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奧運冠軍兼中國女排名宿,張萍和趙蕊蕊誰才是第一副攻?你怎麼看?

時勢球事


趙蕊蕊高快結合,張萍快加暴力,倆人特點不同,是中國女排黃金一代副攻線代表人物,可惜都毀於傷病。

趙蕊蕊身高1米97,身高臂長,彈跳輕盈,中國女排網前屏障,攔網能力相當強。張蕊蕊的快攻相當有效,身前身後快球既高又快,對手很難防範。2003年世界盃,趙蕊蕊幫助中國女排拿到了世界冠軍,個人榮膺最佳進攻稱號。



張萍,身高1米87,彈跳能力強,各種副攻的進攻手段嫻熟,進攻速度快且力量大。一手漂亮的跳發球,是副攻選手中絕無僅有的,後三進攻也常常令對手猝不及防。04雅典奧運會頂替受傷的趙蕊蕊出場,力助中國女排拿下奧運冠軍。



趙蕊蕊和張萍都是中國女排優秀的副攻手,可惜都毀於傷病。趙蕊蕊在雅典奧運會前夕的受傷,讓她的奧運備戰過程艱難曲折,好不容易趕上了奧運,可惜才上場三分鐘就再次遭遇骨折,雅典奧運之路戛然而止,之後的趙蕊蕊再也沒能恢復到巔峰時期。張萍在趙蕊蕊受傷之後頂替出場,也展現了優秀副攻的風采,然而常年累月的辛苦訓練,也讓張萍的傷病嚴重,到了06世錦賽就很難再起到作用了。



趙蕊蕊和張萍都是在巔峰時期遇到了傷病的困擾,最終沒能抵抗住傷病的襲擊而結束了運動生涯,也是令人噓唏不已。


水文2018


趙蕊蕊所在的年代被稱為世界女排的“副攻時代”,扣球乾淨利落,速度靈活,以攔網為主,她在球場上的必殺技很多。而且,趙蕊蕊的身高不僅在國內,甚至在亞洲都是頂尖的,接近兩米的個頭被稱為“亞洲第一高度”。那個年代的中國女排,正因為有了趙蕊蕊才能高快結合,才能與歐洲列強抗衡。


2003年女排世界盃,中國隊最終成為第一,趙蕊蕊本人也榮獲最佳扣球手。但必須要說的是,2004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趙蕊蕊缺陣的情況下也拿到了冠軍,畢竟那一屆的真正核心是馮坤和周蘇紅。

張萍是在2004年趙蕊蕊受傷後成名的,她頂替前者參加奧運會,整屆賽事8場比賽扣球182次,扣死91次,榮獲最佳扣球手。張萍是國內少有的力量型副攻,是當時排球聯賽天津隊的主力進攻點。她的跳發球力量大且速度快,戰術球命中率高,能打的戰術特別多,其中三號位半高球堪稱一絕。除此之外,她還能打後攻位置,技術全面且關鍵時刻敢於突破。


大概在一年前的某檔節目中,張萍曾表示自己對於趙蕊蕊是十分崇敬的,趙不矯情、肯吃苦、經常加練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她,這成為她後來奧運會頂替出場,決賽中成為關鍵角色拿下25分的源動力。據說張萍目睹了趙蕊蕊受傷的全過程,後者在訓練中表示自己痛的不行了,可隊醫不予理會認為她太矯情,結果才發生了後來斷腿的一幕。
至於誰強誰弱,要說天賦,似乎趙蕊蕊當初的名聲要大一些。要說榮譽,職業生涯更長的張萍自然更勝一籌。


小公舉談球論道


我認為張萍是最好的副攻。因為張萍不僅有三號位快攻,二號位背飛,更重要的還有爆力發球,後排進攻。這兩項在囯內女排副攻隊員中絕無僅有的。如果不是趙蕊蕊付傷,張萍上場打主力,中國隊奪冠是個未知數。


用戶3808402716053


趙蕊蕊和張平,兩個先後毀於傷病的球星,她們的經歷令人感慨…

黃金一代的那波球員中,有兩個隊員具有巨星潛質:一個是二傳馮坤,另一個就是八號副攻趙蕊蕊。前者已經通過雅典賽場證明了自己,奧運會的MVP是對其能力的體現及認可!而雅典奧運卻是趙蕊蕊心中永遠的痛。

出生於1981年的趙蕊蕊身高臂長,是當時中國女排的第一高度。其進攻主要突出一個“快”字,迅雷不及掩耳,爽利乾脆。故而趙蕊蕊的進攻命中率是比較高的,不僅三號位的半高球擲地有聲,二號位的背飛也頗具威脅。故而她在前排的幾個輪次,對對手的牽扯作用是巨大的,我們的主攻手也能獲得較多一對一的機會。

相對於進攻,趙蕊蕊的攔網要更加出色。擁有1米97身高的她高而不笨,移動甚是靈活。面對她那精準的起跳時機以及過硬的攔網手型,即使是再厲害攻手的進攻都很難通過她的十指關。趙蕊蕊也因為出色的攔網能力而獲得了“移動長城”的美譽,她的攔網是我們化解對手進攻的重要屏障!

張平作為後趙蕊蕊時代的副攻,其給人的最大印象是進攻。她也是國內副攻手裡為數不多的暴力副攻之一,不僅擁有一手大力跳發的絕活,而且能打後排進攻!雅典賽場也是張平綻放自己的舞臺,小將不畏強敵敢打敢拼,尤其是決賽對俄羅斯高妹那場球,張平竟然轟下了二十加的高分,令人瞠目!

這兩名隊員都很優秀,只是受制於傷病,留給她們表現的舞臺並不多,趙蕊蕊成名於03年的世界盃,張平則揚名於雅典奧運會,唯一的遺憾就是她們的生涯都太短暫,過早淡出了公眾的視野。不過她們現在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喜愛她們的球迷也就放心了。


smallorange1


張平和趙蕊基本算是一撥球員,張平進國家隊要晚一點,打替補時間長一些。

這兩名球員的風格有很大不同。趙蕊身高、臂長、點高,網上實力突出;張平速度快,力量大,跳發球兇狠,還能打後攻。都是非常全面,而且特點突出的副攻。

要說誰是第一副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趙蕊佔據著了第一副攻的寶座。不論是01年大冠軍盃、02年世錦賽還是03年世界盃,趙蕊都是當仁不讓的絕對主力。趙蕊還是03年世界盃的最佳副攻和最佳攔網。但是在04年奧運會上,由於嚴重受傷、恢復時間過於短暫的趙蕊舊傷發作,趙蕊一直作壁上觀,這也成就了張平的一鳴驚人。張平在雅典奧運會上表現的異常出色,體現出極強的實力。發、扣、攔都有相當不錯的發揮。特別是決賽對陣俄羅斯女排,她一人獨得25分,獲得奧運會最佳副攻的稱號。無疑,張平的這枚奧運金牌的分量要大於趙蕊的世界盃冠軍。

由於趙蕊嚴重的傷病,05年之後基本處於養傷狀態,張平成為絕對主力。但是地方隊和國家隊對張平的過度使用,也讓張平膝傷加劇,雖然到德國做了手術,也沒能延續以往的良好狀態。

綜合來看,趙蕊的實力和水平應該更勝一籌,從成績上來看,張平應該力壓趙蕊。所以兩人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排球人說體育


其實沒有必要去確定誰是誰非!

隊員的選擇是教練的事。因為是教練選擇隊員,教練就有自己的認知標準。如陳指導當年對趙蕊蕊的重用。誰也沒有想會有風雲突變,趙蕊蕊受傷不能上場。作為替補隊員的張萍也沒想到“臨危受命”,從而一戰成名。今天的郎指導也是,副攻還是相對喜歡高妹,終然你虎虎生威,打得風生水起,只是個子矮那麼一點點。

說書的有一句名言:胖大的威風,瘦小的精神。老祖宗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老百姓也說:力大降十會,一巧破千斤。教練的個人喜好而已:成功了,熠熠生輝;失敗了,剛愎自用。還有像日本、泰國:靠人不如靠自己,你玩你的上三路,我玩我的下三路。其實看看足球,球星大個的有荷蘭三劍客,還有德國的幾架轟炸機。小個子球星也不少,貝利、馬拉多納、勞爾、巴喬等等。中國足球失敗的原因之一:一味科學的追求大個隊員,所以現在打不過泰國的小個隊員了。說實在的,排球因為有個球網在那裡立著,相對大個優勢明顯,但千萬不要忽視“小個子”的作用。


蕎麥花991


張萍是雅典奧運會扣球成功率最高的女排隊員,整個比賽下來超過40%,第二名是古巴隊員,也是決賽得分最高的隊員。


心曠申1


張除了攔網差趙一丟丟,其它發球,快攻都強趙一丟丟,後排進攻更是厲害。


林中漫跑


毋庸置疑,張萍的心理素質強於趙蕊蕊,同時陳忠和更器重趙蕊蕊。但不幸的是,在關鍵的時刻趙蕊蕊傷退了!因此,上了一個“沒心沒肺”且“不知醜”的張萍,而且發揮極為出色!這兩個隊員的共同特點是迄今未嫁!


大風起兮雲飛揚194787710


不知這又是誰發起的這種球員間的比較。也許在一些個人項目裡,這種比賽算各有特點,比較一下還可以說說,可排球是集體項目,是一個隊團結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績的,同一代的隊友間,這種比較有什麼意義?就象現在津吹、蘇吹間只講個人作用,不理團隊凝聚力一樣,一群偽球迷而已。

如果看過對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女排姑娘們的專訪,瞭解那一段歷史的球迷應該都知道,陳忠和帶領的黃金一代,趙蕊蕊是副攻線上的主力,身高是亞洲第一高度,進攻、攔網都是世界級的。可趙蕊蕊的傷病不斷,也是著名的“玻璃人”,因傷缺習了很多重大比賽。

雅典奧運會前,趙蕊蕊的傷病恢復情況,引起全國球迷關注,趙蕊蕊克服困難,終於賽前歸隊。趙蕊蕊還是擔心,特意和同一位置的張萍交流,相約兩人共同努力,頂下這個位置的任務。

趙蕊蕊在第一場比賽中就舊傷復發,張萍頂上打下了後面所有比賽,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中國女排奪得金牌。這麼看,什麼誰是第一副攻?這麼比又有多大意義?

現在有些球迷粉絲化,是擴大了球迷群體,可有些真沒理解排球的精髓,把粉絲那種眼裡只有偶像,沒有旁人的勁兒,帶到排球項目上,甚至自以為是地理解隊員的“競爭”,而去攻擊什麼“競爭對手”。這就是津吹、蘇吹天天在網上噴得混天黑地,其實都是偽球迷,乾的都是破壞女排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