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只想借錢卻從不還錢,債務達22.5萬億刀仍想發百年期國債”,這是啥心態?

凡大先生


美國發行的國債不能說是美國借錢不還,畢竟美國的債券市場是自由出入買賣,不存在大規模的限制狀況。只不過對於那些持有大量美債的國家而言,大規模拋售美債導致的惡果,會讓彼此兩敗俱傷。那些宣揚大規模拋售美債的言論,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如今的美國國家債務已經達到了22.5萬億美元,這已經完全超過了美國GDP 20萬億美元,顯然美國的債務風險已經到了高危的程度。但是,如今的美國依然想要發行大量的國債,甚至要發行百年期國債,這分明就是想要拿其他國家的財富來填補美國的虧空。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已經資不抵債,再想大量發行美國國債,顯然已經不再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美國之所以會造成大量的鉅額債務,這與美國連年的對外征戰和大量消耗有著直接的關係。畢竟每一年新增的債務幾乎都是美國軍費的開銷,在2019財年,美國的軍費達到了7160億美元,也讓美國的債務上限達到了22.5萬億。在這22.5萬億美國債務當中,真正國外持有的債券僅為8萬多億美元,其餘的還是美國國內持有的債券最多。當然這8萬多億美元,就是世界其他國家的財富。

有這樣一個故事,美國的一位兒童問他的爺爺,“爺爺您欠了那麼多的錢,您什麼時候能還完呢?”他的爺爺回答道:“我欠的錢,到你這輩子也還不完”。孩子問爺爺,“那怎麼辦?”爺爺說:“我們根本就不用還,如果誰來管我們要錢,我們就把他打回去,直到她不要為止”。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是真正的美國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早年美國屆英國的大量欠款,最終在美英爆發戰爭之後,打敗了英國而不再歸還。



現在的美國同樣是這樣的心態,只不過是目前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現在的美國國債還沒有打到賴賬的地步,美國的國債還正常進行著收益,當然也給投資者一定的回報。所以說,美在依然是大額美元投資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保值美元的基本路徑之一。因此,世界上的美債依然被一些國家所持有和購買,當然這包括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


但是目前世界上的去美元化已經顯現,尤其以俄羅斯為代表,已經在2018年大量拋售美債,並且大量購置黃金,這是俄羅斯去美元化的最直接體現。而世界持有美債的國家,也都在2019年不斷的向外拋售美債,只不過沒有造成大規模拋售,以防止美在大規模下跌導致自己得不償失。世界各國已經預示到了美債可能帶來的危機,因此也在提前做好防範。不過超過10000億美元的美債,根本就不是短期內就能夠拋售的掉。怎麼拋售美債必然是需要有計劃地拋售,這樣才能保證持有國利益最大化。(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淡然小司


富有的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債務人,欣欣向榮的美國繁榮背後,有一大群借錢給美國的發展中國家。

你是不是覺得很不公平?美國人借錢瀟灑生活,大批貧困的發展中國家老百姓,過著緊衣縮食的生活……更大的問題是,美國只會大量借錢,而從來沒有大算還錢。

道理就是這樣,美國自從1971年實行金融全球化戰略後,他們的理論基礎就是“借錢不還”。為什麼美國人會這樣做,並且能夠這樣做?

先回答第一問,為什麼美國人要“借錢不還”?

答案很簡單,按照美國人的戰略,還錢難度很大。美國的目標是要維持全球霸權,當老大是要花很多錢的,他的戰略就是用世界的財富來維持美國地位。

二戰後,美國一意孤行,強硬讓美元與黃金脫鉤。這背後的邏輯就是,美國人不願意用自己的黃金還債,也就是為了“借錢不還”。如果想還錢的話,他又何必要與黃金脫鉤!

那麼,來看第二問,為什麼美國能夠“欠債不還”?

在國際的博弈當中,“欠債還錢”的樸素道理,在美國人面前很蒼白。美國人通過控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世界貿易組織(WTO),對捍衛美元的霸權地位起到積極作用。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對美國投資者喊話:你們不用擔心,就算要賣美國國債,也沒有買主。他的1句話,有多層含義:一是美國政府根本就不想回購美國國債;二是誰要拋售美國國債,美國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會臉蛋和抵制;三是沒有任何交易商會代理這種業務,拋售國根本進不了市場。

美國拒絕還債的心態,如果說戰略是冰山的水下部分的話,那麼政治、經濟上的舉措就是冰山的水上部分。這樣的例子,其實挺多……

例如,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經濟,以及沖掉欠下的日本債務。美國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日元被逼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經濟至今低迷。另外,美國人可以欠債,但是不允許債主來購買美國企業。

按照道理,讓債主用美元收購產業,也是美國償還債務的形式。然而,美國人堅決反對,他們怕債主控制美國經濟,這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所以,美國人對外國收購企業,有著嚴格的程序外,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根本就不讓外人碰。

還有一個表現——高科技封鎖。從純經濟立場來看,技術也是一種還再方式,但美國人決絕用高科技來償還債務。很多收購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行為,都要放到美國國會來進行辯論,常常被否決掉,像中國收購Union Oil。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弗裡德曼,他說:外貿赤字發出的美元,最後都會流回美國,這樣外貿赤字就是無害的。但是,“最壞的情況”是這些貨幣永遠不回到美國,然而這對美國而言又恰恰是最好的情況。

確實如此,發出去的美元不返回美國,相當於是在“打白條”,永遠不兌現就像燒掉白條一樣。這也正是現在美國人的心態,就是死硬堅持“欠債不還”,用全世界錢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


子屠龍


特朗普說過,要在下任以前還清美國債務,可是特朗普的話可信嗎?這就是一個言而無信,為了選票可以倒行逆施出爾反爾的小人。

特朗普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個是減稅,減少了美國財政收入,另一個就是不斷花錢,像墨西哥邊境要修牆,三是搞貿易摩擦,結果把美國經濟搞亂,甚至還連帶世界經濟遭殃。

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不斷借錢的人。會還錢嗎?就像中國一些落魄的富家公子,借錢也要擺闊氣,充胖子,這種人有一分錢就會盡快花掉,寄望這種人還錢無疑就是痴人說夢。只能是欠債越來越多,能借到錢就會不斷的花完。

美國也是如此,不斷上調借款上限,特朗普任內美國國債連破19萬億元、20萬億元、21萬億元、22萬億元大關,已經來到22.5萬億元,2019財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預計約為6.54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預計為3.42萬億美元,美國的各個州政府的2019年財政收入預計為1.68萬億美元。3.42萬億美元財政收入,欠錢是22.5萬億美元,不吃不喝也需要7年還完,如果算上一年1萬億美元利息,美國還完國債不吃不喝需要10年,

美國不花錢行嗎,何況美國每秒增加債務10萬美元,反正一句話,美國就是不會想到還錢,能借錢就借錢,借不到錢,以後就會依靠美聯儲購債,減少市場國債流通,等於是印鈔還錢,催生市場購買國債的力量。

增發100年期國債,明顯就是妄圖通過通脹減少還錢數量降低借錢成本,實際上就是一種無賴行為,100年以後誰知道美元會貶值多少。


杜坤維


我有個同學,上學那會兒是個富二代,花錢闊綽,深受絕大部分女生的喜愛。聽說畢業以後也繼承父業,自己做買賣,在很多銀行都是貸款大客戶,自己也有七八輛豪車、十來套豪宅,娶了一個很有網紅氣質的媳婦。

也就是前年吧,聽說他的廠子因為資金鍊暫時斷裂出現了一定的經營困難,當時也和作者來借錢,作者雖然沒有多少錢,但覺得他家底殷實,遂寫了個借條給了他五萬元錢,約定年底還款,利息按同期限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計息。過了有一兩個月吧,同學聚會的時候才知道他把全班所有同學的錢都借遍了,聽說還向小額貸款公司借了好幾千萬,但他本人信誓旦旦的說廠子資金鍊問題已經解決,為了感謝同學們的慷慨幫助,還允許大家入股,每年按照20%的股息進行返還,說是一定要做百年企業,很多同窗都信以為真,少的投了十來萬,多的甚至投了上百萬。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我這個同學他今年上半年跑路了,因為廠子的資金鍊問題從來就沒有解決過,再加上高額的付息更讓其無以為繼。同樣的,美髮行的國債以國家信用做背書,但這個國家是否有信用誰能真的清楚,老賴不單單是指個人,也有可能是國家,美的下限在哪裡又有誰知道呢?


奇葩財經說


美國或正在依靠債務的永續,來維持聯邦政府機器的運轉。

在2014年,美國財政部已討論過發行50年期債券和100年期債券的可能性,而當時美債的規模為18萬億美元。2016年美國開始發行了30年期國債,美債品種基本完備,國債規模進一步上升至19萬億。2019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預計達到1.1萬億美元,赤字增長,美國需要更多的債務種類,閉環債務的鏈條。

於此說美國抱著借錢不還的心態,倒不如說美國已被債務綁架了。

美債泡沫並非一日之功,美債呈指數級的增長,美債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增加的路徑?

(上圖是美國1934年~今天的國債規模的變化圖)

從1934年的250億美元到今天的22.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呈指數級地增長了。特別從伊拉克戰爭開始,大炮導彈把美國國債轟到了九天之上,短短几年美債就增長了5.85萬億美元。這是美國國債高速膨脹的時期。

2010年~2017年是美國國債增長的另一個黃金時期,總體增長了8.59萬億美元。而這一時期的美國聯邦政府的醫保改革促使赤字上漲,無可厚非,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在經歷了這兩個重要的時期後,美國國債再也沒有剎住車,一直到22.5萬億美元。

美國一方面要應付日益增長的赤字,還要為不斷高企的國債支付更多利息,二者在齊頭並進。

而本屆美國聯邦政府又削減了近1.3萬億美元的稅收,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和聯邦政府無度地花錢,導致赤字進一步上升。僅2019財年赤字預計會達到1.1萬億美元,預計美國聯邦政府在不久將繼續借錢1.27萬億。

一個總統任期還沒有結束,又借了4.78萬億美元的債,加上明年的1.27萬億美元,短短四年時間,總計借錢6.05萬億美元。勞苦功高的美國總統們,對於美國國債規模的貢獻,這一屆是最多的。

借錢花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常態,發行50年期或者100年期國債是新常態,債務的滾動必須永續。

世界銀行對債務與GDP比率設置的紅線是77%,比率越大風險越高,美國這一比值已經達到了105%,泡沫會被刺破嗎?

應該說美國債務風險還不是當今全球經濟體中最高的,美國的債務與GDP的比率為105%,遠小於處於風暴中心的日本的238%。

但這並不等於美國就不會爆發債務危機,和日本一樣,美國也處在風暴眼。

有人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數據整理了一張圖:(全球經濟體債務與GDP比率關係示意圖)

在這張酷似風暴的圖中,由淺入深的顏色變化,和預警系統一樣,綠色代表了安全的區域,紅色代表了風險的上升。

處於這個暴風眼中的國家,最醒目的是日本,債務與GDP比率為238%。而美國處於第二個等級帶的風險區域,債務與GDP的比率為105%,依然是風暴眼,預示著美國債務的泡沫風險正在加劇。

如果美國聯邦政府一味執行過度的經濟政策,繼續保持現有的國債的發行的節奏,就會使美國向暴風眼再前進一步,風險驟升。而美國也在繼續往這個方向保持著足夠的努力,討論發行超長期債券就是這樣的努力。

超長期債券,可能減緩美國債務的短期債務的壓力,但對於美債泡沫風險的釋放沒有半點好處。

獲得過多債務可能會對許多經濟因素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經濟增長放緩、股市回報率下降以及對美國政府償還債務能力的信心下降。目前,美國的債務與gdp之比是105%,高於世界銀行77%的建議。比率越高,違約風險就越大。

相反,我覺得美國應該想辦法控制國債和控制政府的“支票簿”,而不是發行超長期的國債。

當美債風險不斷高企時,外國持有者還在繼續押注美債,增加美債的持有,原因為何?

截止目前,外國持有者持有美債的數量為6.67萬億美元,接近美債總規模的1/3。一面是美國不斷地借錢,另一面是外國持有者不斷增加持有美債,這似乎淡化了美債的泡沫的風險。

外國持有者可能被大量的美元儲備的保值綁架了。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和出口國,並且保持了較長時間的貿易逆差,大量的美元的輸出,使外國美元儲備增加,美元儲備有效的資產保值,使美債成為美元外儲的必選項。

這是其一,其二是全球負利率債券激增,使投資趨向有很大的限制。美債的良好的避險屬性,和合理的收益率,都是外國持有者選擇美債的原因。

日本在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增加持有美債,過去的一個月裡,日本增持美債234億美元。日本已經超過中國成為美債的最大持有國。(外國持有者持有美債的數量示意圖)

外國持有者持有美債的接近1/3,似乎我們就不應該討論美債的風險了,因為我們都是美債的持有者。

而美國發行超長期債券,也正是瞄準了外國和國內市場的需求。超長期債券的發行,勢必會對30年期國債的發行造成壓力。

當中美貿易戰,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戰如火如荼,流動性儲備會影響其他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博弈。拋售美債,打壓美債價格,這使美債持有者承受損失。因此依靠拋售美債來影響於美國之間的博弈,其中的權衡完全在於數量,而不是完全的拋售,投鼠忌器嗎?

因此,拋售美債是一個互相傷害的過程,美國人最明白這一點了。

所以,美國正在討論的超長期國債,沒有來自市場拒絕的信息。

綜合上述:

一,美國聯邦政府的超長期債券,完備美國債券品種,使美債永續滾動。

二,不斷提高債務上限,美債風險上升,美國聯邦政府主權信用違約的風險上升。

三,過多債務可能會對許多經濟因素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經濟增長放緩、股市回報率下降。

四,美國國債和GDP比值超過了77%的紅色警戒線,風險增加。

五,美元儲備綁架了外國持有者購買美債,美國正在肆無忌憚地債務擴張。

六,全球負利率債務激增,美債是一個避險的港灣。

七,拋售美債,互相傷害,使美債持有者對於和美國博弈投鼠忌器。

八,超長期債券的借錢方式基本等於借了不還,適合美國的口味。

美國或正在依靠美債的永續地滾動,來維持美國聯邦政府機器的運轉。

長期債券是這個閉環裡的新品種,仍然會推高美債的泡沫風險。美國聯邦政府應該控制美債和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的支票簿,而不是在一條道上走到黑。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美國債務已經達到22.5萬億美元,為什麼還想發百年國債,這是什麼心態?這是美國一慣的不要臉心態,但也表明了美國的精明。

為什麼美國要一直髮行國債呢?

因為發展經濟需要錢,而美元在上世界通過與石油進行深度捆綁,成為了全球貿易結算貨幣,全世界都需要進行美元儲備來進行貿易,要讓美元成為最穩固的儲備貨幣,就需要穩定美元的幣值,所以美國在美元的發行上是很謹慎的,M2一直都不高。

那麼要獲得錢,就只有通過不斷髮債的方式籌集資金。

美國國債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增長最高,增加了9.3萬億美元,增幅接近翻番。在特朗普執政之後,國債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了,但依然是在繼續增長的,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國債總額增長超過2萬億美元,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超過22萬億美元,2018年美國GDP總值為20.49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已超過GDP總量。

但美國的國債,其實並不都是外債,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美國欠其他國家22萬億美元,什麼時候才能還清?是不是不還了?其實美國國債大部分是美國人自己持有的,從去年6月底的數據來看,美國的外債一共是6.21萬億美元,在國債中佔比29.3%。

美國國內持有的債券部分,美國聯邦和各州政府共持有5.73萬億美元,佔比27%,美聯儲持有2.38萬億美元,佔比11.2%,美國個人及企業投資者持有6.89萬億美元,佔比32.5%,實際上美國國債有70.7%都是美國自己持有的,外債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嚴重。

而美元的霸權,使得全球都在進行美元資產儲備,為了進行外匯保值管理,又選擇買入美國國債,所以美國國債一直不缺買家,就算是俄羅斯清倉式賣出了美國國債,馬上就有其他買家接手,日本就不斷增持美債,在七月份已超過我國成為美債的非美第一大持有國。

所以每當美國缺錢,就會發債,採取不斷髮新債還舊債的方式,因為不發債就沒錢了,美國又不想印鈔造成美元大幅貶值影響幣值的穩定性,進而影響美元通用貨幣的地位。而美國財政部一直都是赤字的,今年預計將會赤字一萬億。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自然只能繼結髮債,而為了減少短期債務帶來的影響,選擇發行50-100年的超長期國債,加上現在美債收益率不斷下行,可以獲得低利率發債的機會,只能說美國人夠不要臉夠精。但是這種債務遊戲,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同步增長,很容易產生債務危機,現在美國債務的危機已經不可輕視了。


財經宋建文


美國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而美國發行的國債為22.5萬億美元。從數字面看,美國經實際上已經虧空2萬億美元。說寅吃卯糧並不為過!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美債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美債實際上是一種不同於股票的債券,它的本質就是一種借款。也就是你借美債,它到期按規定還給你一定的本金和利息。也就如同於借債還錢天經地義一般。


曾經有許多人擔心,美國不還錢怎麼辦?這也是一種正常人的心態。因為美國發行國債已達到22.5萬億美元,而且已經超過了美國的GDP總量,明顯處在入不敷出的地步,誰能不擔心呢?這或許也是俄羅斯擔心美國不還錢而大肆拋售美國國債的主要因素。


但是截止目前,美國並未發生借債不還的現象。按照規定,美國如果到期不還債,就會形成債務違約,要賠付一大筆違約金的。美國持續發行國債,但還有人持續購買,這說明什麼?說明美債的信譽良好,沒有發生過違約的情況。試想一下,如果把肉放在了狼窩裡,有去無回的話,這事還有人幹嗎?

有人說,美國看起來那麼富有,其實是一個窮光蛋。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是並非完全正確。美國揹負大量鉅額債務的主要原因,與美國連年對外征戰和大量消耗有著直接關係。比如今年美國的軍費達到7160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在美國的國債中,外國的佔8萬多億美元,大部分還是美國人自己借了美國的國債。



我們知道,雖然去美元化呼聲日益增強,但目前美元仍是世界各國的主要外匯儲備必選之一,為平衡國際收支,各國依然會儲存一定比例的美元,來維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可以肯定,當前會球的貨幣格局仍將持續,美元的霸主地位必然難以撼動,這樣的話,美債依然會有市場,許多人仍會購買美債。


美國計劃發行超長期國債,實屬也是無奈之舉,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美國財政赤字逐年增加,美債規模被迫持續擴大,美國為此不得不付出高昂的利息,而且這種現象愈加嚴重,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緩解。這也當然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因此,要有計劃做好防範,對持有的美國國債有計劃拋售,這樣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如果有一天,美國真的還不起利息了,那就真的意味著美元真的崩盤了!


小甜嘟爸爸


美國財政部想要發行超長期國債(50年或100年期限國債),說明美國政府確實是沒錢了,同時也是要把債務留給後代的表現。但目前還是在討論中,是否能夠如願以償有待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財政部持有這種想法已經是四次以上,早在2009年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時期就萌生過,但並未徵得美國國債管理委員會的同意而作罷。目前為止,美國國債最長期限就是30年期,而包括我國、比利時、西班牙和法國等在內的少數幾個國家確實是有50年期的國家債券。

不過,題目中的第一句話似乎並不準確,美國發行國債是解決美國財政赤字的重要手段,是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離不開的。但你說只借錢卻從來不想還錢,這肯定是不準確的說法。如果過去那麼長時間裡,從來沒有還錢?那試問還會有“債主”願意不斷購買美國國債嗎?

實際上,美國國債是由美國財政部代替聯邦政府所發行的國家公債,以按期支付債息的方式進行償還(注意:這裡指的是2-30年期的付息國債)。但如果減持或者拋售美國國債也是沒有問題的。


美國國債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流動性最高的國際資本市場,由於是以綜合國力第一的美國國家信譽作為擔保,因此也被視為最為安全的主權債券。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衰退跡象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之下,包括美國國債在內的等發達國家債券就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根據美國財政部8月17日發佈的最新流動資本數據顯示,美國國債規模已達到22.7萬億美元,其中,外國債權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總份額約為6.63萬億美元,由於日本在今年6月份增持20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份額增至1.229萬億美元,自2017年6月以來首次超越我國成為美國的第一大海外債權國。此外,前五大“債主”裡面依次為中國、英國、巴西和愛爾蘭。


總之,美元至今為止仍舊是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也是各國央行的主要外匯儲備資產(佔比超過62%),因此美國具有發行向全球國債的金融基礎,購買美國國債是在安全性較高的情況下,獲取一定盈利的國際資本投資方式。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近日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我們正在認真考慮發行超長期國債,以解決那項計劃。”別看他怎麼說,說到底就是美國“缺錢”,這也難怪咯?比如一天到晚想要發展絕對領先優勢的軍事力量(太空軍),花錢能少的了嗎?


東震木


這年代借錢的是孫子,欠錢的才是爺,借錢的擔心受怕,欠錢的有恃無恐,借錢的活受罪,欠錢的瀟灑自在!美國的國債已經突破22萬億美元,再加上美國雜七雜八的債務,美國的總債務應該是50萬億美元左右,這麼鉅額的債務美國是無法償還的 ,美國的債務只會越來越多,直到債務危機爆發!

美國的債務總量50萬億美元左右,美國壓根就還不起,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不是一兩天,美國財政赤字已經二三十年,現在每年的財政赤字基本上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美國政府已經虧損了幾十年,美國都依靠借錢過日子,錢不夠花了,馬上提高債務上限,美國的債務是沒有上限的,只要有國家願意把錢借給美國,有多少要多少,因為美國就沒有打算要還錢。

借錢也是賺錢,克林頓時期,美國的國債只有3萬億美元,根據美國的計劃,2010年左右,美國就可以還清所有的債務,當小布什2009年1月卸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國的國債高達9萬億美元,當美國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的時候,美國的債務高達21萬億美元,特朗普上任之後,號稱美國最會賺錢的商人總統,結果如何呢?美國的財政赤字美元改變,美國的貿易赤字也沒有改變,美國的債務卻增加,突破了22萬億美元!

照這樣的速度下去,用不了多少年,美國的國債就會突破30萬億美元,突破50萬億美元,甚至更多。美國現在要發現百年國債,值得深思,美國還能在稱霸100年嗎?在100年之內美國的政權不會被推翻嗎?100年之內美國不會走向分裂、滅亡嗎?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已經在走下坡路,美國稱霸世界的時代就要結束了,美國借的很多錢是還不上的。俄羅斯非常聰明,已經清空持有的美國國債,購買黃金,黃金才是硬通貨!

美國如果無法改變財貿雙赤的局面,當美國借不來錢的時候,美國的債務危機就會爆發,美國的高福利待遇無法再支持下去,美國政府無法養活那麼多人,美國的內部矛盾就會爆發,美國就會走向分裂,回到美國的南北戰爭之前,南北而治,或者美國的50個州進行獨立建國,總之,天下合久必分,美國走向分裂是不可避免的!

美國借了這麼多錢,在美國債務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不會跑路,但美國會賴賬,美國有11艘航母,如果非美國家找美國要錢,那些弱小的國家反而會捱打,美國會告訴那些找美國要錢的國家,要錢可以,除非打得過美國,弱小的國家只能放棄。對於那些打得過美國的國家,只要打敗美國之後,讓美國割地還債,讓美國連本帶利一起算。但是不要忘了,戰爭是毀滅性的,戰爭對誰都沒有好處,還很燒錢。

現實中就是這樣,借錢的時候是朋友,收錢的時候就得敵人,世界各國醒醒吧,美國是全世界最不值得信任的國家,早點清空持有的美債,找點運回存在美國的黃金才是硬道理,不要等到美國一窮二白的時候,還得打一仗!


老鱷魚觀天下


美國的國債可謂是全球第一份,目前累計債務總額高達22.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品種有很多,一般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美國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在3%~6%,差不多一年需要支付利息8000到1萬億美元。

美國國債的歷史

美國的國債可謂是自立國以來就有。據統計美國1791年的國債數額就高達7500萬美元。當時人們的思想,可真的是“欠債是不好”的傳統思想。美國人還是積極還債的,到1835年國債數額短暫縮減為0,後期又快速增長到了幾百萬美元。

美國的南北戰爭加速了國債的增長。1860年國債數額是6500萬美元,1863年增長到10億美元,1965年戰爭結束後增加到27億美元。

有人問:“戰爭不是發財嗎?”戰爭,對於現代國家角度講絕對是花錢如流水。

直到1920年前後,美國國債規模又增加到了220億美元,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凱恩斯主義的盛行,政府在國家建設方面的大量支出也加速了國債的增加速度。

1940年國債總額是510億美元,1946年國債總額達到了2600億美元。

後來美國和蘇聯在搞軍事競賽、搞冷戰,這一期間美國國債數額也在急速增加。1980年美國國債餘額1.15萬億美元,1990年達到了3.8萬億美元,增加了兩倍多。

2018年底美國國債餘額21.974億美元,現在美國的國債數額達到了22.5萬億美元,還在不停的增長中。

相對於美國國債,中國的國債數額就要健康的多。按照財政預算的限制,2019年國債餘額最高將為17.52萬億人民幣。

美國的國債怎麼還款呢?

美國國債,實際上每年也是正常還本付息。只不過,每次都是先發行等額或者超額的國債,然後再適當增加一下國債限額多借一些錢,因此國債規模在不停的增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借新還舊了。2018年美國的GDP總額是20.5萬億美元,現有國債餘額已經超過了100%GDP。我們國家只佔不足20%。

2018年美國財政總收入是6.3萬億美元,支出7.1萬億美元。美國的國債如果各級政府不吃不喝,至少需要三年多的時間才能還清。但是過慣了寬鬆日子、伸手借錢的生活,怎麼可能立即扎住嘴呢?我們國家國債餘額,只相當於一年的政府財政收入。

美國國債依然堅挺

實際上,國債由於風險低、流動性好,我們一般把國債又稱為“準貨幣”產品。實際上國債價格的堅挺,關係到美元的購買力。因為,還本付息並不是那麼簡單。只要美國能夠借到新的外債,美元的購買力就會不受影響。

美國的國債依然供不應求,2019年5月美國財政部發行的27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認購比達到2.17:1,雖然是近年新低,但市場仍然有大量的需求。

不要認為各國政府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人。2019年3月外國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約為6.4733萬億美元,只有美國國債總額的不到1/3。美國的貨幣當局、養老金機構等國內投資者才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人。

美國每次都要借新債發舊債,還需要發行費用。如果發行百年債券,持續時間100年,當然會降低發行成本了。像記賬式國債直接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交易,變現非常方便,也能反映市場對國債的需求情況,所以投資者不會擔心。


綜上,現在美國經濟的強勢地位支持著人們對美元和美元國債的信心,即使大家明白美國無法全部立即清償國債,由於有強大的金融交易系統,人們也並不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