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很多人開始選擇離開深圳,為什麼?你呢?

深圳小天涯


沒有離開深圳,大家都自覺居家防護等候通知上班。

我們在深圳呆了7年,一直在現公司做,沒有跳動過。要有些人離開深圳,可能是因為深圳大部分公司都沒開工,他們又急需找份工作,所以就選擇暫時離開深圳,等到時候疫情過去,交通,企業全面開通後再來,其實這也是最好的選擇。





明月崩滴崩


我對深圳的兩句口號記得很清。來了就是深圳人。深愛人才,圳等你來。我對深圳的兩個感覺非常強烈。深圳真的很有錢,道路,地鐵,公交四通八達。深圳對年滿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真的照顧得很好。但是我要說,深圳的工資真的不是很高,深圳的房價真是高得離譜,高得讓年輕人喘不過來氣。在深圳乾的時間越長,給深圳原居民交租金越多,企圖在深圳立家立業的美夢只會不斷破滅。最終只能是越來越多的人忍痛割愛,打道回府,另闢蹊徑。

要想讓來了就是深圳人,落到實處,就趕緊加薪,趕緊降房價降房租吧。


紅星高照又閃閃


你只看到離開深圳的人,沒有發現來深圳的人。

其實離開深圳的理由也很簡單,大家當初來深圳都是為了賺錢,想要在深圳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可是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慢慢的發現在深圳不過是在給房東打工,煎熬的生存,即便留下來了,也沒法在這裡買房過生活。


更多深漂攻略:


深圳周邊好玩


2000年到的深圳至今,中間回去倆次:一次回去創業(2012年),做煙花炮竹,開廠一年半同合夥人意見不一把廠賣了;第二次是(2016),在家做米生意,感覺太累,只做了五個月就又出來了。現在寶安區上班,如有人想回家創業,我個人給幾點建議:1,先做好前期的瞭解工作,再辭職.2,資金一定要充足,不能一搞起來就差錢,那樣很難做下去。3,找合夥人一定要慎重。4,不輕言放棄,要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決心。說得都是個人感想,如有不對,請勿噴,謝謝!


dengfei3232


我是一個大媽,我去年從廣州做熟了的工作崗位來到深圳,都說能留下來的不是精英就是人才,雖然保姆行業很卑微,但是360行,行行出狀元,我覺得我行,我可以。於是就跌跌撞撞硬留在深圳做家政,做了專吃剩飯的機器人,做了不吃飯的機器人,也做了透明機器人,現在做育嬰員,吃得還算飽。深圳,其實不是一般人呆的地方


幸福的火柴盒


我是離開深圳很多年了,我更喜歡在廣州,佛山中山這邊。有幾個做自動化設備廠,是在佛山做的,我是做他們的配套。前年有兩個設備廠搬遷到深圳寶安,一個在龍華,不到9個月又搬回佛山,在深圳固定支出成本太高了,做幾個月就受不了,還是佛山這邊成本低很多。


佛山技工男建哥


2000年3月單槍匹馬闖深圳轉眼就二十年了,打了三年的工.頻繁轉換工作終於安穩樓腳。03年非典時候開始合資創業,那時深圳非典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反而生意蒸蒸日上,三個月就能賺首期,那時候的房子還不用付首期,而我就付三成,終於有屬於自己60平方2房一廳安居樂業站穩了步伐。想想自己沒有文化憑自己有一技之長一把剪刀闖天下。所以感恩深圳給了我機遇,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來了我們就是深圳人[比心]

非常時期[祈禱][祈禱][祈禱]祈禱我們所有來啦就是深圳人及老深圳都要安然無恙度過疫情期[祈禱][祈禱][祈禱]祈盼春暖花開[比心]深圳加油[加油]武漢加油![祈禱][祈禱][祈禱]



Yuki田芯


深圳是一個年輕金錢的城市,工作必須要年輕漂亮,35歲以下都很難找工作,工資卻只有2000到3000,房租六七百七八百,只要帶肉的就是30塊以上!請問能待下去麼?現在想回去 沒有臉面,怎麼樣也要做到過年,以後可能不會再來深圳了,因為我40多歲,工廠已經稱我們是老人家,再說這點錢我也不會來 怎麼去養家,


誠實比虛偽好


不只是打工者在深圳混的艱難,深圳有最完善的手機配套供應鏈,做殼的、做攝像頭的、做電池的,以及提供設備的、檢測儀器的、顏色漆的廠家,目前都在煎熬。老闆沒利潤,自然就更加控制成本,降薪、裁員的事經常做,為了生存,各階層的打工者也在明爭暗鬥,爭取活下來的機會。

被裁的、被排擠離職的都只能離開深圳,因為競爭大了,工作又不好找,生活成本太高。從今年的微信朋友圈都能夠感覺出來,大家要不就回老家了,有的轉行了,反正都集體閉嘴了,不再往年一樣常常秀業績了,或是在朋友圈是發發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來搏取老闆讚許了,也沒有人發以公司為家的雞湯文了。由於產能過剩,老百姓也不再攀比了,逐漸迴歸理性過起斷舍離的生活,私企現在不象13年、14年、15年那幾年了,那幾年月月有效益獎,季度還有季度獎,年終獎更多。

許多私企老闆也想著最好有更大的企業來收購公司,好一拍屁股拿錢移民,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想當初後悔怎麼沒多買幾套房子保值,為啥要傻呼呼的搞製造業呀”。



擂踏你丫湖


首先要糾正很多人錯誤的觀點,深圳不是低收入的人群留不住,而是租金,租金,租金,漲的太快了。

1.基層人員面臨出租房漲租省省能挺過來,實在不行住遠點。但做生意的怎麼挺?深圳多少廠搬東莞和別的地方去了,現在去東莞的高速路上,貨車比以前多了很多。廠都不在,人群何在。看看深圳各地的什麼步行街夜市街以前和現在的區別。

2.消費行為習慣改變導致商鋪難上加難。

本來臨街商鋪的租金一年年漲就難做了,再加上什麼618.1111.年貨節,慢慢的臨街除了吃,就沒什麼生意了。做商鋪生意的人一般都有點年紀,上有老下有小,一個月就算不吃不喝,單算各種開支隨便上萬,不是不想去打工,而是綜合下來不現實。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是選擇回老家。

那為什麼深圳的人口數據變化不大?人都哪去了?

福田商圈,南山商圈。其他區就廠房跟宿舍樓改成寫字樓。這些地方是人約來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