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河南黨刊洛陽訊:(周志剛 徐國榮 通訊員 張孝剛)

聚是一團火,保家衛國;散是滿天星,不改初心。他們雖已退役多年,但依然心繫群眾,退役不褪色。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洛陽市孟津縣的老兵們活躍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6名老兵自發捐線

“我們不能出力,那就表示點心意。”孟津縣人周振偉說,他與15位退伍老兵為表示對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自發籌集2300元愛心款,捐給縣裡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

周振偉今年50歲,孟津縣小浪底鎮北達宿村人,是一位退伍老兵。該縣當地有不少退伍老兵,大家建有一個微信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每天都在關注疫情的最新進展,並在群裡討論。

前兩天,一位退伍老兵在群裡提議,大家上了年紀,不能到防疫一線出力,要不為在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捐款表示支持,該提議得到老兵們的響應,周振偉看到相關消息,也在群裡表示支持,並強調捐款不在金額大小,只要代表個人的一份心意就中。我捐100元、他捐200元,大家紛紛在群裡表態。

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多數老兵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將錢轉給我,個別老兵年紀大不會微信轉賬,直接將現金交到我手裡。”周振偉說,截至今日中午,他收到包括他在內的16位老兵的捐款,共計2300元。目前,他已將這筆愛心款交到孟津縣中醫院。醫院工作人員說,他們收到了來自周振偉等老兵的捐款,醫護人員深表謝意,會把錢用在“刀刃上”。

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民兵衝上戰“疫”一線

在孟津縣汽車站4樓的民兵運輸連榮譽室裡,有一塊“全國國防動員工作先進單位“的榮譽牌。孟津縣民兵運輸連,成立於2003年,曾先後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抗擊非典、淮河和黃河抗洪搶險,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這群老兵再次高擎黨旗,衝在抗疫第一線。這個光榮的連隊由孟津縣汽車站職工組成,目前有80人,其中21人是黨員。


洛陽市孟津縣:組織召喚“兵”來必勝

“我是老兵,是老黨員”

“我是老兵,是老黨員,這個時候不能走。”田延通今年60歲,按年齡來說這個月就該退休了,但是從大年初二到現在,他一直在奔走在防疫一線,因為他不光是孟津縣汽車站的站長,也是孟津縣民兵運輸連的連長。

“我們目前負責三個防疫卡點,每個卡點都有黨員。”在雙龍小區防疫卡點,田延通告訴洛報融媒記者,大年初二縣裡的客運班線停班後,連隊全體民兵轉戰汽車站家屬院、雙龍小區、興運苑小區,配合社區和居民建立防疫卡點。

“我們有3個人,是一班崗。”黨員程元飛、許丹蒙說,他們和另一名民兵王貞貞從大年初三開始就在雙龍小區執勤,主要負責為居民測量體溫和登記出入情況,“每天上午8點到下午6點”。

“感謝民兵,不光守卡點還給我們裝了門”

在興運苑防疫卡點,民兵許寧寧和呂朝輝都戴著口罩、身著迷彩服,胳膊上的“孟津民兵”紅袖章格外顯眼。

“感謝民兵,不光守卡點還給我們裝了門。”小區居民蔣林峰是防疫卡點的志願者,他說,大年初三那天上午,田延通和許寧寧、呂朝輝來設卡點,發現小區沒有大門,當即就決定由民兵連給小區裝門。

“沒人開門,找不到賣鋼筋的,也找不到做門的。”田延通說,當天下午,他們就到小區量了尺寸,從報廢車上拆下材料,用汽車站的維修車間焊了個鐵大門,第二天趕緊給小區裝上。“沒大門可不行,太影響守卡點了。”田延通說。

“抗擊疫情是我們的新任務,必須完成”

孟津縣汽車站家屬院在縣城桂花大道南側,家屬院有100多戶,286人,在黨員朱世奇的帶領下,民兵韓惠濤、郭培紅、張雪玲守著卡點執勤,夜裡兩人一班在家屬院巡邏。

“排查到兩名武漢回來的居民,當時就上報了。”朱世奇告訴記者,他們從大年初二開始執勤,首先就對家屬院人員進行了排查,發現有一戶居民兩口子是年前從武漢回來的,就趕緊給他們登記。

“好在他們回來得早,檢查發現沒事。”朱世奇說。

“每天要為200多人測體溫、登記。”田延通說,三個小區有600多名居民,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都很少出來,但是疫情一天不消失,卡點就不能撤。

“我們都是老兵、老黨員,抗擊疫情是我們的新任務,必須完成。”孟津縣民兵運輸連副連長莫燦勳說。軍綠

在孟津縣自然資源局分包的凱泰小區防疫值班點,有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年輕人,身邊帶著一隻搜救犬,格外引人注目,他是一名孟津疫情防控一線的志願者。他叫衛路通,今年22歲,2019年9月退伍,家住凱泰小區,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他加入了八一社區招募的志願者。

談起為什麼參加志願者,衛路通說:“新型冠裝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我的心,每天關注疫情數字增長,我很揪心!我在部隊是一名防化兵,祖國有難,作為一名退伍兵,退伍不褪色,希望能用部隊所學的知識,為疫情無償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他把家裡儲存的酒精、藥棉、棉籤、口罩全部貢獻給凱泰小區防疫點,每天帶著他退役的搜救犬,早八點到晚十點,準時把守在小區門口,將嚴謹細緻、雷厲風行、不怕苦不怕累的軍人作風帶到了小區卡點。2月9日上午,小區內幾名年紀大的老人在家著急無理由要出小區,還和值班人員吵了起來,衛路通上前耐心勸導:“阿姨,你看我也是咱小區的,我也想在家打遊戲啊!可疫情嚴峻,為了你咱小區不被感染,我志願來看門,你們在家多安全,這值班的同志們在外門風吹雨淋的,又冷還冒著危險,在家看看電視多好,你們這年紀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回去吧!

”類似這樣的勸返還有很多,縣自然資源局幹部職工和周圍群眾都說凱泰小區有個 “高級警衛連”!小區內10棟樓房,衛路通和縣自然資源局的其他2名同志一道每天要走訪三四棟樓,小區內沒有電梯,十幾天每天要徒步上下28層樓梯2次,腿跑腫了也無怨言,他說比起部隊拉練,強度小多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縣自然資源局凱泰小區的值班人員個個每天按時按點到崗,嚴格把關出入登記,宣傳防疫知識,入戶進行一省八市返回人員排查,對小區進行認真消毒,保障了小區居民安全居家隔離。

(供稿:中共孟津縣委組織部)

新聞熱線:0371——659385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