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源頭 保運送 一切為了方艙患者食品安全



2月14日早上9點30分,武漢市武昌區豔陽天彭劉楊路店的後廚熱火朝天。

廚師們正在為位於武昌區洪山體育館內的武昌方艙醫院配餐。胡蘿蔔燒羊肉、基圍蝦、花菜燒肉……一份份熱氣騰騰的午餐,被迅速製作、分裝、打包。為了讓病患和醫護人員吃得舒服,每天的午餐都配有水果和牛奶。

與此同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們也已在一旁等候,菜剛出鍋,就被迅速分裝進餐盒,食品藥品安全協調科科長黃枏用測溫儀對餐盒中心溫度測溫,儀器顯示61攝氏度。“高於60攝氏度符合標準,這樣餐盒不容易滋生細菌。”

10點15分,1200餘份午餐打包完畢,工作人員馬不停蹄送往武昌方艙醫院。黃枏說:“速度必須快,要讓患者和醫護人員吃上熱乎飯。”

抓源頭 保運送 一切為了方艙患者食品安全

為此,武昌區市場監管局成立供餐專班對送餐流程不斷優化。冬日氣溫低,為了讓飯菜在運送過程中保溫,供餐小組從外賣企業緊急調運了200個保溫箱用於打包、轉運。

10點30分,午餐送達方艙醫院。供餐專班將午餐放置在指定地點,等待工作人員發放到患者和醫護人員手中。

抓源頭 保運送 一切為了方艙患者食品安全

從2月6日凌晨起,武昌方艙醫院開始接收病人,當天收治患者約100名,至2月7日共收治398人。

武昌方艙醫院投入使用後,患者和醫護人員的食品供應和安全保障成為當務之急。

“一日三餐,我們送!”2月6日,武昌區市場監管局主動承擔起這一重任,抽調7人組成供餐專班,開始為方艙醫院送餐。

“2月7日中餐,我們就送了750份。”黃枏說,每天上午是大夥兒最緊張、最忙碌也是最累的時候,5點不到他們就要在餐廳等著,由於早餐和午餐時間相距較近,保溫箱需反覆使用,早餐後,必須立即返回酒店,對保溫箱進行再次消毒,緊接著再將午餐送至指定地點。

隨著入住方艙醫院的患者不斷增加,現在每餐送餐數量增加至1200份,供餐專班人數也增加到14人。每天送完三餐後,供餐專班還要在一起開會,研究如何對送餐流程進行再優化,使送餐更迅速、更及時。經過流程改進後,菜品從出鍋到送到病人手中的時間,從最開始的三個小時,縮短到現在不到兩個小時。

黃枏介紹,武昌方艙醫院一日三餐的食品供應與用餐安全均在供餐專班的全程參與把控下,市場監管所的執法人員每日會對供餐酒店後廚的食品操作、加工、儲存開展監督檢查,三餐的打包過程中,嚴格操作人員白帽、手套、口罩等防護措施,堅決避免食品二次汙染,以確保餐食的品質和質量,保證讓患者和醫護人員吃的安全、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