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供”的真實起源!古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硃砂?

你必須承認,

那些越是神秘的事物,

越是激發著我們的探索欲。

關於硃砂供,盛傳兩種說法……

一是僧人袍子掉色

  • 二是僧人手蘸硃砂長期盤捻
“硃砂供”的真實起源!古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硃砂?

這兩種說法,仔細推敲來並不可靠。

第一,僧人的袍子並非採用硃砂染色。

  • 第二,硃砂是礦物質顏料,顆粒直徑大,很難憑手工將硃砂盤進佛珠內部。 有人曾多次深入藏區,與許多長期生活在當地的僧人及牧民交流,也沒有聽說過這兩種方法。
“硃砂供”的真實起源!古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硃砂?

硃砂供真實起源

在藏地各大寺廟與唐密祖庭陝西大興善寺,傳承著藏地千百年的古法浸染工藝。

原來該工藝實源自漢地的煉丹技術,在唐朝由僧人傳至藏地,後經密宗發展衍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硃砂供製作工藝,採用二十幾味藏藥,低溫浸染使珠子上色。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老硃砂供念珠有紫紅色、有棕紅色、有橘紅色,其主要原因為每位僧人所傳承並掌握的藏藥配方不盡相同。因此,硃砂供的顏色,不是簡單的硃砂色,而是多味藥材的調和色,每顆珠子均需歷經數十遍的浸泡和打磨,一串依照古法制作的硃砂供念珠從選料到加工完成,至少需要90天。

“硃砂供”的真實起源!古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硃砂?

硃砂,古時稱作“丹”.東漢之後,而興起的煉丹術,使中國人逐漸開始運用化學方法生產硃砂。硃砂的粉末呈紅色.可以經久不褪。我國利用硃砂作顏料已有悠久的歷史.硃砂“塗朱甲骨“指的就是把硃砂磨成紅色粉末.塗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這種做法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硃砂供”的真實起源!古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硃砂?

後世的皇帝們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紅色粉末調成紅墨水書寫批文,就是“硃批”一詞的由來。採挖後,選取純淨者,用磁鐵吸淨含鐵的雜質,再用水淘去雜石和泥沙,研成細粉,或用水飛法制成極細的粉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