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的你現在月收入多少呢,要真實?

優雅嘚綻放


89年 13年月1500 14年月 3800 15年月4300 16年 轉業務口月10000 17年月20000 18-19年月3萬 19年月5萬 2020年爭取月突破8萬


gld東東


驍說職場觀點:經過時間的推移,80後現在已經是多個行業的主力軍,大都已經陸陸續續走上了領導崗位。

從年齡看,80後出生的人,年齡段在28~37之間,進入職場至少也是5年以上了。5年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已經有了分水嶺的作用,更不用說經歷過3個5年的人了。我覺得可以分類比較以下80後的發展:


1、體制內的80後。

相比互聯網行業,體制內的薪酬待遇相對比較固定,工作5年之後工資+補貼+五險一金為10W左右(當然根據各地經濟水平發展和細分行業不同會存在差異。)隨著工作10年,15年陸續走到領導崗位後,薪酬待遇大概率翻倍,大概在20~30W之間吧。


2、體制外的80後。

互聯網行業的80後,在經過多年的積累之後,工資薪酬這塊來看,至少30W+(如果你混的不那麼差),平時再利用人脈,做點兼職什麼的,這個數據就不好判斷了,不得不說互聯網行業的有些新秀工資都是按小時算了。當然了,做的差的互聯網公司也會朝不保夕,唯一能決定你收入的只有你能力。

傳統行業的80後。從宏觀經濟面上看,國家經濟這幾年正在緩慢探底等待復甦,這是一個長期陣痛的過程。很多行業過得相對困難,如果適應不了當下的發展很可能會破產,破產之後也會很難跳槽到更好的行業。

3、創業的80後。

經過多年的打拼,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金和渠道,很多人會選擇走上創業的道路。

這一塊的收入就隨行業景氣度、細分領域卡位和個人付出程度成正比了。總得來說在互聯網這一塊創業的人,一旦成功收入會高很多,況且現在很多人真的拿到風投了。

不論怎麼講,即將或即將奔4的80後,都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擋一面的能力了,收入只是能力的一個體現,更重要的是你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你準備怎麼去走?

歡迎訂閱驍說職場,更多職場乾貨問答期待與你分享。


驍說職場


87年的兔子

2010年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深圳奔馳4s做技術工程師,敢上發展末班車,畢業工資5k,那時候同是畢業生也算蠻驕傲了.

2011年基本沒什麼大變化,在公司表現不好被調崗去,月薪降到了3500元,比較悲催,恍恍惚惚過的

2012年工作稍微有點起色,調崗去做了4s店新車這部分工作,工資穩定維持在6000元每月,不好意思算年薪了,這麼低的工資手都算出來一年多少錢。

2013年 摸清楚了行業的一些門道,有了外快,每月工資可以在1w到1.5w的樣子吧,但是年薪肯定沒有過15w.

2014年跳槽去了保時捷,收入的話比之前要少,每月在8k的樣子,但是乾的挺開心的,每年還有15天帶薪休假,新加坡的公司.

2015年考研考到了電子科大,在成都紮根發展,基本上就吃老本了,每月領學校一個500元的補助,忽略我的薪資吧。

2016年 讀研中ing,沒得工資

2017年 本來要畢業,掛了一科金融,畢業未果,延遲畢業一年ing,這一年找了老婆生了娃,也算沒白忙活,老本已經見底了……

2018年順利畢業,去了師兄公司,月薪15000,年薪18w的樣子吧,然鵝,孩子奶粉尿布各種開銷,活不好餓不死.

2019年除了師兄公司兼職另外一家公司的管理,還能賺點外快,算下來一年收入50w左右,然鵝……重點來了,買房了,存款什麼的又看不見摸不著了.

2020,照顧好家庭和孩子多存點錢吧,老爸老媽年紀大了,有個什麼病啊災的,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咯,切記幸運大於努力大於能力


JFEPROMETHEUS


86年,屬虎,即將34歲,月收入6000。

以上實話實說,有點窩囊,似乎活著浪費空氣。

好在我還有點自知之明,外加一點點的上進心,順便又讀了些書,於是還有那麼點羞恥心和危機感。

我做的工作很尋常,不提也罷,屬於那種隨時可以被替代的職業,不過能力還行外加為人善良,所以至今沒有被替代,在此謝謝我的老闆。

不過,在很早之前,我就意識到了自己在本身職業上沒有核心競爭力,危機感隨時都有,於是就只能想辦法尋求其它解決方案,讓自己安心一些。

由於我的工作很閒,所以時間頗多,無聊的時候會寫寫網絡小說,運氣好籤約成功,買斷後稿費還算湊合,一個月能有那麼幾千塊錢兒,也算是彌補了本職工資的不足。

自此之後,我開始嘗試與寫作有關的各種東西,比如說投稿、代筆、仿文等等,反正是什麼賺錢就幹什麼,順便練練自己的寫作能力。

10月份的時候,偶然知道了今日頭條,開始在這裡寫東西,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歸屬。雖然寫得不好,但平臺獎勵機制比較親民,甚至可以稱得上“人人都有機會”,最重要的是有錢賺——哪怕是啥能力都沒有,都有機會賺到點小錢。

說了這麼多,我其實是想說,80後或許年紀大了,有些人沒有成功渡劫成為領導層,只能默默無聞。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這群“中老年”就完蛋了,我們有其它年代人群沒有的優勢——較之60後70後,我們對網絡等新興事業的接受能力更強;較之90後00後,我們經歷得更多。

有優勢,就有機會;有機會,就有出頭之日。

或許,我拖了80後人群的後腿,但開心就好啦!


胡曉閒


本人,男,81,公務員,地點二線一等城市,月收入3700元,加上650元的車補,到手4300+,上有老下有小,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你們的情況呢?大家都來曬一曬吧。

  具體介紹一下,本人財務專業研究生,2010年畢業考入一中直單位駐地方的分支機構,主任科員,2014年貸款買房,貸款總計30萬元。2014年寶寶出生,愛人從2013年懷孕後到現在一直在家帶孩子,沒有收入來源。父母過來幫我們帶孩子,也沒有收入。比較困惑,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才好。請涯友幫忙指點迷津,謝謝



80後那就說說吧,本人88年,職業程序員。

大學二本畢業,找不到工作,培訓入行。

北京,11年年末第一份工作,6000。

12年跳槽,7000。

13年沒跳漲薪到9000,14年沒跳漲薪到11000。

15年年初跳了漲到18000,此時在老家80買了套房,首付約25不到。(自己的存款+多年公積金+借錢)

16年年初漲到23000。

16年年初剛漲到23000,從北京跳到杭州去了,年薪50+。

16年6月左右還完第一套房首付借的錢,身上存款0,但到杭州沒房子,當時又便宜,所以當時有點豁出去了,裸借了20萬在杭州首付了個80+平的小二居,貸款40萬。(目前這套翻了三倍吧,當初7000一平,現在21000-22000了)

18年賣了老家那個,拿到80萬現金(這個房子賺了50萬),加上自己存的30萬,再借了40萬,在杭州買了第二套房。(6成,所以首付有點貴,首付快是第一套的8倍了,但相應的房貸不多,這套基本沒怎麼漲,自住的,第一套毛坯擱置,沒閒錢裝修,有時間可以倒騰下第一套租出去)

19年跳槽,目前年薪60+(這時候其實有點漲不動了,估計以後70、80最多上百就封頂了)

目前40萬貸款還有30萬(中間又花10萬提了輛吉利帝豪gl,不買的話還剩20萬),倆房貸7500(公積金6000+,所以一個月房貸1500不到),所以房貸不多,主要還是那40萬,預估2-3年還完吧。

完畢!

其實這是我編出來的,哈哈。

目前在老家縣城月薪3000的路過。。。。


你好_我叫雷鋒


既然看到了這個問題,那就來說一下吧!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80後,今看已經是奔4的年景了.

第一份工作,從事基礎教育工作.

所謂的基礎教育工作,其實就是在一所中學當老師.

說實在的,在國家事業單位幹,也就是當一名教師,或是在別的國家事業單位幹,工資收入確實是非常穩定的.

剛開始上班的時候,那是2009年,剛一畢業,就找到了一份教師的工作.那個時候,剛上班的話一個月工資大約有1600元左右,扣去五金與住房供積金後,一個月到手也就大約1200左右的樣子吧!當然那時候房價也就是1200-1800左右一個平方.

我所在的地方是西部一個小縣城,所以房價比較低!

第二份工作,自己開工作室.

說實在的,當一個老師,也是非常的好的.

可對於我來說,我的性格是那種非常率性的,我不願受太多的約束,更加嚮往可以說走就走的旅行式的生活.

在國家事業單位做事情,工資穩定,待遇不錯,工作性質也說得過去,但就是太壓抑人了.這個我是受不了的!所以幹了幾年後,便選擇了辭職.

辭職後,我自己開了個小工作室,做自己的事情.幹到現在有二年多了.說實在的,剛開始做工作室的時候,一個月只有300-400塊錢的樣子,整個人對未來,對生活也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走向當乞丐的道路.

大約幹了半年後,一個月的收入就上來了,差不多有3000左右.雖然這僅是之前工作收入的一半,但對於我來說,除了解決生活必須的費用外,還有不少的剩餘.

最關鍵的,其實是成就感.我想成就感對於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收入少一點沒有關係,成就感絕對不能少的.

現在的我,幹得事情就比較多了.收入也慢慢上去了!

幹了三四年的工作室,給我最大的收穫絕對不是經濟上的收入,而是心態上的改變!

從事個人事業,至少讓我覺得收穫還是非常大的.

第一點,時間上的自由,自己單幹,至少時間上自己就是非常的自由,沒有了工作規定上的約束,我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第二點,視野打開了,以前上班的時候,一次遲到,可能會了單位扣款的那十幾塊錢而耿耿於懷,而現在,即使是一筆小單子談不成而損失幾百塊上千塊也不太會在意了.因為知道了,取捨必須有度的道理.

第三點,事業路線多樣性,從小打小鬧逐漸成熟貨規制化.

可能這第三點,我表達的不是特別的好!

剛開始做工作室的時候,真有點小打小鬧,就是打游擊的那種感覺.但是幾年過去了,很多東西從剛開始接觸的不太熟悉到後來的漸入佳境,再到後面的相對專業,再到後來的比較專業,再到眼下的很專業.我覺得每一點都來之不易!

當然眼下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了!這種可觀不是每個月十幾萬,是沒有這麼多的.

最後總結一下吧!

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要自己闖一下,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其實在當下社會,機會非常的多,只要眼光獨到,能看清經濟潮的點,分析自己可以去擔當什麼位置.一定能夠走出自己的路!


Excel小彭


我81年的,老家河北保定的,畢業早,02-04年就在保定上班,那時候非典呢,底薪550,沒什麼加班費,到手也就600多吧

05-06年,工作特不穩定,總換工作,做過業務,跑過銷售,工資也就不到1800

07年後和我老公認識,他大學畢業,我們倆直接去貴陽了,他在一家中新企業,工資到手也就1450,我再移動上班(普通話標準)到手1570,他後面因為在實習期,工資沒什麼變化,我們09年結婚後果斷換了城市去了深圳

10年初我們到了深圳,工資才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自己在東莞合開一個公司,總體到小康了


心思拂曉


89年小阿姨來答一波

我是做銷售的,帶著一個團隊,收入不穩定,就不說月薪了。

2019年從1月到11月,共計薪水20萬。

趁這機會,說一說我這幾年的工作經歷。

2016年

2016年夏天,初到杭州,進了我老公所在的公司---一家做美容培訓的機構。

因本人相貌一般,氣質一般,身高還不高。進了公司以後,頗有些閒言碎語,說我是憑著老公關係進來的。

公司根本就沒把我放在眼裡,給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職位---皮膚管理售後,主要還是打雜!月薪2000.

當時我們的皮膚管理課程剛剛開啟,很多助教自己都是半桶水,怕學生提問,連學生都不敢靠近。這種狀態之下,哪有銷售?更別提售後了!

為此還偷偷的哭了好幾回。

不過我這人性格硬,不服輸,喜歡硬剛。哭了兩回,悄悄把眼淚擦掉,心裡便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把工作幹好,讓所有看不起我的人給我低頭。

<strong>

我開始研究我的工作。我發現皮膚管理在當時屬於新興行業,很多學員都是憑著一時的熱情湧了進來,急急忙忙開了店,因為缺乏對行業本身的認知,宣傳工作很難展開。

我捉住這個機會,每天頻繁的給所有學員發送大量宣傳內容。

  • 行業釋義
  • 皮膚管理的作用
  • 每個項目的作用、功效、注意事項
  • 每臺儀器的作用、功效、使用方法
  • 操作前後的對比
<strong><strong>

漸漸的,就有學員和我聯繫了,她們開始對我提要求。比如:

  • 方老師,XX儀器怎麼用
  • 方老師,你有沒有XX項目對比圖
  • 方老師,我有個顧客做完XX項目後,皮膚過敏了,我該怎麼辦?

我開始耐心地一一解答她們的問題,碰到不會的問題,我都會厚著臉皮去請教我們的韓國院長。長期以往,收穫了兩個巨大好處:

  1. 和學生產生了粘性。
  2. 極大豐富了專業知識的儲備。

隨著學員對我的依賴增強,她們也開始對我有了好感,慢慢的也開始找我補貨了。

終於,長久的沉澱在2016年的年末爆發了,2016年11月,我領到了我人生以生第一次過萬的月薪。

2017-2018年

看到我的成績,公司終於意識到,皮膚管理的售後補貨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為了快速吃下這塊蛋糕,連夜成立了售後部門。

當時售後部門主要工作有
  • 輔助學員學後的技術、產品售後
  • 輔助學員開店所需一切事宜
  • 學員門店員工培訓等

前面說過,皮膚管理才在我們公司展開。大部分人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其實是不足的,毫不誇張的說,在皮膚管理這塊,除了韓國院長,我就是專業水平最高的了。

但因為我的形象問題,性格問題(情商低、一根筋、不圓滑)。

並沒能當主管,只是售後部門的普通工作人員。

月薪:3000.

不過我的業績一直是公司裡數一數二的(無人可以和我抗衡)。

2017年我的收入應該在15萬左右(當時沒有記帳的習慣)。

2018年我的收入是22萬。

2019年

2018年末,隨著皮膚管理大行業的趨勢下滑,公司售後的業績跟著直線下落。

老闆頭疼了又疼,一氣換了3-4個主管,都止不住下滑的趨勢。

於2019年8月,正式任命我為售後部門(現更名:特色部門)主管。

月薪:8000+集體提成。

具體的薪資,最初那張表格裡都有,就不詳說了。

主要工作內容:為公司拓展新的項目,繼續保持和學員的粘性。


這是本人的親身經歷,底層艱難的攀爬之路。

我是個做銷售的,文化水平不高,不會吹牛的。

我始終堅信,只要努力,總是能出頭的!


努力的方老師


九零後的我也曬曬 93年 財務

2016年之前 在老家和朋友創業 虧

2016年來到廣州 收入3500一個月

2017還在廣州 還是財務 5000

2018加薪6000

2019 8000直到五月份 開始做兼職 到2019年底終於破五位收入。

2020年 希望能再增加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