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很多人在榨油,不用錢,但榨出來的菜籽渣和花生渣不給你,他們拿來幹什麼?

湘妹妞妞媽


農村人們在生活中種植了很多的花生和菜油,每當收穫以後人們就會把它們曬乾,然後可以用菜籽和花生用來榨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都是我們平常食用比較普遍的食用油。但是在農村鄉鎮上很多榨油的地方,老闆對於農民拿來的花生榨油,他們並沒有收入費用,而是直接拿花生渣或者菜籽渣抵扣費用。那麼這些主要用來幹什麼呢?

對於花生渣、菜籽渣來說,它們都是經過榨油以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實它們都是含有豐富的粗蛋白和殘油成分,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我們平時生活中常常會用這些來磨成粉作為粗糧,並且跟牛奶一起喝,最後做成花生牛奶。很多喜歡喝奶茶的人們都應該不會陌生,因此榨油店老闆收下的花生渣可以再次進行出售,並且可以獲得不錯的價格。而對於一些榨油作坊,村民拿花生來榨油,老闆還會以多少斤油補貼一定的錢給農戶,因為花生渣的價格都比榨油人工費要高,因此還有補貼給農戶。

這種榨油以後剩下的殘渣用途多多,除了出售製作花生牛奶以外,花生渣、菜籽渣還可以再次進行壓榨,通過收集更多的油餅二次壓榨,還能夠獲得不少的食用油。其次這種物質還可以加入各種飼料中製成家禽食用的期間或者一些農作物的肥料。因此應用是比較廣泛的,除了食用以外,製作肥料、再次提出食用油都是比較高的。而且花生渣通過釀製還可以製成人們經常食用的醬油,用處多多。

總之這種花生渣或者菜籽渣營養豐富,作為一種粗糧對人體益處多多。人們可以把它製成各種肥料、醬油、飼料或者經過加工以後製作花生牛奶飲料等等。所以這些油餅價格不會太低,當然也就可以抵消榨油的人工費用了。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最近農村有很多人在榨油,不用錢,榨出來的菜籽渣和花生渣不給你,他們拿來幹什麼?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在我的家鄉種的油料作物主要菜籽,雖然也有種花生,但都是自己吃而不拿去榨油。前不久,我的父親特意打電話問我,今年要不要菜籽油,如果要的話就得趁榨油作坊老闆下村集中拉運的時候放到他車上,不然之後要想再榨就得自己運送了,量小人家不給免費拉運。


以前,我們這邊榨油既是自己運送菜籽,又要給榨油費用,不過榨油產生油渣卻是自己的,最近幾年行業競爭壓力增大,很多作坊都是免費榨油、免費運輸,只是有油渣必須留給老闆。

過去榨油技術較差,小作坊的出油量一般,產生的油渣量比較大,現在出油量大幅增加了,油渣量也減少了很多,作坊老闆卻免費給農民榨油,這樣不會虧本嗎?他要油渣幹什麼用?


肯定是不會虧本的,因為沒有人會做虧本買賣,至於油渣到底能為作坊老闆帶來多大的利益,這是他自己的商業秘密,是不會輕易告訴別人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作坊為了獲取更大利益,會在增加油渣量上做手腳。不讓農戶榨油前將菜籽炒熟,而是直接用生菜籽進機器榨油。其實,熟菜籽比生菜籽的出油量要高,生菜籽產生的油渣量要多些。

過去農民常用油渣餵豬、養魚,栽秧的時候還用作肥料。而榨油作坊卻把油渣作為盈利模式,通過把油渣出售給肥料、飼料等生產廠家來賺錢的。

如果作坊動手腳,可以讓100斤菜籽產生70-80斤油渣,我們這邊2018年菜籽油渣收購價在5-6元/斤。作坊每次起榨量一般10噸左右,這是為什麼作坊老闆進村免費拉送的原因,既可控制榨油成本,又能集中產生更多油渣。以最低毛利潤算來,10噸菜籽大概能產生14000斤油渣,毛利潤在7萬元左右,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鄉鑑


對於題主所說的最近在農村有很多人在榨油,不用給人家加工費用,榨出來的菜籽渣和花生渣留給加工點作為加工費用,也就是菜籽渣和花生渣就不能要了。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榨油不交錢不要花生渣和菜籽渣是有點很公平,也很賺的感覺。如果細考慮一下或者細算一算,這些加工的農戶是虧大了。



現在就以加工花生油為例來簡單的計算一下。在我們這邊加工一斤花生米,包括花生米的粉碎,以及花生米的加熱炒熟,然後再包裝以後,用機器榨出油,這樣加工一斤花生米的加工氛圍0.2元。加工100斤花生米就是20元加工費。花生米的出油率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花生米的植物脂肪比較多,平均每100斤花生米榨油能夠出油40~44斤,其他的就是花生渣了,我們這邊叫做花生餅,平均在60~56斤花生餅。主要是因為花生的品種不一樣,所以出油率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小花生米出油率相對來說高一些。



對於題主所說的農戶加工花生油不要的花生餅,現在市場上花生餅的主要用途,那就是用作飼料。記得在小的時候,如果加工了花生油以後的花生餅,人都可以吃,那個時候要能經常吃到花生餅,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活了。尤其是在做飯,或者是做早上做稀飯的時候放上一塊花生餅,稀飯的味道是特別香的,而且對人身體也非常有好處。當然作為飼料那就更好了,一般那個時候農民都會用一塊花生餅放在水裡泡一泡,然後在餵豬的時候也兌上一點花生餅泡的水,加上一點花生餅豬長得就非常的快,有時也會注意,其他的家禽家畜喂一點花生冰水,這可以吃一點泡好的花生餅。



現在再來算一算榨油加工點到底能賺多少錢?為什麼不要加工費只要加工的菜籽渣或者是花生渣呢?其實大家都知道,加工以後的菜籽渣和花生渣,一般的就是用作飼料,而且是一個非常好的塑料的原材料,價格也是比較貴的。我們這邊的花生餅每一斤目前在1.6元一斤,加工100斤花生米以後,至少有56斤的花生餅,一般花生出油率也就在每100斤42斤左右,這樣把花生餅在市場上賣掉,就能夠換得90多元的錢,如果交加工費的話在我們這邊也就是20元,這之間的懸殊70元的利潤,所以加工點是賺大發了。大家也就知道什麼是商人了,無利不起早五更,天上沒有掉餡餅的。當然對於菜籽餅利潤就是更高了,至少一斤兩塊多。



總之,對於農村出現了炸油不要加工費,農戶也不能要花生渣或者菜籽渣,其實這對於農戶來說是虧大了。其實對於這些炸油點主要是把花生渣或者菜籽渣賣給飼料廠,以賺的中間的高額的利潤而已,或者是自己用作飼料來搞養殖,賺取更多的利潤。對於花生渣渣、菜籽渣,其他的用途也只是作為肥料或者是釣魚的誘餌等等,但這些用途都是非常少的,不是這些炸油點的最初的意願。


宗元三農堂


農村小作坊幫村民加工菜籽油、花生油,然後以花生渣、菜籽渣抵扣加工費的習慣,由來已久,在我小時候村裡就是這麼幹的,當時不瞭解其中的內涵,現在再去看,發現這個買賣非常暴利。

(1)加工菜籽油、花生油,以菜籽渣、花生渣抵扣加工費的利益點在哪?

2017年時,我們村加大了菜籽油的種植,種植菜籽、花生等經濟作物補貼高,所以村裡一時間遍地菜籽和花生,然後村裡的小油坊,專門幫人加工油料的也逐漸多起來,我爸爸瞭解了一下行情後也想去買一臺大型榨油機幫人加工食用油,後來放棄了,現在每每想起來都後悔莫及。

而以菜籽、花生渣抵扣加工費的利益點在哪呢?

當時爸爸想開加工油坊時,我專門做過一些功課,詳細瞭解了一下這裡面的利潤爆發點在哪裡。當時我們村給人加工菜籽油、花生油的加工費用是以原材料重量來收費,加工一斤食用油收費5-6毛錢不等,也可以以菜籽渣或花生渣抵扣加工費。

2017年我們村食用油生產廠加工食用油的費用是300-500元/噸不等,要比小作坊加工的便宜很多,但對數量有要求,所以村民更喜歡在小作坊加工食用油,儘管小作坊出油率比不上大型油廠,但好在方便、便捷,收費也能接受。更難得的是,當時還可以以油渣來抵扣加工費,所以很多人都願意選擇不要花生渣、菜籽渣。

但是當時有門路的,是可以將菜籽渣、花生渣售賣出去的,收購價還挺可觀,基本上菜籽渣便宜一點3000元/噸上下,花生渣是4000元/噸上下,這個油渣的收購價格可是要高出年加工費好幾倍呢。所以,商家願意說服村民用油渣來抵扣加工費,村民往往也高興接受。

(2)菜籽渣和花生渣,有什麼用處?

1、打牙祭。

小時候家裡窮,能吃到香香的東西就會很開心,過去榨油技術也沒現在出油率那麼高,所以小時候最喜歡每天早上上學去,在書包裡裝一塊花生渣餅子,特別硬,一小塊花生渣餅子能啃食小半天,也算是打牙祭、解饞的良品。但是菜籽渣卻不適合啃食,雖然更香但不好吃,還含有過多有害物質,不適合小孩子當零食吃。

不過現在壓榨油技術提升了,油菜籽、花生的出油率也高了,出油後往往菜籽渣和花生渣都壓縮的很乾很薄,香味不足,苦味有餘,所以現在的小孩子對花生渣餅斷然沒興趣。

2、做魚餌。

小時候村子裡常常在家陪大人們一起做魚餌,做好了在河裡撒開一張大網,然後網上放入做好的魚餌,等待魚上鉤,一天後收網,往往收貨頗豐。

不過花生渣和菜籽渣都不太溶於水,要打成粉,混著泥土摻水做成餅子,然後做好後一起丟入漁網中,這樣打成粉的油渣不容易被水泡散,還容易吸引魚兒來吃,也就很容易釣到魚了。

3、做肥料。

這個我是知道的,過去我們自己會把榨油剩下的渣子和糞便、秸稈、泥土丟在一起發酵,得到天然的有機肥,對莊稼的生長特別有利。不過這裡的花生渣、菜籽渣可不敢直接不經過發酵、淡肥等過程直接撒到莊稼裡,會直接將苗“燒死”的,肥勁兒太大了。

後來人們施肥的選擇多了,就很少有人再費勁搞有機肥,商家恰恰看好農村這一點變化,紛紛來到村子裡聯絡花生渣、菜籽渣多的人收購,以數千元一噸的價格收購回去,然後做成花肥售賣,要知道花肥售賣的利潤可是遠超過收購油渣費用很多很多倍的,這麼大的利潤,商家自然高興。

4、清洗金屬器物。

這個是我聽說的,自己沒有操作過。說的是金銀等貴金屬飾品髒了之後,用花生渣、菜籽渣清洗,可以達到光亮如新的效果,並且還為金銀飾品渡上了一層保護層,讓金銀不再容易鏽。

5、還有一種茶油果出油後剩下的果渣可以當清潔劑、除汙劑、滅菌劑使用,天然無害,堪稱佳品。

雖然我不知道花生渣、菜籽渣是否有同樣的功效,但覺得新鮮,也把這種果渣拿來科普一下,洗頭效果倍好。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農村小油坊加工菜籽油、花生油後,不收費卻留下花生渣、菜籽渣等抵扣,其實就是看好菜籽渣和花生渣更高的利用價值,從中獲利。這種行為也沒什麼好說的,村民嫌麻煩就用油渣抵扣加工費就是了,反正自己留著數量不多,也賣不出去;不願意就付加工費,取走油渣,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李阿冰


農民都鍾情於自榨油,農村榨油坊生意總是紅紅火火。說起他們的生意經來,也不是掙點加工費的事。在我們當地一斤油籽加工費0.5元,願意給現錢的按油籽重量付款;不想付錢的,油渣稱量,按市場價與加工費折算,“長退短補”。看似公平合理,其實才不是這麼簡單。

我們當地油品只有胡麻、菜籽和荏。我曾有兩年開榨油坊的經歷(那時加工費0.20元)。掙得是極辛苦的錢,賺頭不僅在加工費,主要在回收的這些油渣上。

回收油渣時給顧客說的是“市場價”,其實顧客哪裡真正知道其價格,總會每斤低於“市場價”兩三角錢。油籽少於20斤榨油還不夠滲膛的,大都會拿來超過這個斤數的油籽。胡麻、菜籽、荏的出油率33%、38%、40%,基本上是定數,那其餘的就是油渣的重量了。加工的多了,回收的油渣也就多了,給顧客說好的“市場價”,本身就有兩三角的掙頭。回收的油渣多了,僅此一項等於空撈了許多錢。


開榨油坊回收的油渣,又會有專門上門收購的販子。這些販子收購油渣的價格又都是高於榨油坊店主所謂油渣“市場價”的兩三角錢。如此一來,顧客留下來的油榨,開榨油坊的每斤淨賺5角左右。還有加工費,榨油坊賺頭不會很少的。

油渣到了“販子”手裡,才到了油渣的“用武之地”,飼料廠、肥料廠又加工成飼料、肥料在市場高價銷售了。

其實,農民也知道油渣的用途:粉碎了與食物和拌,可以喂家禽或作釣魚的誘餌;也可以經發酵或腐熟,用於莊稼做基肥、追肥,養花更有獨特的效果。尤其是菜籽油渣香噴噴的與麵粉調合,是釣魚用的“誘餌”;花生油渣用水泡開加入到豬飼料中,能促進豬的生長髮育。


總之,自榨油的油餅是非棄物,而是“寶”。自己可以賣錢,也可以做飼料、肥料。這就看自己怎麼合理運用了。不過,並不認可將油渣折算付加工費的做法。農民朋友覺得呢?


為生活而提神


壓榨油不用錢,只要把菜籽渣和花生渣留給油坊就成,第一眼看到題目時,我腦子裡馬上閃出一個念頭:壓榨油這是又漲加工費了嗎?


現在壓榨別的油我不懂,比如菜籽油,葵花籽油,但如果現在壓榨花生油的話,那些應該是去年的花生果吧?

今天不討論花生是舊果還是新果,只分析菜籽渣和花生渣被油坊留下來幹什麼,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啊,農民們壓榨油時很少有捨得用它來抵加工費的。

我們小時候,油和肉短缺的年代,家中僅有的半塊花生餅是母親用來給孩子們添加營養的唯一物品,半塊花生渣餅大概有五六斤的樣子,母親會在蒸玉米麵餅子的時候從堅硬的花生餅上面砸下一塊比拳頭稍微大一點的餅塊,用水泡開和在玉米麵裡,這樣蒸出來的餅子營養比只是玉米麵大一些,母親說吃了花生渣能長大個子。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土地承包後,家裡種的所有農作物都不少,花生油敞開了吃,再也不需要花生渣來補充養分了,那麼花生渣此時的用途是什麼呢?當年我們家中豬圈裡總是要餵養一頭肥豬,豬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靠花生渣,還有玉米麵和麥麩子。

除了豬,家裡的母雞也是要給它們添加營養的,花生渣是母親認為最好的餵養家禽家畜營養供給物品,母親會把花生渣用水泡出來,沒次給豬或者雞餵食時挖上一瓢或者一勺,有了花生渣的添加,豬和雞吃的特別歡實。而豬的成長非常的令人滿意,到年底總能餵養出一頭大肥豬,雞更是下蛋不少。

再後來農村生活條件更好了,餵豬餵雞因為不夠衛生,被農民們拒絕餵養,花生渣沒有用處了嗎?不是的,村裡還有很多農民會在壓榨花生油時把花生渣要回來,花生渣不僅僅是動物吃了有營養長的好,植物用了更是有一定的效果。

用發酵好了的花生渣給農作物施肥,會讓農作物得到更好的養分,甚至長出來的果實或者蔬菜口感變得甘甜好吃,只不過花生渣並不多,因此是捨不得給糧食施肥,農民們會把它們用在種蔬菜或者自己吃的水果樹上。



為什麼開頭我會說用花生渣或者菜籽渣抵壓榨油加工費會是加工費用漲價了呢,因為一百斤花生米壓榨的殘渣如果賣錢的話,會比一百斤花生壓榨油加工費高最少二十塊錢。

而油坊抵下來的花生渣,油坊可以賣給飼料加工廠,大批量賣的話價格會比收購農民的貴一兩毛錢,去年油坊還是用花生渣抵完加工費以後,用和小販下鄉收購花生渣的價格把農民手中剩下的花生渣收購,這和收小麥玉米一樣目的,從中賺取差價。

油坊如今更願意用壓榨剩下的花生渣和菜籽渣來抵加工費用,一倒手就會有額外收入,開門做生意,當然希望錢多多啦。無利不起早對吧。


悠然見東山


農村有很多人在榨油,不用錢,但榨出來的菜籽渣和花生渣不給你,他們拿來幹什麼?


我老家是山東的,俺們山東大花生是山東比較有名的糧食作物,基本每家每年都會種植一塊地的花生,一部分留著吃另一部分就會留著去榨油,榨油也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自家吃,因為現在超市賣的多數都是調和油,是各種油的混合物,而且都是機器榨的油,吃起來同古法榨的油完全沒法比,所以農民都是用自己的花生去榨油。

而榨油的油坊一般會給農民兩個選擇,農民可以給錢然後不管是油還是最後的花生渣農民都可以帶走,再就是農民可以不給錢,但是最後農民只能把油帶走,花生渣需要留下來,也就是說花生渣就頂了農民榨油的工錢,那被油坊留下來的花生渣都幹什麼了呢?據筆者瞭解會有幾個用途:

1、二次榨油

若是農民選擇不給錢留下花生渣的話,油坊在榨油的時候會特意減輕榨油的力度,這樣出油率會稍微有所下降,一般農民也不會太關注自己花生的出油率高低,畢竟一般農民自己榨油用的都是不太飽滿的花生本身出油率也不高,若是油坊從中做點 手腳一般也看不出來,這樣油坊就可以進行二次榨油,又可以獲得一定量的花生油增加油坊的收入。

2、加工成小零食

還有的花生渣會被加工成小零食,雖然花生渣中的油都被榨乾了,但是花生的香味花生渣還保留著,可以在花生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進行二次加工之後就是帶有花生香味的又香又甜的小零食了。小時候最喜歡的也是這種零食,若是家裡不給買自己可以拿著榨油後的花生渣吃,一樣有香味。

3、作為畜禽飼料使用

最後就是被加工成了飼料了,雖然現在飼料中植物蛋白最大量是豆粕,但是有些散養戶會在飼料中加入花生渣和菜籽榨,相對來說這兩種油渣的營養價值比豆粕還要高一些,但是因為價格也偏高所以規模化豬場多不會採用,主要還是被農村散養戶使用了。

4、用來釣魚和養花

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作用,因為花生渣的味道比較香,所以可以用來在釣魚的時候打窩使用。再就是可以用花生渣養花及其它植物,這樣就不需要用化肥了,更加環保和健康。

花生渣雖然是榨油之後的附屬產品,但是其用處還是挺多的,而且在一些地方的價格還比較貴。農民朋友你家榨油之後的花生渣和菜籽渣都用來幹什麼了?歡迎留言分享。


果然悠


榨油不要錢,其實是榨油坊又賺了你的錢。在我們這小縣城,土地平整,春節以後種下油菜籽,到了3月底4月初,田裡的油菜花金燦燦的,鋪滿了田野,美麗極了,正因為美,油菜花好看,我還寫下一篇散文《油菜花》還獲了獎。我們這裡種植油菜多,種植花生的少,到了6月份以後,就有人去榨油坊榨油了。

1、一次榨油的經歷。

因為自己榨出的油,好吃又放心,做出的菜美味,所以買了幾貸油菜籽到榨油坊去榨,去了以後,榨油坊的人打開機器,給油菜籽上秤,然後開始榨油,榨油時,油菜籽如果潮溼,榨油的人把火燒著,把油菜籽倒在鍋裡進行攪拌,待幹了些,就可以榨油了,榨完油,把油上秤稱下,讓你知道出油率多少,然後秤油餅,秤完後他自己定個適價格,價格不會太高,要求把油餅賣給他,除去搾油的錢外,適當補你點錢了事。



2、他們把油餅又拿去賣。

其實每個榨油坊都會固定的人來收購油餅,而且收購的價格會購買你油餅時的價格是高了很多,從中賺取差價,他購買你的油餅時價格才8毛左右一公斤,但他賣出去的油餅價格在1.5元至2元左右,所以他又狠狠的賺了一筆。


3、油餅還可以去的釣魚打窩。

如果喜歡釣魚的人,可以留下油餅去釣魚打窩,效果相當好,一次去釣武昌魚,不上鉤,去秤了半口袋油餅倒下去,釣到6個小盆子大的羅非魚。

總結

在去榨油時,建議油菜籽餅或者花生油餅,自己賣或自己處理好,你不要或者賣給榨油坊主,他都會又賺到一筆錢。


以文溫暖三農


農村有很多人在榨油,不用錢,但榨出來的菜籽渣和花生渣不給你,他們拿來幹什麼?我老家隔壁鄰居堂叔是在鄉下開榨油坊的,一到暑假,我就泡在他家玩,整天義務幫他榨油,長此以往,幹了四五個暑假。夏天榨油非常辛苦的,因此作為長年在學校裡搞教學,是有另一番滋味,我樂意選擇,對我是一種磨練和挑戰。因此,榨油的什麼秘密我全都知道。


目前,農村狀態與20年前,大不一樣了。過去農戶種的油菜籽和花生數量多,一家幾百斤,上千斤的來料榨油,餅渣農戶是要拿走有非常多的用途的,來料榨油是要給加工費的。因此出油率非常高,農戶就高興,榨油生意就紅火。若是出油率低,就沒有生意可做。現在,農村裡只有老人和婦女在家種地,因此每戶只種一點點,最多一兩百斤,榨油全部自食。榨油後的一點點餅渣也就派不上用途了。因此,現在農村榨油,使用餅渣作為抵代加工費,來料榨油,所以也就不收加工費了。


一般每百斤油菜籽在正常情況下,能榨30~33斤菜油,67~69斤餅渣;花生出油率高,每百斤花生能榨40~42斤花生油,58~60斤餅渣。現在,既然榨油不收加工費,只留下餅渣就行。因此,農戶來料一律不稱重量,榨油坊秤都不放,一來料就開始榨油。榨完油,農戶自取榨出的油灌進壺裡拿走,留下餅渣,就算這筆生意宣告結束了。

這些餅渣已經榨不出油來。我家二叔告訴我,農戶是榨油人的上帝,一定要保證出油率,否則是不道德的行為,對經後的生意不利。不要象黑心的榨油坊,每百斤餅渣能榨二次油,能再次榨出6~10斤油,那是沒有良心的商人行為。這些餅渣有養殖戶、化肥廠、水產養殖和農戶等等需要,主要是作飼料使用,聽說品質比成品糧食的飼料作用還要好,其次是作有機肥。一般菜籽餅出售1.5元/斤,花生餅2元/斤,每百斤菜籽榨油後賣餅渣100.5~103.5元,若是收加工費只要50元/每百斤,要多賺50.5~53.5元;花生餅2元/斤,每百斤花生榨油後的餅渣能賣116~120元,若是收加工費也是50元/百斤,能多賺66~70元。所以,榨油不收加工費,留下油餅是收加工費的兩倍多,是非常賺錢的。因此,農村現在榨油一般喜歡不收加工費留下餅渣。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在很多農村至今還保留著吃自榨油的習慣,多少年來一直延續至今,老人們還是喜歡吃自己榨的油,覺得很香,味道足,我們家就很喜歡吃,特別是我媽。

一到新榨季,三里五村的農民就開始張羅著榨新油,一次就把一年的油都榨好了。




早些年榨油,村裡的小作坊還是以掙加工費為主,剩下的油渣都歸個人,因為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養羊、豬、牛,這些剩渣剩料就都供給這些家畜食用了。

這幾年村子裡養牲畜的少多了,甚至都不養了,這些油渣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小作坊看到了這裡面的商機,可以給你免費榨油,但油渣留下,農民一想,反正留著油渣也沒啥用了,給你得了,你問他有什麼用,他神秘兮兮的也不告訴你,殊不知這裡面有大學問,我慢慢給你說:




一、供給大型養殖企業。

一個人去榨油,產生的油渣沒多少,但是大家都去榨油,產生的油渣就多了,油坊就是利用積少成多,把大家的油渣集中起來,然後賣給大型養殖企業,做箇中間商,賺上一筆,企業也願意和手握大量原料的人去合作。

二、賣給花肥企業。

用油渣加入一定量的秸稈、麥麩,加入發酵劑來漚制有機肥由來已久,而且這樣製出的肥,肥力很大,肥效長久,這樣的肥一般不會用在大田上,因為價格相對偏高,好多都用在了精品農業上,比如養花,作為花肥用,產出的花特別漂亮,水靈,經濟價值很高。



油坊榨油更願意要油渣,讓我們分析一下這裡面的經濟賬,您一看就明白了,以我們當地亞麻籽產出的油渣來分析,和花生渣,菜籽渣道理趨同。

以一百斤為例來算,出油率大多在33%-39%之間。我們取中間值36%,一百斤炒熟的亞麻籽可以出油36斤,出油渣55斤,炒制過程中水分蒸發,籽粒減輕大約9斤。

我們當地榨油收取加工費每斤4毛,100斤也就是收加工費40.但剩下的55斤油渣可以賣到82.5,當地油渣每斤1.5。

這樣一比較下來,要油渣合算多了,這就是為什麼油坊免費給你榨油,油渣留下的原因,這裡面相當有利可圖。

以上就是我們本地的真實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真實經驗分享,一起學習。

歡迎關注旗甲生態農莊,一起討論關於三農的人或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