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網上曾流傳過一個視頻:一隻流浪狗橫死街頭,另一隻流浪狗只能拼命舔舐、撞擊甚至拖拽同伴的屍體。動物的本能讓人們看到了“真善美”,大加歌頌。但如果把主角換成人,輿論的風口,大概就會變成“驚奇:失心瘋男子,因愛生恨,侮辱故友遺體”。

但在幾個世紀以前,為了救人,人們還真有過這樣的操作。

那時,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人可能會“死而復生”,用現在的話來說,大概就是還能搶救一下。但在現代心肺復甦(CPR)誕生之前,早期復甦技術可謂是千姿百態、各展妖嬈、令人窒息。


在西方,這是一部黑歷史


別看現代心肺復甦像模像樣,其在西方的發展也有一段很長的黑歷史。

面對失去意識的同伴,人類最原始的反應是希望通過外部刺激喚醒他們,諸如下述的“鞭打法”和“加熱法”


為了救人,西方曾流行過用帶刺的蕁麻鞭用力鞭打“死者”

。救援人員會對著他們大喊大叫,甚至是扇耳光、打屁股,企圖將其靈魂喚回人世。


人死後,體溫會逐漸消散,遺體也會逐漸僵硬。為了恢復人的體溫,在其肚子上“點火”便顯得順理成章。可是燒點啥不好,非要燒骨灰和動物的幹糞便,覺得這樣才能恢復寒冷身體的熱量和生命。


暈過去的或許還能被折騰起來,死了的就真是名正言順的“侮辱屍體”了。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鞭打法和加熱法 丨JAMA

溺水是復甦最早的適應症之一。1770年出現了“倒吊法”,也就是將人倒立著上吊,以幫助排水和通氣。18世紀初至中期還流行過“滾桶法”,將人放在酒桶上,把住雙腳來回滾動。如果你穿越到1812年,看到有人用馬馱著別人繞著圈奔跑,這不是中世紀駭人聽聞的宗教儀式,而很可能是在使用“馬背顛簸法”救溺水的人。


不過,神奇的是,這些方法在當時的歐洲和美國都有過成功的例子,大概是來回的作用力對胸腹部衝擊按壓起到了作用。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依次是“倒吊法”、“滾桶法”、“馬背顛簸法”,都是用來救溺水的人。丨 JAMA

1774年,倫敦內科醫生威廉·霍斯(William Hawes)和托馬斯·科根(Thomas Cogan)成立了著名的“英國溺水者營救會”通過其急救方法,可以一窺當時“最先進”的搶救技術:


加熱保溫,將人埋在溫暖的沙子或熱水中,或者一兩個志願者為其取暖——後面這個橋段似乎在武俠小說中屢見不鮮。

將人的頭部放在低於腳的位置並對腹部施加手動壓力來排除吞嚥或吸入的水,用羽毛搔癢喉嚨後部引起嘔吐——這個比較適合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

通過直腸燻蒸、釋放強烈氣味等手段刺激人的胃腸和肺——口味略重。


風箱恢復呼吸——對,就是那個燒爐子時用來吹大火的工具。

放血——中世紀的“毒瘤”,求放過。

保溫、控水、腸肺物理刺激、通氣和放血,依據現在的理念,大概只有“通氣”差強人意,可其具體做法也是一言難盡。那時,器具逐漸進入醫療復甦程序。1530年,瑞士醫生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最早用壁爐波紋管將空氣吹入肺部,這個器具在歐洲使用了300多年,直到有醫生髮現其造成的氣壓傷是致命的,簡單來說就是肺會被吹炸,風箱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16世紀,風箱鼓氣法 丨 JAMA


至於“直腸燻煙法”這麼重口味的操作,是17世紀美國殖民者學習印第安人並引入歐洲的。而它真正成為“網紅”操作,歸功於一位英國丈夫的瘋狂“帶貨”。

1746年,這位英國丈夫面對溺水失去知覺的妻子無計可施,想起了最近興起的菸草灌腸法,無奈之下將菸斗插入了妻子的直腸並吹入煙霧,奇蹟般地,妻子在煙霧繚繞中恢復了意識

而作為一項正規的醫療操作,為了防止傳染病和誤吸(這個擔心明顯是有道理的,不是每個醫生都有勇氣用嘴接患者的排洩物),其器具由菸斗變為了特殊製作的管道,需要按圖示組裝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18世紀菸草灌腸器組裝說明 丨 todayifoundout.com

當時,直腸燻煙法幾乎是萬能的,還可用於傷寒、頭痛和胃痙攣的治療,可見其流行程度。直到醫生髮現菸草內尼古丁的毒性後,此法才逐漸被拋棄。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18世紀,德國醫生實行“直腸燻煙法” 丨 allthatsinteresting.com

隨後,人類又“橫七豎八”地嘗試了一系列錯誤的體位,

終於在20世紀中期,認準了口對口人工通氣和胸外按壓,進而創了立CPR大法。


在中國古代,也有很多被淘汰的做法

西方的做法相對野蠻,古代中國則發展出了溫和的方法,使用各種據說有“通陽”作用的藥材,或者針灸、艾灸、掐人中等刺激手段。理論基礎大概是“其魂魄守於屍旁,相去未遠,苟以神術招之,魂魄即附體而可生也”。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實力演示傳統技藝:掐人中 丨 《西遊記》劇照

春秋戰國時期,《史記》記載扁鵲以針灸之術刺“百會穴”,治虢太子暴疾“屍厥”之病。百會在頭頂,不過從解剖學上來講,成人這個地方顱骨閉合,應該難以施針,只扎頭皮的話有如此神效也是神奇。錘人的話,建議還是錘薄弱的太陽穴會比較痛。

中醫急救主要用於五絕之症,就是五種猝死的情況。五絕者,一自縊、二摧壓、三溺水、四魘魅、五服毒也,各醫書所載情況稍有出入,但大同小異。《醫學心悟》載,凡五絕之症,“半仙丸”乃救命良方。

半仙丸聽名字也知道是快“昇仙”的時候用的,而成分不過是半夏這種植物,磨成末,加水捏成黃豆大小的丸,放進鼻孔,重點是要“男左女右”。外用常用生半夏,然而生半夏毒性較大,對皮膚、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和腐蝕性,對呼吸中樞系統及周圍神經也有抑制作用,大劑量甚至會發生麻痺致死。

一般人還是不要貿然嘗試,不然不知道是“半仙”還是真的“昇仙”了。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半夏丨圖蟲創意

除了“半仙丸”,“還魂湯”也常用於治療猝死,記載於《金匱要略》中,具體是用麻黃、杏仁和甘草。在仙俠類遊戲中使用有奇效,但現實生活中,這些手段“起死回生”的效果,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這還魂湯還有一妙用,治“客忤死”。客忤指突然見生人引起的症狀,如心腹絞痛啊、失去神智啊。《諸病源候論》言“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此湯可為過年佳節應付七大姑八大姨的必備良品,亦可謂社恐人群的救命神湯。


五絕之四,魘魅者,夢而不醒也。書中也記載一法:“令人痛咬其大拇指,而唾其面,即活。”這條完全可以舊法新用,治療今日的賴床之症。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Mareridt(夢魘),1800年丹麥畫家尼古拉·阿比爾德加德作品 丨 public domain


明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收編了眾多古代醫書和民間知識,也以黑暗料理版“舌尖上的中國”聞名。用於“五絕”主治之藥,更是記錄詳備,如記錄五絕者可以將樑上塵吹入耳鼻。“樑上塵”指古屋裡的倒掛塵,成分大概是蛛絲與灰塵的混合物吧。另有跌死者灌童尿,驚死者灌醇酒,也是讓人瞠目結舌。童子尿在古代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為陽氣至盛之物;給嚇死的人灌酒,大概是活人的經驗,喝口酒壓壓驚吧。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老房梁以及樑上塵。丨 圖蟲創意


跟西方喜歡放血不同,在古代中國,精血可寶貝得很,能用來治五絕。雞冠血是珍貴的藥材,特別是三年以上的老雄雞,雞冠越大越紅代表陽氣越充沛。此外,又講究“男用雌,女用雄”,大概起陰陽調和之意。除了雞冠血,雞屎白也可入藥,看過禽類或鳥類糞便的朋友,應該會對上面那層白色部分有印象,這個就是雞屎白。據《醫林纂要》記載,味“苦鹹”,以酒送服,有的還強調要雄雞拉的屎,難道它們拉的屎要香些?


對於溺水者,古代中國也貢獻了 “倒掛法”、“伏甑(一種蒸具)法”、“行牛法”和“伏凳法”等,這與西方的“倒吊法”“滾桶法”和“跑馬法”大同小異。特別是唐朝的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做法與“直腸燻煙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卷25“備急•治落水死方”:“以灶中灰布地,令厚五寸,以甑側著灰上,令死者伏於甑上,使頭小垂下,炒鹽二寸匕,納竹管中,吹下孔中,即當吐水, 水下因去甑,下死者著灰中壅身,使出鼻口,即活。”


灶灰有蒸騰的熱氣,保溫;伏甑類似於“酒桶法”,控水;到這裡都是正常的。但是後面炒鹽,納竹管,吹“下孔”,就中西心有靈犀一點通了。男女都有的下孔便是肛門,鹽炒熱了用竹筒吹進去。此法注意事項:只宜吹,不宜吸。牽強地說,直腸刺激的方法可以看作“腦-腸軸”最早的一次偉大實踐。當然,如果我有幸穿越回那個年代的大英帝國和中國,為保菊花一定會珍惜生命,堅決不下水。


為了救人,他們曾將管子插進別人的“菊花”

日本丹波元孝所著《廣惠濟急方》溺死篇節選圖 丨Wellcome Library, London


梳理心肺復甦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中西方都理所應當地幹過不少“蠢事”;但今人以居高之勢看古人時,誰知道當今的知識有多少要在未來修訂,後人又如何看今人呢?


而所謂的“起死回生”,其實是因為人還沒有完全死去。一種是人失去了意識(昏迷),可以在無或有刺激的條件下自動醒來或被喚醒;一種是雖然心跳呼吸暫時減弱或停止了,但還存在恢復的概率。現如今的死亡標準是腦死亡,而非心跳呼吸停止。建立在心臟、呼吸驟停可以恢復的生理機制上,一套搶救措施才得以發展。


最終我們明白,醫學本身就是一門在荒誕中通過實踐進步的藝術。


參考文獻

1.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ecs-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Standard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ac care (ECC)[J]. JAMA, 1974, 227(7):852-60.

2.AHA CPR https://cpr.heart.org

3.https://www.heart.org/en/news/2018/05/01/cpr-through-history

4.https://allthatsinteresting.com/blowing-smoke-up-your-ass

5.《金匱要略》等古代醫書來源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

6.陳曉松. 古代心肺復甦術應用發展史略[J]. 中華醫史雜誌, 1997(1).

7.陳曉松,王楷容,鍾興美.中國心肺復甦術的歷史進程[J].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07,16(1):106-107. DOI:10.3760/j.issn:1671-0282.2007.01.035.

8.孟慶義,王立祥.心肺復甦的歷史回顧與啟示[J].中國研究型醫院,2015,2(5):50-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