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一個菜譜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個瞬間

帶上一個菜譜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個瞬間

什邡“大樹哥”帶頭捐菜。

封面新聞記者 丁偉 李媛莉 整理報道

口罩、防護服、醫用器械、蔬菜、水果、豬肉、現金、汽車……四川進入湖北的捐贈清單,每時每刻在拉長,項目欄、數字欄快速刷新。

川鄂情深,不止一衣帶水的親近,更是有過命的交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五湖四海伸來援手,將四川盆地生生托起。

其中,湖北省對口支援重災縣四川漢源。21.15億元援建資金、116個援建項目,三年重建兩年完成,用“湖北速度”書寫無疆大愛,助力漢源整體向前邁進20年。

還有汶川、北川、青川……也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中,從廢墟中涅槃重生。滴水之恩當湧泉,四川人何以為報?

親歷過“5.12”地震的浩劫,四川人深知什麼是與時間賽跑。湖北急需的,四川緊急運送;湖北緊缺的,四川加班製造;一時造不了的,四川捐錢買!

唯此而已。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汶川蔬菜捐往湖北。

捐果蔬還送菜譜

“四川農產”包下湖北人民餐桌

2月13日,滿載300噸抗疫物資的8輛大貨車,從成都市成華區龍潭街道出發了。車上包括200噸蔬菜和100噸緊缺醫療物資,目的地是湖北武漢,行程約1200公里,預計1天后抵達。

從成都到武漢,公路運輸主要經過滬蓉高速、滬渝高速。儘管自疫情爆發以來,往湖北方向的車流量已大幅度減少,但運送物資的貨車從未間斷。紅色的貨車上,大多掛著更加火紅的標語:“川鄂魚水情,鄂漢(漢源)一家親”“汶川感恩你,武漢要雄起”“武漢挺住,湖北加油”……成為早春裡最鮮豔的顏色。

一幅幅標語背後,是一車車“冒尖尖”的實在貨。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大樹哥”捐往湖北的蔬菜。

成都蒲江300噸果蔬、遂寧210噸果蔬、南充150噸蔬菜、涼山139噸蔬菜、樂山126噸蔬菜、宜賓102噸蔬菜……平時用斤計算的蔬菜,以噸、萬公斤為單位出現。從1月28日四川什邡“大樹哥”帶頭捐菜開始,來自天府之國的真心實意,就源源不斷端上湖北人民的餐桌。

不僅有時令的青菜、白菜、蘿蔔、辣椒、蓮花白、杏鮑菇、海鮮菇,還有耐儲存的土豆、冬瓜、南瓜,以及湖北一些市民從未見過的“兒菜”——2月10日下午,收到這批來自雅安的50多噸蔬菜後,湖北麻城市民感激之餘也有些懵圈,紛紛上網@四川網友求助。熱情的四川網友趕緊奉上菜譜,“四川人教湖北人怎麼吃兒菜”衝上微博熱搜。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收到雅安捐來的兒菜,湖北市民在線求助。

“兒菜”的試卷還沒答完,新的題目又來了——2月14日,什邡捐往武漢的60噸蔬菜中,有3噸折耳根。這種氣味強烈的草本植物,是四川人最喜愛的佳餚之一,但是湖北同胞吃得慣嗎?這一次,菜還沒有運到,四川網友趕緊送上了菜譜:折耳根又名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來涼拌、煲湯、炒臘肉、燙火鍋……說得湖北網友滿心期待。

一起送到湖北的還有豬肉、雞蛋、水果、調料、方便米飯,甚至是方便火鍋。眉山春見、資中血橙、犍為晚熟椪柑、漢源黃果柑、蒲江耙耙柑和獼猴桃、郫縣豆瓣和豆豉……和醫護人員“盡出精銳”一樣,各地送去的都是最負盛名的特產。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漢源捐贈湖北的黃果柑。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漢源蓮花白馳援襄陽。

即便在四川這個農業大省,這些東西在當地也是寶貝。但因為是捐湖北,拉完一車還有一車——2月12日上午8點,湖北襄陽,來自四川漢源的22噸蓮花白、3噸黃果柑開始卸貨;當天晚上7點,四川漢源,第二批25噸蓮花白、1.6萬枚雞蛋就已裝車啟程;2月13日下午5點,第三批25噸蓮花白又踏上了從漢源駛往湖北的高速。

這些蓮花白來自漢源縣皇木鎮的高山上,成片成片被收割後,先人工搬到路邊,再用三輪車、小貨車,運到山下20多公里的烏斯河鎮,換上大貨車前往目的地。縱然路途遙遠,跑完這趟回來還要被隔離14天,但每一趟開往湖北的貨車都沒缺過駕駛員。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造電纜也造焚燒爐

“四川製造”助力火神山雷神山

滬蓉高速、滬渝高速上奔馳的,除了“四川農產”,還有“四川製造”。

1月31日凌晨,自貢市大安區,四川威鵬電纜接到供貨請求,雷神山醫院項目急需一批電力電纜,需求特意註明:“兩天之內出貨。”

威鵬公司董事長陳永樹立即開始打電話。只花了1個小時,18名員工就從被窩緊急衝到了生產線。電話同時打進了國網自貢供電公司,威鵬公司緊急復工,急需保電生產。電力工作人員當即開工,對10千伏供電線路進行紅外測溫特巡。39個小時後,13782米定製的電力電纜線從威鵬公司廠區離開,前往武漢。這比要求的時間提前了8個小時。

同樣是供給雷神山醫院的電力電纜,地處成都市郫都區的四川摩天電纜,1月30日下午接到訂單後,1月31日凌晨4點便將第一批貨裝車送出。幾乎同一時段,成都高新區的建築用硅酮密封膠、成都雙流的配電設備、成都都江堰的鋼製門窗……前赴後繼抵達火神山、雷神山,涓涓細流,匯聚成海。

成都向南,雅安、樂山也有企業24小時連軸轉。1月27日上午,四川聯茂機械接到緊急訂單,兩天內生產1300個驅動橋零配件,用於裝配到馳援疫區的1300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上。很快,工人被緊急召回,生產線全力運轉。到1月28日下午,1300個嶄新的驅動橋零配件就生產出來。為了儘快抵達江西進行總裝,公司總經理熊久榮拍板:“走空運!現在不是講成本的時候。”

2月4日,一臺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焚燒爐運抵湖北武漢。此後,它成為火神山醫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現院內醫廢、生活及餐廚垃圾就地處置,杜絕病毒擴散。這臺焚燒爐來自四川天壹環保科技,從1月29日接到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的委託到焚燒爐製成,常規的半個月生產週期被壓縮至5天。 “時間就是生命。”公司負責人羅康林說。

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一雙腳步遲緩。親歷過“5.12”地震的浩劫,四川人深知什麼是與時間賽跑。

1月26日,四川郵政接下了抗疫捐贈物資義務運輸的第一支接力棒——24小時內,將正大集團廣漢分公司捐贈武漢、襄陽兩地的15.6噸消毒液準時送達。此後,四川捐贈的醫用物資源源不斷湧向湖北:國藥控股四川醫藥股份的1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23歲小夥和朋友自費購買的25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1萬瓶84消毒液、1千公斤次氯酸鈉消毒劑、500只口罩……

1月31日,在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上,四川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家德直言:“雖然自身都非常缺口罩,但滿懷著對湖北當年支援四川‘5.12’地震的感恩之心,四川緊急組織了10萬隻醫用口罩等一批疫情防控物資支援湖北。”

一位網友用了最調皮的描述:“除了大熊貓,四川的瓜娃子們把整個省都給武漢搬去了!”瓜嗎?有網友這樣留言,“如果懂得感恩是瓜的話,就讓我們瓜到底吧。”(注:瓜,四川方言,意指:傻)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都江堰門窗廠為雷神山趕製門窗。

包送貨還包安裝

“四川力量”不為名利不眠不休

當壹環保科技的焚燒爐抵達武漢時,公司負責人羅康林率隊的技術小組已經在等候了。2月4日到10日,在幾千人同時施工的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這支4人小組克服了交通不便、水電不能正常保障等困難,加班加點完成了安裝、調試,將焚燒爐順利交付給了醫院運營方。

當都江堰市聚源鎮馨利鋼門窗廠夜以繼日,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趕製門窗時,老闆侯波是這麼想的:“2008年地震時聚源鎮受災嚴重,門窗廠剛建起一年,抗震救災時就停了工。當時全國人民都在支援我們,門窗廠也最終起死回生,現在能夠配合前線做點事情,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知恩圖報。”

投桃報李,滴水之恩報以湧泉。情感是相似的,表達是多樣的——有物捐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新希望六和集團保留著一張“請戰書”,文中寫到,“請求以設備人員身份馳援(火神山)汙水處理項目,生死無悔!我是電力工程師,熟悉汙水處理設備,謝謝!”請戰人叫彭中田,四川犍為人。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1月27日,交了這封請戰書後,彭中田獨自駕車20個小時馳援武漢。在此之前,他按要求到犍為縣人民醫院做體檢,完了在醫院食堂準備帶3份盒飯路上吃,食堂小姑娘聽說他要去武漢,堅決不收他的飯錢。這讓他更加相信,“每個人都想做點兒事,不為錢,不為利”。

來自四川綿竹的廖恩成、四川馬邊的宋元華,也是這樣的人。在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他們和數以千計的建設者一樣通宵達旦。3天多的時間裡,宋元華只睡了6個小時,他負責在巨大的作業面上配給施工材料,每天要拖著材料走4萬多步。參與基建的廖恩成也幾乎不眠不休,“綿竹是‘5.12’極重災區,我知道他們迫切需要醫院的心情。”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在雷神山工地,宋元華3天只睡了6個小時。

有的力量奔走在現場,有的力量往返在路上。

眉山市東坡區的宋紅波,是把四川與湖北聯繫在一起的紐帶之一——貨車駕駛員。2月12日上午,他和另外兩個四川司機黃勇、郭剛,把同鄉捐贈的50噸西葫蘆、20噸耙耙柑、1噸大米,送達武漢。

“我之前在外地做建築工程。這次回家過年,聽說要找司機來武漢送物資,我就主動請纓,大家也很信任我。”這是一次“拼單”之行。在離開四川前,宋紅波並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大家聽說武漢缺物資,湊了20噸耙耙柑、1噸大米,但是事先並沒有聯繫好捐獻點。”

“到了武漢再說!”勇者無畏,宋紅波只帶著村上開的捐獻證明就出發了。幸而,他遇上了黃勇、郭剛,當時兩人拉著涼山冕寧捐來的50噸西葫蘆,正在各方誌願者的指引下,奔向武漢江岸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最終,三人結伴而行,合力完成了一次志願運送。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四川漢源號召全縣捐款。

全地域全行業解囊

“四川資助”期盼湖北“雄起”

往返湖北的四川駕駛員中,漢源駕駛員稱湖北人民為“湖北親人”,把這一路上稱為“感恩之旅”——2008年“5.12”地震後,漢源是39個國定重災縣之一,湖北省根據中央部署對口支援漢源。

“疫情牽動著全縣人民的心!”1月24日,漢源縣委、縣政府向全縣人民發出《愛心捐贈倡議書》,號召“為戰鬥在一線的湖北各界以物質上的支持,給處於危難中的朋友送去精神上的鼓舞。”從那天開始,33萬漢源人慷慨解囊,“涓流不吝,以成江河;細壤不惜,以成泰山。”

脫貧戶餘邦能來了,捐出連續兩天賣菜湊夠的100元,一句“想到他們(湖北親人)比我還痛苦”還沒說完就已泣不成聲;宜東鎮海亭村村支書黃博來了,在他們一家三代人的帶動下,全村600多人一共捐了6.4萬多元……2月5日,漢源縣委、縣政府向湖北致《感恩信》,彙報了漢源人民的切切心意:共捐助防控疫情善款916.76萬元。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漢源群眾為湖北親人捐款。

愛心湧動的,豈止漢源。

在汶川,羌繡繡娘楊梅捐款1萬元;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捐款9.34萬元,當地農民工共計為捐款30餘萬元;在南充,百歲抗戰老兵王增印捐款10萬元;在自貢榮縣,16名殘疾人捐款3199元;在成都雙流,一位68歲的環衛工人,將裝有10071元現金的袋子放到鎮政府值班室就跑,邊跑邊說:“把錢留給武漢。”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網友以木裡火災烈士劉代旭的名義捐款。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涼山,西昌民族幼專師生自發為武漢捐款5.6萬餘元,越西縣賣滷肉的大姐周清玉分兩次捐出了5萬元。還有2019年木裡火災犧牲的消防烈士劉代旭,也不斷在向武漢疫線捐款——那是網友們以他的名義在繼續戰鬥,微博劉代旭超話裡每天都有人告訴他:“代旭,以你之名給武漢捐款了,如果你知道,一定不會怪我吧?”

從政府到集體,從群體到個人,這場愛心接龍中,四川企業是中流砥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0日,四川共有113家企業參與捐贈,累計捐資超過5.2億元,捐款超千萬元的有16家,五糧液以8000萬元捐款暫列第一,新希望、科倫藥業緊隨其後,郎酒、瀘州老窖、劍南春也超過2000萬元,香飄世界的川酒在危難時刻化作滴滴真情。

带上一个菜谱和一句“雄起”四川感恩援助湖北的N个瞬间

不知名的捐款署名“中國人”。

“雄起!”2月12日晚,四川老甲A明星足球隊微信群又熱鬧起來,領隊吳廉剛把倡議書發到群裡,手機就陸續響起收到轉賬的提示音。僅58分鐘,全部41名人完成捐款4.6萬元,不僅有馬明宇、魏群、姚夏、鄒侑根、黎兵等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有李勝、張貞傑等湖北籍球員——當年隨黃色狂飆響徹全國的“雄起”之聲,這次為湖北喊出了最熱切的期盼。

期盼著待到春暖花開之時,黃鶴樓無恙、長江大橋平安、熱乾麵味美如初。期盼著等到疫情阻擊戰全面勝利之後,四川人民去武漢過早,湖北同胞和全國的醫務工作者來川旅遊,感受“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的獨特魅力——自2月12日以來,四川已有上百家旅遊景區宣佈,疫情結束後免費向全國的醫務工作者開放,其中閬中古城等部分景區同時向湖北籍遊客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