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鍾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會長。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屆全國運動會上,鍾南山以54.4秒的成績奪得男子400米欄冠軍,創造了當時的全國紀錄。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現任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中國科學院是無數科研工作者們渴望進入的一個最高殿堂,對於普通人來說,它是可望不可及的。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是中國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

當然,想要進入這裡並不容易,即使是在某些領域做出過突出貢獻,也不一定就能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最近,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曾經抗擊非典、如今又防控疫情的鐘南山先生竟然不是中科院院士,這是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但是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為什麼鍾南山如此偉大,卻不是中科院院士?看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了。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鍾南山先生最近可以說是霸佔了各大頭條,他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人們的心,因為大家都信任他,並且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雖然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但是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他親自前往一線研究疫情,與醫護工作者們共同商討對策,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其實,早在2003年,他的名字就已經深入人心,在抗擊非典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抗非英雄”,同時還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這樣的鐘南山先生無疑是偉大的,而且從他的學術成就來看,也是有資格成為中科院院士的。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但他為什麼卻不是中科院院士呢?其實他的履歷早已說明一切。鍾南山先生自1960年從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部)畢業以後,就長時間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一直在和臨床醫學打交道,如今年過八旬,依然活躍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在廣州的醫院擔任專家主任,憑藉其高超的醫療技術來救治病人。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他再度出山,前往一線抗擊疫情。

但他為什麼卻不是中科院院士呢?其實他的履歷早已說明一切。鍾南山先生自1960年從北京醫學院(現北大醫學部)畢業以後,就長時間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一直在和臨床醫學打交道,如今年過八旬,依然活躍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在廣州的醫院擔任專家主任,憑藉其高超的醫療技術來救治病人。面對如此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他再度出山,前往一線抗擊疫情。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例如在2013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的高福,和鍾南山院士一樣,都是醫學領域的專家,但是從他的履歷來看,和鍾南山院士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高福院士很少直接參與臨床診療工作,他更加註重醫學理論方面的研究,僅在SCI國際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就超過了450篇,這個數量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鍾南山如此偉大,卻沒成為中科院院士,因為鍾南山先生注重實踐操作,所以工程院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其實還有許多我們所熟悉的醫學領域的大專家,都沒有成為中科院的院士,其中包括傳染病學家李蘭娟,以及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他們都在醫學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卻依然沒有進入中科院。

為啥?鍾南山如此偉大!卻當不了中科院院士?

由此可見,想要成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一個注重理論研究,一個注重技術實操,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理論與實踐同樣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將理論完美運用到實踐上,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當然,稱號也不能代表一切,只要能在各自的領域中刻苦鑽研,敬業奉獻,那就是光榮而又偉大的。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在此感謝我國偉大科學家。醫學家,無數先驅前輩們為中華民族崛起屹立於民族之林做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