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疫”,90後沒理由缺席!

“疫情結束那天,你最想幹啥?”

“回家啊,我得趕緊讓爸媽看到他們仍然生龍活虎的兒子!”

“還有,現在他們只顧惦記我的身體,再見面應該不會催我找對象了吧?”工作之餘,1991年出生的宋巖還是那個陽光調皮的大男孩。

戰疫英雄贊 | 這場戰“疫”,90後沒理由缺席!

庫倫旗公安局民警宋巖家在外地,小年兒剛過,母親就打電話問他大年三十想吃啥餡兒的餃子,他嘻嘻笑著回答:“你們就別等我了,大過年的,還不能給我點自由啊!”父母也習慣了兒子這長不大的樣兒。

春節前夕,局領導到指揮中心走訪慰問,宋巖彙報說:“家裡都安排好了,春節期間我留下值班,保證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工作中,宋巖是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數不清多少個週末加班、抽調執勤,宋巖一次次挺身而出,“年輕人多幹點,把團圓的機會留給成家的同事,我覺得是件有意義的事。”他說自己是單身漢,租的房子就在單位附近,加班加點很方便。

“連吃18碗泡麵的事,可不能讓我媽知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快速蔓延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人們對疫情的恐懼沖淡了過年的氣氛,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新聞關注疫情數據。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責任!庫倫旗公安局聞令即動,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代為主持指揮中心工作的宋巖臨危受命,帶領指揮中心民警晝夜駐守在指揮部,負責24小時承接指令、校對核准數據、及時上報反饋信息等工作。守護群眾的生命防線,責任重大,他不敢有須臾懈怠、半點馬虎,必須確保上通下達,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自除夕前夜起,宋巖把自己徹底“隔離”在指揮部,身兼數職,既要承接旗委政府的指示部署,又要對接市公安局的指令要求,電話一個接一個,信息一條連一條,為確保準備無誤,他和參戰民警們要對海量數據落地核實、去重統計、反覆校對後,再精確上報。稍有點喘息時間,他又拿起酒精噴壺為大家挨個消毒,忙得像只旋轉的陀螺。

要不是腸胃一再“抗議”,他幾乎忘了還有吃飯這碼事。幾天裡,他竟糊里糊塗地連吃了18碗泡麵。同事們調侃說:“這要發到網上,你和你的泡麵都得火!”他一臉憨態,忙擺手阻止道:“別的呀,讓我媽知道了可不行!”

“這次的命令,我只能服從一半”

連續7天7夜時間,宋巖寸步未離指揮部,每天平均休息不足5個小時,並堅決要求繼續戰鬥。大年初五,帶班領導看見他臉色蒼白、兩眼通紅,下了死命令:“不行!你必須休息,強制給你放假一天,回家睡個整覺!”

中午吃飯時間,領導打來電話:“宋巖,你在休息嗎?”“是的,我在休息。”“把手機關了,安心睡覺!”宋巖的心中湧起陣陣暖流,可他這次“違反”了命令,沒有關機。因為,隨時聽候指令早已成為指揮中心民警改不掉的習慣——必須確保自己被組織和人民需要時,及時出現。這一天,宋巖等不及夜幕降臨,就又偷偷地返回到崗位上……

“疫情結束,最想回家讓爸媽看看我!”

這個春節,宋巖屬於指揮屏幕,屬於指令任務,屬於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唯獨不屬於日日盼他回家團圓的父母。

“兒子,十多天沒有你的消息,想你了。”宋媽媽給兒子微信留言說。這段時間,母親幾次打來電話都被宋巖掛斷,而他又總是轉身忘了回話。十多天裡,爸媽每天關注新聞,盼望疫情快快過去,全國人民一起共渡難關,也希望兒子能好好放個假。

因表現突出,宋巖被通遼市公安局授予戰時三等功榮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還有許多像宋巖一樣勇敢逆行的青年民警,用最美的姿態與時間賽跑,用最昂揚的鬥志和疫情對抗,在前所未有的考驗中迅速成長。前輩們砥礪篤行,指引前進的方向,後來人櫛風沐雨,為熠熠警徽再添榮光。

供稿:白茹

審核: 張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