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戰士’就要向前衝”

企業家日報網報道(孫巖)正如武漢市中心醫院護士長唐莎在朋友圈發的一段話:“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

這世界上本沒有救人的天使和濟世的英雄,我們大家都是在堅守崗位、盡職盡責、負重前行,只為盡己之力守一方平安。

1月24號 除夕

今天,武漢壯士斷腕,宣告封城。國難當頭,關鍵時刻,必須打起精神,做好表率,帶領大家一起上!為“役”而戰!

從21日轉運第一例患者到現在4天沒回家了,因為人員緊缺不能回家,也因為接觸過傳染病患者需要醫學觀察不敢回家。我不敢給遠在興縣年邁的父母親打電話,因為我知道他們盼兒子回家過年。

上午10點多,我完成1例轉運。看到有兩個家裡的未接電話。我忐忑不安回撥過去,電話那頭是媽媽的聲音:“孩子,我和你爸上午來了,在太原和你過年,我們都很好,知道你忙,也要注意安全……”父母樸實的話頓然間我淚流滿面。

(來自特勤大隊副隊長、急救男醫生牛記軍)

1月25號大年初一

除夕夜,已經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了20多個小時,又接到了總調的電話,有一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要儘快轉往市第四人民醫院。

疫情就是命令。儘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防治、轉運、消殺流程已經學習演練過多次,我還是簡單迅速在腦子裡重複了一遍,作為一名2003年抗擊非典的老同志,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要用我的經驗來指導鼓勵大家,確保急救轉運人員零感染。

半小時後大家都穿戴整齊,到達山大一院發熱門診,完成患者交接,凌晨1時許順利完成轉運任務和車輛的消殺工作。

新的一年到來,太原城很安靜,可我知道有許多人都奮戰在抗戰疫情的第一線,我堅信我們能儘快贏得抗疫勝利。

(來自中共黨員、特勤大隊護士長、急救男護士許鵬飛)

1月26日大年初二

今天之前我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之前幾天我的同事已經轉運了2例新冠肺炎的高度疑似感染者,形勢的嚴峻性和工作的風險性已不言而喻。

14:00接到派診電話。這像是一場戰鬥,衝鋒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戰士”的我們就要向前衝!

防護完畢,我們醫護司一行3人立即趕往清徐縣。坐在救護車上,一路望著濱河西路的風景,大家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想起2003年非典時期,我還是隔著校園大門觀察這座感染城市的醫學生,而今我已在急救一線工作10餘年,奮戰在一線與病毒做鬥爭!

伴隨著車窗外人們關注的眼神,我們到達目的地。一切都在按照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中,瞭解病情、交接簽字、等待病人準備,一路安撫患者。待我們將患者交接至指定病區,已是一身汗,但此刻的戰鬥並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返站後繁雜的消殺工作。

(來自中共黨員、特勤大隊急救男護士張韜)

2月1日大年初八

今年是我在班上度過的第三個春節,原本想著今年是年初一的班,除夕總能和家人團聚,腦子裡除夕濃濃的年味、熱鬧的畫面預演了一遍又一遍,可是沒等到年三十,疫情來了。

一切安排都得變動。

面對傳染病毒,避險是人的本能,但作為急救人員,衝到一線是職責使命。我作為一名1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必須隨時隨地服從組織安排,有任務,先選我、我先上。

作為經過慎重考慮,為了讓“抗擊疫情”沒有後顧之憂,我勸說遠在新疆工作的愛人不要回家,第一時間讓婆婆把2個孩子帶回老家,這樣我便能堅守在一線崗位、隨叫隨到。

我願意在國家和人民危難之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同擔當、共守護,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來自中共黨員、武警站急救女醫生劉瓊)

2月1日 大年初八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工作量持續增加,相關防護用品消耗量與日俱增。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原有應急醫療物資儲備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一線戰鬥需要。

而疫情來勢洶洶,各地醫療物資管控,春節期間醫療物資供應商大都放假,轉運工作急需的口罩、防護服等各類物資嚴重短缺,大都處於“供不應求”、“有價無貨”狀態,這給我們醫療物資供應保障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為全力做好醫療物資供應保障工作,在中心領導帶領下,我馬不停蹄地奔走於省城各大醫藥公司,想方設法與各類醫療物資供應商聯繫,苦口婆心爭取各方支持,多方籌措急需物資,第一時間配送實戰一線,全力確保出診和轉運工作需要。

(來自中共黨員、醫療設備科負責人雷敏)

面對疫情,太原急救600餘人,自覺取消春節休假,加班加點,全天候24小時輪值,全力以赴堅守在一線崗位。

我們相信,社會各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贏得疫情防控最後的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