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詩話

一場春雪洋洋灑灑從天而落,降臨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時節。

街道上沒什麼行人,也沒多少車輛,疫情肆虐的土地,顯得有些安靜。

窗外狂風怒號,雪花紛飛;窗內遐思翻卷,跌宕如潮。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詩話


古人寫雪的詩詞數目繁多,而韓愈這首《春雪》,卻也獨樹一幟,讀來妙趣橫生。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詩話


“新年都未有芳華”,到了新年還未看到芬芳的鮮花,“都”字巧妙,渲染了渴望春色的急切,還有一絲絲的埋怨。

“二月初驚見草芽”,二月的時候,卻驚喜地發現草兒開始發芽,便如黎明分娩的朝陽,隱藏著淺淺的悸動。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不僅人們期待春天,連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所以故意化作花兒在樹間穿飛,“卻嫌”“故穿”運用擬人手法,彷彿天真浪漫的女子,自己來裝點出一派春色,調皮可愛,生趣盎然。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春雪詩話


縱觀此詩,本是尋常情景,詩人卻移情於物,賦予雪花以人的感情,彷徨有了人的美好願望和靈性。

而在疫情當下的今天,在談“新冠”而色變的此刻,在眾多醫務工作者拼搏的時候,期待著這一場春雪,便如詩中可愛的精靈,給這片大地帶來樂觀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