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東北向來是互聯網界的流量擔當,但是這一次,除了疫情初期湖北白菜瘋狂漲價遼寧援助了幾十噸白菜之外,整個東北都略顯平靜。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東北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那東北地區究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援助了多少物資?出動了多少人員?我們這次就來梳理一下。


首先一個人員援助的比例在東北人內部流傳了開來:東三省共馳援湖北醫療人員2400餘人,而截止2月9日,全國累計調派了11921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這意味著,人口僅佔全國14%的東北人,貢獻了五分之一的全國醫護人員調配支援人數。


從1月26日起,東北就開始派醫療隊伍援助疫區,截止到今天,已經派出三批醫療人員奔赴一線救援,並且還在進行時。


除人員外,東北在物資捐贈上也並不比其餘各省差。從企業到團體,從名人到人名毫不含糊,錢,醫療物資,糧食蔬菜一趟一趟地往疫區送。直到現在,這些最新的援助信息還在更新中。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當然,東北是三個省,又不是一個省。那麼,我們一個個拆開來看。


在黑龍江,很多企業起到了帶頭作用,比如哈藥集團。這個大廠先是捐贈了1億醫療物資,後續還“追加服務”,2月2日又默默捐了657萬和累計1335件救援藥品,包括阿莫西林、鹽酸氨溴索口服液等,助力解決前線燃眉之急。


助力的當然不止大企業。2月10日,黑龍江4位90後創業者得知黃岡需要防護服、消毒用品等物資,便決定親自開車,用兩天時間將250套醫用防護服、4萬片消毒用品、800件醫療衛生用品、5000雙一次性醫用手套等物資運往黃岡。到底年輕禁折騰啊。


吉林的朋友們獻起愛心來一樣不遑多讓。


以農藥化肥廣告聞名的吉林其實是中國醫藥健康產業大省,域內製藥企業眾多,捐起醫用品來很是大方。如巨峰生化向武漢地區醫療機構提供了400噸醫用酒精;長春修正對武漢進行了兩次共價值3500萬元解毒消炎藥品的捐贈;敖東分八批累計捐贈了共計279.86萬元藥品和防疫緊缺物資。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石化電石廠。從消毒水來說,吉林石化電石廠平時每月能產出次氯酸鈉(消毒水原料)30噸左右,而且它只是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是自產自用的。但這個廠得知全國急需消毒水後,月增產消毒水原料100噸馳援全國。


吉林在“捐人”上也較有意思:前後派出的醫療隊共計638人,其中近300人來自吉林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再次驗證了長春建設在吉大里這一傳說。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至於遼寧,則是就是此次疫情中除北、上、廣外,援助湖北最多的省份。


首先是出人,截止2月9日,遼寧總共馳援武漢1382人名醫護人員。就在2020年元宵節晚會開始時,出征武漢的500名醫護人員正在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和家人告別。


而遼寧人口不過4100萬,這就意味著遼寧人口以佔全國2.9%的比例貢獻了10%的醫療隊組成——這幾乎在傾盡家底地動員省內從公立到民營的醫療資源,而自己省內大連市等地的很多醫療機構由於醫護人員缺乏關了門診,只留急診。


說起來遼寧的很多醫療隊也是按市出征的。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然後是出力。


企業方面,遼寧方大集團捐贈了2億,大連大商集團捐贈善款6000萬元,鞍鋼集團援助3000萬等;也有很多廠捐贈醫療或日用資源過去,就在2月10號,遼寧方大再次向湖北疫區火中送碳,捐贈了亟需的防護服2萬套;東北製藥則捐贈了200箱Vc和6萬隻KF94口……


另外,大米、乳品、大白菜等民生剛需也在大小企業和民間自發的捐贈下,源源不斷地運往湖北疫區。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在物資運送上,運輸公司則功不可沒。今年開年後,中鐵瀋陽局集團公司開始分批往湖北疫區運送貨物,1月26日後已經累計向湖北地區輸送東北大米1138噸、乳製品536噸、藥品3.61萬盒、口罩12.5萬個、洗手液1萬瓶。


當然,東北幾省實際落地的援助並不止這些,除官方有通告的,低調捐贈的、海內外團體組織的和民間自發組織的援助我們很多都沒看見,因而無法精準統計。畢竟就算是官方通告的,一般也只能在地方號上看見。


一言以蔽,來自東北的援助體現了實在量大、缺啥送啥等特點。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整裝待發的東北白菜△


而在疫區,來自東北的物資逐漸各就各位的同時,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一大半已經被東北人佔領。


2月2日上午,可提供1000個床位的火神山醫院火神掛牌完成,正式移交中國軍隊,由瀋陽北部戰區總醫院(原陸軍總院)和北京301醫院接管,這意味著醫院的管理運作等等都要在北部戰區總醫院的眼皮下完成。

至於雷神山醫院,則集結了來自遼寧的由1000人組成的王炸醫療隊伍,包括前文提到的大連20家醫院500名醫護人員以及遼寧其他13個市共同組建的500位醫療人員。這些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傳染病或感染科、重症醫學科等重要科室的白衣天使已經打開了參與疫情一線工作的沉浸模式。


共和國長子一出手,估計等到疫情結束時,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人人人會整點東北話。當然,現在來自東北的醫護人員正在學習武漢話。


這次疫情中,東北出了多少力?


不過東北對自己援助行為的宣傳力度還是差了不止一星半點,畢竟想比喻紮紮實實地做事情,流傳最廣的永遠都是有萌點的段子。


而熱搜“散裝江蘇”而上了熱搜的孝感,實際上其被對口援助是重慶和黑龍江。黑龍江第三批的支援孝感醫療隊也已於12日下午18時向孝感出征了。醫療隊員們來自牡丹江、雞西、大興安嶺,以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就職核心專業的醫護人員為主,將緩解孝感醫療救助的壓力。


其實,東北這麼傾力援助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非典發生後不久,得知首都缺血,黑龍江省衛生部門立即行動,在最短的時間內籌集十萬毫升新鮮血液支援北京;此外,與今天類似的鏡頭當日已經發生過: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軍隊和地方醫院分批緊急抽調數千名精幹醫務人員赴京共同抗擊非典……


其中,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汝峰,先後參與抗擊非典、支援汶川災區、對口醫療援助新疆等支援工作,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時,再次出發。


汶川地震時期亦是如此,黑龍江共收集救災捐贈款物9.95億元,創造了參與捐贈人數最多、捐贈範圍最廣、捐贈數額最高的歷史紀錄;遼寧、吉林也紛紛也捐了數十億元的左右的善款、醫療物資和食品。


都說“欠東北一個熱搜”,但其實患難時刻見真情,這次疫情中,任何一個省市都在出錢出力。如果災難帶來的痛苦本身無法彌合,那至少希望能消除一些偏見。

推文摘自@吃瓜星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