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歷史發展到現在的和平年代,曾經歷過多次戰爭的洗禮。古代也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這似乎成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每次朝代更替都不是一次簡單的分合與重組,每一個朝代的發展都會更進一步。

分裂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然而天下大亂割據紛爭,最終由於強勢崛起而實現歷史性的統一。唐朝經過一度的繁榮盛行之後,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各個小國家都獨佔一方,整個華夏民族戰爭不斷。多年割據爭霸使百姓疲憊不堪,而此時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之後,“黃袍加身”被擁為一朝天子,成立了統一和繁榮的大宋王朝。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宋代商品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宋朝建立結束了多年的分裂局面,百姓從戰爭的痛苦中解放出來。宋朝統一之後,國家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發展迅速,人們得以休養生息。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使封建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

1、商業不斷拓展,加速經濟繁榮

宋朝建立之後國家開始著力於,從事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對經商的管制相對寬鬆,賦稅相對較少使更多人開始經商。

蘇州、洛陽、漢中、荊州等城市逐步成長為經濟中心,比較發達的大城市成為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工商業城市進一步崛起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宋朝的官府為了鼓勵經商,還在邊境設立了專門的貿易網點。商人可以用紡織品、瓷器等和其他民族的人進行商業往來。

使國內外經濟和文化得以交流,加速了國內各個行業的發展。對於宋朝的全國經濟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2、市場的興起加速城市化進程

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要“宵禁”,就是禁止百姓在夜間外出活動,以便於統治階級對百姓的管理和控制。民間所在的商業活動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段進行,對經濟和工商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侷限性,而且也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

宋朝建立之後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商業市場,坊、市界限逐漸被打破。人們可以自主經商沿街也出現了多家商鋪,有一些小商販也會挑著擔子,帶著自己的貨品走街串巷。

商業逐步發展和盛行促進了,宋朝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在當時不僅設置了商品買賣的街市,還有早市、夜市甚至出現了“通宵買賣,交曉不絕”的景象。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3、《清明上河圖》商品經濟發展的見證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宋朝政治、經濟穩步上升,百姓也能夠通過勞動改善生活。《清明上河圖》作為歷史的見證,詳細的描繪出北宋汴京的景象。通過城市面貌的詳細繪製,直接見證了宋朝的繁華局面。

畫中對街道、橋樑、不捨等方面的繪製一展宋朝的繁榮,也刻畫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宋朝的昌盛和繁華局面。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清明上河圖》畫卷從右端開始欣賞,出現了東京城郊的街道、商鋪和酒樓。此時正值清明時節,百姓們有的去外交掃墓,或在城內趕集購買物品;有的人在飲酒和閒談,各地的商人把運載過來的商品裝上車並在城市內銷售;

也有的人把自己手裡的貨物運往全國各地,從畫卷中可以看出人們的生活井然有序,彰顯了早春時節的欣欣向榮。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宋朝經濟發展對飲食文化的影響

宋代是封建社會中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朝代,經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也帶動飲食行業的發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在生長生活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美食,隨著國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對美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1、生活水平提高促進飲食結構變化

宋代商業不斷髮展和繁榮,百姓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日常生活中也從原來的“一日三餐”,開始逐漸轉為“一日三餐”。飲食習慣的改變說明當時百姓手裡的食物富富有餘,證明宋朝真的很繁榮。

而對富貴人家而言不但吃的飽還吃的好。所吃的食品都是比較精細的糕點或者麵食食品。“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隨著宋朝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富裕。人們在閒暇之餘開始研究美食,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飲食上要吃的有特色、吃的精緻,更追求於食物的口感和製作方法,甚至有“增價酬之,不較其值,惟得享時新耳”。

2、宋朝時期素食逐漸發展和多樣化

我們每個人都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所以“五穀”在人們日常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在宋朝時期,北方人的主食主要以粟麥為主,“粟”就是穀子,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吃的小米,“麥”自然就是我們吃的小麥,可以做成饅頭、麵餅等食物。南方則以水稻為主。

宋朝時期人們吃的糧食比較精細,所以大多數人都喜歡吃麵食,宋朝的“餅”逐漸盛興起來。宋朝時期“餅”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

當時凡是用麵食製作而成的食物都叫做“餅”。饅頭稱作“蒸餅”,烤熟的麵食就叫“燒餅”,街面上也有的百姓做一些麵食買賣。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街頭有專門的餅攤或者店面,小商販會提著擔子在小巷子裡叫賣。我們所熟悉的就是《水滸傳》中,武大郎就在街頭賣“炊餅”,不過當時他賣的可能就是饅頭。隨著人們對面食的喜愛,逐漸有了加糖餡的饅頭。

宋朝時期人們更追求飲食多樣化,麵食製作方法層出不窮。人們將小麥粉做成面片湯,後來又逐漸發展成麵條。《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條,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麵條。在繁華的街頭巷尾也有各種“麵食店”、“葷素從食店”。

店主為了吸引顧客,將麵條做成不同口味和形狀。罨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麵、絲雞面、插肉面等食物在民間興起,深受人們喜愛。

民間關於“餅”類食物製作花樣百出,還在饅頭中放入肉餡兒,從此包子、餛飩等食物也響遍了街頭巷尾。在宋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月餅、牡丹餅、肉餅和各類的糕點食物,所以麵食成為當時人們都喜愛的食品,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3、糕點類食物和零食衝擊人們的味蕾

宋朝人對吃很有講究,對糕點的喜愛更是淋漓盡致。人們在經歷多年動盪不安的戰爭生活,當擺脫了飢餓和貧困之後,在閒暇之餘研製各種精美食品,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吃美食也是一天勞累之後的享受。

北宋年間南方主要以大米為主食,大米飯的吃法就比較多了,人們會將大米飯做成二紅飯、羊飯、水飯等食物,著名詩人范成大曾在詩中說:“飽吃紅蓮香飯,儂家便是仙家。”隨著南北經濟的發展和交流,有大米、麵食衍生成了甜而不膩的糕點食品。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湯圓”作為正月十五的必備食品,成熟和推廣於宋朝。煮熟了之後在鍋中浮浮沉沉,所以在宋朝稱作“浮元子”,隨著人們對這種食物的喜愛,逐漸發展和傳承至今,現在稱之為湯圓或者元宵。

宋朝經濟發展和農業、種植業分不開。由於當時甘蔗的種植和糖的製作和發展,人們逐漸喜歡吃一些甜口味的食品,五花八門的糕點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宋朝人們喜歡吃糖糕、花糕、重陽糕等食物,糕點外形制作精美,甜美細膩回味無窮。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4、多種肉類食物增加口感

肉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食物,有的人甚至無肉不歡,宋朝經濟發展迅速,所以老百姓平時也會經常吃肉。在北方人比較喜歡吃羊肉,宋朝飲食名家東坡亦有“剪毛胡羊大如馬,誰記鹿角腥盤筵”,黃庭堅也曾有詩云:“軟爛則宜老人,豐潔則稱佳客”,可見在人們心中羊肉極其美味,貴客來訪都要用羊肉盛情款待。

宋朝豬肉食用也比較普遍,豬肉的做法多花樣,很受大眾的喜歡,讓人流連忘返的東坡肉,就是宋朝著名詞人蘇東坡所創制。

食材以肥瘦相間的豬肉為主,添加多種調料燉制而成,製作簡單、口感比較好,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可見在宋朝人們也是比較喜歡吃肉的。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隨著宋朝南北逐漸統一和增加經濟交往,南方和北方人在飲食方面也產生一定的變化。海洋貿易成熟之後,在民間也開始逐漸認識和實用一些水產類食物。《夢梁錄》和《武林舊事》終究記載了十多種螃蟹的吃法。

5、多種蔬菜豐富宋朝百姓餐桌

宋朝時期隨著海外貿易和邊境貿易的發展,我吃的蔬菜種類也逐漸增多,我們現在所吃的菠菜、紫蘇、芥菜、牛蒡也經常出現在宋朝百姓的餐桌上,不同季節都有新鮮蔬菜在市場上售賣,民間經常吃涼拌生菜、糯米藕等食物。

商品經濟與城市化進程對宋代飲食文化有什麼影響?

鹽、酒、醬、醋、糖、醬油的調味品在宋朝已經廣泛使用。所以宋朝時期所做的菜餚色澤鮮亮,口感相對比較好,人們也開始吃一些醃製類的食物,平時不能夠長期放置的魚肉,雞肉等食物,都通過醃製或者風乾的方法存放。

“鮓”就是將一些肉類食物經過醃製製作而成的食品,將食物洗乾淨之後,放入鹽、糖、醬油、辣椒等相關調味品放壇中醃製,製作步驟繁瑣,但是食物口感很好,色香味俱全,讓人流連忘返,難怪《中國食物》中說:“中國偉大的烹調法產生於宋朝”。


結 語

自古以來飲食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宋朝時期人們通過飲食文化,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繁榮,這也讓很多商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百姓的生活也不斷往好的方面發展,總體來說“吃”在生活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飲食男女,人之慾也”,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便不滿足溫飽,而美味的食物不僅能夠豐富人的味蕾,還讓人的心情變得更加愉悅。

通過正確飲食調理能讓人的身體更加健康。而宋朝時期的很多飲食文化與飲食習慣,在當今社會中也得到了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劉樸兵《略論宋代中原地區與南方的飲食文化交流》

孫洪昇《宋代飲食文化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郭卓文《宋代城市餐飲業研究》

劉樸兵《唐宋飲食文化比較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