打贏防疫阻擊戰而努力吧!

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2020年2月5日晚,姜明霞和母親的微信對話:

17:18,母親:現在忙嗎?望你早日平安回家!'

19:25,姜明霞回覆母親,並把晚餐拍照發給母親:回宿舍了,現在工作步入正軌了,病人病情也很穩定,個人防護做的很好,生活也很好,別掛著了。

淚目!東平一名護士長和家人的微信對話


朗讀者感言:

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這滿含大愛與責任的微信對話,我眼睛裡沁滿感動的淚水,這就是我們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謝謝你們!同時,也感謝他們的家人,在國家大難時期給了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與理解!向他們致敬!(微信來源:姜明霞 朗讀:劉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