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月夜航行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嗅覺描寫 ) 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觸覺描寫)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視覺描寫)淡黑(色彩)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動靜結合)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色彩)。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聽覺),使我的心也沉靜(心理描寫),然而又自失(心理描寫)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嗅覺描寫 )。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裡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從遠到近)

……

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色彩)。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29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色彩)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聽覺);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仿寫:湖上泛舟

注意:1、景物的色彩描寫 2、動靜結合 3、視聽嗅觸味的運用 4、視覺從遠到近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清風、碧波、青山、游魚、湖面亮光、鴨群、以及人置身在其中的醉態,很自然地描寫出來,其中一青一藍一紅地色彩對比,有意境有情態!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涼風、汗珠的交織洗去了躁動,沿著這樣的感情基調。金色的湖面、熱鬧的沙灘,讓作者陶醉於其中,忽然覺得自己也融入了風與沙之中,伴隨著時間消逝,很有哲學的意味。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這篇文章讀起來活潑可愛,能看到一個可愛的少女泛舟時的歡愉。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那一雙明媚的眸子,微風深情的吻,“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正因為作者有一個融於自然的閒適之心,自然中的驚喜、讓她獨享了這一份有一份的美好!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湖時小家碧玉的美,你卻時靜坐船中,蕩湖閒遊的小仙,點點湖水,一份清涼傳入指尖流入心裡。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將李白那峨眉山月的意境聯想到此時此刻的情境,從遠到近,從視覺到聽覺,一幅荷塘月下圖展露無遺。作者緊緊抓住月的特點,又有”煙籠寒水月籠沙“的迷濛,最喜此時作者的酣睡之意,俏皮可愛還有無限遐思!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不是長期的閱讀,潛心地練習,哪裡能有這將詩情畫意融於筆尖地靈動女孩!讀你的文章,就已經讓人這你筆尖的心湖上暢遊了一番!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最後一段的愜意,不著詞彙表達,慢躺、蓋帽、閉眼——慵懶中的自然,令人羨慕!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對原文的句句理解,慢慢會造就你行文的風格,讀大師的作品,學習描寫,我們積累的都是精華!

跟著課文學寫作之《社戲》:《月夜航行》——《湖上泛舟》

有情有景,慢慢在模仿的錘鍊中,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積累自己的寫作筆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