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顯擔當,防控一線鑄忠誠——記農發行咸寧市分行“逆行者”李輝

本報訊(記者 徐浪 通訊員 夏志強)新冠病毒阻擊戰打響以來,咸寧市農發行黨委高度重視,帶領所屬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將防疫崗位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

在這期間,咸寧市希望橋社區和農發行小區內,總能看到一位執著的“逆行者”,他每天或在卡點值守,或逐戶上門調查,或穿梭樓口梯間宣傳,他就是咸寧農發行員工,有著多年黨齡的李輝同志,他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參與防疫工作,成為一名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上”

“黨員幹部要在防控工作中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今年大年初一,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咸寧農發行黨委向所屬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發出了號召,要求切實把黨組織作用發揮出來,把黨員身份亮出來,各黨員要積極參與所在社區的防疫工作。

疾風知勁草,忠誠度滿倉。看到通知後,李輝同志第一時間遞交了申請。然而,對於年紀已經不小,且身體不算好的李輝同志,家人表達了隱憂。報道顯示,新冠病毒對中老年人威脅更甚,但李輝卻堅定地說:“黨組織提要求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上!”家人明白他的脾氣,知道拗不過他,只好同意。

從那以後,家和社區成了李輝主要的活動區域,卡點值守、上門排查、消毒防疫等成了他全部的生活要素,登記簿、測溫槍、宣傳冊成了他手中的幾大“法寶”。“其實我也沒想那麼多。”談起報名時候的李輝樂呵呵地說:“我家在本地,而且作為黨員,這種時刻我不上去誰上去,家裡人也是愛護我,現在他們已經特別支持我......”樸實的話語中滿是真誠,令人動容。

“這是我的陣地,我不能拖後腿......”

急事難事看擔當。防控疫情需要實幹和實績,需要時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李輝包保的農發行小區和希望橋社區,居住著將近三百戶、一千多名群眾,防疫壓力不小,尤其是在防控初期,由於防疫物資未能及時到位,李輝的工作條件更加艱苦,有時甚至連基本防護物品都不齊全,可他不等不靠不繞,沒有高級別防護口罩,就用一次性口罩,在工作的時候拉開防控距離;他還從家中拿來酒精和洗手液,備在值守點,供大家使用,在他眼中,所有的困難都顯得那麼渺小。

在李輝的引導下,身邊同事們積極行動,逐棟逐戶走訪排查外地返鄉人員,很快就將一千多名群眾逐一走訪到位,對於排查到的武漢返鄉人員均採取了隔離措施。

有些群眾對李輝的做法開始還不太“感冒”:“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跑前跑後,圖個啥呢。”可是老李聽後從來只是笑笑,又繼續默默做事。他說:“這是我的陣地,我不能後退,群眾們最後一定會理解的。”

今年大年初六,當李輝再次走訪有外地旅居史的小胡一家時,門剛打開,對方感到氣不過:“大過年的,天天來調查,你們煩不煩?”但李輝不以為意,把政策耐心地向小胡說明,叮囑他和家人做好自我隔離。 並堅持每天親自上門為小胡和家人進行體溫檢查、記錄,有時還會給小胡家裡捎帶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心能換心,漸漸的,小胡對李輝的態度越來越好,對於各項防控措施也主動接受和配合。

“我們多一分堅持,群眾就多一分安全”

“不辭千般苦,方有萬家甜”。從2月3日咸寧市區實行交通管制以後,李輝早上要步行30分鐘才能到工作地點,直到晚上十點之後才能回家。每天他乘著冬日清晨的寒風奔向熟悉的“戰場”,就著一碗泡麵想象著在家吃飯的溫暖,順著昏黃的路燈光踏上寂寞的歸家之路,靜謐的小路上只有鳥雀寂寞的低吟,高大的道旁樹脈脈注視著他堅毅的身影。連續多天辛苦繁重地工作幹下來,年輕的志願者們都快堅持不住了,但李輝卻滿身是勁:“我們多一分堅持,群眾就多一分安全。”他正用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冠狀病毒不可怕,一定能夠戰勝它。”“不要亂吃管住嘴,在家多呆管住腿。”李輝還根據防控要求,編了一些順口溜,讓群眾一聽就懂,樂於接受。在李輝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目前兩個社區僅有一例確診病例,並已及時送到指定醫院就診,其他密切接觸人員也在嚴密監控中,整體防控形勢平穩有序。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映初心。”在這段病毒肆虐、戰鼓頻催的時光裡,正是有無數像李輝這樣的共產黨員用一言一行詮釋著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誠,讓人在躁動的彷徨中看到勝利的曙光,在凜冽的寒風中看到花開的希望,相信這場戰“疫”一定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